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园蔬菜经济调查报告.docx





《绿园蔬菜经济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园蔬菜经济调查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绿园蔬菜经济调查报告镇组建绿园蔬菜经济合作社,带动蔬菜生产迅猛进展,增加农民收入,这是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进展的一种好形式。短短两年时间,全镇商品型蔬菜种植由1995年缺乏3000亩,进展到2007年6000余亩。蔬菜大棚亩均效益由原来缺乏5000元,增至如今12000元,露天蔬菜由原来每亩缺乏2000元增至如今的5000元。种植蔬菜已成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菜农人均收入达5000元。蔬菜经济也成为全镇农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一、合作社的由来镇商品蔬菜生产的进展经受了三个阶段:第一,起步阶段。从1998年至2001年8月走的是由政府引导、扶持,能人示范带动的路子,政府工作人员亲自考察市场
2、,引进蔬菜品种,能人示范,带动农户进展,甚至组织干部关心农民卖菜。经过艰苦的努力,面积和品种有所扩大,进展到千亩菜园、三个主产品种。由于种植分散、规模小,指导困难,种植效益低,进展缓慢。第二、成立蔬菜协会,摸索推动阶段。2001年8月起成立蔬菜协会,培植经纪人队伍,使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走入市场化。初期促进了生产的进一步进展,但由于协会的松散性,服务的质量难以维系、经纪人队伍恶性竞争,出现大起大落的增加锐减增加的多次反复,影响销售服务;或集体打压菜价,侵占菜农利益,导致农户种植蔬菜主动性不高,进展不稳。第三,走上规范进展阶段。2005年8月,由镇政府提倡,在原蔬菜协会的基础上,由蔬菜经纪人宇尔
3、兵等40余人发起,根据“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组建了全市第一家蔬菜经济合作社绿园蔬菜经济合作社。二、合作社运行的基本状况合作社组建后,首先召开了首届社员大会。制定通过了合作社章程,完善了相关制度。民主选举产生了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理事长、监事长,理事会下设市场营销部、生产服务部、技术服务部、财务管理部四个职能部门,分别负责市场调查、市场开拓、收购销售产品;生产资料供应、生产管理服务;试验示范技术指导和财务结算、财务核实,公积金、公益金、风险金的提取和管理使用。合作社组建后,建设了8.1亩的蔬菜交易市场,建设500平方米的彩钢交易大棚及农资供应门市部,配备了5辆运输
4、车辆,蔬菜安全检测设备和电脑、电话、传真机等办公设施。在运行机制上,以坚持家庭联系承包责任制为基础,走合作社基地会员的路子,合作社负责组织生产和销售并全程承当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会员负责种植。在合作社内部实行“十统一:统一品牌、统一品种、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生产资料供应本钱价供应给会员、统一生产规程、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会员产品按年初确定的爱护价、统一销售、统一提取公积金利润部分30、公益金利润部分30、风险金利润部分40、统一安排方案。合作社依据市场需求状况,产品进展到大棚西红柿、辣椒、茄子、黄瓜、韭菜、豇豆,露天韭菜、茄子、黄瓜、豇豆、青菜、鲜食甜玉米等,年爱护价订单生产各类蔬菜50
5、00亩,鲜食玉米700亩。在销售渠道上,合作社除了在南京、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合肥、滁城等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置固定摊位挂牌销售外,产品还进入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苏果等大型超市。在品种选择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合作社择优试种,成熟快速推广。生产管理上,坚持严格根据无公害蔬菜生产规程操作,并建立蔬菜生产档案,每一批蔬菜,通过安全检测后方可进入市场。经过两年努力,镇已被市农委菜办列为滁城蔬菜基地,被南京市商务局定为南京市无公害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及苏果等超市的蔬菜定点供应单位。目前,合作社社员由建社初的40人,进展到如今416户,并带动周边1000余户,年生产销售各类蔬菜1000多万公斤。更可喜的是,合
6、作社的订单现已辐射到施集、乌衣、大王等镇办,取得了种植户、合作社“双赢的良好局面。合作社理事长宇尔兵被评为市“首届十强经纪人,绿园蔬菜经济合作社被评为“市十强合作社。三、合作社的良好效应1、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合作社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市场的信息通过合作社较为精确地传递给农户,合作社通过自身经营引导农户进展专业化生产,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产业区域和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农民针对市场需求,大力进展蔬菜、,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使全镇蔬菜种植面积占农作物面积的11%,主产村达70%。2、推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合作社将当地蔬菜购销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蔬菜 经济 调查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