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民生工程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docx
《建好民生工程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好民生工程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共建“一带一路”代表畅谈8年成就与未来使命一一建好民生工程,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由中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所属上海电力(马耳他)控股与马耳他政府合资投建的黑山莫祖拉风电站(2018年5月1日拍摄)。新华社发林占嬉(右一)在福建农林大学菌草园让尼日利亚留学生试尝幼嫩菌草的味道(2021年8月12日拍摄)。新华社发电力大动脉,为筑牢当地经济开展基础助力。我们还创新资源换 工程开展模式,及时帮助塔吉克斯坦解决了首都杜尚别冬季零下 40摄氏度没有取暖保障的难题。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曾高度 评价该工程给塔国民众带来的福祉,表达对中国政府的感谢之 情。8年来,我们承当了吉尔吉斯国家电网、蒙古国家主电网、 安哥
2、拉沿滨联网、东非及西非电网联网局部工程等30多个共建 “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主电网工程,为当地民众送去光明, 极大改善了工程所在地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本着建一个工程、树一座丰碑的理念,我们力争把每个工程 都做成精品工程,多个工程获得中国境外工程鲁班奖、当地优质 工程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企业主动为当地民众提供就业岗位, 让他们提供工程红利。不少当地员工因为我们的工程,成为当地 最受尊重、家庭美满的典范。企业还加大对工程所在国专业技术 人才、运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安排他们到中国相关产业基地 实习,采取一对一、手把手教的方法,帮助工程所在国培养开展 急需的人才。我们还主动捐资助学,与塔吉
3、克斯坦工程所在地的 聋哑学校、敬老院长期共建,不仅做到了基础设施“硬联通”, 还实现了同共建国家人民的“心联通”。截至2020年年底,我们在全球设立了 100多个办事处,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已成功进入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为30多个 国家提供了从勘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到培训、运营、 维护一体化的交钥匙工程及系统解决方案,推动了绿色高效电源 电网建设,让中国经验造福世界。(工程团队:记者 张胜、高建进、温源、王美莹、刘坤、 刘已粲、李慧、王斯敏)(2021 年)由中国援建的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2019年8月30日拍摄)。新华社发编者按从愿景到行动、从理念到共识、从“大写意”到“工笔画”,
4、8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立柱架梁到高质量开展,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建 设缘何取得了这么多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在日前举行的第三 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并就 如何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开展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工程是快速提升共建国家民众获得感的重要途径,要加强统筹谋划,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合 作成果。过去8年间,我国企业、科技工作者等各界人士是如何 帮助共建国家提升民生水平的,今后将如何继续努力?我们邀请 相关代表,畅谈共建收获、畅想未来愿景,并请专家建言新形势 下如何更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
5、量开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一线讲述】我到国外种菌草讲述人: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博20世纪80年代,我开始研究“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 靠着一根钢线、20支试管和借来的5万元,用芒箕、五节芒等 野草种出了第一朵香菇。近40年来,从一个人单枪匹马搞试验,开展为100多人的 菌草科研与应用推广团队;从“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技术, 拓展到生态治理、饲料、肥料和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开发等领域, 形成菌草综合利用技术与产业开展体系,菌草研究已经成为我生 活的全部。“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 1992年,菌草先后在日内 瓦、巴黎获得国际创造类奖项,菌草技术由此走向世界。从菌草
6、技术国际培训班起步,1995年起,我和团队开始对开展中国家 学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菌草技术也被列入中国对外援助工程。我还记得,在1996年的首届菌草技术国际研讨会上,我们 在菌草的译名上犯了难:怎么翻译,才能把菌草推向更多国家? 有人担忧外国人不明白其为何物,建议我采用英文译法。可我却 坚持把汉语拼音“Juncao”作为译名。我是想让世界知道,这是 中国人的一个创造。我也相信,只要这“小小一株草”能够带来 致富的希望,这个名字一定能印在外国友人心里。菌草技术援外第一站巴布亚新几内亚,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 工作时开启的。正如2018年11月14日,他在巴布亚新几内亚 信使邮报国民报发表的署名文章让
7、中国同太平洋岛国 关系扬帆再启航中所说的那样,“18年前,我担任中国福建 省省长期间,曾推动实施福建省援助巴新东高地省菌草、旱稻种 植技术示范工程”。为了开展这个工程,1997年,我被派去巴 新东高地省,带着团队建立菌草技术示范点。到了那儿,满目苍凉,当地居民刀耕火种、穿草裙住草房的 景象,这深深刺痛了我们的心o原打算传授完技术便回国的我们, 都觉得可以用当地的草来种菇,帮助他们脱贫致富。1998年回 国后,当年7月,我们便带了些种子再入巴新,尝试推广菌草和 旱稻种植。为了让农户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我们向着本土 化、简便化、标准化方向不断摸索,改进技术。资金设备有限, 我们就用三个汽
8、油桶制成造价低廉的灭菌设备,给培养基灭菌; 没有现代化出菇房,我们就搭木棚、挖种植沟,利用水、土和塑 料薄膜控温保湿,还在相对凉爽的树荫下种菇。2001年,中国首个援外菌草技术示范基地在巴新建成落地, 为促进当地开展和人民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01年至2019 年,我先后22次前往巴新组织实施菌草技术工程。为了菌草, 我摔断了两根肋骨、四次死里逃生,痛失包括胞弟林占华在内的 两位战友;胞弟林占森20个春节在巴新、卢旺达、斐济的基地 度过;我的女儿林冬梅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从事菌草产业扶 贫与援外工作;团队成员林应兴为了援外工作推迟婚期;祝粟自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单独坚守卢旺达基地岗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生 工程 共建 国家 人民 联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