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群驱动区域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群驱动区域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探索.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程韵励硝中4茸育糠一、工程群驱动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可能与价值纵观国内各地德育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区域教育治理水平提升是关键。其中教育管理指导部门尤其需 要在调动各方积极性、优化工作机制上下功夫,而工程群管理这一管理创新,成为德育一体化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新的可 能与途径。1 .工程群管理与德育一体化具有内在契合性从系统论角度来看,德育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系统。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一个事物都存在着系统和要素两个方 面。系统是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或者说,系统是相互作用诸要素所构成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各个局部。系 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开放性。从工程论角度来看,德育一体化是
2、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工程。钱学森教授在1978年指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 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叫既然 德育一体化是一个系统,那么自然适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由此可见工程群管理与德育一体化社会系统工程具有内在契合性。工程群管理理论是在工程管理理论基础上开展 起来的新成果,是解决工程和战略的有机结合问题的新探索,在工程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关于工程群,国内外学者有多 种定义,这些不同的定义具有以下三点共同之处:一是工程群是由相关工程组成的,通常是为实现整体战略目标而发起 的一组工程,彼此独立或联系不大的工程组合不是工
3、程群;二是构成工程群的工程应该被协调管理;三是工程群管理获得 了单独管理各个工程的额外利益。由此可以看出,工程群管理符合德育一体化的系统性、适用于德育一体化社会工程, 是驱动德育一体化的新的可能与选择。2 .工程群驱动德育一体化具有特殊优势工程群能激活德育一体化参与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工程群管理中,通常不再采用传统的层级式管理,更多的 是实施扁平化管理,以信息为主轴和中心,扩展中间管理幅度,压缩管理层次,对环境变化表现得更加敏锐,资源利用 效率更高,决策迅速、简洁、柔性、灵活。因此,工程群能让每一个关联工程参与者在工程实践活动中感到被尊重并 认为自己是行动的主人,而不是机械的执行者,这更好地
4、调动了工程相关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工程群能通过 调动德育一体化工程参与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助推德育一体化复杂系统重点与难点的突破。工程群能巩固德育一体化价值核心和战略目标。工程群管理与工程管理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整体战略目标的关注, 工程群非常重视战略目标、共同愿景与共同价值,重视工程群共同价值与工程个体价值的统一。因此,工程群可以很好 地巩固德育一体化的价值核心,即在价值导向层面上倡导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价值,涵养、培育人的公共道德及公共精神, 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通过工程群中的个性工程,关注个体与个性,不以一体化来压制个体与个性,倡 导人的生命自觉与道德自觉,实现人之自我
5、超越与自由开展。由此,工程群能促进公共价值与个体价值的融合统一,这 也是德育一体化建设在价值导向层面上的核心主题。工程群能驱动德育一体化横向整合和纵向贯通。从横向的角度看,德育一体化要解决的就是不同德育主体、德育 资源间的协同推进问题。这恰恰是工程群的优势所在,在工程群中,协同管理与集成管理是其核心组成局部之一,目的 在于提高工程群系统的整体功能,使系统各要素或各工程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从纵向的角度看,德育一体化指的是大 中小幼不同学段的德育要能够在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层面真正实现纵向衔接,以确保德育在时间维度的连续性和螺 旋式上升团。在工程群中,德育一体化具体工程逗择是动态的,可以依据立德
6、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不同学段学生身心 开展特点和不同区域或学校现实,选择并确立相应工程,组织工程群,从而确保纵向贯通。二、工程群驱动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区域路径探索3 .区域德育一体化工程群体制机制建设共同愿景建设。任何有生命力的组织都要有当下可预期的、有现实意义的、经得住实践检验并服从服务于事业发 展战略的、与时俱进的共同愿景。它是一个组织凝聚人心、壮大团队、激发热情、排除万难并不断超越自己的不竭动力 之源叫组织机构建设。工程群驱动德育一体化的组织机构没有现成的形式可供直接选用,只有根据德育一体化工作需要 进行设置,其核心是能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并能进行简洁、高效的专业化管理和扁平化管理。工
7、程群团队建设。工程群的推进离不开团队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团队建设的效果直接影响工程群的运转效 率与工作成效。在工程群中,团队是致力于追求共同的目标(德育一体化)、运用商定的方法并承当共同责任的一组人 员,这个团队是学习共同体,也是行动共同体。4 .区域德育一体化工程群核心工程推进在区域德育一体化工程群中,工程群管理的主要流程包括形成、组织、实施、评估与解散五个阶段。其中,组织、 实施与评价是核心环节。在组织阶段,主要任务是工程的选择,并对各个工程和其它要进行的活动进行优先级排序,成 立工程群管理团队并确定职责架构。在实施阶段,以可控的速度同时进行假设干工程,这些工程互相联系,在资源上互相
8、依赖。这些工程的进度和输出需要不断进行审阅,并考虑环境的变化和对德育一体化带来利益的影响,可以对工程的优 先级进行调整,对资源使用进行再分配。因此,核心工程确实立及推进非常关键。基于德育一体化的要求和区域教育 的实际,南岸确立了“六位一体”的德育一体化核心工程。它们既独立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从而推动区域德育 一体化的某些领域;又相互关联形成整体集群效应,并在不同时期动态调整优先级,同时工程也能驱动组织变革【划,从而 更好服务德育一体化。“以心育人”:课程育人类工程。课程育人包括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中的德育、以及地方和校本德育课程。在工程群 推进中,南岸区选择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地方德育课程
9、建设为突破,建立示范探索工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工程以 积极心理品质培育为主线,通过积极认知、积极情绪与积极关系三大课程内容,历经中小幼四个学段,综合交叉,螺旋 上升皿。“以文化人”:文化育人类工程。在文化育人板块,南岸区德育一体化工程群聚集校园文化与班级文化建设,立项班 级文化建设子工程群。该子工程群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环境文化、制度文化、主题文化和行为文化为 抓手,将班级文化建设分解为班级标识、班级节日、主题班会等19个小工程,编制班级文化建设工程标准与流程,分 批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示范校,分层推进区域班级文化建设。“以行树人”:活动育人类工程。在活动育人方面,南岸区德育一体
10、化工程群立项“六个一百”工程,通过开展一百个 道德体验心得感悟活动、一百分自立自强自律活动、一百篇亲情感恩日志书信、一百次文明示范角色体验活动、一百项 审美艺体实践活动、一百项自护拓展生活活动,统筹整合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活动、校园节(会)活动等活动。“以劳树德”:实践育人类工程。劳动实践是实践育人的薄弱环节,却是五育融合的关键所在。为此,南岸区德育一 体化工程群调配资源,成立劳动教育工程组。工程组编制区域及学校推进劳动教育系列指导文件,定期召开劳动教育圆 桌论坛与劳动教育大会,组织劳动教育种子教师培训,规范有序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基地建设,做好校内劳动实践、 校外劳动实践与家务劳动。“
11、荣誉制”:管理育人类工程。在管理育人板块,有五大核心内容,即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师德师风、学生行为规 范和特殊群体。通过工程群的研究,南岸选择从人的因素出发,建立德育队伍荣誉制工程。该工程基于德育队伍的专业 成长规律,建立荣誉梯级、设置荣誉任务、鼓励荣誉担当来提升德育队伍品质口巴撬动管理育人,联动其他工程。“以家叠人”:协同育人类工程。在协同育人方面,家庭教育指导是重点,也是德育一体化的关键点之一。由此,南 岸区德育一体化工程群立项家校共育工程。该工程通过培育家庭教育指导师,开发实施“南南家长课堂”家庭教育指导课 程,开展家庭教育公益宣传与咨询服务等工作,不断完善家校合作机制,提升家校共育品质
12、。三、工程群驱动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反思与拓展1 .工程群驱动中小学德育一体化难点多工程协同管理是日常运作。工程群驱动区域德育一体化,必然是多工程并行实施的。有些团队领导者简单地认 为“工程群管理就是工程管理的机械叠加”,这就失去了工程群战略性、系统性和集约性的核心价值与意义。工程群应该 始终将德育一体化作为工程群管理的战略目标,将过多地关注“控制”转向关注“关系”。关注每一个工程与工程群之间的关 系,是否有助于德育一体化整体目标;关注工程与工程之间的关系,是否相互带动,良性循环;关注工程负责人之间的有 效合作和经验提供,注意知识和信息共享,建立德育一体化智慧库,不断积淀工程群成果。工程群动态监
13、测反应机制。德育一体化,需要坚持评价引领,创立一体多元的德育评价体系,要坚决破除唯考试、 唯分数的终结性评价模式,综合采用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开展性评价等评价方式,建立以开展为本的德育评价系 统【划。德育一体化工程群更需要健全德育一体化相关工程的动态监测机制,需要注意监测的适恰性、时效性和准确性, 从而更好地服务各工程的立项、推进、调整与结项,甚至撤项,确保始终有足够的高质量的工程支撑德育一体化工程群。2 .工程群驱动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新生长点区情校情学情。工程群驱动区域德育一体化,其工程的来源必然是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要求、人民的期待与区域的 现实具体情况。也就是说,德育一体化的应然状态与区情
14、校情学情的实然状态之间的差距是工程产生与推进的基本动力。 为此,工程群需要深入广泛地分析区情校情与学情,SWOT战略分析、学情分析大会、访谈与问卷调研都是可以选用的 方法,其核心是精准把握基础水平,找准问题与差距,同时,也要找准潜能点、生长点和撬动点,使其成为关键点。家校社更大层面的协作体系。随着时代的快速开展,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应该积极建立起 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立体式”“开放式”“全天候”“全覆盖”的德育一体化网络体系。充分吸纳优秀家长、社会社区优 秀人才与优质德育资源,加入或组建相应工程组,调动各方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的各自优势
15、,形成更大层面的德育一体化新格局。参考文献1冀晓萍.我国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政策溯源与实践理路J.中小学德育,2019 (03) : 28-32.2杨耕.理性与激情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 70.3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885-886.4牛波,李慧民,常静.基于正确理念和组织架构的工程群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4, 35 (12) : 25-29.5张武华.工程群管理与资源效率研究J.施工企业管理,2020 (08) : 36-38.613叶飞,檀传宝.德育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基础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20, 41 (07) : 50-61.7班建武.三问“德育一体化”J.教育家,2020 (09) : 29-31.8于永合.工程群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 139格特,鲁迪,独特性任务的工程与工程群管理方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510美国工程管理协会.工程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指南)第六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2511吴灯,杨旭红.幸福成长课: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27): 39-41.12吴灯.荣誉制:区域整体推进中小学班主任师德建设探索J.中小学德育,2019 (09) : 64-6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