暑假生活社会调查报告.docx





《暑假生活社会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假生活社会调查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暑假生活社会调查报告3篇想要了解一些情况或事件时,我们通常要进行细致全面的调查,并将获得 的成果展现于调查中。但是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暑假生活 社会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暑假生活社会调查报告篇1近年来,新闻媒体在招聘采编人员时,存在着并不十分看好新闻系毕业生 的情况。同时,业界人士也普遍反映,新闻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不能满 足媒体发展的需要。身为一个在校的新闻系学生,本着对专业的喜好和对未来 就业前景的关注,笔者选择这一课题进行了历时14天的调查研究。调查对象:纸质、非专业性媒体调查方法:1、采访:分别通过直接采访和电子邮件采访的方式,采访了
2、汕头日报 副总编辑苏伟钿和广州日报政文部记者陈翔。2、查阅:通过查阅国内新闻专业核心期刊上的相关论文,获得材料来源 有新闻记者、当代传播、新闻知识等。3、网上数据搜索:由于精力和时间有限,一部分数据来自中华英才网、中 国新闻研究中心等网站所进行的相关调查。毕业生能够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是一个专业的设置价值所在。那么新闻 专业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否能够受到媒体的青睐,从而找到与专业对口的 工作呢?让我们先看看从新闻院校、新闻学子、媒体三方面调查了解到的一些 情况:I、新闻类专业:暴增至661个据教育部高教司据统计,94年以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66个;95-99年 间,共增58个,平均每年增长1
3、0个左右;00-04年间,共增335个,平均每 年增长70个左右;到了 05年,我国新闻类专业已达661个,即在一年的时间 内新增新闻类专业点202个。去年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新闻类专业在校生有12万余人。661个新 闻类专业中,新闻学占209个,广告学232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 出版学50个,传播学专业点为24个。II、就业比例:新闻毕业生“不做新闻”综合各大新闻院系的资料来看,毕业时最终进入到媒体从事新闻工作的本 科新闻系学生,只占总人数的30%-40%。以复旦大学为例,201x届新闻学院学 生的毕业走向资料显示,35.魏的人去了各类报社、通讯社和杂志社,5. 4%的人 进
4、了广播电视电台,有4%的同学进了站,从事记者和编辑工作。19. 9%的人在 各类企业从事市场、咨询、行政等工作,有9. 4%的人在专业广告公司就职。2. 1%的人在国家机关从事其他机关工作。从媒体招聘的比例来看,新闻毕业生所占的比例也远达不到大多数的标 准。广州日报近年来定期招聘的人员中,新闻毕业生也只是占到4-5成, 没有超过半数。III、媒体:您要新闻毕业生吗?宁波某报编辑不久前在该报评报会上称:“除人大、复旦等几所高校,其 他大学应该取消新闻专业。”其原因是该报近年来招收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功底 差,写作能力明显不如中文、历史,甚至是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其观点比较偏激,但却反映出媒体招聘时
5、并非别看好新闻系毕业生, 反而时常青睐其他专业毕业生的情况。甚至有人发表这样的怪谈:想做新闻别 学新闻,害了自己;学新闻的别做新闻,害了社会。从三则材料和数据中可以看到,新闻毕业生的数量在不断攀升;“窝里 斗”的同时,与其他专业毕业生之间的竞争也在日益加剧;媒体招聘时普遍存 在不看好新闻系学生,而更青睐其他专业的学生的情况。这些都导致了新闻系 的学生在毕业时并不一定能够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显然,是因为新闻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与媒体所 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那么媒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复合型人才VS专门型人才在采编上,媒体到底需要的是“万金油”人才还是专门型人才?这
6、个问题 是业界经常加以讨论的课题。通常的观点有两种:一是需要新闻专业“万金 油”式的人才,有一定的写作功底,什么题目需要都可以写作;另一种观点则 认为,专门的路线需要专门的记者去跑,不同路线的记者是来自不同专业的专 门型人才。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汕头日报的苏伟钿副总编辑却给出了一个新颖的 答案。她的回答是:这与报社的财政能力有关。财政能力较强的媒体,能够提 供更多的版面,版面的专业性也更强。此时它就有可能需要对这一专业领域比 较了解的,非新闻系学生来担任记者,并且经济上也有这种支撑能力。而对于 市县一级的媒体,广告收入较少,部分支出仍需财政补贴,经济能力较弱。每 天的4-8个版面并不能按照不同领
7、域来划分,有其他专业背景的学生无法发挥 其专长。所以这些媒体选择在各个领域都能采写到新闻的“万金油”式人才, 在经济上比较实惠的做法。有专家认为,新闻系的毕业生上手快,但发展空间较小;而其他专业的学 生虽然在写作能力上已开始不及新闻学生,但是一旦掌握了采编技巧,就具有 复合性优势。苏副总编表示赞同这种观点,并做出了自己的解释:”新闻系的 毕业生对新闻报道的写作方式、格式等比较熟悉,上手快,较善于把握新闻角 度。但在做某专业领域的采访时,就显示出缺乏专业知识的缺陷。”广州日报的陈翔记者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新闻系学生确实存 在上手很快,新闻敏感比较容易培养的优势;劣势是不够专,比较浮,驾驭大
8、 题材、大稿子能力不是很足。比其他专业学生上手快是必定的,但发展得看各 人。如果能够突破浮在表面的特点,新闻系的学生还是可以往上发展的。照此看来,新闻系的学生要想在媒体中取得发展,就应保持住自己的专业 优势,克服“万金油”式人才缺乏其他专业知识、“不够专”的弱点。而大多 数克服弱点的,是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新闻系学生能够在大学其间除了学好 本专业课程外,更多的接触其他领域的知识,最好是能掌握另外一门学科知识 或专业技术,从而达到知识上的“复合”。另一方面,在专业技能上,除写作 技能外,新闻系学生还应当掌握摄影、美编、编辑软件使用等专业技能,达到 技能上的“复合”。苏副总编认为,像这样的复合型人
9、才,才是媒体所普遍需要的。这类学生 在应对媒体内部调整时,适应能力更强。这也应当是新闻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 方向之一。要技能,更要素养在调查媒体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时,笔者发现无论是受访的编辑、记者, 还是其他专家学者的文章都指出,新闻系学生在完成深度报道方面,存在着一 定不足:苏副总编认为,刚毕业的新闻系学生书生气太重,缺乏人生阅历和从 业经历,在做深度报道时,难以做到“深度”采访;陈翔记者认为刚毕业的学 生普遍缺乏驾驭大题材、大稿子的能力,也缺乏文采。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大 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大学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关。新闻专业的学生虽然经过一 定的新闻教育和实习环节,但是与社会的接触仍然太少,实
10、习机会也不够多。 这与媒体需要知识储备和经验阅历俱佳的人才的情况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学者何志武在他的文章新闻教育面临的几大困惑中指出:虽然新闻院 校一般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但这方面的功夫仍须加强,既要让 学生树立“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意识,又要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艰辛又充足的精 神准备。缺乏勤奋吃苦精神的学生即使学历高,专业也好,但不能吃苦,采访 不花工夫,写稿马马虎虎,这样的新闻从业人员很快就会被媒体所淘汰。最近 曾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某家报纸媒体招聘了若干名硕士生和博士生做记者,在 职业培训阶段,就有三分之二的新记者因为吃不了苦,成了逃兵。这是新闻毕 业生所应当积极避免发生的情况。一直以
11、来,新闻业界都存在着“记者是吃青春饭的职业”的说法。针对这 种说法,业界人士朱学东毫不犹豫的批判道:“这是心态问题! ”他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时举例说,在国外很多记者都是满头银发,在工作 中他们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尴尬。资深记者的经历、磨难,对于他的工作来 说,都是宝贵的财富。韧性和毅力都是记者克服年龄问题的法宝。这一板块的观点是:媒体对人才的需求除了技能上的要求外,还要求记者 们拥有专业素养。这里所说专业素养应该包括知识储备、经验阅历、社会责任 感、韧性和耐性等。如果新闻毕业生具备了这些,必然会更受媒体欢迎,从而 增大留在媒体工作的机会。营销、管理、传媒技术等其他方面的非采编人才有专业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暑假 生活 社会调查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