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长郡教肓集团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及点睛.docx
《湖南长沙长郡教肓集团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及点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长沙长郡教肓集团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及点睛.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2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3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4 .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
2、是()A.麾下 颦蹙(pin) B.鹰隼 嗔视(chen) C.嫡传 褶皱(zh。 自出心裁(xin)寻幽揽胜(匕11)莫名其妙(ming) *D.磕绊 蕨蕤(rui) 荒谬绝伦(Mu)*屏气凝神如释重负拈轻怕重 *不可思异.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最初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到小说结尾 却变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的行尸走肉。祥子的这一变化,正无情地批判了旧社会把人变成了鬼。B.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 猫鼠琐记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C
3、.武松是水浒传中着力塑造的一位英雄好汉,他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曾经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桃 花村,血溅鸳鸯楼,火烧瓦罐寺。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修铁路的时候得了伤寒和肺炎,这是他第四次面临死亡的威胁,最终以顽强的毅 力战胜了病魔,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器项是() A.正在热播的熊出没,成为许多家长和孩子们茶余饭后津津有味的话题。 B.他们仅仅会纸上谈兵,不能去办实事,这些人大多都只能是夸夸其谈,严重缺乏实际经验。 C.他的画大多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幽默感极强,估计警察看后都会忍俊不禁。 D.考试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对此心急如焚,父母更是气的暴跳如雷
4、。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作祟帷幕云宵沧海一栗B.隧道赃款外甥自顾不暇C.姊妹酝酿奢靡崭露头脚D.誉写绚烂眷念绿草如阴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兼葭”“俶”“翕”“酥”等字词的书写。8、(1) A是武松,武松血溅鸳鸯楼。(2) 一身虎胆,武艺高超:独自一人上鸳鸯楼,动作迅猛,杀死蒋门神、张督监等人;狂妄豪放,敢作敢为:武松杀 人后,连喝三四钟酒,还在墙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有仇必报、滥杀无辜:武松在鸳鸯楼一共杀了十五人,连夫人、奴 仆都不放过。【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
5、 轻松应对试题。本题考查的是水浒传,对其中的作者、人物、情节要有准确的把握。阅读选文可知,这是对“武松 血溅鸳鸯楼”这一情节的描写,故事中的人物A是武松。仔细阅读文章,从武松独自一人上鸳鸯楼杀死蒋门神、张督 监等人可见其一身虎胆,武艺高超;从武松杀人后在墙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可见其狂妄豪放,敢作敢为;从武松在鸳鸯 楼一共杀了十五人,连夫人、奴仆都不放过,说明其有仇必报但滥杀无辜。结合具体的情节全面分析作答即可。二、阅读9、1.选取典型的景物,发挥想象,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相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任写两点即可),写出了雨后初晴的巫峡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景象。2.“急纷纷”写出了对野花纷纷凋零的怜
6、惜(无奈、伤感)以及自己漂泊无依的忧伤(悲哀、抑郁)。【解析】.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手法及其表达作用。先分析景物描写的手法。这两句诗中所写的景物有“湖外 草”“海东云”和“莺” “鹤”等,前者是静态,后者是动态。写“湖外草” “海东云”用“碧”和 “红”等色彩,调动人的视角感官;写“莺” “鹤”时,则抓住了声音(“相和”)和动作(“摩霄”), 有实写,有虚写,从空间上看,有远有近。然后分析其作用。景物描写,不但写出景物本身的特点,而 且渲染氛围,表达某种情感,情景交融。1 .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的分析。解答时要联系全诗的内容,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注释里已表明“本 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据此可以
7、判断出诗人的情感。“急纷纷”写出对野花纷纷凋零的怜惜,以 及自己漂泊无依的忧伤。10、1.(1)担任 (2)赠送C2. 淡泊钱财自私自利自私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损人利己的思想是要不得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 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注意“为” 解释为“担任”。1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 括的前提和基础。航行到海当中时,遇到了大风,船将要倾覆,船工们非常恐慌,
8、这时需要将装载的东西全丢弃到海 里去,否则就有灾祸,副使在匆忙慌张间,把船里的东西全部投到海里去,更没有时间去拣择,这样“士衡所得一无 所失”,故选C。2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 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高丽礼毕赠遗之物, 士衡皆不关意”表现士衡不将财物放在心上;“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缴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表现副使的 自私自利。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通过对比,表现了武人的自私,并以事情的结局,来劝诫世人:损人利己的行为和 思想是不可以的,否则只会自
9、食其果。【点睛】译文李士衡在京朝昭文馆任编校书籍职务期间,出使高丽,一名武官做他的副使,与他一起出使高丽。对高丽作为礼品赠 送的财物,李士衡都不关注和在意,一切都委托给副使去处理。当时,船底破漏,装船时,这个副使把李士衡所得的 细绢及其它丝织品垫在船底,这样以后才把自己所得东西放在上边,以避免漏落或浸湿。航行到海当中时,遇到了大 风,船将要倾覆,船工们非常恐慌,请求把所装载的东西全丢弃到海里去,不这样,(由于船太重)必定难以免祸。副 使在匆忙慌张间,把船里的东西全部投到海里去,更没有时间去拣择,大约投到一半的时候,风停了,船也平定了。 过了一会点数、检查所投的东西,都是这个副使的东西。而李士衡
10、所得的东西垫在船底,因此就一无所失。11、1. (1)三代同堂对社会(或人类)发展起到促进作用。(2)不可以。段和段的说明内容是按照从原始人到现代人的顺序说明的(或按照“研究”的时间顺序说明的)。段与段在结构上是总分关系(或是由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所以不能调换。2. “多数”(表示限制),说明当时大部分人类祖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如果去掉,表示人类祖先都是这样。所以 不能删掉。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解析】1. (1)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在文章段中作者讲到了 “三世同堂”的特点:“它对促进人类飞 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增强了人类自身抵抗灭绝风险的能力。”
11、 “对促进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 的作用”。据此概括作答。(2)此题考查的是文章中段落之间的关系。面对此类试题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看考查的段落是否与前文的 某个地方相照应;二是看考查的段落之间是否有某种顺序。通过细读段可以发现,和段之间存在总分关 系,再有和之间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所以不能调换。据此理解作答。2.此题考查的是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解答此类试题,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解词+说明的内容+删去后不符合实际+ 该词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多数”意思是“大部分”,说明了大部分人类祖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但不是全部, 删去后与事实不符,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据此理解作
12、答。12、1.找同盟伙伴相助漠视狄托暴行2. (1)运用拟声词,生动地表现了煎饼极力想逃脱狄托抓捕的心理,体现了童话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2) “一个接 一个“,慢慢,又”写出了煎饼赢了狄托后得意、骄傲、有恃无恐的心理及其挑衅的意味,体现了童话语言生动形 象的特点。(结合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吱吱吱”“溜走”或“一个接一个”“慢慢” “又”加以分析;心理分析正 确:体现了童话语言特点等。3.示例:关系图:说明:1代表物品,2代表李娜,3代表狄托,图2图3均在图1内。李娜与狄托虽是夫妻,但她只相信物品,与狄托 隔阂较深;物品对李娜很友好,对狄托却不友善,各种物品串通起来与狄托作对。最后,狄托不堪物
13、品的捣乱与李娜 的不信任,被物品奴役。4 .示例:我赞同。这三段文字叙述了牙膏说谎、故意与狄托作对的各种捣乱,与上文煎饼的捣乱性质相似,内容类同, 所以,删除这三段文字,结构更紧凑,行文更简洁。5 .示例:果酱煎饼使出种种招数,故意与狄托捣乱;其他物品串通起来与狄托作对,破坏狄托名誉,导致李娜与狄托 两人矛盾深化,李娜越来越不相信狄托,只相信物品,狄托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最终彻底败给物品。作者以这样离 奇的故事,向人们展现人如何被物化,物如何统治人,从而告诉人们人被物化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不信任。能 促进读者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处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在科技高度发达、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有着较
14、强的现实教育 意义。【解析】.要求学生通读文本,找到具体的答题区间。结合其内容回答即可。(1)处结合“狄托叹了 口气,去了洗漱间。煎饼 的滑头令他愤怒,他决定找个同盟伙伴帮帮他。牙膏的性格和蔼又可亲,狄托想和它谈谈。”得出:决定找个同盟伙 伴帮帮他;(2)处结合“可是,狄托看到被摔碎、打烂、毁弃的物品,像是死了一样,对他的暴行没有任何反应。他 终于理解,他没办法对付全部物品,这场斗争是毫无希望的。”得出:对他的暴行没有任何反应。1 .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方法,写作手法,遣词造句等角度入手。二句任选一句即可。然后结合语境分析。结合“煎饼发出吱吱吱的声音从他手里溜走。”分析,运用了 “吱吱吱”拟声词
15、,生动地表现了煎饼极力想逃脱狄托抓捕的心理, 体现了童话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结合“煎饼一个接一个从盘子里慢慢爬出来,又露出狡黠的微笑走出房间。”分析, 可以从词语“一个接一个”“慢慢”“又”写出了煎饼赢了狄托后得意、骄傲、有恃无恐的心理及其挑衅的意味,体 现了童话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也可以从“爬”“露”“走”等动词分析,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煎饼 赢了狄托后得意、骄傲、有恃无恐的心理及其挑衅的意味,体现了童话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2 .要求学生首先找出三者的关系,物品对李娜很友好,但对狄托很不友善;在物品的不断捣乱下,李娜对狄托越来越 不信任,狄托很无奈;然后划出关系图并作出说明即可。
16、如:关系图说明:在物品的不断捣乱下,李娜对狄托越来越不信任,狄托很无奈;物品对李娜很友好,但对狄托很不友善;各种 物品串通起来,一直与狄托作对。3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然后结合划线句的内容,从文本结构上,内容上分析其作用。结 合其作用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我不赞同。这三段文字叙述了牙膏说谎、故意与狄托作对的各种捣乱;这些内容有助 于读者了解狄托在处理他与物品关系时的努力,能让读者更清晰地感受到狄托与物品的艰巨斗争,能进一步表现李娜 对狄托的不信任,有助于表现文章主题;这三段文字,使童话情节衔接自然。4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分析原因要从物品,李娜,狄托三者分析别分析。
17、物品:果酱煎饼使出种种招数,故意与 狄托捣乱;其他物品串通起来与狄托作对,破坏狄托名誉,导致李娜与狄托两人矛盾深化;李娜:越来越不相信狄托, 只相信物品;狄托:领悟到,物品是既不能教育、也不能改变的,只能对它们严厉、强硬,迫使它们听话。狄托把煎 饼切成小块扔进垃圾箱,又把牙膏挤在下水道里,把纽扣揪下来。可是,狄托看到被摔碎、打烂、毁弃的物品,像是 死了一样,对他的暴行没有任何反应。他终于理解,他没办法对付全部物品,这场斗争是毫无希望的。加上李娜的不 信任,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最终彻底败给物品。从而告诉人们人被物化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不信任。13、1. 儒家 左丘明. 参与; 赐福,保佑;
18、案件; 倒下2 .有责任感,热爱自己的鲁国;不畏强敌,积极应战;有远见卓识。关注的是国君是否取信于民。3 .曹刿:能够详查敌情,把握战机,后发制人深谙作战策略的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或从容不迫,沉着冷静,做事果 断的性格特征。鲁庄公:用人不疑,虚心纳谏等.详写了曹刿在战前与鲁庄公的对话、战中的表现及战后取胜原因的分析。作者这样安排,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文 章中心突出,有利于“论战”,突出战争中政治上要取信于民、军事上要抓住战机、详察敌情、后发制人的主导思想。 有利于塑造曹刿的“远谋”,曹刿作为有远见卓识、以民为本的政治家、战场上指挥若定、沉着冷静的军事指挥家的 形象。【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著名
19、作家和作品的常识识记和阅读理解。用心研读经典作品,了解作者、朝代、作品的地位等,平 时加强归纳与积累,才能轻松应对试题。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春秋所记载的历 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毅梁传。左传作者左丘 明。1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 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古今异义词,“间”:参与;“狱”:(诉讼)案件。2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 人(事)物的评价
20、,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大军压境,曹刿准备 参战,作者通过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一方面揭示了鲁国当权者鄙陋寡见、尸位素餐的情况,另方面显示了曹刿 关心国事,同时也暗示了他是一个有远谋的人。鲁庄公在曹刿的一再启发下,依次提出了贵族支持、鬼神保佑和察狱 以情三个条件,曹刿否定了前两条,肯定了后一条。在曹刿看来,战争的胜负既不取决于贵族的支持,也不取决于神 明的保佑,而是决定于“取信于民”。他认为察狱以情是“忠之属也”,“忠”是尽职于民,于是肯定“可以一战”。 关注的是国君是否取信于民。3 .战争过程中的鲁庄公。“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我们看到鲁庄公亲临
21、前线,身先士卒。同时与曹刿同乘一辆战车, 也就是告诉我们,鲁庄公和曹刿并肩作战。这还不是因为曹刿战前的建议让鲁庄公刮目相看,他才有参与这么重要的 一场战争的资格,可见鲁庄公知人善用。打仗时鲁庄公的指令又连遭制止,但鲁庄公能从谏如流。我们不能不佩服鲁 庄公用人不疑,放手让曹刿施展才干,可谓虽鄙不顽犹大智。曹刿的两个“未可”、两个“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 成竹,沉着思断,善于捕捉于反攻和追击的时机。4 .考查对文章详略安排的布局的理解。本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曹刿的言论,如第1段中与庄公论“何以战”的 两次对话,把他的“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很好地表现出来了;第3段取胜原因,则把他的作战必须抓准时
22、机,谨慎 而又果断的战略思想表现出来了。这两段文字,完整地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对于无助 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事,如战争起因、战斗状况、战后处理等等一概不提,这样的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 突出了中心。【点睛】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 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 ”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
23、,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 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 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 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 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 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长沙 长郡教肓 集团 2021 2022 学年 中考 语文 适应性 模拟 试题 解析 点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