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docx
《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疗过失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1、各卫生站应建立医疗过失、事故登记本,由科室主任、 护士长或者指派专人登记发生过失、事故的通过、原因、后果, 做到及时准确,并在一周内讨论与总结,制定预防措施。2、发生严重医疗过失、事故,应立即向卫生院及主管部门 报告,并于24小时内将事件发生的通过、性质、处理意见,整 理成书面材料,上报卫生院及主管部门。当事人也应写出书面材 料。医院应及时向卫生行政机关报告,必要时申请医疗事故鉴定。(1)发生医疗过失、事故,应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与 防范措施,减少不良后果。(2)问题发生后先由站内负责组织讨论、处理,必要时卫 生院协助解决。(3)如形成纠纷,卫生站制定专门人
2、员接待家属。(4)如需提交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讨论的事项,由卫生 站负责提供材料,所提供材料务必确切,并附有科室的讨论意见, 由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审议,提出处理意见,交有关部门按 医院规定执行。(5)有关负责人写出今后整改措施,送卫生字备案。各卫 生站都应建立过失事故登记制度,建立过失事故登记本,对所发 生的过失事故应定期讨论,总结教训,做好记录,防止类似情况 再次发生。3、发生医疗过失、事故的有关病案、原始资料、样本应妥 先处置权,对危重病人,坚持“三先三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做好各项记录。“三先三后:危重病人先救治后检查:危重病 人先入抢救室后分科;危重病人先抢救后收费。三、抢救室
3、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四、抢救室一切药品、物品齐全,抢救仪器性能良好,处于 应急状态,做到定人保管、随时核对消毒、定点放置、定量供应, 标志明显,不准随意挪用与外借,以保证随时可用,用后的物品、 仪器设备应及时清理、消毒,药品及时补全。五、接诊危重病人,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在医师未到达之 前,护士应酌情予以紧急医疗处理,如给养、止血、吸痰、人工 呼吸、胸外按压、建立静脉通路、测量生命体征等,密切观察病 情变化.六、在抢救过程中,要果断迅速、分秒必争、动作敏捷、操 作娴熟,加强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的言行;各类急救药物与安甑.输液空瓶使用后暂时保存以便事
4、 后统计与查对,有利于防范医疗事故与过失的发生。七、医护密切配合,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口头医嘱要求准确、 清晰,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前要求复述一遍,防止有误,并及时 记录,事后及时催促医生补写医嘱、补开处方。八、但凡抢救病人都应有详实,准确的记录,内容包含病人 通常情况、所属科别、生命征、所做检查及结果、所采取的抢救 处置、初步诊断、转归等,时间应精确到分钟,危重病人转科时 由医护人员护送到病区,并交接病情及治疗情况。九、死亡病人应立即移放太平间,在抢救室内存放时间不应 超过半个小时对物主的死亡病人其遗物应由两名值班护士清点 并填写财务清单,做好交接保管。第四篇:医疗过失、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5、XX县区第 二人民医院医疗过失、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1、根据国务院公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方法,结合我院实际 情况,制订本规定。2、各级医务人员应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贯彻执行执业 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医疗事故处理方法等医疗 法律(规)及规定,严格执业,防止过失事故的发生。3、各科室要建立科室医疗过失、事故登记本,由科室主任、 护士长或者指派专人登记发生过失、事故的通过、原因、后果, 做到及时、准确,并在一周内讨论与总结,订出预防措施。凡在 诊疗、护理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粗心大意、不负责任,不认真 执行规章制度或者其它原因导致出现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 过失、事故时,应由本人或者科室管理人
6、员(护士长或者科主任) 及时登记,登记内容包含事件发生的原因、通过、后果及补救措 施等情况。科室应将过失、事故的全面情况逐级上报。4、发生严重医疗过失、事故,科主任、护士长应立即向主 管院长及医务科报告,并于24小时内补交书面报告,当事人也 应写出书面材料。医院应及时向卫生行政机关报告,必要时申请 医疗事故鉴定。5、发生重大的医疗事件时,所在科室应立即采取积极措施 抢救病人;所在科室采取措施不力或者不积极抢救的,视为不做 为,医院将追究当事人及科室负责人的责任,必要时送司法机关 追究其刑事责任。医疗事件发生后,所在科室应视情节立即(或 者及时)向医务科报告。6、在积极抢救医疗事件病人的过程中,
7、需要有关科室积极 配合的,有关科室务必无条件的予以配合,不积极配合或者借故 推诿者,不管后果如何,均视为违规行为,需追究当事人及科室 负责人的责任并予以严肃处理。7、发生医疗过失、事故的有关病案、原始资料、样本应妥 善储存,不得涂改、伪造、隐匿与销毁,以备鉴定。血液标本及 可疑安能应保存三天。抢救病人的安能应保存24小时备查。对 发生医疗、护理事故的病案,当事科室应在24小时内交医务科 封存保管,任何人均不得涂改与销毁与医疗事件有关的各类记录 及物品。未经主管副院长、医务科同意,不得查阅。8、医疗事件发生后,所在科室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地 讨论,做到三不放过(即:未找出事件原因不放过,责任者
8、未汲 取教训不放过,未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对医疗事件的性质 及责任人做出初步认定,并根据事件的性质、造成影响的程度与 当事人的态度等,提出处理意见。院、科领导对医疗事故要及时 组织鉴定,提出处理意见并通知患者或者其家属。任何人不得随 意向其患者或者家属做解释。9、实习生在工作中由于责任心不强,不按操作规定办,发 生过失事故应由本人负责外,并根据具体情况追究带教老师责任。10、患者死亡后,如家属对死因提出疑义或者引起医疗纠纷 时,上级医生应请家属签署尸检通知书;如同意尸检,应立即通 知医务科,务必争取在48小时内进行尸检,以免影响对死因的 判定。11、医务科负责对医疗事件有关材料进行整理、核
9、实、并根 据工作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召开缺陷调查会议,根据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规定,确定医疗事件的性质、级别及 有关责任人。12、医务科根据缺陷调查对医疗事件的认定结果,召开缺陷 处理会议,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我院的具体规定,提出 对医疗事件责任科室及责任人的处理意见。13、处理意见经院长办公会研究后执行。14、医疗事件发生后,其所在科室或者个人不按规定报告, 或者有意隐瞒的,事后经院方或者他人发现者,不管后果如何,院方均予以严肃处理。15、严格执行医疗事故(过失)追究制,实行院科两级负责 制,科室自行解决的医疗纠纷,医务科原那么上不再处理;科室如 不认真处理,使矛盾激化,上交医务科处
10、理的,按医院有关规定 处理。第五篇:医疗过失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范文模版)医 疗过失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1 .发生医疗过失、事故时,应立即向医务处口头报告,并将 时间、通过、性质、处理意见,整理成书面材料,上报医务处。2 .医疗过失或者事故发生后,务必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 与防范措施。3 .问题发生后先由科内负责组织讨论、处理,必要时医务处 可派人协助解决。4 .如形成纠纷,科内指定专门人员接待家属。5 .如需提交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讨论的事项,由科室负责 提供材料,所提供的材料务必确切,并附有科室的讨论意见, 由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审议,提出处理意见,交有关部门按医院规定执行。6
11、.有关责任人与所属科室应写出今后整改措施,送医务处备 案。各科室都应建立过失事故登记制度,建立过失事故登记本, 对所发生的过失事故应定期讨论,总结教训,做好记录,防止类 似情况再次发生。善储存,不得涂改、伪造、隐匿与销毁,以备鉴定。对发生医疗、 护理事故的病案,当事卫生站应在24小时内交卫生院专人封存 保管,未经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查阅。4、卫生站对医疗事故要及时组织鉴定,提出处理意见并通 知患者或者其家属。任何人不得随意向患者或者其家属做解释。5、发生医疗过失、事故的卫生站或者个人,如不及时按规 定报告,或者有意隐瞒不报,事后经他人发现或者举报时,按情 节轻重给予当事人经济处分及行政处分。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 差错 事故 登记 报告 处理 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