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初二上册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初二上册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初二上册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初二上册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二上册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
2、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
3、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初二上册物理必背知识点归纳热现象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3、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3)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够碰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量程:3542,分度值:0.1;使用方法:离开人体读数,用前需甩实验温度计:量程:20100;分度值:1;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寒暑表:量程:3050;分度值:1;使用方法:同上。5、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初二 上册 物理 重点 知识点 总结 归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