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省青岛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笫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9月2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新时代领路人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可见考古学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尤其是文化 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重视考古学乃推进伟大实践所需。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来之不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
2、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 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正确历史方向之上。考古 学以其独特的学科优势,为我们认清自身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揭示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长寿密码”提供 了无可替代的学科依托。重视考古学由顺应时势发展所致。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揆诸当今世界发展,一个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自 身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一味模仿,非但不能解决实
3、际问 题,反倒容易受制于人。具体到考古学,情形亦然。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 会政治意义的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几代考古学人隼路蓝缕、孜孜以求,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成就,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前沿理论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上的创获, 就像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所形容的那样:“一时,中华大地文明火花真如满天星斗,星星之火已成燎 原之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建设的只能是“中国的”立足于中国的历史与 现实情境、适合中国国情、代表中国特色、独具中国风格、展现中国气派、蕴含中国精神的考古学。重视考古学为文明交流互鉴所重。长期以来,
4、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向世界 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于当今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国际话语权的增强,如要实现“形于中”而“发于外” 的效果,必须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考古学自有其得天独厚的特质。因此我们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 比如在良渚古国、安阳殷墟、敦煌学等领域,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 述,从而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诃诘杜氏/杜氏服罪而去B.于是令二家各驱牛群至/乃放所认者/遂向任氏群中/又阴
5、使人微伤其牛/任氏嗟惋/杜家自若/仲文于是 诃诘杜氏杜氏/服罪而去C.于是令二家各驱牛群至/乃放所认者/遂向任氏/群中又阴使人微伤其牛/任氏嗟惋杜家/自若仲文/于是 诃诘杜氏/杜氏服罪而去D.于是令二家各驱牛群/至乃放所认者/遂向任氏群中/又阴使人微伤其牛任/氏嗟惋杜家/自若仲文/于是 诃诘杜氏/杜氏服罪而去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髯部”,儿童七八岁。髻指小儿下垂的短发;齿匕指小孩子换牙。A. “迁”在文言中一般为升迁或调动官职之意,本文中指“升迁”;“领”是兼任官职之意,多指高官兼 任官职较低官职。C “高祖”是“谥号”。座帝死后,人们对他生平事迹、品德
6、修养进行评价。D. “道”在隋唐属于监察区名称,非行政区。隋朝的行政机制为三省六部制。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仲文幼年好学,沉迷读书;长大后胸怀大志,气度不凡,很受器重。B.于仲文很有计谋,断案如神;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受到蜀中百姓的高度评价。C.于仲文能洞察潜在的危险,一番入情入理的分析解除了总管韦孝宽的自疑之心。D.于仲文深谙自己部队的特点,用巧计战胜敌人,众将领都十分佩服他。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始州刺史屈突尚,宇文护之党也,先坐事下狱,无敢绳者。(2)既而破贼,诸将皆请日:“前兵疲不可交战,竟而克胜,其计安在? ”.为什么隋高祖
7、见到于仲文后,引他到内室,为之落泪?请简要概括。【答案】10.B11. C 12. C. (1)始州刺史屈突尚,是宇文护的同党。以前因事入狱,无人敢治他结党之罪。(2)打败敌军以后,诺将都请教道:“此前,我军疲劳,按道理不可交战,最后反而克敌制胜,这是用什么计? ”13 .尉迟退发动叛乱。诱招于仲文,被他拒绝。在迎战叛军时,被迫扔下妻儿,导致儿女被杀,逃亡 时,跟随他的部下大多战死,仅于仲文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于仲文于是让两家各赶牛群来,放出那头牛,那头牛就奔向任家的牛群中,他又偷偷让人轻轻地伤 了那头牛,任家人叹惜不已,而杜家人却
8、没事一般。于仲文于是呵斥责问姓杜的,姓杜的认罪而去。“二家各驱牛群至”是“令”的宾语,“乃”表示承接,前面断开,排除AD;“任氏群”是偏正短语,不断开,且“又”领起下句话,前面断开,排除C。故选B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C. “谥号”错误,“高祖”是“庙号”,而不是“谥号”。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解除了总管韦孝宽的自疑之心”错误,原文是“忻自此遂安”,于仲文的分析解除了总管宇文忻的自 疑之心,而非“韦孝宽”。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始州刺史屈突尚,宇文护之党也”,判断句;“坐”
9、,因为;“绳”,惩治。(2) “既而”,不久,之后;“竟而,竟然,反而;“安在”,在哪里。【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尉迟迥作乱,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可知,尉迟退发动叛乱,诱招于仲文,被他拒绝。根据“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可知,在迎战叛军时,被迫扔下妻儿,导致儿 女被杀。根据“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卒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可知,逃亡时,跟随他 的部下大多战死,仅于仲文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参考译文:于仲文,字次武,小时候上学,就沉迷书中而不知疲倦。等到长大之后,卓异豪爽,胸怀大志,气度 超凡。从家中被征召出来做官,担任
10、赵王的属官,不久升迁为安固太守。曾经有任、杜两家都丢了牛,后来找到一头牛,两家都说是自己的,州郡很久无法决断,益州长史韩 伯俊说:“于安固太守年少时就很聪明,可让他决断这事。”于仲文说:“这事很容易解决。”于是让两 家各赶牛群来,放出那头牛,那头牛就奔向任家的牛群中。他又偷偷让人轻轻地伤了那头牛,任家人叹惜 不已,而杜家人却没事一般,于仲文于是呵斥责问姓杜的,姓杜的认罪而去,始州刺史屈突尚,是宇文护 的同党,以前因事入狱,无人敢治他结党之罪。仲文到郡后,穷追究治,终于让他坐牢。蜀中人因此传语 说:“明断无双有于公,不避强御有次武。”件文因功被授为开府。隋高祖任北周丞相时,尉迟迥发动叛乱,派人诱
11、招于仲文,于仲文拒绝了他。尉迟迥对他不听从自己 非常愤怒,派遣宇文威进攻他。于仲文迎战,大破宇文威的军队,尉迟迥又派遣宇文胄、宇文成,又进攻 于仲文,贼人的势力更大,于仲文估计自己支撑不住,就扔下妻子儿女,率领六十多个骑兵,打开城池西 门,冲破重围而逃。被贼兵追赶,边战边逃,跟随的骑兵战死的有十之七八,最后于仲文仅一人死里逃生, 到达京师。尉迟迥于是杀了于仲文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高祖见到于仲文,引他到内室,为他的遭遇落 泪,高祖赐他彩帛五百段,黄金二百两,提拔他当大将军,兼任河南道什军总管。当时韦孝宽在永桥一带 抵抗尉迟迥,仲文到孝宽处与他商议。当时,总管宇文忻颇有自疑之心,因此对仲文说:“
12、你刚从京师来, 你看丞相的意思怎么徉?尉迟迥实在不值得一打,只担心事情完了以后,又有鸟死藏弓的忧虑。“仲文怕 宇文忻发生变故,就对他说:“丞相宽弘大度,明识有余,我们如能尽力为国,他必定不会有二心。我在 京师三天,常见他有三个好处,以此看来,丞相不是一般的人。”宇文忻说:“哪三个好处? ”于仲文说: “有个叫陈万敌的,新近从贼人中来,丞相马上叫他的弟弟陈难敌召集人马,随官军讨伐贼人,这是丞相 的第一个长处大度,上士宋谦,奉命调查一些事,宋谦因此要调查陈万敌别的罪过,丞相责备他说:上当入网的,自可推求,何必又去调查访问,有亏大礼!这是他的第二个长处不管人隐私。说到 我于仲文的妻子儿女,丞相没有不
13、潸然落泪的,这是丞相的第三个好处有仁爱之心。”宇文忻从此才 安下心来,当初,于仲文在蓼堤时,众将都说:“我军从远方来,人马疲劳,不可立即决战。”仲文却令 三军立即吃饭,摆阵大战。破贼以后,请将都请教道:“此前,我军疲劳,按道理不可交战,最后反而克 敌制胜,这是用的什么计? ”仲文笑着说:“我所带领的将士,都是靖山以东地区的人,他们善于速战速 决,不应该打持久战。乘势进军,我们所以能克敌制胜。”诸将都认为他们赶不上仲文。(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江上逢故人韦庄前年送我曲江西,红杏园中醉似泥。今日逢君越溪上,杜鹃花发鹉坞啼。来时旧里人谁在,别后沧波路几迷。
14、江畔玉楼多美酒,仲宣怀士莫凄凄。注仲宣,是东汉王粲的字,他曾作登楼赋表达身在异乡思念故土之情。15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回忆起前年朋友送别自己的场景,诗人在红杏园中喝的酩酊大醉,此处用了比喻的手法。B.颔联借景抒情,写诗人与友人相聚之时,正是杜鹃花开之时,借杜鹃花开时的艳丽美景抒发诗人与友人 相聚的喜悦之情。C “别后沧波路几迷” 一句是写分别后,这江上烟波迷茫,方向难辨,儿乎让我迷路。D.颈联情感复杂,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和作者的思乡之情,还写出了诗人对前途难测、命运难 料的感叹。16 .如何理解诗歌尾联?尾联两句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答
15、案】15.D16.江畔酒楼多储存美酒。我们一起去畅饮美酒,不要像仲宣思念故土那样悲戚。本联用典,借王粲登楼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劝慰朋友和自己虽身在异乡,但不要过于悲戚,表达了诗人的旷达乐观。【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 “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错误,颈联是说先前为我送别的故人谁还在呢,分别后这江上烟波浩 渺,让我几乎迷路。没有表达诗人与友人的相聚喜悦之情。故选Do【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尾联“江畔玉楼多美酒,仲宣怀土莫凄凄”意思是,江边的酒楼上有很多美酒,我们一起去畅饮美酒,不 要像仲宣思念
16、故土那样悲戚。东汉王粲曾作登楼赋表达身在异乡思念故土之情,这里用王粲的典故,在他乡怀念故土怎能不凄凉,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凄凄”是悲戚,“莫凄凄”有劝慰朋友和自己之意,虽身在异乡,不要像仲宣思念故土那样悲戚,表达 了诗人的旷达乐观。(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园田居(其一),描绘的是山村的安静与祥和,其中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渲染乡村安详恬静的句子 是:,(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了梦境美好的世界,由梦境醒来转入现实、梦中景物完全消失的诗 句是:“, (3)登高中,杜甫面对萧萧落木、滚滚长江,发出“, ”的感慨,以抒发自己漂 泊异乡
17、、晚年病苦的悲愁。(4)白居易琵琶行在描写琵琶女音乐“暂歇”后,用“, ”的句子,描绘出了 乐声暂停,但余味更加无穷的艺术境界。【答案】.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吠” “巷” “颠” “惟”“枕” “作” “幽” “胜”。三、语言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4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一幅书法展开了,灵动的文字间似乎有编钟的余音袅袅传来。没法不让人想起悠悠的历史,多少辞赋 与奏折,多少檄文与颂歌,摩肩
18、接踵一路走来,都被历史的风尘淹没了。倒是那个喜欢放鹅睡在东床的王 羲之音容犹在,留下千古佳话。书法是一曲无声的旋律,其中的美妙只有领会他的人才能参悟。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迅猛友展,广大书法教育工作者在键盘和触屏的夹缝中知难而进。推进 了书法教育的逆势发展。但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目前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心。当下,书法的商 业化和娱乐化倾向,也是时代使然,,但不应以损害书法的文化传统和艺术价值作为代价。海内 外书法界对于书法之美,在仁智互见的同时,也应当对其哲学及美学的基本内涵具有相对统一的认识,否 则,既无益于获取书法理论与实践的真知灼见,亦无助于在全球各地教授书法,弘扬书艺。当前,
19、社会上某些机构对于一些公众场合的所谓书法,蓄意炒作,指鹿为马。把只有幼儿习字水平, 牙牙学语式的题词,吹捧为独其一格;();把医用注射器喷墨,吹嘘为现代王羲之之作;甚至杷其有裸露之嫌的涂抹行为,美化为标新立异,当今社会“草书”盛行,这同许多学生书写违规逾矩的现象具 有一定的内在朕系。笔者认为,书法教育应当以启功先生为楷模,坚持对楷书教学的重视,以楷为模,楷 则近本。不应弃楷崇草,对草书 ,视为成名成家的 O在这一方面,学校加强早期楷书书法教育显得 o.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目前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B.但目前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
20、一些问题,对我们也值得关注。C但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心。D.但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目前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无可非议趋之若鹫旁门左道A无可非议趋之若鹫旁门左道举足轻重B.无可厚非趋之若鹫终南捷径举足轻重C.无可非议争先恐后终南捷径举重若轻D.无可厚非争先恐后旁门左道举重若轻.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把毫无章法、街头涂鸦式的涂写说成气韵生动B.将毫无章法、街头涂鸦式的涂写夸耀为气韵生动C.把毫无章法、街头涂鸦式的涂写夸耀为气韵生动D.用气韵生动形容毫无章法、街头涂鸦式的涂写18
21、 .下列各句中与画波浪线句子“多少辞赋与奏折,多少檄文与颂歌,摩肩接踵一路走来”修辞手法使用一致的一项是()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B.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山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 盘旋而上。C.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D.书法是一曲无声的旋律,其中的美妙只有领会他的人才能参悟。【答案】18.A19. B 20. C 21. C【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横线的句子有以下语病:一、语序不当,“目前”应放在“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前;二、搭配不当,“问题”与“关心”
22、搭配不当,应把“关心”改为“关注”。B. “对我们”主客体颠倒,排除B。全部改对的只有A。故选Ao【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处,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 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结合语境“但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目前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心”, 说明有缺点,故应用“无可厚非”。第二空处,趋之若鹫: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多用于眨义。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结合前文语境“把只有幼儿习字水平,牙牙学语式的题词,吹捧为独其一格;甚至杷其有裸露之嫌的 涂抹行为,美化为标新立异”,说明此处应用贬义词“趋之若
23、鹫”。第三空处,终南捷径:指求取官职或名利的最佳途径,也泛指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旁门左道:指非正统 的学术派别和宗教派别。也泛指不正当的方法、途径等。前文语境是说为达到目的寻求最便捷的途径,用 “旁门左道”语义过重,故应用“终南捷径”。第四空处,举足轻重:指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举重若轻:形容做繁难的事或处理棘手 的问题轻松而不费力。语境形容“学校加强早期楷书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应用“举足轻重”。故选Bo【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括号前后的句子都是“把”字句,此处也应是“把”字句,排除BD;从前后“吹捧”“吹嘘”的表述来看,此处应用“夸耀”更能突显情感,
24、排除A。故选Co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画波浪线句子形容“多少辞赋与奏折,多少檄文与颂歌”为“摩肩接踵”,运用拟人修辞。A.把“鱼”说成“翔”,运用拟物修辞;B.把“竹海”比作“绿雾”,运用比喻修辞;C把“小溪”形容为“歌唱”“欢腾” “奔跑”“撞击”,运用拟人修辞;D.把“书法”说成是“一曲无声的旋律”,化视觉为听觉,运用通感修辞。故选C。(二)语言文字运用II (本题共1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 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青岛市 2022 2023 学年 高一上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