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课程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课程大纲.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1044017课程学分:2课程总学时:28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1、本课程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性质与地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需要理论和实践的指导,然而在 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之前必须首先了解与内化社会工作的价值与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专业知识 与技能的运用能够达到社会工作领域的预期目标,避免出现目标的形式化、行政化、教条化。2、本课程与先修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除了社会学概论、 社会工作概论外,该课程必须教授,该课程的教授必须在具体的工作方法和实务课程之前进行。 因而,该课程之后便可以更好地开展社会工作实务、学
2、校社会工作、小组工作等课程。(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1、本课程教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由于社会工作专业本身为应用性专业,因此对于 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这种哲学意味较浓的课程仍然需要将“应用性”的原则进行贯彻,需要在 讲授价值观和伦理的基础上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学会在实际 操作中将价值观与伦理要求融入其中。2、本课程设置依据。(1)专业需要。随着科层制、行政化的加强,社会工作领域中的官僚气 息越来越浓厚;为了更好避免技术化、官僚化,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课程的设置尤为重要。该 课程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工作的终极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技术化、将
3、 球服务性。(2)国家社会需要。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和市民社会的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学生 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这是国家发展的应有内涵和必然趋势。如何在政府领导和市民社会的要求下保 存社会工作的服务性,必须依靠于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课程的教授。3、本课程内容结构。该课程主要包括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思想渊源、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 价值观的本土化、社会工作伦理的一般性问题、社会工作实践的伦理困境、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 抉择和伦理危机、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与伦理教育等。4、理论与实践比例。社会工作课程都是理路与实践结合很强的课程。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也不 例外。如果以总课时28为标准的话,则实践课计划至少要达
4、到6课时。实践课内容和方式主要包括 案例分析、案例讨论、课堂辩论、视听资料等。5、考核评价方式。从考核评价方式来看,要避免单一的、教师主观意识的以及所谓“真理”式 的考核评价方式,方式要多样化,要力求客观、包容学生不同观点和价值中立,培养学生明辨是非 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课堂方面:既要让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体系,也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理解与灵 活运用能力。要求学生注重对于价值观和伦理观的内化,如何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伦理观看待 案主、处理社会工作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因而,强调课堂的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课堂表现与学习 态度是考核评价学生的重要内容之一。(
5、2)作业方面:考虑到本课程属于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既要考虑学生对于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 理念的掌握情况,也要注重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该课程除了布置书面作业外,还要加大 学生课堂的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理解与灵活运用能力。作业也是考核评价学 生的重要内容之一。(4)考试要求:本课程属于考察课。根据考查课的考试要求,本课程计划平时成绩占30%,其 中,考勤与学习态度10%,课堂讨论和作业20%;期末考试占70%。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结合我校应用型大学定位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应用性很强的特点,通过本课程教学,希望达到如 下目标:1、初步掌握社会工作价值观;2、初步了解社会工作价
6、值观的历史;3、初步理解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4、初步了解社会工作伦理的一般性问题;5、初步了解社会工作时间中存在的伦理困境、伦理抉择和伦理危机(二)能力目标1、初步具备综合理解与灵活运用的能力;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初步学会运用社会工作价值 与伦理的知识分析案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内化社会工作价值观;3、理解本土化后的社会工作价值观;4、掌握社会工作实践中遇到具体伦理困境的对策;5、掌握应用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伦理观做好抉择的能力;6、通过掌握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的课程知识,帮助学生在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中提供积 累和支持,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及适应社会能力等。(三)素质目标1、素质目标总的原
7、则和指导思想是: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 的基础上,力求避免所谓“真理”式教育,避免“死记硬背”式的学习和僵化的思维模式;2、培养学生学会包容、理性与客观地对待不同观点,秉承“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对 待不同观点,具备价值中立、明辨是非和独立思考的综合素质;3、培养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人才素质目标;4、培养“专才”与“通才”相结合的人才素质目标等。三、课程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思想渊源课程内容:一、西方传统价值观一一历史积淀(了解)二、西方近代价值观一一背景铺垫(了解)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直接理论来源(了解)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
8、,帮学生了解社会工作价值的思想渊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价值观学时:3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课程内容:一、价值与社会工作价值(了解)二、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观点的历史演进(掌握)三、社会工作核心价值(掌握)四、社会工作价值的层次与类别(了解)五、社会工作核心价值中的矛盾与冲突(掌握)教学目的与要求:社会工作价值观是该课程的基础。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什么,了解社 会工作价值观的历史演进;通过课堂讨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内化社会工作价值观。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讨论。学时:5第三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课程内容:一、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及其基本原则(掌握)二、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传
9、统文化背景(了解)三、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社会现实平台(掌握)四、中国传统助人活动价值观(了解)五、本土化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观念(掌握)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传统文化背景和中国传统助人活动价值 观,进一步掌握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涵义和原则、中我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社会现实平台,这有 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土化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观念。通过本章学习,培养学生能够将西方传入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在中国背景下更好地融入、理解和 掌握。本章采用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课堂讨论。学时:5第四章社会工作伦理的一般性问题课程内容:一、价值观、伦理学、职业伦理与社会工作伦理(
10、了解)二、社会工作伦理的一般伦理学基础(掌握)三、社会工作伦理的几个基本问题(掌握)四、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掌握)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清价值观、伦理学、职业伦理与社会工作伦理的关系,以便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伦理;通过讨论帮助学生了掌握伦理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义务论伦理学与功 能论伦理学、同情伦理学与关怀伦理学对社会工作伦理的影响;帮助学生掌握社会工作伦理的几个 基本问题,掌握社会工作伦理的限制性因素;以便最终掌握社会工作伦理守则通过本章学习,培养学生对于社会工作伦理的把握。本章采用理论教学的同时: 加强案例分析。学时:5第五章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课程内容:一、伦理困
11、境的内涵及成因(掌握)二、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基本伦理困境(掌握)三、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伦理困境及对策(掌握)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伦理困境的内涵及成因,帮助学生掌握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基本伦 理困境;进一步具体化,并给予对策。学时:5第六章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抉择和伦理危机课程内容:一、伦理抉择(掌握)二、伦理危机及处理模式(掌握)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伦理抉择的内涵及特征,掌握伦理抉择的原则、掌握伦理原则和 义务的优先次序、掌握伦理抉择的基本程序;掌握伦理危机及处理程序。通过本章学习,结合社会工作的案例讨论,帮助学生掌握在工作中出现伦理困境该如何抉择。 本
12、章采用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案例分析,适当增加视听资料和课堂讨论等教学方式。学时:5o四、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相应增加课时,由原来的28课时,安排为36课时。社会工作价 值与伦理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必须课程,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提供观念指导、能够避免社会工 作重复以往的官僚化、行政化的道路。而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中除了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这 一门课程之外,没有对于社会工作基本价值与伦理观的详细教授,而价值观和伦理观是帮助社会工 作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工作专业、调动起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投入本行的热情。(二)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和标准体系。高等教育教学评价是以教师传授给学
13、生的专业理论知识、 思想深度、价值判断及其适应社会的能力等为主要指标体系。以学生和社会为主体,以学生对教师 授课的欢迎程度和社会对学生的欢迎程度作为重要参照系数。考试成绩不是衡量和评价教师教学的重要指标。推行学分制更是如此。要避免如下几种不良倾 向:(1)不要简单地以学生考分来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和院系要主动打消教师尤其年轻教师顾 虑。因为,考试成绩取决于学生素质、试卷质量、难易程度等多种因素,评价教师好坏关键在于平 时学生对老师上课的评价以及学校督导、其他老师对教师听课的评价。在大学里,衡量大学好坏、 衡量教师好坏,学生考试成绩不是主要因素,甚至起不了作用。无论学校还是教师对学生考分严格
14、点,是好事情。(2)不要过分注重考试成绩的正态分布。考试成绩固然要考虑正态分布,否则会涉及试卷质量、 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风等多种因素。但要因课程因教师而异,比如考查课、公共课、某些难度较 大的专业课等。还要看有些老师命题试卷考试目的和要求等。在统一教学规范的前提下,要充分发 挥教师教学的个性张扬和课程的特殊性要求。(3)不要因学分制而可能带来的“拉分”不良倾向,这会助长不良学风和教师教学水平的下降。 推行学分制既要考虑试卷命题合理,适当考虑学生的分数比例及分数绩点要求;也要加强对学生严 格要求,实行淘汰制。虽然这会在一定阶段加剧学校工作开展的难度和复杂性,但从长远来看,有 助于学校学风和教风
15、改进,以及学校的良性发展。2、教学评价的方法。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一般包括学生评教、教师同行评教、学校督导员 听课评教等。上述方式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但也有值得改进之处。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学生评教。包括如下几点:一是不要仅仅考虑从所谓“好学生”中选取教学信息员。如前 所述,学习成绩好坏不能简单衡量一个学生和老师的水平和能力。因而,这类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评 价标准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建议学校教务处应当从男女生不同比例、所谓学习成绩好坏的不同比 例的学生中抽取教学信息员进行评教。二是尽管院系也组织学生对教师评教,但毕竟存在人情关系 等因素,而可能流于形式。因此,建议学校教务处不定期地到学
16、生中听取学生对教师的意见。三是 建议学校教务处在网站专门开设网络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地评 价教学。四是建议对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不定期随机调查,反馈他们在大学期间所上课程的好坏。(2)教师同行评教和学校督导员听课评教。从目前来看,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教师同行评教多 流于形式。要么存在专业差异,要么存在人情关系等因素,从而影响评教效果。同样,学校督导员 听课评教固然有其好处,但也因年龄差异、专业知识差异等因素而影响评教效果。因此,一是不要 过分注重这些方式;二是建议尽可能在全校组织相同或相似专业的老师进行评教;三是建议组织学 校及相关职能部门、院系领导不定期地进行听课
17、评教;四是建议凡是到学校交流访问的客人中,只 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就随机组织他们到相关专业老师中听课。这是学校掌握教师教学动态的一种途 径探索。(3)以本课程为核心内容的专业考研和职业资格考试情况作为授课老师的教学评价指标之一。 比如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课程,如果有学生愿意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以及相应的通过率, 这也是教师教学评价的因素之一。但也要考虑专业课程与非专业课程等的差异而区别对待。(4)社会评价。一是教师所上该门课程内容所涉及的教学科研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二是用人单 位等社会各界对毕业学生评价所涉及的大学期间授课内容。(三)教材选编1、教材的选用及编写罗肖泉践行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教参资料的选用1(美)多戈夫等/隋玉杰 社会工作伦理:实务工作指南(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陈武宗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的理念与实践A.发展探索本土化华人社区社会工作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3徐震、李明政主编社会工作伦理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本课程开发了相应的教案、课件,以作教学需要。笔者认为,编写相应课程的教材应是每位高 校老师所应追求的目标之一,这是任课教师教学与科研总结的一次展示机会,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 内容。2016年11月1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