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供应链协调机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三:供应链协调机制.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实验实验工程实验三:供应链协调机制成绩实验小组小组成员实验日期实验地点线上实验目的1、供应链存在哪些不协调现象及原因;2、有哪些常见的供应契约、供应契约的作用;3、案例文章如何设计图书供应契约的;4、图书供应契约更适合分散式供应链还是集中式供应链策略,为什么?实验设备电脑、网络实验软件浏览器、wps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一.供应链存在哪些不协调现象及原因1 .需求变异放大现象即牛鞭效应,当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领的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 和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是订单量产生了逐级放大的现 象到达源头供应链时,其获得
2、的需求信息与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存在着很大的偏 差,需求变异将实际需求量放大了。原因:信息共享的缺乏以及信息的准确性不高。供应链各成员的企业的目标存在冲突,即双重边际化效应。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业绩评价方式和激励方式不同。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经营策略差异供应链员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行为差异。2 .曲棍球棒现象在某一固定的周期,前期销量很低,到期末销量会有一个突发性的增长,而且在连续的 周期中,这种现象会周而复始,其需求曲线的形状类似于曲棍球棒。原因:销售人员的考核财务的关账。3 .双重边际效应是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为了谋求各自收益最大化,在独立决策的过程中确定的产品价 格高于其
3、产生边际本钱的现象。企业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与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不一 致,是其原因所在。4 .物料齐套比率差的现象基于分布式的供应商供应模式零部件的供应商分别根据制造商的要求,各自将原材料和 零部件送往制造商的生产线或装配线的供货模式供应商们在地理上坐落在不同区域,彼此之 间没有联系。基于分布式的供应商供应模式存在的问题供应商投资巨大后期管理本钱高导致 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紧张的矛盾关系供应商各自为政而导致的严重缺料的现象。原因:产品设计模式的改变,模块化设计导致物料的供应变得多源多批次。二、有哪些常见的供应契约、供应契约的作用.供应契约的概念供应契约是指通过合理设计契约,减少合作双方的机会主
4、义行为,促进企业之间的紧密 合作,确保有效完成双方的订单交付,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降低供应链本钱, 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绩效及每一个成员企业的绩效。1 .常见的供应契约(1)回购契约回购契约通常用于配送时令性较强商品的行业中,例如配送书、杂志、报纸等。(2)收入共享契约供应商拥有货物的所有权,决定批发价格,而收入共享的比例那么由零售商决定。对于卖出的的每件产品,零售商根据事先确定的收入共享百分比,从销售收入中扣除自身 应当享有的份额,然后将剩余局部交给供应商。(3)全部单位数量折扣契约供应链按照零售商的购买数量,对所有产品都给予一定的价格折扣;研究发现,数量折扣适 用于风险中性和风险偏好
5、型的零售商。(4)边际单位数量折扣契约对超过规定数量的局部给予价格折扣。(5)最小购买数量契约零售商在期初时作出承诺,它将在一段时期内至少向供应商购买一定数量的产品,供应商 根据购买数量考虑给予- -定的价格折扣,购买产品的单位价格随数量的增加而降低 这种契约在电子产品行业尤为普遍。(6)数量柔性契约交易双方拟定契约,规定每一期内零售商订货量的波动比率。零售商承诺最小购买数量,并在最低和最高订货范围内选择实际订货量。供应商有义务提供低于最高采购上限的产品数量。该契约能有效遏制零售商故意高估市场需求。(7)削价契约这是一种改进后的回购契约,供应商为了防止零售商将未出售的产品返回给自己,采取一 定
6、的价格补贴措施,激励零售商继续保存那些未售出的产品。虽然实施方便,但可能给零售商套利的机会,因此必须建立在买卖双方充分信任的基础之 o目前,价格补贴被广泛应用于IT产品的销售中。(8)备货契约零售商承诺在销售旺季采购-一定数量的产品,供应商按零售商承诺数量的某一比例为其 保存产品存货,并在旺季到来之前发出所预存的产品。零售商可以按原始的采购价格购买供应商为其保存的产品,并及时得到货物,但要为没有 购买的局部支付罚金。(9)质量担保契约供应商和零售商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供应商做出错误的质量承诺:供应商存在恶意欺骗行 为。为了保证零售商和供应商自身的利益不受侵犯,并保证供应链绩效最优,签订契约的双方
7、 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信息共享,运用合作激励机制设计质量惩罚措施。2 .供应契约的作用(1)降低“牛鞭效应”的影响供应链的信息失真导致了 “牛鞭效应”,这种放大的效应对于供应链企业具有非常大的危害。供应链契约可以很好地降低“牛鞭效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供应链契约的签订降低 了供应链中的库存。由于供应链契约同时具有柔性和相对稳定的优点,所以在供应链中,每 个企业不必像以前那样维持较高的安全库存。一般而言,企业通常致力于如何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当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中逐级 放大时,便导致了 “牛鞭效应”。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将原来的局部优化行为转为整体利 益最大化,而供应契约的特征可以使这
8、种合作具体化,防治合作行为称为纸上谈兵。1(2)实现供应链系统的协调,消除“双重边际效应”如前所述,供应链的“双重边际效应”是指当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都试图最优化自己的利润 时,不可防止的损害了供应链的整体利润。供应契约就是为了尽量减少损害而提出的一种解 决方法。供应契约通过调整供应链的成员关系来协调供应链,使分散决策下供应链的整体利润与集中 系统下的利润尽可能相等。即使无法实现最好的协调(与集中系统下的利润完全相等),也 可能存在帕累托最优解,使得每一方的利润至少不低于原来的利润。因此,供应链各节点企 业可以通过签订不同类型的供应契约,来克服由于双重边际化所导致的供应链低效率以及渠 道利润的减少
9、,使供应链到达最正确协调。(3)增强了供应链成员的合作关系建立协调供应链的好处有目共睹,但这种协调是基于相互信任的前提。供应链是由于多个企 业组成的联合体,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产权上的联系,而仅仅是动态的合作关系。然而,供应 契约可以以书面的形式保证合作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使这种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效应,这样 即使信任机制不健全,也可以实现供应链合作的紧密合作,加强信息共享,相互进行技术交 流和提供技术支持。三、案例文章如何设计图书供应契约的?1 .回购契约模型(1)图书供应链上的回购合同内容图书出版社同意按合适的回购价回购局部或全部图书经销商未能售出的图书,目的在于 在促进图书销售的同时,通过合同合
10、理分配出版社和图书经销商的库存风险,实现供应链整 体较大的利润。图书回购本身也是存在风险的。首先,图书的回购会产生逆向物流本钱。另 外,未售出图书对不同企业的残值大小不同直接影响图书供应链回购策略的制定以及供应链 的协调。(2)本文在考虑残值不同以及回购物流本钱的基础上建立模型,并分别在集中式供应链和 分散式供应链条件下进行分析,得出在不同回购合同策略下的优化方法。2 .模型假设及参数(1)假设图书供应链是由单个出版社和单个图书经销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且彼此相互独立; 图书经销商在销售期内只进行一次订货,且仅考虑单一产品的情况;图书经销商面临的图书市场需求是不确定的随机需求,并且供应链成员信息
11、共享;图书由经销商回退到出版社的过程中产生的本钱主要为物流本钱,并且物流本钱主要 指运输本钱,其它忽略不计;(2)参数参考(Tasy, 2001)的模型建立二级图书供应链回购合同模型,为了保持数学模型变量 在本文的一致性,现假设模型变量如下:P二单位图书产品的零售价w=单位图书产品的批发价c=单位图书产品的制造本钱si二单位图书产品销售未期残值,i二M表示出版社,i=R表示图书经销商gi=单位图书产品的缺货本钱,i二M表示出版社,i二R表示图书经销商g=gM+gRti=单位图书产品的回购物流本钱,i=M表示出版社,i二R表示图书经销商Q二图书经销商订货量b二出版社对图书经销商本期未卖完图书的回
12、购价r=在回购价b时出版社同意的回购比率x=图书产品随机需求变量(f x)=图书产品随机需求密度函数(假设为连续型可微分)F (x)=f (x)的累积分布函数ni=期望利润,表示出版社,i二R表示图书经销商Vi=保存利润,即在当前的渠道关系中可以获得的最大利润。i二M表示出版社,i二R表 示图书经销商,且假设pwcsi。(3)集中式供应链在集中式供应链条件下,假设图书经销商按订购量的一定比率r将未售出的图书退回 给出版社,集中式供应链的期望利润RT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t口 产 Qc+px+rQ (sm- tR- ty +(1 -1) Q- x) Sftf (x)J 0dx+ |px+(Q-x)
13、 + (SM- tr tw)f(x) dx+ pQ- (x-Q) gf(x)dx(1)其中:第一局部表达式中:Qc为总的生产本钱;第二局部表达式中(需求量小于(1- r) Q) : px为需求量x小于订购量Q时的总销 售收入;rQ (sM- tR- tM)为图书经销商退回给出版社的那局部图书的净残值收益;(1- r) Q- x) sR为经销商不能退回给出版社的那局部图书的残值收益。第三局部表达式中(需求量小于Q,大于(1-r) Q) : px为需求量x小于订购 量Q时的总销售 收入;(Q- x) + (sM- tR- tM)为图书经销商退回给出版社的那 局部图书的净残值收益;第四局部表达式中(
14、需求量大于Q) : PQ为需求量x大于订购量Q时的总销售收入;(x- Q) g为出版社和图书经销商的总缺货本钱;在公式(1)中,通过求解最大化利润得出如下结论:假设图书经销商期末没有售出的图书残值大于出版社回收后获得的残值减去出版社和图 书经销商所付出的物流本钱,即sRsM- tR- tM,那么根据报童模型得出集中式供应链的最 优的图书经销商的订货量Q*是:p+g- Sr并且,所有的没有售出的图书都会由图书经销售进行处理,即:rOo假设图书经销商期末没有售出的图书残值小于出版社回收后获得的残值减去出版社和图 书经销商所付出的物流本钱,即sRWsM- tR- tM,那么同理可得出最优的图书经销商
15、的订货 量Q*是:Q=Pp+g- (Sy- tR-并且,所有的没有售出的图书都会由出版社进行处理,即:r*=lo从以上模型分析可以看出,集中式供应链的图书经销商订货量Q和出版社的回收比率r的最优取值可以从图书经销商的图书残值sR和出版社回购后获得的残值减去出版社和 图书经销商为回购所付出的物流本钱的数值(sM- tR- tM)的大小不同得到。由哪一方来负 责处理没有售出的图书以及最优的订货量和回收策略完全取决于基于双方物流本钱和图书 残值下的双方净残值大小。也就是说,当出版社回收后图书的净残值(即除去双方为此付出 的逆向物流本钱后)大于图书在图书经销商的净残值,那么全部回收。否那么,全部留在图
16、书 经销商处进行处理。(4)分散式供应链下面考虑在分散式供应链条件下采用回购合同(r, w, b)的情况。此时,出版社与图 书经销商均根据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原那么单独进行决策。图书经销商的利润公式可表示为:px+rQ(b-tR) + (l-i) Q-x)SjJf(x) 0(4)(4)dx+ I px+(Q- x) (b-Q f(x)dx+ ! pQ- 6c-Q)gJf6c)J (! dQJ Qdx出版社的利润公式可表示为:n 乂=q(wc.(Q- x) (b+ty Sm f(x) dx-rQ (b+Ur s。f (x) dxo (x-Q)gMf(x)dJ(5)W,W,导地位的一方根据自身利润最大
17、化来确定(r, w,b)值时,必定会产生一个减少的订货量如果图书供应链双方均单独决策,根据以上(4)和(5)式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两组(r, b)值,这种情形自然无法实现。所以,采用哪一个公式来获得最终双方均能接受的的(r, b)值其实取决于该图书供应链上是哪一方占主导地位或者哪一方的谈判能力强。当占主Qo而这个Q值决定了双方的期望利润。出版社与图书经销商必定要将这一期望利润值与各 自的保存利润VM和VR进行比拟以决定是否能接受这一新的合同参数(r, w, b)值。HR NVR是图书经销商同意该合同的基本条件;同样,UM NVM是出版社同意该合同的基本条 件。当然,VR+VM的值不会超过HT*,
18、否那么不可能建立起持续开展的合理的供应渠道。三、图书供应契约更适合分散式供应链还是集中式供应链策略,为什么?图书供应链通过回购合同进行协调时应充分考虑未售出图书对供应链上不同企业的残 值不同和实际存在的回购物流本钱所产生的影响。图书供应链的供需双方可以通过对这几个 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图书回购合同的签订,实现双方的协调,以 期获得在不降低双方已有保存利润基础上供应链整体利润的提升。(1)假设图书经销商自行处理末售出图书的残值小于由出版社回收末售出图书所获得的残值 减去双方付出的回购物流本钱值,也就是说,当图书回购价提高时,图书批发价也随之提高, 可以实现图书供应链的协调。
19、并且,协调时的图书经销商的最优订购量为:即选取适当的(w, b)组合值可以实现Qreturn=Q*。当出版社是该图书供应链的主导者时, 回购价b为:b=p+tR-V/gR .xf(x)dxJ oxf(x)dx此时,图书经销商的期望利润等于其保存利润,即:回购价b与图书经销商的回购物流本钱成正比,与图书经销商的保存利润VR成反比。当 图书经销商是该图书供应链的主导者时,回购价b为:.xf(x)dxb=sKr M3f Q J。xf(x)dx此时,出版社的期望利润等于其保存利润,即:fl MriR-=n-VM vR回购价b与出版社的图书残值成正比,与出版社的回购物流本钱成反比,与出版社的保存 利润V
20、M成正比。并且,当回购价b在其合理范围(sM- tM- gM, p+gR+tR)中逐渐提高时 可以提升出版社的利润(批发价w也在提高),但图书经销商的利润却会减少。因此,回 购价的最终确定取决于该供应链是由哪一方主导以及对方的保存利润。(2)假设图书经销商自行处理末售出图书的残值大于由出版社回收末售出图书所获得的残值 减去双方付出的回购物流本钱值,即:sRsM- tR- tM,那么无论由哪一方主导供应链都不存 在适合的回购机制能协调该供应链(即r=0) o此时,图书经销商的最优订购量为:Qa=F-l(-P+gR-SR因为w大于c, gR小于g,所以Qreturn必定会小于Q*。实验总结(包括心
21、得体会、问题回答及实验改进意见,可附页)供应链协调是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关键供应链协调机制就是为提高供应链系统整体效率 而设计的各种解决方法。当前研究的供应链契约结构特征主要还是集中在单周期、单供应商 和零售商、信息对称假定的情况。然而在实践中,供应链的结构要复杂得多,因此需要将供 应链契约的研究扩展到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是多对一、一对多的情况,甚至是多周期、多产 品种类、多层次的供应链网络结构,并且组成供应链的各方信息不对称(如本钱、需求、资 金投入生产能力等)广泛存在所以构建基于模拟复杂现实的协调机制模型是未来研究的重 点。另外,鉴于现实中契约的接受方可能在多个不同的供应链上接受多个契约,多个供应链契约 对供应链契约接受方行为的影响有待研究。同时,目前供应链契约的实证研究还相对缺乏对 于现实中出现的各种各样供应链契约仍缺乏研究和解释。未来加强供应链协调机制的实证研 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供应链协调机制的理论对于供应链协调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值 得关注的领域。实验评价指导教师签字: 批阅日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