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教学大纲.docx
《审计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学—教学大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审计学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初学者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为审计 专业的学生学习审计案例、审计模拟实验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各节的内 容基本按照审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的需要予以安排,在内容阐释的深浅程度上,尽量考虑 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需要。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其他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既有特定的理论和方 法体系,又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两大部分。在审计理论部分,从审计的定 义入手,系统阐述审计学基础概念、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审计业务 流程、审计报告;在审计
2、实务部分,先概述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思路,再从资金运动的 起点货币资金审计开始,系统简述了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审 计中的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最后一章系统阐述与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并列的企 业内部控制审计的业务操作实务。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可以了解审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 悉不同审计主体审计活动的各个业务环节和过程,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和企 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实务操作技能。课程性质:审计是一门专业核心课,是会计学科的加强版课程,审计学课程的内容也是进 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审计课程的必备知识。适用专业与年级:审计学教材适用于财经院校各专业审计学的教学。特别应
3、作为教师组织会计学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审计学专业等专业审计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和组织学生复习考试的依据。 本课程一般在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课程共51学时,3学分。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核心课,后续专业课程为审计案例、审计模拟实验、内部 审计和审计理论专题等。六、函证银行存款余额七、审查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合法、合规性八、审查银行存款收支的正确截止九、审查银行存款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列报第八章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本章路径指导】本章共有四节内容,第一节是风险评估与控制测试,第二、三、四节分别 应付账款、固定资产和其他账户阐述其审计实质性程序,重点掌握风险评
4、估、应 付账款、固定资产的审计实质性程序,其他内容了解即可。下面所列示内容为应 该掌握的知识点。第一节风险评估与控制测试一、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的主要来源(二)需要关注的重大错报风险识别特征第二节应付账款审计的实质性程序一、应付账款审计的实质性程序(-)获取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二)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三)函证应付账款(四)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五)检查应付账款是否存在借方余额第三节固定资产审计的实质性程序-、固定资产计价审计的实质性程序(一)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二)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三)固定资产增加的审查(四)固定资产减少的审查(五)检查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
5、核算是否符合规定(六)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观察(七)检查固定资产的租赁(A)检查未使用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九)检查固定资产的抵押、担保情况(十)检查固定资产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三、累计折旧审计的实质性程序(一)编制或索取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二)检查被审计单位采用的折旧政策和方法(三)对累计折旧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四)重新计算折旧费用的计提是否正确(五)检查固定资产折旧的记录或文件(六)检查累计折旧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七)检查累计折旧的披露是否恰当四、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审计的实质性程序(一)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二)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三)检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四
6、)检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第九章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本章路径指导】本章共有四节内容,第一节是风险评估与控制测试,第二、三、四节分别 存货、应付职工薪酬和其他账户阐述其审计实质性程序,重点掌握风险评估、存 货、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实质性程序,其他内容了解即可。下面所列示内容为应 该掌握的知识点。第一节风险评估与控制测试一、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一)影响生产与存货交易和余额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二)需要关注的重大错报风险识别特征第二节存货审计的实质性程序一、存货的监盘程序(一)存货监盘的含义(二)存货监盘的计划(三)执行存货监盘程序(四)特殊情况的处理第三节应付职工薪酬审计的实质性
7、程序一、获取或编制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表二、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三、检查工薪、奖金、津贴和补贴四、检查社会保险费等项目五、检查辞退福利六、检查非货币性福利七、检查应付职工薪酬的期后付款情况八、检查应付职工薪酬是否已按照规定做出恰当的列报第十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本章路径指导】本章共有四节内容,第一节是风险评估与控制测试,第二、三、四节分别 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和其他账户阐述其审计实质性程序,重点掌握风险评估、营 业收入、应收账款的审计实质性程序,其他内容了解即可。下面所列示内容为应 该掌握的知识点。第一节风险评估与控制测试一、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一)在识别和评估与收入确认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时考虑舞弊风险
8、(二)通过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识别与收入确认相关的舞弊风险(三)常用的收入确认舞弊手段(四)通常表明被审计单位在收入确认方面可能存在舞弊风险的迹象第二节营业收入审计的实质性程序一、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的实质性程序(一)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二)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三)获取产品价格目录,抽查售价是否符合价格政策(四)抽取本期一定数量的凭证进行检查(五)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程序(六)实施销售的截止测试(七)检查销售退回、折扣与折让(A)检查特殊的销售行为(九)检查向关联方销售(十)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列报是否恰当第三节应收账款审计的实质性程序一、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二、执行应收账款的分析程序三、检
9、查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是否正确四、向债务人函证应收账款(一)函证的范围和对象(二)函证的方式(三)函证时间的选择(四)函证的控制(五)对不符事项的处理(六)对函证结果的总结和评价五、对未函证应收账款实施替代审计程序六、检查坏账的确认和处理七、检查应收账款的贴现、质押或出售八、对应收账款实施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程序九、坏账准备的实质性程序十、确定应收账款的列报是否恰当第十一章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程序, 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基本要求;掌握内部控制缺陷的种类,理解出具不同内 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的条件,掌握如何撰写不同意见类型的内部控制审计
10、报告。能力目标:能够识别和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风险点,能够执行内部控 制测试程序,搜集证据并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第一节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概述一、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义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基准日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四、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第二节 计划审计工作一、总体要求二、重视风险评估的作用三、利用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四、确定重要性水平第三节实施审计工作一、总体要求二、识别企业层面控制(一)企业层面控制的内容(二)考虑企业层面不同控制的差异(三)识别期末财务报告流程控制三、识别重要账户、列报及其相关认定四、了解错报的可能来源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审计学 教学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