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市级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仿真试卷含解析及点睛.docx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市级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仿真试卷含解析及点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市级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仿真试卷含解析及点睛.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2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3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4 .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A.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历史,须 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B.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面、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 样式。戏剧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主要 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旧传是春秋时左丘明所著。D.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其造
3、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稔熟(Rn)B.炫耀(XU百n)C.亘古(gn) *D.犷野(gu6ng)A.稔熟(Rn)B.炫耀(XU百n)C.亘古(gn) *D.犷野(gu6ng)慰藉(j。绮丽(qi)哂笑(sh6n)羸弱(lei)辨伪去妄(旧如)毛骨悚然(song) 怏怏不乐(y豆ng) 以身徇职(xim)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或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屏(bing)气凝神B.望眼欲川C.万贯家私D.飞黄腾达A.屏(bing)气凝神B.望眼欲川C.万贯家私D.飞黄腾达鸦雀无声焚膏继唇(g
4、ui)左睇右盼思忖(ciin) *狭隘箱箧(qie)叱咤(zhD风云 张皇阑珊狡黠(xie)商酌(zhud)*戚戚(qi)3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si)地落下米;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 也都消声匿迹了。 6、(1)螳螂捕食。(2)螳螂体型矫健,体色淡绿,薄翼修长,小嘴尖尖,头可以左右旋转,俯仰自如,捕捉器非常漂亮;它休息时整个身躯一副安详状,捕捉器折起来,一副祈祷的架势。一旦有猎物出现,它立刻收起那副祈祷 姿态,杀死一切从旁经过的猎物;它力大无穷,嗜肉成性,专门吃活食,是昆虫界和平居民的老虎,是埋伏着捕
5、捉新 鲜肉食的妖魔。【解析】(1)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 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从“鞘翅随即张开” “腹端蜷成曲棍状” 可知,文段写的是螳螂捕食。(2)从“平时,在它休息、不活动的时候,螳螂只是将身体蜷缩在胸坎处,看上去,似 乎特别的平和,甚至会让你觉得,这个小动物简直是一只热爱祈祷的温和的小昆虫”“无论是蝗虫,还是蚱蠕,或者 甚至是其他更加强壮的昆虫,都无法逃脱这四排锋利的锯齿的宰割。它可真是个了不得的杀虫机器”可知,螳螂表面 温和,实际是一个了不起的杀虫机器。二、阅读7
6、、1.(1)迁徙,迁移 (2)等到时2. B播非人所居,且禹锡母老3. 舍己为人尽忠职守【解析】.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 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徙”,迁徙,迁移;“及”, 等到时。1 .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 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 “删” “调” “换” “补”的方法,直译为主, 意义为辅。重点字词:“会”,正好;“遂”,于是。本句是省略
7、句,省略宾语“刘禹锡”,翻译为:正好有大臣也 为刘禹锡求情,于是刘禹锡的贬谪地改为连州。故选B。2 .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结合“宗元以播非人所居,且禹锡母老,具奏以柳州让禹锡,而自往播” 得出:播非人所居,且禹锡母老。3 .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结合“刘禹锡同谪,得播州,宗元以播非人所居,且禹锡母老,具奏以 柳州让禹锡,而自往播”写出了在为友方面“舍己为人”的品质。结合“宗元在柳,多患政及卒,百姓追暮,立柯享 杞,血食至今”从正面、侧面写出了为官方面“尽忠职守”的品质【点睛】参考译文:元和十年,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
8、今贵州遵义)刺史, 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所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 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为永别。我和禹锡是 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 ”于是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 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宗元在柳州,大多数时间担心自己在政治上对不起 百姓。等到他去世时,百姓追暮宗元,给他立祠建庙,受祭至今。8、1. BC2. D【示例1】我很惭愧,正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但是因为学业未成
9、,没有空闲的时间。【示例2】我自感愧疚,正当我年少时,曾有出门云游天下的志愿,却因学业未成,而没有闲暇。【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B: “嗜奇之士恨焉”翻译为“喜欢寻奇探胜的人因而心存憾恨,“恨”意思是“遗憾”。故选B。1 .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疏通文意,结合意思断句即可。“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 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翻译为“及至当今,圣明天子兴起天下安定,远到海边,合为一家,而我已经年龄更加 大了”,所以断句为: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故选C。2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D项应该是作者委婉地向陈庭学提出劝勉,
10、远游固然能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但居家 未必不能成大气候。作者希望陈庭学向孔子的高足颜回、原宪学习,安贫乐道,提高自己的修养。故选D。3 .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 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 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句中“方”意思是“当的时候”,“尝”意思是“曾经”,“以”意思是“因为”,“暇”意思是“空闲的时间”。该句语序正常,据此翻译即可。译文:我国西南一带的山水,只四川境内最为奇特。但那里与中原一带相距万里之遥,陆路上有剑阁、栈道之类的
11、险阻; 水路上有瞿塘峡、湾漱堆之类的忧虑。因此,不是做官出仕富有财力的人不能前往游历;不是天生富有文才的人,即 使游览了也无所得;不是身强体壮人,大多老死在那里。喜欢寻奇探胜的人因而心存憾恨。天台上陈庭学君,会写。他由中书左司掾,屡次随从大将北征,颇有功劳,升任四川都指挥司照磨,从水路到了 成都。成都,是四川的要地,扬雄、司马相如、诸葛亮等名人住过的地方。入川后,凡是英雄俊杰争战攻取、驻扎戍 守的遗迹,诗人文土游览登临、饮酒射投、赋诗咏诗、歌唱呼啸的处所,庭学没有不去游历观览的。他既经游览,就 必定写诗抒发感受,来记写那景物时世的变迁。于是他的诗歌愈加工妙。过了三年,庭学依照惯例辞官归家,在京
12、城 和我会遇。他的精神更加饱满,言谈愈发宏壮,志向意趣益加高远,这大概是因为在川蜀山水中得到了很多的助益吧。我很惭愧,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但是因为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到了壮年可以 出游时,四面八方战火纷飞,没有落脚的地方。及至当今,圣明天子兴起天下安定,远到海边,合为一家,而我已经 年龄更加大了。想要再像庭学君那样去游历,还能够实现吗?不过,我听说古代的贤士,如孔子的弟子颜回、原宪等,大都坐守乡间甘居陋室,蓬蒿杂草遮没了门户,但他们 的志向意趣却经常是很充沛的,好像他们的胸中存在足以包容天地万物的精神力量。这是什么原因呢?莫非有趣出于山 水之外的东西吗?希望庭学君归
13、去之后,尝试探求一番。如果有什么新的体会,就请把它告诉给我,我将不仅仅因为庭 学曾经游历川蜀这一点而惭愧了。9、1.国家希望如果应该B2. 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1)诸葛亮多次外出征战,蒋琬都以丰足的粮草和充足的兵器供应他。(2)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 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3. (1)蒋琬是治理国家的人才。(2)诸葛亮多次外出征战,蒋琬都以丰足的粮草和充足的兵器供应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 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若:如
14、果。1 .考查一词多义“为”字的用法。B项与例句都是“任,做”。A项“对,给”。C项“这里指心理活动”。D项“为 了,表目的“。2 .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 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可以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 为:先主曾因游览视察突然来到广都。3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 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数:多次。动: 动词的使动用法
15、,使惊动。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曾,通“增”。4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解答此题要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来理解,从“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 以相供给”得出蒋琬为诸葛亮征战准备了丰足的粮草和充足的兵器。“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看出蒋琬是有 能力治理国家的人才。【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 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 句的特点。译文: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蒋琬凭州书佐的身份跟随先主刘备进入蜀,被任命为广都
16、县令,先主曾因游览 视察突然来到广都,看到蒋琬吭什么事都不处理,这时又喝得酩酊大醉,先主大怒,打算判罪杀掉他,军师将军诸葛 亮请求说:“蒋琬是治理国家的大才,不是治理一县的小才,他处理政事以安定百姓为根本,而不追求表面形式,希 望主公重新加以考察。”建兴五年,亮驻兵汉中,蒋琬和长史张裔留守共同主持府中军政大事。建兴八年,代替 张高任长史,又加封为抚军将军。诸葛亮多次外出征战,蒋琬都以丰足的粮草和充足的兵器供应他。诸葛亮常常说: “公琰立志忠正,他是一个和我共同辅佐完成统一大业的人啊。”后秘密上表给后主刘禅说:“我如果死去,以后的 军政大事应该托付给蒋琬。”10、1.在南京机场候机,我看见一对老
17、夫妻讨论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长得特别像自己的女儿,他们鼓足勇气跟这个女 人合了影,最后老先生拥抱了这个女人,老先生和这个女人都因为这个拥抱流下了眼泪。2. (1)写出了这对夫妻因这个女人长得像自己思念的女儿而生出的惊喜(意外而又快乐)之情。(2)运用比喻,把这对老夫妇的目光投向比作鸟儿双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夫妇和谐默契的关系和行为,表明思念 女儿是夫妇俩的共同心境。3. 通过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黑色短裙”“天蓝色长袖体恤”“清汤挂面的齐耳短发”等词语交代女人的年龄与衣 着特点,刻画出这个女人的清纯的美,为后面写像老夫妇的女儿做铺垫;也呼应了她配合夫妇两人拍照、拥抱并流泪 这些细节。4. “我
18、”在文中是线索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以我的视角记叙一对因常年见不到远在他乡的女儿而思女心切的老 年人的故事,真实可信;通过“我”的所见,所想强调了当今社会广泛存在的父母与子女长期分离的现象及长辈对晚 辈的思念之情,启示年轻人应尽可能多回家看看的主题。【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解题时,要先分析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再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 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结果”的方法加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本文叙写 的故事发生的地点:南京机场候机厅。主要人物是:一对老夫妻;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主要事件是:老夫妻先是讨 论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长得特
19、别像自己的女儿,然后他们跟这个女人合了影,最后老先生拥抱了这个女人。结局:老 先生和这个女人都因为这个拥抱而流下了眼泪。据此概括作答。1 .试题分析:(1)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 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注意要做到“词不离 句,句不离段”。语句“我隐隐约约地听到的话,是真像!太像了! 中的“真像!太像了! ”, 从人物心理的角度看,生动面形象地写出了这对夫妻因这个女人长得像自己思念的女儿而生出的意外和惊喜之情。(2) 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 X
20、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 (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语句“顺着这对老夫妇的目光,我发现他们的目光如 鸟一样,双双都落在对面坐的这个女人的身上”,把这对老夫妇的“目光”比作“鸟儿双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 夫妇默契的行为,表达了两位老人对女儿的思念之情。据此理解作答。2 .试题分析:考查对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人物描写方法: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作用: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是衬 托、突出的特点。从文章第5段中的“发现她的黑色短裙和天蓝色长袖体恤,
21、还有脚上的一双白色耐克运动鞋, 很搭。还有她的清汤挂面的齐耳短发,也很搭。当然,和她清秀的身材更搭。在她的身上,短裙却画龙点睛,让 一双长腿格外秀美”这一语句看,主要运用的了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刻画出这个女人的清纯的秀美。从文章第8 段的“阿姨,您有什么事吗? ” “实在是太像了!怎么能这样像呢!” “太可以了!待会儿我还得请您把您女儿的照 片发我手机上呢! ”等诗句可以看出运用了语言描写,写出了女人的惊喜和热情。从文章最后一段中的“女人伸出双 臂紧紧地拥抱住了他。我看见,他的眼角淌出了泪花”可以看出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女人的感动。这些描 写,使文章前后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据此理
22、解作答。3 .试题分析:理解叙述人称在文章表达上的作用。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其作用:便于直抒 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但是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本文中的“我”是个线索人物,是整个事件的亲历者, 以“我”的视角记叙了故事,让人感到真实可信;通过“我”的所见、所想,强调了当今社会广泛存在的父母与子女 长期分离的现象及长辈对晚辈的思念之情,告诉年轻人要尽可能多回家看望老人的主题。据此理解作答。11、L旧教材:便宜,对象为学生,循环使用;古董书:古老,稀少。2 . (1)为那么多书友不顾书店寒酸粗鄙的装潢而喜爱旧书(店)而吃惊、感动。(2)对只为博得关注而进行形式主义的读书
23、行为的讽刺。3 .满足买便宜书、珍本书的书友需要;让爱读书人的有了自己的文化空间;成为一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景观。4 .旧书品相不好,但仍旧是知识的载体。旧书不会再版,它是独特而珍贵的。翻阅旧书寄托了对旧东西、旧时 光的怀念,对古老智慧的崇拜。旧书有自己的生命历程,能让人进行穿越时空的交流。【解析】.通读全文后,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答案区域并提取是作答的关键。如可提取第6段“店里各种旧教材,是北师大学 子们的最爱,相比新书原价的高昂,这些书便宜到像白菜一样按斤买的地步。学长用完,再卖给或者干脆送给书店, 学弟学妹们低价买了继续用,第7段“店里还有另外一类书,是不折不扣的旧书,甚至称得上是古董” “逛
24、了 很多家书店都没有,现在得来,如获至宝”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1 .要求简要分析句子中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进而弄明白语境之意,这样才 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1)“它竟然有这么多读者”中的“竟然”本义:表示出乎意料之外。语境义:为那么多书 友不顾书店寒酸粗鄙的装潢而喜爱旧书而吃惊、感动。(2)句子出现在第8段。上文是“那里是属于都市白领们繁忙 的工作之余高雅的精神消费空间”,所以所谓的“无限优雅”获得众人一片怒赞”实际上是对这一读书行为的 否定与讽刺。2 .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常州市 金坛 区市级 名校 2021 2022 学年 中考 语文 仿真 试卷 解析 点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