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成都高新校区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
《2022年四川省成都高新校区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川省成都高新校区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 .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情采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琴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春同犬羊; 岸又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若?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镂心鸟迹
2、之中,织辞鱼网之上,其为彪炳,缚采 名矣。孝经垂典,丧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停”,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 庄周云“辩雕万物”,谓藻饰也。韩非云“艳采辩说”,谓绮丽也。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文辞之变,于斯极矣。 研味孝老,则知文质附乎性情;详览庄韩,则见华实过乎淫侈。若择源于泾渭之流,按辔于邪正之路, 亦可以驭文采矣。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 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
3、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郑厚,苟驰夸饰,鬻声钓世, 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泽丽而烦渡。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 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故有志深轩冕,西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其宰弗存,翩其反矣。夫桃李不言 而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 足征?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理,采滥辞诡,则心理愈带。固知翠纶桂饵,反所以失鱼。“言隐荣华”,殆谓此也。夫 能设模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档藻,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 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
4、。(取材于刘超文心雕龙)注:鞫(kud):革,去毛的皮。镂心:精细雕刻推敲;鸟迹:文字。织辞:组织文字,指写作;鱼网:古人用 渔网、树皮、麻头造纸,故用渔网代纸。诸子:指辞赋家。正采:正色,代表雅正的好的文采。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看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若乃:至于)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信:相信)墓园。由政治过失造成的公正缺失,付出代价往往太过沉重,然而类似的规律,在其他领域也是同理。比如,谈到文学 的成就。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我们当代看来是不拘一格的自成一家,具有着开山鼻祖的重要影响。然而在陶渊明生活 的时代乃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他的诗歌只是平平无奇的中
5、品,并没有给予他公正的评价。直到他去世 后一百年,南朝梁代的昭明太子萧统才首先认可了陶渊明的诗文,为他编纂专集;到了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开始学习 陶渊明的诗文品格;至两宋时期,欧阳修、苏轼、辛弃疾等人都对他赞不绝口,苏轼甚至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 好渊明之诗”。陶渊明的文学成就,由不被欣赏到倍加推崇,这过程正如他诗里的那份恬淡,一路悠然缓行,终于等 来了历史的公正品评。时间的考脸是一种如同大浪淘沙般的苛刻选择,真正具有含金量的人与事,方能经受得住寂寞与误解的长久淬炼, 等待岁月的解密,等来历史的公正。因此,孟子告诉仓惶于世的人们,“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只要保持自我的浩然正气,何惧命运沧桑横逆!
6、那么 何为浩然之气?盂子解释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种气劲,无比浩大又无 比刚强,用正义培养而非以奸邪侵害,它将会充满世界。浩然之气,就是一种正直无畏的气场、一种大气磅礴的正能 量。一个人拥有这样的气场,其他人是会被震动的,历史也是会感应到的。明代的吕坤因此说“以至公无私之心,行 正大光明之事”。无论社会制度有何欠缺、无论当下民心有何偏差,但求己心光明,人所具有的坚定意志和浩然正气, 是能够反过来推动历史清正、促进社会更加公正的。所以中国文化以“公道自在人心”的从容不迫教育着人们:在我们努力构建一个公正社会的历程中,如果制度亏 待了你、如果舆情误会了你,那么
7、,还有历史的公允在遥遥注视,历史的宣判远远不止于当下的得失。历史给出的也 许不是立竿见影的答案,但是它一旦作答,必是审慎称量过后的分量,它必须考验一个人是否具有真正载入史书的资 质。(摘编自光明网,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只要以坦荡精神面对现世沉浮,确保无愧我心,养浩然正气,定能青史留名。B.历史上的冤假错案,时人虽知是错案,由于政治上的压力,也无力辩白澄清。C.浩然正气不仅让一个人不惧命运沧桑横逆,还可推动历史清正、促进社会公正。D.乾隆帝认为袁崇焕是明末爱国领袖,使之青史留名,是岁月给冤屈者的补偿。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按提出
8、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层次,逐层递进,结构严谨。B.文中通过袁崇焕和陶渊明境遇的对比,论述历史局限并不代表公正的永远错位。C.文章的主题部分通过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的论证方式论证中心论点。D.文章论述的历史公正是时间和历史审慎地对一个人做出的是否青史留名的判别。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养浩然之气,是因为只有真正具有含金量的人与事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B.浩然之气浩大、刚强,是一种正直无畏的气场、一种正能量,需用正义培养。C.陶渊明的文学成就,由当时不被欣赏到唐宋时倍受推崇,可见历史是公正的。D.历史虽然不能对遭遇不公的人宣判其当下的得失,但最后会给出公
9、允的答复。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诗集自序清康有为诗者,言之有节文者口!凡人情志郁于中,境遇交于外,遇之交压也瑰异,则情志之郁积也深厚。情者阴也, 境者阳也。阴阳愈交迫,则愈变化而旁薄,又有礼俗文例田以节奏之,故积极而发:渴如江河,舒如行云,奔如卷 潮,怒如惊雷,咽如溜滩,折如引泉,飞如骤雨。其因境而移情,乐喜不同,哀乐异时,皆自然而不可以已者哉。故志深厚而气雄直者,莽天地而独步,妙万物而为言。时或风雨怒号,金铁飞鸣,山水妙丽,天日晶晴;或万 马战酣,旌旗飞萦;或广殿排仗,冕旗严凝;或岩藤落叶,面壁老僧;或万花放晚,土女春盈;或深山大河,巨海积 沙:斯其为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者耶!吾性
10、好游,嗜山水,爱风竹,船唇马背,野店驿亭,不暇为学,则余事为诗,天人之感多矣。及戊戌遗祸,遁 迹海外,五洲万国,靡所不到,风俗名胜,托为咏歌。临睨旧乡,世变日非。灵均之行吟泽畔,子卿之啮雪海上。河 梁陇首,游子何之;落月屋梁,水波深阔。嗟我行迈,皆寓于诗久 情在于斯。噫气难已。门人梁启超请收拾丛残,发愿手写。搜箧与之,尚存千余篇。亡人何求,又非有千秋之名心也;抑以写身世, 发幽怀,哀乐无端,咏叹淫佚,穷者达情,劳者歌事,小雅国风之所不弃。后之诵其诗论其世者,其亦无罪耶!光绪 三十四年十月九日,南海康有为自序。(有删节)(注)节文:音节文采。旁薄:广博。礼俗文例:礼制习俗、法律条例。临晚:登临眺
11、望。灵均:屈 原的字。子卿:苏武的字。河梁:出自李陵与苏武诗。陇首:出自庾信伤心赋,落月屋梁:出自杜甫梦李白。 以上均比喻作者流亡海外、思念故国之情。行迈:旅行。1 .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A.哉B.耶C.乎D.焉.概述第段中作者的诗学主张。2 .对第段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骈散结合,多用排比句和对偶句,形成了阔大壮观、气势雄伟的风格。B. “金铁飞鸣” “天日晶晴” “万花放晓”等语是诗人对“诗境”的形容。C.段首说,志深气雄方能体察万物,写出好诗,强调了 “境遇”的重要。D.段尾说,情深则语言晓畅,气盛则诗境变化神奇,凸显“情志”重要。4 .第段中作者“遁迹海外”时期诗歌的主要内
12、容是 o.简析本文四段之间的关系。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 (2)蜀道难中以映衬手法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是:,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12、根据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古人沐浴焚香,抚琴赏菊是仪式,今人有纪念日庆典、成人宣誓仪式等。有人认为,仪式超越庸常,具有精神领 域的意义;有人认为,仪式繁琐无意义,是将理想物质化学校辩论社将举办一场以“我们是否需要仪式”为辩题的辩论赛,请结合上述材料及自己的生活体
13、验,选取一方观点, 写一篇辩陈词。参考答案1、1. B. D2 . C.粉黛是用来装饰人的容颜的,但是顾盼时美丽的情态却只能从人美好的风姿中产生出来3 .例证法:文章第二段举了孝经和老子的道德经的例子,论证了文章的语言依附于作者的情感,写文章要首先确定内容,其次考虑文辞,这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比喻论证:第三段“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 一句,用粉黛只能装饰的外容,真正的美丽源自人的资质, 来比喻文采只能修饰语言,真正打动人的还是作品的思想情感;“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 一句, 用织布时经纬线的交错来比喻文章情理采的结合,论述了文学创作应以思想情感为本,语言表达为辅。对
14、比论证:第三段“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与“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正反对比,阐明了只有真情 实感,才能打动人心,文章应该以抒写情志为根本。引证法:第二段先引用了老子的“美言不信”,又引用了庄子的“辩雕万物”,论证了两人在情与采的问题上,老 子更重视情理,庄子更强调对语言的修饰。【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句中理解, 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 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句意为:又如老子反对虚伪,所以说:“华丽的语言往往不可靠。”信
15、:真实句意为:所以有的人内心里深深怀念着高官厚禄,却满口歌颂着山林的隐居生活。而:表转折,却。故选B。1 .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 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 “省略句”,在翻译中 一定要有所体现。D项,“本知要用装饰有翡翠的纶线垂钓、用肉桂做钓饵”错误,应该翻译为:本知像用装饰有翡翠的纶线垂钓、用 肉桂做钓饵,反而钓不到鱼。故选D。2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 特别是侧重于对
16、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C项,“作者强调学习辞人的为文而造情”错误,应为针对当时“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的形式主义的 创作风气,作者强调学习诗人的“为情而造文”,强调“述志为本”,反对“为文而造情”。故选C.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 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 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 换),意译求“文从字顺
17、”(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 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中“铅黛”,粉黛;“所以,用老的;“盼倩”,顾盼时美丽的情态。3 .此题考核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 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篇文章运用了例证法,比喻论证,对 比论证,引证法。比如引证法,第二段,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庄周云“辩雕万 物”,谓藻饰也。韩非云“艳采辩说”。意思是,又如老子反对虚伪,所以说:“华丽的语言往往不可靠。”但他自
18、己写的道德经五千言,却是非常美妙的;可见他对华美的文采并不一概反对。此外,庄子也曾说过“用巧妙的言 辞来描绘万事万物”,这是讲辞采的修饰。韩非又曾说过“巧妙的议论多么华丽”,这是说文采太多了。这论证了在 情与采的问题上,老子更重视情理,庄子更强调对语言的修饰。【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 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 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
19、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 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 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 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 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参考译文:古代圣贤的著作,总称做“文章”,这不是说文章要有文采又是什么呢?像水有虚柔的性质,所以才会起波纹; 树木有充实的质体,所以开出鲜艳的花来:可见文采要依附于一定的质地上。如果虎豹没有花纹色彩,那它们的皮毛
20、 就同狗和羊的相似;厚和免的皮虽然坚硬可做战甲,但还靠涂上丹红的漆来显示它们的色彩:可见质地还需要文采。 至于抒写性情,描写万物的形象,在文字上用心琢磨,组织好文辞写在纸上,其所以能够光辉灿烂,就因为文采繁茂 的原故啊!孝经教导后人:“哀悼父母的话,不需要什么文采。”由此可见,人们平时说话不是不要文采的。又如老子 反对虚伪,所以说:“华丽的语言往往不可靠。”但他自己写的道德经五千言,却是非常美妙的;可见他对华美 的文采并不一概反对。此外,庄子也曾说过“用巧妙的言辞来描绘万事万物”,这是讲辞采的修饰。韩非又曾说过“巧 妙的议论多么华丽”,这是说文采太多了。文采太多的议论,修饰得很巧妙的描写,文章
21、的变化这就达于极点了。体 会孝经、老子等书中的话,可知文章的形式是依附于作者的情感的;细看庄子、韩非子等书中的话,就 明白作品的华丽是过分淫侈了。如果能够在清流与浊流之间加以适当的选择,在邪道与正路面前从容考虑,也就可以 在文学创作中适当地驾驭文采了。粉黛是用来装饰人的容颜的,但是顾盼时美丽的情态却只能从人美好的风姿中产生 出来。文采是用来修饰语言的,但是文章的巧妙华丽都以它的思想内容为基础。所以思想内容犹如文辞的经线,文辞 好比是内容的纬线;必须首先确定了经线,然后才能织上纬线。所以写文章也要首先确定内容,然后才能产生通畅的 文辞:这就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从前诗经的作者所写的诗歌,是为了表
22、达思想情感而写成的;后代辞赋家所 写的作品,则是为了写作而捏造出情感来的。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因为像诗经中国风、小雅等篇的产生, 就是由于作者内心充满了忧愤,才通过诗歌来表达这种感情,用以规劝当时的执政者:这就是为了表达思想情感而写 文章的。后来的辞赋家们,本来心里没有什么愁思哀感,却勉强夸大其辞,沽名钓誉:这就是为了写文章而捏造情感。 为了表达情感而写出的文章,一般都能做到文辞精练而内容真实;仅仅为了写作而勉强写成的文章,就往往是过分华 丽而内容杂乱空泛。但是后代的作家,大都爱好虚华而轻视真实,抛弃古代的诗经,而向辞赋学习。于是,抒写情 志的作品日渐稀少,仅仅追求文采的作品越来越多。有的人内
23、心里深深怀念着高官厚禄,却满口歌颂着山林的隐居生 活;有的人骨子里对人间名利关心之至,却虚情假意地来抒发尘世之外的情趣。既没有真实心情,文章就只有相反的 描写了。古人曾说:“桃树李树不用开口,就有许多来来往往的人在树下走出路来。”那是因为树上有果实的原故。 古书上又曾说过:“男子种的兰花即使好看,却没有香味。”那是因为男子缺乏真诚细致的感情。像花草树木这样微 小的东西还要依靠情感,凭借着果实;何况人们写作文章,那就更应该以抒写情志为根本。如果作家所写的和自己的 情感不一致,这种作品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组织文辞,织结藻采,是想要用来阐明道理抒发感情;如果文采泛溢,文辞诡异,那情和理就会受到掩蔽。
24、 像用装饰有翡翠的纶级垂钓、用肉桂做钓饵,反而钓不到鱼。庄子所说:“言语的真实含意被辞采除蔽了。”说的大 概就是这种情况。要是能够规范体裁来安顿思想,拟定格调来抒发感情,感情确定之后才配合音律,思想端正之后才 运用辞藻铺陈开去,使文章既有文采又不掩盖内容,材料虽然广博但并不淹没作者的感情,要使赤、青等正色发扬光 大,而把红、紫等杂色抛弃不用。这样才算是善于修饰文辞,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2、1. BA2. C(1)我如果死了不能回来,管理军队听从皇帝的命令,也靠你;指挥军队,到东边为我报仇,也靠你。(2)(李抱真)曾想招纳全国贤才,听说谁有长处,一定命(人)带着礼品哪怕千里之外也要把他请来。【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四川省 成都 校区 第六 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