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汉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汉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摘要日语中的汉字与我们的汉语汉字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字体系。它是为表达日语而运用的文字。它对日本语言、日本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汉字是联系日本文化的桥梁;汉字有区分同音异义词的作用;汉字具有无限的造词实力;汉字同日语是血肉相连、不行分割的整体。 关键词日语汉字、语言文化、影响巨大一、引言从地缘上看,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从历史上看,中日两国文化的交往源远流长。但是,中国人和日本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文化观、哲学观等方面又大相径庭。这原委源自何处?笔者认为,它们与文字、语言、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字又是语言的载体。文字是语言的一部分,语言就
2、是文化,三者须臾不行分别。特殊是中国的汉字自公元四世纪前后传到日本后很快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汉字在日语文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汉字词又是日语词汇中的主流。在国外(主要是日本)对日本汉字的探讨由来已久,明治维新前后,受欧美等国的影响,创立了现代日语语言学。从这时起,系统地、科学地探讨日语文字词汇才真正起先。但是,这百余年的日语文字词汇探讨,主要局限于汉字及汉字词本身的探讨上,如汉字的演化、汉字的构造、汉字词的运用、汉字词的特点等方面。从语言文化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两者关系的探讨相对滞后。在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论著还不多见。由于语言文字既是传播的工具又是思维的工具,阐明三者的
3、内在联系对于了解日本人、日本民族、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文化习惯有可供参考的价值。有鉴于此,笔者站在中国人的角度,通过中日语言文化的对比力求全面系统、简明扼要地阐述汉字对日语以及日本文化的影响。二、语言学习的难点汉字因世界各语言的特点不同,学习和驾驭它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据日本学者石黑修的统计(金田一春彦:1983),意大利语2年、德语3年、英语5年、日语则要花费8年时间。日语的难度之大是自不待言的。日语学习时间之所以最长其主要缘由是日语文字表记中运用了大量的汉字。众所周知,英语字母为26个,俄语也只有33个。日语的平假名、片假名、罗马字姑且不论,光常用汉字就有1945个。诸桥辙次撰写的大汉和词典收
4、录汉字50,292个(包括异体字)。除此之外,汉字的书写(个别字达到30余划,如:鬱),汉字的读音(有的竟达十几种之多,如:生)也是学习语言的一大难关。综观当今世界的各个领域,无论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还是技术信息、尖端科学无一不是以语言为媒介的。语言习得的时间越短,花费的精力越少越有利于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日语中的汉字的确是语言学习的一大障碍。三、汉字废除论的提出及现状有鉴于此,日本近代起先的国语改革实质是文字改革,而文字改革的核心是汉字改革。早在德川幕府时期,日本的新井白石等学问分子已经意识到欧美等国的文字数量要远远少于日本。但真正点燃日语改革论这一导火索的是,被称为日本现代邮政制度之父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字 对日 文化 影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