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解析: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注意:本试题共8页,两道大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据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 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 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C.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D.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
2、在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都有 出现,且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这反映出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故B正确; 材料中没有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信息,不能得出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文明,故A错误;材 料不能明确得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故C错误;“精美的玉器”不一定是 玉礼器,故D错误。1 .地处黄河中游地区的陶寺遗址,年代约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遗址中有 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从发掘的成果来看,遗址的各类器具均在大中型墓 内,尤其在大型墓中出现了成套的漆木器、陶器。这表明()A.当时手工业与农业已完全分离B.陶寺时期形成严密的礼乐体制C.陶寺遗址
3、实证了夏王朝的存在D.早期国家的等级分化较为严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可得出遗址中已经出现了早 期国家的一些特征,从发掘的成果可以看出陶寺的社会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D项正 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当时手工业与农业已完全分离”,而且表述太过绝对,排除A 项;根据所学可知“形成严密的礼乐体制”是在西周时期,时间表述上有误,排除B项; 根据考古挖掘成果和考古学家的推断,比陶寺遗址晚些时候的二里头遗址很可能是夏文化 黑色,于是把礼服和旌旗皆用黑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德之运”学说主要是为了 论证秦朝立国的合法性,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阴阳五行家思想
4、,而非法家,排除A 项;秦始皇强化思想专制的方式是焚书坑儒,排除B项;I)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I) 项。故选C项。24 .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 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zhOng” “了。这说明皇帝制度 的主要特征是()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中央权力高度集中C.皇权至上,皇帝独尊D.独断性和随意性【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制度的特征之一是皇权至上,皇帝独尊,其中避讳制度 体现的皇帝独尊,C项正确;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是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之一,排除A项; 中央权力高度集中的说法与皇帝制度无关,
5、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独断性和随意性,排除 D项。故选C项。25 .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 式。据此,与下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方国联盟n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商王国时期的国家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 称为“方国联盟”;西周建立后,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 建封国,称为“封邦建国Z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 治。故选D。【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6、、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方国联 盟、分封制、郡县制。26 .如表是秦始皇东巡所立碑刻石部分记述,如表中有关秦灭东方六国之举的叙述,旨在名称记述()名称记述峰山刻石“讨伐乱逆,威动四极” “经时不久,灭六暴强。”之呆刻石“六国回辟,贪庚兀庆,虐杀不已。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奋扬武德。义诛信行,威焊旁 达,昊不宾服。”东观刻石“圣法初兴,清理强内,外诛暴强。武威旁畅,振动四极,禽灭六王。阐并大卜,苗(zai) 害绝息,永便戎兵。”A.谋求统一全国的合法依据B.揭露东方六国为战争祸源C.强化对秦王朝的政治认同D.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通过阅读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东巡峰
7、山、之景和东观等地,立碑刻 石宣扬其结束六国纷争,统一全国的功绩,旨在强化人民对秦王朝的政治认同,C项正 确;秦始皇东巡时,已经完成了国家统一,排除A项;揭露东方六国为战争祸源并非秦始 皇立碑刻石的根本目的,排除B项;“君权神授”的思想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 选C项。27 .据统计,在湖南省里耶镇出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 化、出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 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这反映出秦朝()A.赋税负担沉重B.法律制度严酷C.强化地方管理D.行政效率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里耶秦简
8、反映出秦代县级地方政府的日常行政文书,内容丰 富,包括政治、经济、文教和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说明秦朝强化了对地方的管理,C项 正确;材料并未强调秦朝赋税负担沉重,排除A项;法律制度严酷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 除B项;材料不足以说明秦朝行政效率有所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28 .据统计,在湖南武陵山里耶镇出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 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这反映出秦朝()A.赋税负担沉重B.法律制度严酷C.基层管理严密D.行政效率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湖南武陵山里耶镇出
9、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 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 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可知,在秦朝的文书中,包含户籍变化、田租赋 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 及教育、医药等,说明秦朝时期基层管理严密,c项正确;赋税负担沉重,在材料中没有 体现沉重的信息,排除A项;法律制度严酷,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行政效率提 高,在材料中也没有提到,排除D项。故选C项。29 .汉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 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
10、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据此可 知,秦亡的主要教训是()A.暴政造成社会矛盾激化B.治国思想僵化不知变通C.背离祖制破坏统一大业D.兼并六国缺乏文化认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 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可知贾谊认为夺取政权和维护 政权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而秦国在统一全国之后,统治思想和政策都没有做出改变,这是 秦亡的原因,故由此可知,秦亡的主要教训是治国思想僵化不知变通,B项正确;材料强 调的是秦统一后治国思想僵化不知变通,造成秦亡,没有体现秦朝的暴政,排除A项;材 料体现的正是
11、秦朝延续之前的思想和制度,而不是背离,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秦统一 后治国思想僵化不知变通,造成秦亡,没有体现兼并六国缺乏文化认同,排除D项。故选 B项。30 .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推行休养生息。武帝即位后,对匈奴用兵,采取盐铁官营、 告缗等一系列政策汲取大量社会财富解决财政危机,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变化说明( )A.和亲政策符合发展趋势C.对外用兵加重人民负担【答案】DA.和亲政策符合发展趋势C.对外用兵加重人民负担【答案】DB.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D.国力变化影响内外政策【解析】【详解】汉初受经济残破影响,和亲匈奴、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对匈奴用兵 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12、说明国力变化影响内外政策,I)项正确;和亲政策符合 发展趋势与“(汉武帝)采取盐铁官营、告缗等一系列政策”等无关,排除A项;经济发展 促进国家统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对外用兵加重人民负担,排除C 项。故选D项。31 .儒家博士批评秦始皇“事不师古”“专任狱吏”和“乐以刑杀为威”,其后遭受焚坑之祸。秦 始皇采取这些措施主要是因为A.儒学难以适应时代发展B.集权体制要求思想统一C.儒者批驳诸子百家思想D.制度创新广受社会非议【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儒家博士批评秦始皇,后遭焚坑之祸,秦始皇做这些事主要是为了进 行思想控制,进而符合中央体制的要求,故B正确;儒家思想以其极
13、大的包容性可适应时 代发展,故A错误;儒家学者批评的是秦始皇的做法,并没有批评诸子百家,故C错误; 材料内容不涉及制度创新,故D错误。32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颁行“左官律,规定凡在诸侯国任官者,其地位低于中央官 吏,且不得任中央官吏。此外,武帝还以诸侯王所献“酎金”成色不好、斤两不足为由, 夺爵削地。这些措施A.沿袭着秦朝制度B.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C.引发了七国叛乱D.加强了对王国的监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规定凡在诸侯国任官者,其地位低于中央官吏,且不得任中央官吏。武帝 还以诸侯王所献酎金成色不好、斤两不足为由,夺爵削地。“可得出汉武帝加强了对官员 任用控制,以及削弱地方侯王
14、的经济实力,都有利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 家,B项正确;这些措施在秦朝并没有,排除A项;引发七国叛乱的是郡国并行制,排除 C项;材料涉及的不是监察方面,排除D项。故选B项。33 .汉武帝巡视地方时,发现地方吏治腐败情况严重,但是丞相史和监御史都没有向皇帝 报告,这促使汉武帝寻求建立一种更完备的制度来加强对地方郡国的控制,这一 ”更完备 的制度”是()A.察举制B.十三州(部)制 C.推恩令D.均输平准法【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汉武帝巡视地方时,发现地方吏治腐败情况严重,但是丞相史和监御史 都没有向皇帝报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通过设置十三州(部)制来加强对地方的 监察
15、,B项正确;察举制是选拔官员的制度,排除A项;推恩令是为了解决地方诸侯问 题,排除c项;均输平准法是经济措施,排除D项。故选B项。34 .在秦末的反秦浪潮中,不仅有下层民众揭竿而起,还有许多原六国的贵族、官吏、豪 强投身其中,他们中还有一些人成为起义的领导者。在六国故土上,又出现了人们熟悉的 楚、赵、齐等国名称。这反映出A.人们宗法观念根深蒂固B.秦朝统一时机尚不成熟C.郡县制不利于巩固统一D.统一理念尚未深入人心【答案】D【解析】【详解】反秦过程中六国旧贵族再次打出故国名称,说明当时统一理念尚未深入人心,D正 确;材料描述现象与宗法观念无关,排除A;秦的统一顺应历史潮流,排除B;郡县制加强
16、了中央集权,排除C。35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 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材料描述的是A.秦亡教训B.汉承秦制C.文景之治D.贞观之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汉兴”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汉代,根据“孝文”、“孝景”可知与汉文帝和汉景帝 有关。根据“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可知描述的是文景之治,故选C; 材料描述的是汉代文景时期的社会出现繁荣稳定的情景,与AB无关,排除;贞观之治是 在唐代,排除D。36 .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B.家国同构模式改变文献记述出处奏并海内,兼诸侯,南面
17、称帝,以美四海贾谊过秦论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后汉书班固传C “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D.华夏认同不断增强【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阅读表格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并海内以养四海”“(刘邦)拨乱 诛暴,平定海内.(东汉)茂育群生,恢复疆宇等记述,集中反映了秦汉时期,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A项正确;家国同构模式的改变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材 料并未强调“大一统”观念的产生,排除c项;华夏认同不断增强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 项。故选A项。37 .汉初,丞相有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的传统。汉武帝时,开始起用没有政治背景
18、的一 般土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武帝后期,丞相动辄因故免职、下狱。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皇帝集权下政务机关权力弱化B.独尊儒术使儒学地位得到提高C.功臣列侯的势力开始遭到削弱D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有效加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开始起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土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武帝后期,丞 相动辄因故免职、下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形成中朝外朝制度,中朝多决 策,丞相代表的外朝日益成为纯粹的政务机关,其权力受到削弱,丞相受制于皇帝的程度大 大加强,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错在“开始”,排除;材料旨在 强调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概念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9、D项。38 .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 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答案】A【解析】【详解】“划清了界限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表明汉代与秦朝原有的体制已经 不同,但实际上却又是对秦朝体制的重建,因此涉及于此的体制是郡国并行制,既有秦朝郡 县制的内容,又有分封诸侯的内容,故A项正确;B项是汉代创新的,与题意不符合。C项 涉及的是君主专制,与材料强调中央集权不符。对官吏的监督的体制秦朝
20、也有,故不符合题 意,排除D项。39 .汉武帝时期,盐业专营,民众向官府申请注册成盐户,煮盐费用全部由盐户负担,官 府提供煮盐的铁锅“牢盆”,煮成之盐完全由官府收购,据计算,当时每人每月平均食盐 三升(古制)左右,“其利居天下岁入之半”。这一措施A.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B.开创了官府垄断手工业局面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完成了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答案】C【解析】【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盐业专营,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 项正确;盐户煮盐,是官营手工业发展的表现,盐业专营不利于私营工商业的发展,排除 A项;官府垄断手工业的局面在夏商周时期就出现了,排除B项;盐业官营是政府加强
21、经 济干预的表现,不是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排除D项。故选C项。40 .儒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影 响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A.强调制度与秩序B.通过总结和改造发展成为蔚然大不C.重视道德与人伦D.成为正统思想和传统文化的主流【答案】D【解析】【详解】汉代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成为成为正统思想和传统文化的主流,D正确;A 是汉代儒学和孔孟儒学的共同点,排除;B不是对古代思想文化的影响,排除;C是两者 的共同点,排除。41 .史记为我们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下列史实不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A.刘秀建汉B.武
22、王伐纣C.陈胜吴广起义D.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为西汉司马迁所著,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 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故它不可能记载东汉初年刘秀建汉的历史,A项正确。 BCD均在史记记述历史范围之内,但均不符合题意,排除。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道题,41题22分,42题18分,共4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土”原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的“食田”,受过“六艺”教育,能文 能武,战时可充当下级军官,平时可作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战国之际,“土”发生了分 化,既无田可食,又失去原来的职守,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主持仪式的赘礼人,
23、于是 “土”就成为知识分子的统称。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 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锻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社会地位转变的原因。指出春秋战国之际, 以孔子为代表的“土”追求的目标。(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时期促使儒家信徒的国家理念发生变化的措 施及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答案】(1)原因: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政治上,周 王室衰微,诸侯国独立性增强,分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析 陕西省 西安市 西安 交大 附中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历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457398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