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1-2022学年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1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传统史学以叙事为历史的呈现与构成方式,历史叙事的本义指向叙事的历史。模糊历史 叙事与文学叙事的界限,是西方对叙事史学解构的主要达成路径,这种认识在国内史学界并 未引发更多反响。西方将历史叙事等同于文学叙事,是基于其历史文本得出的认知,这是一 种缺少宏观观察的考量:倒置了历史叙事与叙事发生的先后顺序,忽略了历史叙事与文学叙 事曾经的包含关系。中国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之间,具有明确的“时间”界限。西方有关历史叙事的认识,本质上将历史叙事
2、视为“叙历史事”。这无疑淡化了历史在 讨论对象中的中心地位,同时也就弱化了历史叙事的特殊性。西方学界的历史叙事认知,无 法逾越的障碍之一是叙事与历史叙事发生的先后关系。历史叙事与叙事的关系,类似于历史 与历史学的关系,后者的范畴大于前者,但前者早于后者。所以,用当下历史学中记录与解 释的状态,去考察业已存在的文本,必须谨慎。这种考察尤其不适合史官文化。史官文化是 早期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史通认为“史官之作,肇自皇帝,备于周室”,据吕氏春秋 所记,中国在夏朝已有“太史”,三礼等著述就显示了周代史官系统的成熟。兴旺的史官文 化造就了历史记录、解释等中国历史记述的独特存在形态,也决定了中国历史叙事以
3、历史之 真为核心的内涵基础。造成中西对历史叙事理解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观察对象之间的差异。中国古代并无纯 粹的叙事文本,前四史如此,左传等亦如此。如左传至少包括解经语、记事、论事 和叙事四种形式,一方面叙事在文字体量上所占有的优势与其史料价值并不能完全成正比, 另一方面对话在叙事中的大量存在也保证了表达的客观性。如上要说明的是,作为经典文本 的组成局部,中国历史叙事的存在环境是历史的。同时,中国历史叙事的表达方法也是历史 的,具有强烈的时间意识和开阔的时间跨度。中国历史叙事高度重视事件发生的时间。春秋中,记言、记事之分得到充分表达。 到左传,一方面已经言事相兼甚至因言成事,另一方面在诸如丁丑、
4、戊午等具体日期之 外,又创造了 “初” “之岁”等等时间表达方式。左传的时间表达那么为史记汉 书等所继承,时间的精准程度从“以事系日”跨越到了 “以事系年:中国历史叙事所建 立的时间秩序,保证了历史真实被客观陈述,是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差异在文本中的呈现。 开阔的时间跨度,决定了中国历史叙事注重的是历史事实而非历史的意义。文学叙事中的事 在时间上一般是连续的。历史叙事那么多由片段事件组成,人物依托于事件造成了人物形象的 “片面性”,比方,郑庄公是“失教”的,是“有礼”的,也是“失刑政”的对,或许可以为正常休息赢得更多时间。超时工作还反映着生活方式,是点灯熬油还是早睡 早起?长辈们常讲,工作年头越
5、长,拼的越是精力和体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以牺牲健康为 代价换来的业绩终究是舍本逐末,规律作息、久久为功,才是长久之计。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精雕细镂A.精雕细镂废寝忘食出人头地心猿意马B.精益求精废寝忘食卓尔非凡C.精雕细镂披星戴月出人头地D.精益求精披星戴月卓尔非凡心猿意马18 .以下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健康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这是由超时工作引发的B. 一个全球性问题就是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因超时工作而引发的健康危机C.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因超时工作而引发的健康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D.健康危机
6、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这与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和超时工作紧密相关.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相比每周工作35至40小时,每周工作55小时或以上患中风的 风险会大幅增加。B.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与每周工作35至40小时相比,每周工作55小时或以上患中风会大 幅增强。C.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相比每周工作35至40小时,每周工作55小时或以上患中风的 风险会大幅增强。D.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与每周工作35至40小时相比,每周工作55小时或以上患中风的风 险会大幅增加。(二)语言文字运用n (此题共1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惊蛰,二十
7、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俗话说,“名不正那么言不顺”,中国人对取名字是十分 重视的,何况是给永恒的时间命名。二十四节气,,而最美的名称当属惊蛰。蛰, 说文解字解释为“藏也”就是虫子藏在地下不吃不动。?是春雷。月令七十 二候集解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春雷惊动了沉睡的虫子,浓缩成“惊蛰” 两个字。王禹偶春居杂兴,简直就是“惊蛰”二字的诗歌版:“一夜春雷百蛰空,山家篱落起 蛇虫。无端蚯蚓争头角,触破莓苔气似虹一夜之间蛇虫被春雷唤醒,在山野人家的篱笆 间出没。“百蛰”,自然是种类极多的。诗人偏偏挑了蚯蚓来特写,常人眼中软绵绵的蚯蚓, 此时此刻,气贯长虹、昂首挺胸钻出长满青苔的大地。诗人这视
8、角,又滑稽又淘气,很像趴 在地上看的小孩子。同样写惊蛰,,而刘方平写的是渐变:“今夜偏知春气暖,虫 声新透绿窗纱。”无论古代诗人们怎样写,惊蛰时节,自然界的变化已经毫无保存地呈现在 我们面前。19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2个字。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诗人偏偏挑了常人眼中看起来软绵绵的此时此刻却已 钻出长满青苔的大地的蚯蚓来写J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 么?四、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欧阳修在古瓦砚中阐述用人之道时写道:“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 不及瓦砾顽
9、J意思是金子不能说不珍贵,玉石难道不更加润坚?用这两件东西来磨墨,反 不如这瓦砾方便。小到某个企业、社会团体等的开展,大到社会治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离不开 正确使用人才。请整体把握材料的含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 *考 *答 *案 , R解 析1.B.这种看法忽视了历史的中心地位,消解了历史叙事的特殊性”错误。表意 过重,文中说“淡化了历史在讨论对象中的中心地位,同时也就弱化了历史叙事的特殊性”。 应选Bo.A. “为下文分别详细深入地论述奠定了基础”错误。文章并未对西
10、方关于历史叙事和文学 叙事间关系进行详细深入的论述。应选Ao. A.“通过模糊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之间的界限,西方学界使叙事史学得以解构,但这并没 有得到我国史学界的认可”错误。文中说的是“叙事史学解构的主要达成路径力且“未引 发更多反响”与“没有得到我国史学界的认可”含义不相同。B. “困扰西方学界的问题”错误。曲解文意。由文中可知,叙事与历史叙事发生的先后问题 不是困扰西方学界的问题,他们认为历史叙事等同于文学叙事,不存在困扰一说。C. “以史通吕氏春秋为代表的史官文化”错误。偷换概念,文中是以史通吕氏 春秋中记载的史官文化来说理的,不能说它们就属于史官文化。D.正确。应选DoK答案1.B2
11、 . A.DK解析14. B. “诗人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错,文中说“看到外界的景物情事使内心感 动,然后用诗歌表达出来”。应选Bo5. A. “中国古典诗歌那么淡化技巧”错误,文中只说“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就很好地概括 了中国诗歌形象与情意之间的关系”。B. “已没有必要再去学习旧诗写作”错误,原文说的是“不一定要再学习写作旧诗二D. “把给当代青年讲授古诗词作为主要工作,并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就”于文无据。从原文 “现在有一些青年人文化积淀不够,守着中华诗词的丰富宝藏而一无所知,这自然是一件极 遗憾的事。弥补这些遗感原是我这些年来的一大愿望,也是我选择回国教书的一个主要原因” “虽然我也
12、自知学识能力有所缺乏,恐终不免有劳而少功之谐,只不过情之所在,不可自己。我愿把所知道的都说出来,否那么上对不起古人下对不起来者”来看,“把给当代青年讲授古 诗词作为主要工作,并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就”无中生有。应选Co6 .结合“当语言文字发生改变时,诗词所蕴含的情志可能就完全改变了这种很好的翻译, 需要译者具有诗人的情怀和才华”分析可知,将中华诗词翻译成外文时,译者应具有诗人的 情怀和才华,努力诠释诗词所蕴含的情志,促进诗词国际间传播。结合“在英语课堂上,我将对诗词的理解表达给学生,将诗人真正的、本质的美好讲述出来, 和对待中文读者、中国学生一样。学生们对我的教学还是极感兴趣的,课堂积极性很高
13、。我 想,这与我真正用生命将诗歌的情感、意志诠释出来有极大的关系。当然,我在课堂上的吟 诗诵词,也吸引学生们陶醉于中国传统文化”分析可知,作为中华诗词的传播者,应将个人 对诗词真挚的感动和理解传递给外国听众,吟诗诵词也可激起他们对中华诗词的兴趣。结合“我与海陶玮先生(哈佛大学教授、东亚系主任)初识于1966年夏天,之后合作了数 十年。初识时,海先生正在研究陶渊明的诗。我将我对古典诗歌的理解讲述给海陶玮先生, 让他能够更深入、更清晰地理解中华诗词,而他也帮助翻译了很多我的作品。这样的跨国合 作确实有益于中华诗词更好地向西方世界传播”分析可知,应加强中华诗词跨国合作,大力 促进中华诗词更好地向西方
14、世界传播,扩大中华诗词的国际影响力。结合“此外,传播中国文化时,还要问问自己是不是真正热爱中国文化,是不是知道中国文 化美好品格所在,是不是能让它们在自己身上表现出来”分析可知,作为中华诗词的传播者 自身要真正热爱、理解中国文化,并用自身言行实践,身体力行推动中华诗词的跨国传播。 K答案?4.B.C5 .将中华诗词翻译成外文时,译者应具有诗人的情怀和才华,努力诠释诗词所蕴含的情志, 促进诗词国际间传播。作为中华诗词的传播者,应将个人对诗词真挚的感动和理解传递给 外国听众,吟诗诵词也可激起他们对中华诗词的兴趣。应加强中华诗词跨国合作,大力促 进中华诗词更好地向西方世界传播,扩大中华诗词的国际影响
15、力。作为中华诗词的传播者 自身要真正热爱、理解中国文化,并用自身言行实践,身体力行推动中华诗词的跨国传播。 K解 析7.C.“意在说明她是一个不爱钱财的人”错误,综合全文来看最主要是这幅画是 她的情感寄托,在她心中比金钱更重要。应选:Co8.结合“几天以后,画家送她一幅画,石头上面高高站立着一只漂亮的大公鸡,很精神地扭 头回望着,石头边有几枝青翠的竹子” “她很喜欢这幅画,就高兴地挂在了自家正面墙上。 夜晚她总看几眼这幅画才去睡觉,早上睁开眼也是先看向这幅画”分析可知,大吉图表 面指徐画家送给玫妮的一幅公鸡画,实际上是小说主人公的精神寄托,是忠贞爱情的象征。 结合“说的不对,俺是和小姑子拜的堂
16、。徐画家说,抱公鸡是图吉祥,这是古代奠雁风俗传 下来的”分析可知,鸡与“吉”谐音,为吉祥的象征,蕴含了对主人公的祝福和对主人公参 军丈夫平安的祈求。结合“几天以后,画家送她一幅画,石头上面高高站立着一只漂亮的大公鸡,很精神地扭头 回望着,石头边有几枝青翠的竹子”分析可知,画里有竹,而竹象征着气节与坚韧不拔的品 质,这种品质正是主人公玫妮所有的,她支持鼓动未婚夫仁顺去参军,在仁顺的父亲得病去 世后担起了他家的重担与责任,在婆家尽职尽责,同时积极参加村里的工作,在村里的称呼 由大嫂变成大婶的时候,传来仁顺早已牺牲的消息,但她依然留在仁顺家这幅画中的竹 子就是主人公玫妮,作者通过这幅画,赞美了主人公
17、坚韧不拔的品质,也赞美了主人公夫妇 身上表达出的不屈不挠、勇于献身的民族精神。9.小说采用了虚构与真实相结合的方式来讲述故事,文中“来到婆家拜堂的时候,她看到自 己的小姑穿着崭新的红衣服抱着一只冠子通红、色彩艳丽的公鸡和自己并排站在一起。小女 孩脸膛红红的,是那么兴奋,还屡次小声叫她嫂子,把她叫得心里一颤一颤的”“这年,中 央美术学院一位姓徐的著名画家来沂蒙山区导沐整沂工地深入生活,听说她的事儿后专门到 村子里来采访地,她眼光望着远处,语调消沉而坚定:我会永远等着他,直到他回家 几天以后,画家送她一幅画,石头上面高高站立着一只漂亮的大公鸡,很精神地扭头回望着, 石头边有几枝青翠的竹子”这局部拜
18、公鸡堂、送大吉图等情节是虚写,丰富了小说内容,使 情节生动有波澜,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革命年代无数像玫妮一样的沂蒙红嫂为革命事业贡献出的青春、家庭甚至生命,做出了巨大 的牺牲,小说中对玫妮为代表的沂蒙红嫂的贡献与牺牲是真实的,生动地再现了那一段历史, 这样写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和感人力量,使沂蒙红嫂这一伟大母性群体形象更具体可感。K答案U.C7 .大吉图外表指徐画家送给玫妮的一幅公鸡画,实际上是小说主人公的精神寄托,是 忠贞爱情的象征。鸡与“吉”谐音,为吉祥的象征,蕴含了对主人公的祝福和对主人公参军丈夫平安的祈求。 画里有竹,竹子一般是气节、坚韧不拔品质的象征,赞美了主人公
19、坚韧不拔的品质,也赞 美了主人公夫妇身上表达出的不屈不挠、勇于献身的民族精神。8 .小说虚构了主人公玫妮拜公鸡堂,被送大吉图等情节,这样写丰富了小说内容,使情节 生动有波澜,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革命年代以玫妮为代表的沂蒙红嫂为中国革命做出的牺牲和贡献是真实的,是对历史的生 动再现,这样写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和感人力量,使沂蒙红嫂这一伟大母性群体形象更具体 可感。K解 析X 10,句意:德基说:“好啊,您有什么嘱咐呢? ”宋濂说:“千万不要出门,断绝和 世代为官吏的往来,不要和他们交往。”吴德基回到家里,遵从告诫,君子称赞他能接受善 意的言辞。“慎毋出户”,“户”作“出”的宾
20、语,其后断开,排除AC。“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中“君子”是“多其能受善言云”的主语,“君子”前应断开,排 除D。应选BoIL C.“专用于我国封建政权中对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尊称错误,天子是古代中国臣民对帝 王的尊称,天子的称呼到周朝已经稳固,如“周天子”。应选Co12.B. “无人听从,便恼怒该乡民众,抓了六七人入狱”错误,依据原文“县令周以中初至, 召民转输至郡不得,躬至乡召之。一民逸去令怒,吏卒因以语动令,欲诬一乡民图贿利, 获六七人下狱”可知,县令后来亲自去乡里征调到了百姓,有一个百姓逃跑并辱骂县令,县 令很生气,吏卒又趁机用言语鼓动县令诬告该乡百姓,县令便抓了六七个人入狱。应选Bo13.
21、“以为”,认为;“儒者”,书生;“易”,轻视。译文:南康民风强悍,那里的百姓认为 县丞是个书生,就轻视他。“谢事”,辞职;“狎”,亲密;“致仕”,退休;“归”,回家。译文:吴德基来到京城,就 辞职回家。宋濂和德基交往很亲密,当时也退休将要回家。K答案. B10 .C. B11 .南康民风强悍,那里的百姓认为县丞是个书生,就轻视他。吴德基来到京城,就辞职回家。宋濂和德基交往很亲密,当时也退休将要回家。参考译文:吴德基,名履,是婺州兰溪人。官吏向朝廷推荐他,担任南康县丞。南康民风强悍,那 里的百姓认为县丞是个书生,就轻视他。几个月后吴德基全面了解了南康的弊病,有所揭发, 全县的人都吃惊叹服。吴德基
22、于是更加宽容教化他们。百姓有诉讼,吴德基召唤他们到跟前 与之交谈,不加以呵责。县令周以中刚到任,征调百姓运送物资到郡里,没征调成功,周以 中就亲自到乡里征调百姓。有一个百姓逃走,周以中让衙役鞭打他。那个百姓不肯屈服,逃 到山里,骂县令说:“县官应当在县里,为什么到这里呢? “县令很生气,吏卒趁机用言语 鼓动县令,要诬告一个乡里的百姓图谋财物,抓了六七人关进监狱。吴德基考察百姓没有罪, 亲自到监狱查看,呵斥狱卒释放他们,狱卒用其他话辩白。吴德基用大槌打碎狱门让他们走, 说:“你们没有罪,回去告诉乡亲父老不要害怕。”然后才去报告县令,县令很愤怒,说;“老 百姓不讲道理,当众侮辱我,你竟然释放了他们
23、,为什么轻视我到这般地步呢? ”德基说:“冒犯大人的只是一个百姓,他的同乡有什么罪呢?况且法令是天子的法令,难道是大人解 怒的工具吗? ”县令心中羞愧,这件事才停息。入朝拜见天子,吴德基被提拔为莱州府潍州 知州。有百姓饲养官府四十匹驴,莱州太守核查驴繁殖的情况,与记录不符合,说:“驴应 当一年产一匹驴驹,现在几年应该有几匹,为什么竟然少了呢? ”准备惩罚他的欺骗罪,征 收他的赔偿。各县都已经强令百姓买驴,只有吴德基告诉百姓不用赔偿。太守很生气,问吴 德基:“潍州不赔偿驴,有什么理由? ”德基说:“百姓确实没有欺骗,怎么可以要求他们赔 偿呢?国家富甲天下,做官的人应当宣扬传布恩德,为老百姓解除困
24、苦,国家难道还缺少几 头驴吗? ”太守说不出话,各县已经赔偿的也都免除了。山东百姓有愿意用羊牛代替秋税的, 官府听从他们的请求。吴德基替百姓考虑,羊牛以后有瘦弱死亡的担忧,不如缴纳粟米方便, 只收百姓的粟米。吴德基做官,把保护百姓放在第一位,百姓很感激他。在潍州两年,吴德 基被召回朝廷。潍州百姓堵着门抱着他的脚哭着跪拜,说:“自从得到我们的父母官,潍州 百姓身上没有鞭打的伤痕。现在丢下我们离开,希望能留一只鞋给我们供奉,来抚慰我们的 思念之情! ”吴德基来到京城,就辞职回家。宋濂和德基交往很亲密,当时也退休将要回家。 喊住德基对他说:“你愿意接受长者的教诲吗? ”德基说:“好啊,您有什么嘱咐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河南省 焦作市 普通高中 下学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