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docx
《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口、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I一、一读柳树,复习导入,再感形象。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15、青海高原一株柳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高原上的这株柳,它是怎样的一株柳树呢?3、作者在青海高原就是看到了这样一株柳树,谁愿意通过朗读带大家再来欣赏一番。二、二读柳树,结合生长环境,感受神奇。1、同学们,作者因为看到了这样一株柳树,所以在文章开头这么说(出示,引读)这 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读着这两段话你有什么问题吗?(平常神奇?板书望而生畏?)2、在平原极其平常的柳,为什么在青海高原
2、上却变得如此神奇?这株神奇到令作者望 而生畏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海高原,走近这株柳。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课文3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 的画面呢?3、交流:(出示3、4)同学们,读着这两段文字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二、反复读文,理解柳的特点1、学习第一部分(1)默读课文一到二节,思考:为什么要写第一节内容?理解:神奇、望而生畏、伫立(2 )指导朗读这两节重音:神奇、望而生畏、伫立(3)3、4节A读在青海高原,悲壮和苍凉,想一想:走在青海高原上作者面对的是什么?心头弥漫 着的又是怎样的感情?回忆一、两首描写边塞生活的古诗,理解苍凉和悲壮。B思考我一眼瞅见了
3、大柳树,为什么会不由得哦了一声?C作者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的疑问 从何而来?2、学习第二部分(1)轻轻读第五节,想一想:这一节主要介绍了这株柳的什么?A通过演示理解两合抱粗,结合参照物理解百余平方米?B朗读第五节(2)默读课文,想想哪几节写我的猜测和想象?六、七两节A、填空练习:第六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来历),第七节主要是想象青海 高原一株柳的(经历)B、口述我想象的内容:(一粒柳絮抛洒恰遇有幸)(一团团柳絮抛洒一片只有)C、为什么说这是奇迹?理解不可思议(3 )理解依然的作用,联系上下文。A、口述我想象这株柳的经历:(经历过)理解 它的顽
4、强精神。指导朗读这两节三、学习课文第八节。1、自由读课文第八节,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同是一株柳相差何远这句话的?(1 )平原和水边的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又是怎样?(2)这株柳树的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又是怎样?2、教师读第九节,提问:命运给予它的几乎九十九一片绿荫这句话是写柳树的但又不 仅仅在写柳树。你从中又得到什么启示?(1)讨论(在恶劣的环境中,不要被困难吓倒,要发扬抗争精神,坚强不屈。)(2 )齐读这节。四、扣题结题,体味文章的主旨1、第二节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高原上请问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会对 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2、默读全文质疑问难。板书设计:15青海高原一株柳惊见一方景观(壮观
5、而独立)粗神奇形状枝干卜、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I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预习:了解这棵柳树的生长环境、样子、成长历程。交流为什么说这是 一株神奇的柳树?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2、学习托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作者想象的这棵柳树的成长历程,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所 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教学难点:学习托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分享预习收获1、上节课我们预习了课文,请同学们把你们预习后的收获与大家分享分享。2、各组汇报交流(1)第一组介绍青海高原的地理环境及气候(2)第二组介绍柳树的生长环境(3)第三组汇报从文中找
6、出的好词(4)第四组读出让人感动的句子(5)第五组背诵收集的边塞诗(6)第六组背诵收集的咏柳的诗(7)第七、第八组针对预习提出问题二,明确学习目标L同学们,每个小组在自学后都有不同的收获,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近这株柳树,看看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2、师: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生: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3、为什么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昨天老师已让学生回家思考)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交流个问题。三,自主研读,交流共享。自主阅读1、在上节课的预习中,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青海高原这株柳的神奇才巴你画出 来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说说你的看法。2、师巡视了解学情。3、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它的神奇主要表现在哪
7、些方面?(引导学生归纳:生长环境 的神奇;样子的神奇;成长历程的神奇。)交流共享(-)生长环境恶劣1、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青海高原这株柳的神奇的?2、让学生自由说(先读文中的句子,再谈感受)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心头便 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与苍凉。3、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出这种感受?广袤无垠、寸草不生、青石嶙峋、深邃的蓝天、凝滞的云团4、指导学生读这几个词。5、引导学生背古诗(听同学们读这些词语,使我不由得想起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诗句: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那悲壮与苍凉让人心头 一震啊!)6、
8、你呢?(生自由说自己想到的边塞诗词或心里感受)7、就在这广袤无垠,青石嶙峋的高原上,我们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株绿色的柳树,给你什 么感觉?(惊讶、惊奇)8、作者的这种感受在文中是如何表达的?(哦了一声)9、请你读出惊讶、惊奇的感觉。过渡:哦!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呢?让我们看一看它吧!(读第5自然段描写柳树的词句)(二)样子壮观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 之上洛合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L指名读并谈感受。(生命力的旺盛)2、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它生命力的旺盛?两合抱粗,师生演示感知柳树的粗壮。百十余平方米,一间教室大约有五十平方米,一株柳树的树阴大约有
9、两间教室那么大。3、在如此苍茫荒凉的原野上竟生长着这样一株高大的粗壮的柳树,这个哦里还有什么情 感在其中?(赞美、赞叹)4、指名读哦5、想读好这个哦先倒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虚声读。6、师:范读7、生:跟读8、怀着这种情绪读一读这株柳(齐读)小结:这样高大的一株柳竟能在这如此荒凉,如此悲壮的青海高原上生长起来,壮大起来, 真是神奇啊!(三)成长历程艰辛你还从哪里感受到这株柳树的神奇?1、学生自由说(预设我从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 柳树却造就了一个奇迹。感受到青海高原这株柳的神奇。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 生命活到一岁,一岁就是指这株柳树没能活满一年的,但这株柳
10、树却造就了一个奇迹。)2、师:不单是柳树,其它的植物也活不到一岁,青海高原上的夏秋两季连续不下一滴雨,最 冷的时候零下几十度,在这样的环境下,一茬又一茬的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棵活了下来, 而且长得如此高大粗壮,神奇吗?从文中找到这一段读一读。3、生齐读此句。4、是啊,这株柳树造就了一个奇迹,又有谁知道这奇迹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艰 辛与磨难呢?出示: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 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 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1、指名读2、我听出来
11、了,你重读了多少、又,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吗?(生说自己的理由)3、请大家都来读这段话,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4、创设情境,想象说话。(1)烈日炙烤着大地,一连半年不见一滴水,厚实的土层渐渐裂出了缝,这株柳它(生想象 着说)(2 )刺骨的寒风割过人们的脸颊,其它植物早已被风雪吞噬,这株柳它(3 )一声惊雷在天空乍响,闪电无情地劈下时,这株柳(4 )像这样严酷的考验只有一次吗?(不)(5 )面对一场场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它挺过来了,这是一种 精神!(6 )历经一场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它挺过来了,这是一种 精神!(7 )经受一次又一次摧毁,它挺过来了,这是一种精神!(8 )让我们一起读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海高原一株柳 课文 青海 高原 一株柳 优秀 教学 设计 一等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