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案】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第1课时示范教案1.docx
《【教学方案】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第1课时示范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方案】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第1课时示范教案1.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2 .通过实验,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3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了解法拉第的科学探索精神。教学重点1 .掌握只要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2 .判断磁通量的变化。教学难点闭合电路中是否会产生感应电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原副线圈、检流计、电键、导线。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我们知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 电流。教师设问:切割磁感线是产生感应电流的唯一方法吗?还有其他方法吗?这些方
2、法有什 么内在联系?Ry,一、划时代的发现1 .奥斯特圆梦“电生磁”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有关电与磁关系 的崭新研究领域洞开在人们面前,激发了科学家们的探索热情。人们从电流磁效应的对称性角度,开始思考如下问题:既然电流能够引起磁针的运动, 那么能不能用磁铁使导线中产生电流呢?2 .法拉第心系“磁生电”1821年,法拉第评价奥斯特的发现:“1821年,法拉第评价奥斯特的发现:“他突然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使其充满光明。”1822年,法拉第在日记中写下了 “由磁产生电”的设想,并为此进行了长达10年的探 索。1831年8月29日,法拉第在日记中写下
3、了首次成功的记录。2 .法拉第的重大贡献:1831年,法拉第把两个线圈绕在一个铁环上,一个线圈接电源,另一个线圈接电流表, 当给一个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在另一个线圈上出现了电流。法拉第从中领悟到,“磁生电”是一种在变化、运动的过程中才能出现的效应。于是, 他又设计并动手做了几十个实验,使深藏不露的各种“磁生电”的现象显现而出。他把这些 现象定名为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作感应电流。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 .探究产生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装置1实验操作电路中有无感应电流导体棒静止无导体棒平行于磁感线运动无导体棒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有实验装置2实验操作电路中有无感应电流N (S)极插入线圈有N(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方案 教学 方案 电磁感应 现象 应用 课时 示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