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康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含课程标准方案解读).docx
《202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康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含课程标准方案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康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含课程标准方案解读).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注重核心素养培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标 志着将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贯彻到义务教育阶段,形成小学、 初中、高中的一致性要求。其中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 准(2022年版),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对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 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深刻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培育学 生核心素养的新要求,是理解和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关 键。因此,本文拟从整体把握、要素分析两个角度对道德与法 治课程的核心素养要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学生
2、核心 素养的培育途径,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 落实,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整体把握:道德与法治课程对核心素养认识的深化从核心素养研究与开展历程来看,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 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和具体描述,与之前 的中国学生开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等相关研究内容是一 脉相承的。因此,要从整体上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培养学生 核心素养的新要求,首先必须了解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核心 素养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受到普遍关注的热点。我国对核心素养 的关注,始于2013年。当年,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近 百名研究人员组成联合课题组,开始了历时三年的
3、中国学生发 命平安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表达了教育部2021年10月发布 的生命平安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相关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应将这里的“生命平安与健康教育”与后面“健 全人格”中“珍爱生命”的内容相区分。这里的“生命平安 与健康教育”强调的是防止受到外来的伤害,而“珍爱生命” 强调的那么是自我对生命的态度和理解。法治观念的育人价值在 于:“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有助于他们形成法治信仰和维护公 平正义的意识,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 坚定捍卫者” 47。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 版)中法治观念的育人价值与培养目标同普通高中和中等职 业学校的课标要求也是
4、一致的。健全人格的基本内涵是指“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 思想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态度” 47。有关健全人格的内容,在 统编教材中有所呈现,这也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2年版)所强调的内容。健全人格的育人价值表现为有助 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养 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适应社会、应对挫折的能力” 48。 这一育人价值和培养目标与“身心健康的要求”是一致的。 责任意识的基本内涵是指“具备承当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情感, 并能转化为实际行动” 48。这一要素与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 学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公共参与”有相似之处,然 而在呈现方式上有所差异。主人
5、翁意识、担当精神和有序参与 是责任意识的主要表现。“新时代中国青年以更加自信的态度、 更加主动的精神,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开展进程,展 现出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成为正能量的倡导者和践行 者。” 8培育责任意识,就是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成长提供 基础。与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相比,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所强调的责任意 识在条理性和逻辑性方面更加清楚,更有助于发挥其育人价值, 有助于学生“提升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和人类的 责任感,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48。课程变化:一、新课标修订原那么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将
6、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平安、 生命平安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进 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开展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减负提质。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开展学生核 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 开展需求。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开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 新成果。、课程方案的主要变化 优化了课程设置。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 想品德整合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一体化设计。三、2022版新课标与2011版课标的变化比照表(一)“课程性质”的变
7、化“思想品德课程”全部改为“道德与 法治课程”。(二)“课程理念”的变化四、小结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主 要表达在课程设置的优化和“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学业质量 标准”两个关键概念的提出。1 .优化课程设置。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道 德与法治”,进行一体化设计。2 .明确了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课程标准表述为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 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3 .明确了课程内容的五大主题。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开展特点,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分 学段按主题对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建构学段衔接、循序渐进、螺 旋上升的课
8、程体系。第四学段(79年级)分为生命平安与健康 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 教育。具体来说,它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 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重新整合、归类,且重点更加突出。其 中,法治教育占比最大,其次是革命传统教育。4 .增加了学业质量的标准、课程实施的评价建议更新。学业质量描述与“课程目标”中的“学段目标”相对应,强调素 养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开展和适应社会开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将提高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 试题比例。探索素养导向的命题方式。试题设计要在情境创设、 任务设置、评分方式等方面有所突破。试题立意和
9、考查内容应有 利于促进教学方式改革,充分表达课程政治性、思想性和实践性 的特点。这提示我们,死记硬背的填鸭式“硬灌输”已经不再适用。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中,将更加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 学生了解国家开展和世界开展大势,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立志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方案解读最近,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新修订的各门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学习、理解 与落实将是当前基础教育界的一件十分紧迫的大事。新课程标准究 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或者说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究竟有哪些突 破和创新?本文将结合自己参加课程标准修订的体会,从以下三个
10、维度对此进行解读。第一,“属性”的维度。新课程标准是一个什么样的文本,文 本的性质和框架及其所具有的教育学属性是什么。第二,“课程”的维度。课程标准的内核是课程,是“基于课 程,通过课程,为了课程”的标准,新课程标准所蕴含和反映的课 程观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三,“标准”的维度。课程标准的形式是标准,是从标准的 角度来规范课程的,新课程标准在形式或结构上有什么变化。01新课程标准的属性:内涵澄清与文本框架课程标准是一个什么样的文本?其框架或主体内容有哪些? 课程标准在整个教育体系之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发挥什么 作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国家课程标准规 定课程性质、课程理念、
11、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 施等,是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以及课程实施管理的直接依据。” 这句话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强调课程标准的属性。课程标准表达的是国家意志,是 国家教育意志在课程层面的表达,不是参与研制和修订的专家的个 人学术见解和主张。这是课程标准权威性的根据。各行各业都有国 家标准,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自然也得有国家标准。课程标 准是国家教育标准的重要组成局部。第二,提示课程标准的文本构成。国家课程标准主要由“课程 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 组成,这六个板块是标准的主体,其中课程性质是对一门课程的“定 性”,主要回答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
12、程,这门课程的育人价值和教 育意义是什么;课程理念是对本次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定位”,主 要阐述课程改革的立场、方向和观点;课程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这门 课程所应到达的开展水平和最终结果的预设和期待;课程内容是这 门课程所规定的学习范围和对象;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学完阶段性内 容之后的学业成就表现;课程实施是根据课程标准进行的教材编 写、教学、评价考试等活动。这六个板块相对完整地阐述了一门课 程的主要教育教学问题。第三,规定课程标准的作用。所有标准都具有“准绳”“尺子” 的规范、依据作用,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以及 课程实施管理的直接依据”。何谓直接依据?法官判案的直接依据 是“法律”而不
13、是“法学”,教师教学活动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 准”而不是“教育学”。可以说,所谓直接依据也就是刚性的要求, 国家和学校组织的一切有关课程的活动都必须基于课程标准,教科 书必须依据标准编写,教学必须依据标准展开,考试评价必须依据 标准命制试题。课程标准是带有法的性质的课程活动纲领、准那么, 或者说是一门具有法律法规性质的实践性的“教育学”。新课程标准的文本框架如图1所示。文本框架逻辑思路(要回答的基本问题)一、课程性质本课程的来源及其特征是什么? 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 对学生开展有什么重要价值?课程性质及教育价值二、课程理念本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如何通过课标的各局部来落实?目标理念内容理念1
14、实施理念I评价理念三、课程目标本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贡献是什么?其进阶水平是怎样的?(课程目标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化)时性 历时硅7、(-)核心素养内涵(二)目标要求结果1.要素及内涵1.课程总目标过程2.学段特征(素养进阶)2.学段目标四、课程内容给学生提供哪些经验(内容及其基 本活动)来达成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图 j(一)内容单位1、(1.内容要求2 .学业要求3 .教学提示-)内容单位2(三)内容单位31 (N)跨学科主题学习1跨学科内容五、学业质量如何判定学生课程学习的结果?学业质量内涵学业质量描述六、课,度实施如何有效实施本课程?学议 教建评价 建议教材编写 建议课程资源开发 与利用教
15、师培训与教学 研究图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文本框架与逻辑思路课程标准是国家规范基础教育课程运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教 育行政部门推进课程改革行动的指导性文件。所以,从国家层面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往往都要从课程标准的 研制或修订开始,这几乎是国际的惯例。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是 基础教育改革的引擎和支点。没有这个引擎,改革引发不出来;缺 乏这个支点,改革就无从着力。实际上所有行业都无一例外,标准 的制定和确立是改革与开展的源头,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行 业的领导权和话语权。课程标准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第一依据、第一 推动力。我国二十年来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性进展都是源于课程标 准的研
16、制和修订。02新课程标准的立意:从学科立场走向教育立场本次课程标准修订强化和凸显人的因素,将课程目标指向核心 素养,推动基础教育课程由学科立场向教育立场(学生开展)转型。 这是课程观的根本变革。立场问题是课标研制和修订的首要问题。学科立场和教育立场 是课程标准研制和修订的两种基本立场。学科立场是学科本位论的 表达,教育立场那么是以人为本(儿童本位论)的反映。本次义务教 育课程标准修订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引,以核心素养(人的全 面开展)为导向,旗帜鲜明地把课程从学科立场转向教育立场,以 人的开展特别是核心素养的形成为宗旨重建课程标准的方方面面。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标准的内核或基因,凝练课程培育的
17、核心 素养就成为了课程标准修订的先导性、关键性工作。凝练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本质上要精准回答:第一,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人”?第二,本门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是什么?结合起来说,本门课程究竟在促进学生全面开展或核心素养的 整体提升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这里实际上涉及人的核 心素养与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的关系问题。相对而言,人的核心素 养指向人的全面开展,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指向人的特色开展,二 者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互相包含、 相互转化、相互融合的关系。“如果说核心素养是作为新时代期许的新人形象所勾勒的一 幅蓝图,那么各门学科那么是支撑这幅蓝图得以实现的构件。 但是二者
18、又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不能相互取代或代替。一门课程 培育的核心素养就是要找到本门课程在促进人的一般、共性、整体 开展中所发挥的特殊、个性、局部的价值和作用,从而以特殊、个 性、局部的开展带动一般、共性、整体的开展。在课程的层面讲核 心素养,强调的是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是从课程的角度发力培养 学生,但最终都要指向人的核心素养的开展,服务人的一般、共性、 整体的开展。具体而言,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在凝练课程培育的核心 素养上特别强调三个核心点:第一,深度挖掘各门课程的独特育人功能。学校教育是以课程 为载体进行的,各门课程确实立那么是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和功能为 依据。“事物之所以存在并拥有立足之
19、地,继而具有独立甚至崇高 的学科地位,更大程度上是由它独特的功能所决定的。”所以, 凝练各门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首先就是要深度挖掘和精准阐述课 程独特的育人性。第二,注重本课程对促进学生一般开展应做的贡献。每门课程 虽各有侧重,但都内在地包含德智体美劳的要素和成分。发挥全面 育人功能、促进学生一般开展是每门课程不可推卸的职责,学生德 智体美劳全面开展需要所有课程共同发力。第三,遵循义务教育的规律,表达义务教育的特性。我们要提炼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理所 当然地必须遵循义务教育的根本规律并表达其根本特性。其一是基础性。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义务教育要培 育的是基础维度、基
20、础层面的核心素养,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培育的 核心素养应表达基础性、起始性,为高中阶段乃至终身开展打根基。其二是综合性。课程的综合化和跨学科性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的世界性走向,凝练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必须表达这 一特性,注重挖掘各门课程对培育学生综合素养应做的贡献。其三是成长性。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对象是快速成长中的儿童 少年,为此要从成长的视角提炼和阐述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的内 涵,使这些核心素养本身成为一个可以引领儿童持续成长的风向 标,而不是一个凝固的评判标准。这三点是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修订指导组的统一要 求,也是课程标准修订组的共识。本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修订 所凝练出来的
21、各门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都表达了这三条基本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如表1所示。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语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历史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英语(日语、俄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数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 实世界地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科学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化学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物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生物
22、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体育与健康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信息科技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艺术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劳动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表1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总之,人的问题和教育的问题成为了课程标准的首要问题。可 以说,课程标准是从课程视角具体、真实回答教育学的核心命题, 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培养学生什么素养,用什么内容、 通过什么路径进行培养)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越来越成 为教育问题而不仅仅是学科问题,课程标准的教育学味道越来越浓 了,甚至可以说,课程标准就是一门基于课程
23、的“教育学”!显然,核心素养导向的新课程标准既不同于三维目标导向的课 程标准,更不同于双基导向的教学大纲。之前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从根本上说都是属于内容导向或 者说是以内容为核心的,都是围绕学科知识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来做 文章,几乎看不到人的因素,也极少阐述和揭示课程的育人价值, 所以跟教育学的关系相对“疏远”。根据参加最后一次教学大纲修订的专家回忆,修订的主题和中 心还是围绕知识的多和少、难和易展开。三维目标导向的课程标准较之于教学大纲当然是前进了一大 步。这种进步的突出表现是知识观的变革。三维目标实质上是知识 的三个维度、三种属性或三个类型,即结论性知识、过程性知识、 价值性知识。课程标准围
24、绕这三种知识进行选择和组织,较之单纯 关注结论性知识(双基)的选择和组织自然是一大进步,知识的完 整性、全面性也更有助于学生的开展。但是,三维目标并不等同于 人的开展,落实了三维目标不等于就实现了人的开展。人的开展在 三维目标导向的课程标准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没有聚焦性的内 涵,因此难以得到真正的落实。实际上,在实施过程中,三维目标 出现了割裂现象,游离于人的开展之外。凝练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挖掘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就是要 解决三维目标与人的开展的统一性问题。在新课程标准中,人的发 展被转化和具体化为核心素养的开展,课程标准修订特别是课程内 容的选择、组织、建构都围绕、表达核心素养,并最终转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义务教育 道德 法治 课程标准 解读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