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破无人机续航世界纪录 这个团队有何秘诀.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两破无人机续航世界纪录 这个团队有何秘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破无人机续航世界纪录 这个团队有何秘诀.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两破无人机续航世界纪录这个团队有何秘诀日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冯如三号”研发团队二期成员研 发的“冯如三号TOO型”无人机持续飞行80小时46分35秒, 刷新了由该团队2019年创造的同重量级世界纪录,并成功超过 了由美国极光飞行科学公司研发的“猎户座” (Orion)油动固 定翼无人机(重量250010000kg级)2014年创造的80小时2 分52秒的世界纪录,跃居国际航空联合会认证的全世界油动固 定翼无人机(重量等级无差异)续航时间的榜首。成立四年,两 破世界纪录,这支团队有什么样的追求,底气又在哪里?高目标:以世界纪录牵引育人2018年,北航“冯如三号”团队成立。冯如被誉为“中国 航空
2、之父”,于上世纪初中国积贫积弱之时投身飞机制造,设计、 研制、生产并亲自试飞了 “冯如一号”“冯如二号”,揭开中国 航空史第一页。成立之初,团队便设定了一个远大目标:以无人 机原理样机研发为载体,挑战世界纪录为牵引,打造一个创新实 践课程平台,培养航空航天领域拔尖型创新人才。指导老师王耀坤自2011年开始指导北航航模队,并且屡次 获得国内外顶级赛事冠军。但他逐渐意识到传统航空实践培养的 内容与前沿科技开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竞赛规那么也限制了 创新裕度和挑战度,对于拔尖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仍有提升空 间。在北航人才培养改革推动和教务处、团委等相关部门支持下, 以课程为载体,兼具挑战性和工程制
3、的人才培养思路逐渐清晰。 “设计目标和评价形式最好有客观评价,那就是挑战世界纪录; 目标实现后,技术还要有延伸的空间,便于学生在硕士、博士期 间的深入研究,贯通本硕博。”王耀坤说。以这样的思路为指引,“冯如三号”团队开设了 “未来无人机系统的理论与实践”课程, 自编了无人机系统概论作为教材,形成包括校内外教师团队 和优质校内外实践基地在内的完整系统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王耀坤告诉记者,“冯如三号”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是精心挑 选而来,通过三轮招新选拔,初步确定人选进入理论学习阶段, 每周开展无人机系统理论知识教学,理论学习阶段结束后,还会 有一次针对实践环节的二次选拔。在理论学习阶段中,除无人机系统
4、教学外,课程还设置了 GRP (Group Research Design)小组竞争性工程作为该阶段的 最终考核,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科研敏锐度、信 息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查,GRP考查结果也作为进入 实践阶段选拔的重要参考依据。真探索:在挫折中发现最优解“冯如三号”团队教学理念的主体是要挑战世界长航时极限 的创新型无人机原理样机研发。一般来说,飞机越大,结构、气 动效率越高,航时越长。无差异重量级世界纪录意味着“冯如三 号”这种小重量飞机要比大飞机飞行时间更长,涉及机体结构设 计、飞行控制系统研发、动力系统设计等问题。“所有技术都围绕超长航时的目标进行研发,包括整个飞机 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破无人机续航世界纪录 这个团队有何秘诀 无人机 续航 世界纪录 这个 团队 秘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