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赤壁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赤壁赋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失意文人的“我”意识赤壁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落实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2 .品读“主客问答”环节的“自我”意识。3 .从弗洛伊德的“三我”人格理论解构赤壁赋.从“我”的角度感悟苏轼的旷达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1 .从弗洛伊德的“三我”人格理论解构赤壁赋一、导入一一课间观看自己制作的乌程记忆里的苏东坡案视频学阮公体唐刘禹锡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只言绳自知,安知室可欺?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 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己? 二、从情绪抒发探究“本我”的情.(1)赤壁赋的题目样式如果与姚鼐的登泰山记一致,需要加哪个动词? 游(2)苏轼为何要去游玩?乌台诗案,因政见不合,含
2、冤被贬。如果你是苏子, 你在意气风发的时候被贬黜,你的内心是什么样的情绪?【伤心、气愤、抑郁】(3)苏轼前期的人生又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阅读预习学案的第一题回答。 【明确】少年得志、意气风发、积极入世、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贯穿前半生。1 .盛年被贬,而且是含冤被贬,他心中的抑郁、痛苦、煎熬、无助、悲观、失 望,他是失意人,也是寻常人,遭贬后也会难受悲观失望,苏轼在文本中是如何 表达这种情绪的?(1)扣舷而歌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明确】以桂做棹,以木兰做桨,在曹植的浮萍篇里“茱萸自有芳, 不假设桂与兰。高洁的品性呼之欲出,却是“溯”,逆流而上,世间这高洁的品
3、性 只能选择逆流而上。以美人笔君,可见忠君之殷切,情怀悠远,思为世用,建功 立业,成就人生。但是这美人在哪儿?天的一方,也就是说离苏轼很远,即使再 希望能建功立业,无奈君王太远,多少无可奈何,多少失望?(2)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釐妇。【明确】呜呜然的声音,如怨,是仕途不遇的“怨”,如慕,是对重回政治中 心,实现政治报复的“慕”,好像哭泣好像倾诉,声音不断绝,如丝线一般。“潜 蛟”就是“潜龙”,幽壑之潜蛟,孤舟之整妇不正是他自己嘛?哭泣,不难理解, 为何是舞动?舞动这是那是苏轼内心心情澎湃,不能平静的情感。3,小结,这孤独、无奈的
4、情绪喷涌而出,不正是弗洛伊德所言的本我嘛,是遵循 快乐原那么。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 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三、从主客问答探究“自我”(一)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 是调节本我与超我间的矛盾。苏子在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中,有一个人起到了 很关键的作用,这人是谁?【客】客人的第一次出场?第一段,我们齐读第一段。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明确】驾驶的小舟好像一片苇叶一样,御风而行,却不知哪里是终点,就如他 当时的人生一般,而提及“羽化而登仙”,你
5、的第一印象是谁?【提示】嫦娥奔月类比准南子览冥训I:“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 无以续之二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 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嫦娥一人奔向广寒宫,即使超然于世,那种孤独感油然而生。(二)一主一客,一问又一答。苏子一问“何为其然也”,客人是怎么样回 答的?用了哪些特殊句式?请用记叙性的文字猜测苏轼的回答或者心理活动。展示一位同学的答案,请他来说说他是怎么思考的。(华心语)1 ,苏子一问“何为其然也? ”何为,为何,宾语前置句。为什么声音如此悲 伤?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为何引用这句?而不是“老骥伏 杨
6、、志在千里”呢?本身苏子是诵明月之诗,这首与明月有关,能联想到也是自 然而然的,同时这首曹操希望能招引贤才,用在这里苏子希望能够遇到明君贤主, 择枝而栖。2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明确】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武昌夏之间,这地 方依旧郁郁葱葱,却是一代英雄被困之地,也是今日困住我的地方。不仅人困住 了,心也被困住了。而困住曹操的人周瑜呢?当年“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 飞烟灭J自也是一位英雄豪杰,少年得志,意气风发。3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也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向东行,名作动) 也,岫胪千里,旌旗蔽空,酉丽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一个固字,本 来就是一世的英
7、雄,孰胜孰败,诗留存,赤壁依旧,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哪 里可以寻得他们的痕迹?两句“此非”,客人的两句反问句吗,也触动着我的心。此时“我”是谁? 【老师,学生,苏轼,客人】客人又可能是谁?是苏轼自己。苏轼从曹操的一生反观自己的一生,多少无法言说的情感寄寓其中。四、从“变与不变”中探索“超我”课堂到此,我也有一问“现在曹操到底在不在”?【明确】形:尔曹身(与名)俱灭神:名未灭,诗流传,绩相承【明确】曹孟德在也不在,就如同苏轼所言“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那么天地曾不能 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那么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
8、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J苏轼以水与月作比,变者,一呼一吸 之间自也发生了变化,前一秒的你与后一秒的你也是不同的,曾是竟然的意思。 但是从不变的角度来说,物和我都是去穷无尽的,虽然苏轼形会灭会消亡,但是 苏轼留在世间的记忆不灭。他留下了诗词,留下了治水功绩,也留下了无数美食, 也留下了万千佳话。就如苏轼和子由海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J即使退一万步说,苏轼如我们常人一般不能载历史长河中留下什么,惟江上 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但是我们依旧可以尽享清风明月, 山川风情,苏
9、轼说“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无穷无尽的宝藏,世人都可沉浸 其中,那潇洒恣意,直言当下的人生值得。苏子的记忆留在了赤壁,留在了岭南,也留在了我们湖州,他说“今日扁舟 去,白酒载乌程J一杯浊酒尽欢愉,“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 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看似生活化、随意的场景,最是惬意,这才是真正 的逍遥,这也就是超我。超我:遵循道德原那么(至善原那么)。超我是从自我分化出来、道德化了的自 我,处于人格的最高层。具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 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这也缘于苏轼所爱,苏辙曾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回忆苏轼读庄子 时的情景:”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日: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 见庄子,得吾心矣。”一本庄子,得苏子心,一次主客问答他寻到了超我, 一种人生的畅然、潇洒、旷达。失意但不郁郁寡欢,依旧积极向上,这也是他们 虽被贬谪但名垂千古的缘由。此时,我是读者,是后人,或许我也是苏轼,也是 苏轼内心经历矛盾的客人。只是我们未曾经历苏轼的人生,祝勇的在故宫寻找 苏东坡里写道,苏轼把一生活成潇洒、书法、诗词、美食而你我呢?又将 如何寻找人生的意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