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诗三首 优质教案.docx
《4 古诗三首 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 古诗三首 优质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导读【单元导教】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编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和铺 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三篇课文,它们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 天的别样风景。语文要素指向明确,一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二是“习写日记”。 教本单元要引导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逐步做到迁移运 用。日记是三年级习作起步练习的重要形式,教师要引导生留心观察生活,让生感受到写日 记的好处,了解日记的基本格式,注意激发生写日记的信心,使其逐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古诗三首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 的意思。铺满金色巴掌 的水泥道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 活实际等方法理解
2、词语。运用多种方法理 解难懂的词语。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口词句段运用心观察,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写自己看到 的景物。自主运用过的方法理解词 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梳理理解难懂词语的方 法。写出形容四季的词语;说 出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运用方法总结方法借助例文,结合生活 经验记录生活。了解写日记的好处。习作:写日记了解日记可写的内容、格 式。习写日记的基本格式。记录生活【单元教目标】夜书所见“书”是书写的意思。“夜书所见”就是在夜晚写下自己看到的景物。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借助注释了解“萧萧”在这里形容风吹梧桐树叶发出的声音;“客”说明诗人身在异乡。教师相机指导:(
3、出示课件43)这两句诗是写景,其中“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 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烘托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的心境;“客情”即游子的思乡之情。 可见诗人是触景生情。(出示课件44)引导生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并想象画面。诗意: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阵阵寒意,江上吹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 起自己的家乡。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借助注释了解“挑促织”及“篱落”的意思。(出示课件45)教师相机指导生读准多音字“挑”:挑选、挑剔”等词语中的“挑” 读tido;在文中读“优0”,可以组词“挑战、挑灯”。适时出示“挑促织”的图片,顺势让生 理解“挑促织”就是“拨弄蟋蟀”。(出示课
4、件46)课件出示“促织”“篱落”“一灯明”的图片,让生直观了解诗人描写 的景物。(出示课件47)引导生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并想象画面。诗意: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3)引导生感受古诗由悲到喜的变化:第一句中的“寒”尽显寒冷凄凉之意,转到第三 句中的“挑促织”,那么是一派温馨快乐。这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追忆、留恋,更显客居他乡的 孤寂无奈。(4)指导生根据对古诗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朗读指导:夜书所见前两句写了诗人郁闷孤独之情,可提示生结合画面体会作者的情 感,进而把握朗读时舒缓的基调;后两句可以让生想象情景,体会作者的所想所感,语气较 前两句可以明快一些,最后一
5、句的语调甚至可以作上扬的处理。(设计意图:引导生运用总结的方法,抓住诗句中的字词理解古诗,注重生的情感体验。 引导生想象诗中的画面,深刻感受诗人的孤独和思乡的情感。)5.合作探究。(出示课件48)教师引导:作者为什么如此肯定,这“一灯明”就是儿童在挑促织呢?小组讨论。预设:因为他小时候也在夜晚打着灯笼抓遍遍。他此时一定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 自己的朋友,想到了自己的家。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 .课堂小结。(出示课件49)(1)可以根据注释习理解古诗大意。(2)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感情。2 .主题概括。(出示课件50)夜书所见这是一首纪行诗,写了诗人行于江上,眺望江边的见闻
6、感受,表达了诗人 思念家乡的心情。3 .拓展延伸。(出示课件51)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五、巩固练习,布置作业1 .课堂演练。(出示课件52-54)2 .布置作业。(出示课件55)(1)背诵并默写古诗山行。(2)收集与秋天有关的优美词语、句段、诗句。(3)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本课练习。【教反思】本节课习的三首古诗,均写出了在秋天的背景下而触生的情感,或赞美秋天的美景,或 表达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感情。三首古诗的教如何进行分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根据诗的生字、难易程度,我进行了 本次的内容安排。一是分散生字量,二是培养生的自能力。为帮助
7、生掌握习古诗方法,我实行了分步走策略。在赠刘景文的习过程中,采用“扶” 的方,引导生总结习古诗的方法;在习山行和夜书所见的过程中,引导生运用到的 方法进行迁移应用,生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自主合作习,理解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歌 意境。生是课堂习的主人,教师是生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使生习中的合作伙伴。在课堂上教 师要为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让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在自读自悟,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 读通古诗,初步感知大意。教师引导生互相评议,并进行鼓励性总结,让他们在体验成功的 过程中感受到习的乐趣,增强生的自信心。因为三年级生的自能力较弱,他们仍需要教师进行辅助、指导,不可完全放手,否那么生 将会
8、找不到具体的习方法。在教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生会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 语,还要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引导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要引导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根据诗句大胆想象,引导生的思维向更深、更远处开展。字词句:1.认识3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8个字,会写29个词语。2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并结合已有的习经验,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3 .积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等9个与秋天有关的词语,摘抄课文国自己喜欢的句子。4 .能写出形容四季的词语。阅读: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三首和指定的课文段落,默写山行。摘 抄自己
9、喜欢的句子。3 .能通过读课文,展开想象,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秋天的活力。表达:1.能与同交流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4 .能和同交流形容四季的词语。5 .能留心观察生活,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写出自己看到的景色。6 .能在读懂课文内容基础上,说出自己感兴趣的局部。7 .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 并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4古诗三首【课前解析】本课三首古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本课重点是引导生通过初读了解古诗大致 内容,能说出三首古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引导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细读, 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意思;背诵积累古诗
10、。关注文本:本课由三首古诗组成,描绘的都是秋天的景色。山行前两句写诗人看到的 山中景致,后两句写诗人停车欣赏的原因,并从中悟得了“霜叶红于二月花”富有理趣的警句。 赠刘景文中的诗句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跃然纸上,用“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的丰收景 象,显露勃勃生机,给了好友刘景文以勉励,揭示了赠诗的目的。夜书所见以景衬情,动 静结合,运用比照手法表达诗人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关注写作背景:赠刘景文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苏 轼在杭州见刘景文时,刘景文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景文才得到小小升迁。 不想只过了两年,景文就死去了。苏轼感慨刘景文人生坎坷遭遇,
11、应当时景色作此诗作。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两个半包围结构,四个上下结构,七个左右结构,可以 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引导生书空,并注意观察,指导生把握 部件的位置与比例,把字写紧凑。关注句子:在习理解难懂的词语的方法时,可以结合课后练习第三题所列举的诗句引导 生运用借助注释进行理解体会。如“坐”的注释是“因为”,大致了解这句诗的意思:停下车, 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橙黄橘绿”可引导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其指的正是秋天。【教目标】1 .认识“径、斜”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等12个字。2 .能读出诗句的节奏和语调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2、。默写山行。3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4 .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5 .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逐步产生习古诗的兴趣。【教重点】能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借助插图,展开想象,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教难点】能通过诗歌传递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教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赠、残”等9个生字,会写“赠、盖”等7个字。2 .知道三首古诗描写的季节。能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3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赠刘景文。【教过程】一、情景导入1 .(出示课件3)引导生欣赏有关秋天的图片。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优质教案 古诗 优质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