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02.1《水的“旅行”》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年级上册02.1《水的“旅行”》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02.1《水的“旅行”》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自然界中的水(水的“旅行”)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现象及形成原因。2、初步知道水循环与人类生产的关系。3、初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方法和能力。二、教学准备:水循环实验装置、介绍水循环的影视资料飞三、教学要点:通过观察“水循环示意图”然学生从宏观的角度理解由于水的蒸发、凝结等作用造成了自然 界中水的循环现象。四、教学活动:活动一:讨论水在自然界是如何“旅行”的。活动目的:结合插图示意,了解地表水循环的基本过程与原因。活动二:观察水循环过程:活动目的:直观的演示水循环的过程,能用实验现象来解释自然界水循环的现象。活动三:讨论水循环与人类的关系。活动目的:从正反两
2、个方面理解水循环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五、教学过程:(一)讨论水在自然界是如何“旅行”的。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1、观察教材插图,说说谁在自然界的各种存在形 式。2、复习水的三态变化条件。3、解释水循环的原因。1、复习水的三态特征2、水蒸发和凝结的条件。3、帮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动力是 什么?(二)观察水循环过程。(三)讨论水循环与人类的关系。学生活动流程知道要点1、观察实验装备2、根据活动作业的要求记录实验过程3、交流各自的实验记录1、帮助学生理解循环的概念。2、从理论上水在循环过程中只是形态 发生变化,而数量是不会增加或减 少。教学反思:本课时在最后介绍水循环与人类的关系时,用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帮助学生初步 树立正确的科学的自然观,我觉得非常有效。在介绍水的旅行时我没有拘泥于教材插图上的 内容,而是利用媒体资料,让学生更清楚更生动的了解水的循环,学生更善于接受。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1、观看影视资料。2、从正反两个反面来讨论水循环对人类生产、生 活的影响。提供几个讨论的主题:1、如果没有水循环会怎样?2、水灾是否可以避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的“旅行” 四年级 上册 02.1 旅行 教案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