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选II》课程大纲.docx
《《中国历史文选II》课程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文选II》课程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历史文选II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0205534课程学分:2课程总学时:28适用专业:历史一、课程概述(-)课程的性质1、本课程是历史师范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程。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讲授中国古代 史书编撰的发展过程以及代表著作和篇目的讲解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史书编撰的历史、熟 悉各种史书的体例和基本的史料,了解各种代表性史书在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获得和提 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先修课程:中国古代史等。本课程是中国古代史课程的进一步加深和拓展,获得 自己能够从事历史研究的基本能力。(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1、本课程教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历史主义。史学编撰的发展是和历 史相伴
2、生的,有了历史,就有了历史书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根据编撰的需要创造出了 多种历史书写方式,因而出现了不同的体裁,需要根据历史书写的需要来讲解各种体裁的出 现及其特点和影响。(2)能力培养。历史文选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 文的能力,这是之后深入学习各段断代史的基础,也是以后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所必不可少 的能力,因此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2、本课程设置依据。(1)专业需要。了解史学发展史、了解史书编撰体裁及其发展历 史、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史料的辨析能力是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和教学工作所必备的能力, 中国历史文选就是培养这些能力的基础课程。(2)社
3、会需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连续 文明和历史,中国史书的编撰也从未中断过,在全球发展史上是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当今 时代,国人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和灿烂的文化,需要向世界推广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就 必须掌握一定的史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3、本课程内容结构。该课程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基本历史、中国史书编撰的 基本历史、中国古代史书的各种题材及其特点和影响、代表性著作的介绍和代表性篇目的解 析。4、理论与实践比例。本课程每周2课时,总课时为28节。在每周的2课时中,至少留 出20分钟的时间来进行实践。主要方式是让学生自己朗读精选篇目、翻译相关段落等,课 外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去了解关于某
4、书、某人或某种体例的相关研究,逐步获得从事历史研 究的能力。5、课时安排说明。该课程总课时28,每周2学时,每学时都留出一定时间供学生进行 实践,这样的安排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要。6、考核评价方式。从考核评价方式来看,要避免单一的、教师主观意识的以及所谓“真 理”式的考核评价方式,方式要多样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从事研究的基本能力。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课堂方面:既要让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体系,也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 理解与灵活运用能力。要求学生注重史学知识的理解和文言阅读能力的培养,因而课堂上的 朗读、翻译与辨析非常重要。课堂表现与学习态度是考核评价学生的重要内容
5、之一。(2)教学辅助方面:以扩展学生知识面和培养查找相关研究的资料,获得从事历史研 究的基本能力。老师会根据课堂讲授的内容需要,布置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去查找资料,撰写 研究综述等。(3)作业方面:本课程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史学史发展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注 重文言阅读能力的培养,还有更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因而,作业分 为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口头的一般在课堂内完成,主要是朗读、翻译和辨析,书面作业以 搜集研究资料,撰写综述为主。(4)考试要求:本课程属于考试课。根据考试课的考试要求,本课程计划平时成绩占 30%,其中,考勤与学习态度10%,课堂讨论和作业20%;期末考试占70%
6、。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中国史学发展的基本历史。2、了解中国古代史书撰写发展的基本历史。3、了解中国古代史书的各种体裁及其特点和影响。4、了解中国古代各种体裁的代表性著作及其影响等。(二)能力目标1、建构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书撰写的知识框架;2、文言文的阅读能力;3、从事历史研究所需要的史料收集、研究成果收集等基本能力;4、提高学生考研意识及能力;(三)素质目标1、素质目标总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是: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普遍认同的核心 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力求避免所谓“真理”式教育,避免“死记硬背”式的学习和僵化的思 维模式;2、培养学生学会包容、
7、理性与客观地对待不同观点,秉承“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 思想;对待不同观点,具备价值中立、明辨是非和独立思考的综合素质;3、培养学生的以人为本的心理素养;4、培养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人才素质目标;5、培养“专才”与“通才”相结合的人才素质目标等。三、课程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第一讲史通(一)一、中国古代的史学批评二、刘知几与史通三、六家释读学时:4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史学批评在史学发展中的作用,了解刘知几的生平及史 通的创作过程等,能够熟读、翻译六家。第二讲史通(二)一、二体释读二、纪传体和编年体的特点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纪传体史书和编年体史书的优劣短长
8、。课时:2第三讲通典通志文献通考一、杜佑的史学思想及通典在史学史上的突出贡献;二、马端临的史学成就及文献通考在体例上和内容上的特色;三、郑樵通志二十略的史料价值;四、通志总序、文献通考田赋考屯田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五、政书体的特点及唐会要等会要体史书的史料价值;六、“三通、六通、九通、十通”。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杜佑的史学思想及通典在史学史上的突出贡献;马端 临的史学成就及文献通考在体例上和内容上的特色;郑樵通志二十略的史料价值; 通典食货门田制、文献通考田赋考屯田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政书体 的特点。学时:4第四讲资治通鉴一、资治通鉴先进的编修方法、思想特色、
9、在中国史学史的突出贡献;二、司马光的史学思想;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 等编年体史书的史料价值;四、资治通鉴秦晋泗水之战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资治通鉴先进的编修方法、思想特色、及在中国史学 史上的突出贡献;司马光的史学思想;资治通鉴秦晋泗水之战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 译。学时:2第五讲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一、袁枢创始纪事本末体的动机及方法、通鉴纪事本末的体例特点、内容特色及史 学成就;二、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三、通鉴纪事本末的续编与继作。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通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历史文选II 中国历史 文选 II 课程 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