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精准对译文言文翻译.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精准对译文言文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精准对译文言文翻译.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审语境,明重点,精准对译文言文翻译如何有效攻克古诗文?陆游有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而文言文翻译想要精 准对译,建议多读古文观止,精读高考文言片段。文言文翻译在解题过程中,我们会发 现“留” “换” “补” “增”“册/“调”六字诀十分有用,但答题时得不到或得不全句意 分、拿不准采分点的情况仍十分普遍。究其原因,在语境中理解句意的意识和踩重点的意识 仍需进一步提图。一、记叙类文段(关注文段内容,人物身份、性格和人物间关系)1. (2022广州一模)田兴晨入府,士卒数千人环兴而拜,请为留后。久之,兴度不免,乃谓众曰:“勿犯副大使,守朝廷法令,申版籍,请官吏,然后可。” 皆曰:“诺。”兴乃
2、杀蒋士则等十余人,迁怀谏于外。魏博监军以状闻。上谓李 绛曰:“卿揣魏博若符契。”李吉甫请遣中使宣慰以观其变,李绛曰:“不可。 今田兴奉其土地兵众,坐待诏命,不乘此际推心抚纳,结以大恩,必待敕使至 彼,持将士表来为请节钺,然后与之,则是恩出于下,非出于上,将士为重, 朝廷为轻,其感戴之心亦非今日之比也。”上从之。甲辰,以兴为魏博节度使。分析:此句为李绛给皇上的进言。大意理解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田兴向朝 廷的态度,进献了土地和军队,等候朝廷的诏令;另一方面是朝廷也应该有所回应,乘此机 会,诚心安抚接纳,与之结好。答案:现在田兴向朝廷进献魏博的土地和军队,等候朝廷的命令;朝廷应该乘这个机
3、会诚心安抚接纳他们,用厚重的恩惠与他们结好。4分。大意2分,“奉”“结”各1分。2. ( 2020年全国高考I卷)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三常平米,多作 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宋 史苏轼列传)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日: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日:“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分析:文段展示了一个心系百姓的苏轼形象。苏轼上任时,正值杭州大旱,饥荒和瘟疫 并行,苏轼一面向朝廷请求减免供米,一方面尽力救济灾民,供粮供药。翻译:3. ( 2021年全国高考I
4、卷)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赎,密使 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 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 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 然,何忧不治? ” (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分析:后一句“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有关部门的官吏收受了一匹绢,所 以皇帝想要杀掉他。接着裴矩进谏的内容中提到“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也 就是说皇帝是在用财物测试官员。翻译:4. (2021年联考)帝年八岁,政事壹决于光。光与左将军(上官)桀结婚相 亲,光长女为桀子安
5、妻,有女年与帝相配。桀因帝姊鄂邑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健仔, 数月,立为皇后。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汉书霍光传)分析:第二句说到霍光女儿的女儿(即霍光的外孙女)与皇帝的年龄正相配。“安女” 指的就是上官安的女儿、上官桀的孙女、霍光的外孙女,后文“立为皇后”的主语自然也是 上官安的女儿。此事能够成功,皇帝的姐姐鄂邑盖主帮了大忙,这也为后文上官父子感念长 公主的恩德埋下了伏笔。翻译:5. 一叟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 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日:“老夫无用也。” 各怀之而出。分析:翻译:二、议论类文段(把握句子内部的事
6、理逻辑)1. (2022广州一模)绛曰:“田兴不贪专地之利,归命圣朝,陛下奈何爱小 费而遗大计,不以收一道人心! ”上悦,曰:“朕所以恶衣菲食,蓄聚货财,正 为欲平定四方,不然,徒贮之府库何为! ”十一月,遣知制诰裴度至魏博宣慰, 以钱百五十万缗赏军士,六州百姓给复一年。军士受赐,欢声如雷。分析:此句为唐宪宗对李绛建议的回应,表达了对赏赐收服田兴、平定四方的想法。答案:我节衣缩食,积蓄钱财的原因,正是希望平定四方,不这样的话, 白白积存钱财在国库里干什么呢? 4分。大意2分,“所以”“徒”各1分。2. ( 2020年全国高考I卷)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 行云流水,初无定质,
7、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 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节选自 宋史苏轼传分析:前文提及苏轼即使是嬉笑怒骂的话,都可以写成文章广为传诵这一信息,我们可 推断翻译的句子应是对苏轼文学的评价。翻译:3. ( 2021年全国高考I卷)臣光日: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任于 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化为忠。 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分析:前文讲到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不是因为他的本性发生了变化,那是为什么呢? 结合最后一句对君臣关系的精辟论述和“君明臣直”这一信
8、息,我们知道要翻译的句子强调 的应是君主在臣子变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翻译:4. 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圣人为屋以居,冀免乎 二者之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停,其古者 与?(选自明杜琼(雪屋记)分析:翻译:三、误译找茬,每句翻译里皆有一处不妥当之处,请找出来,明确常见失 误类型。【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失误L ).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 祥)一概都不接受。【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失误2: )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
9、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 壁赋)(失误3:)误译:这儿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围困周 瑜的地方吗?【例4】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失误4:)误译: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例5】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 止。(失误5: )误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就把贺贲关进监狱。 世祖闻之,眼冒金星,执住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
10、(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例6】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晋书皇甫谧传)(失误6: ) 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例7】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失误7: ) 误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利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 王吗?【例8】项王按剑而踞,曰:“客何为者也?”(司马迁鸿门宴)(失误8: ) 误译:项王握住剑把站起来,大声问:“来客是什么人?”【例9】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失误) 误译: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没有谁能行。【例10】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
11、。(孟子公孙丑)(失误10:) 误译:昨天有国君命令来,有打柴的忧虑,不能上朝廷去。四、参考答案,分析失分原因(1)弟常劝我危行言逊,今果败矣。考生译文:小弟常常劝我言行要谦逊,我不听,今天果然失败了。【参考答案】弟弟常勉励我行事要正直语言要谦逊,现在果真败于此啊。(2)时诸启皆不得通,事平后,上乃省视,以荣祖为知言。考生译文:当时各位上奏都不得通过,事情平息后,皇帝来省察,把荣祖当作知无不言的人。【参考答案】当时众人的启奏都不能上达,事情平定后,皇帝才审察这事,认为桓荣 祖有真知灼见。(3)未几,金兵稍下山,范叠鼓麾军突斗,葵继进,歼金兵数千,金人僵尸相属。考生译文:不一会儿,金兵慢慢下山了
12、,赵范就击鼓进军,赵葵继续前进,消灭金兵数千人, 金人死的样子都很难看,差不多是一个样。【参考答案】不一会儿,金兵逐渐下山,赵范击鼓指挥军队突然出兵袭击,赵葵接着 进攻,歼灭金兵数千人,金兵的尸体到处都是(一个接着一个)。(4)若不痛抑其萌,则自此肆行无惮,所谓延盗入室,恐畿内有不可胜讳之忧。考生译文:假若不忍痛抑制那些萌芽,那么从此会更加肆无忌惮,所说的引狼入室,恐怕京 都之内有不可隐讳之忧了。【参考答案】如果不狠狠地抑制他们刚萌生的邪念,那么他们从此就会肆无忌惮,好比引狼入室, 恐怕京畿之内会有不好说而又说不完的忧虑。下面,从六个类别搜集一些例句,供同学们在文言文翻译训练时参考。(-)古今
13、异义类。古今异义,是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词义、感情色彩等发生了变化,古今 意义不同的词语,翻译时不能想当然地以“今”释“古”。如“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 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此句中的“丈人”是为古义“老人”,并非今义“岳丈、岳父”。 局频典例:1 .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2014高考新课标1卷第7题):规:改正2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涕:眼泪3 .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柳宗元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知道: 精通学问之道4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原列传)伐:夸耀5 .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2013高考新课标2卷第7入题)薄:轻慢,
14、形容词6 .是女子不好,烦大巫为人报河伯。(西门豹治邺)不好:不美7 .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2013高考全国大纲卷第11题)造:到达8 .行为偏僻性乖张。(林黛玉进贾府)乖:偏执、不驯顺9 .窦宪平匈奴,威名大盛,以耿夔、任尚等为爪牙。(后汉书窦宪传)爪牙:比喻辅佐君王的得力助手或勇士、武将10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所以:缘故,原因(二)一词多义类文言实词含义丰富,有些词常有多个义项,这就叫一词多义。但是,多义词用在句中, 其含义只有一个,也只能是一个。因此,必须根据具体语境,正确解读它的含义。如“昔舟 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对于“寓”,我们首先想
15、到的必是寓所、寄寓、 寄托等义项,但在句中都讲不通,因为是“舟之往来湖中”“皆泊南津”,必定与泊船有关, 应作“停泊”来讲才恰当。高频典例:1 .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2014高考全国大纲卷)顾:顾惜,眷顾2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三国志诸葛亮传)顾:访问, 拜访3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司马光资治通鉴)顾:照 顾,关怀4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楚辞屈原涉江顾:顾虑,考虑5 .天下女徒已论,归家,顾山钱月三百。(汉书平帝纪)顾:通“雇”,出钱请 人做事6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胜:完、尽7 .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语文 复习 精准 对译 文言文 翻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