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docx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北国之声第一课时秀丽的家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2 .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 .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2 .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 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3 .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4 .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留意唱准附点 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5 .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6 .教师教唱其次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 部唱一个声部。7 .教师
2、可将全班分为两个局部,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 时要留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8 .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学反思: 了跳锅庄舞带给我们的欢快,也初步了解了羌族,请同学在课外再收集一些有关 羌族的相关资料作进一步的了解。并复习稳固好本堂课所学的内容。教学反思:其次课时瑶族舞曲锦鸡出山教学目标:1 .能认真欣赏、听出瑶族舞曲锦鸡出山三个局部速度和音乐心情的不 同,并能顺当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2 .能背出瑶族舞曲锦鸡出山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3 .能随瑶族舞曲锦鸡出山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教具预备:课件、学生自备自己能演奏的乐器、打击乐器教学过程1 .导入上节课我们
3、去了羌寨,这节课我们要去瑶寨访问。瑶族的服饰格外秀丽,也 是一个擅长歌舞的民族,我们今日要欣赏的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就是由瑶族 民歌瑶族长鼓舞歌改编而成的。大屏幕显示:瑶族的资料。教师补充:瑶 族遍布我国的南方,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海南等省区都有瑶族的身影, 他们大多住在山区,因此,被称为山地民族。瑶族虽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 的语言,不过,他们在与外人交往时,都使用汉语。瑶族以农业为主,精于织染 和刺绣。他们本民族的节日也很多,瑶族人民特别敬重祖先,吃饭前都要念祖先 的名字数遍,表示祖先尝过后子孙才能受用。)让我们来看看瑶族的铜鼓、长鼓、 服饰、 风景(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庆祝节日的
4、情景(出示图片。2 .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1)播放音乐,完整感受。(2) 了解瑶族。大屏幕显示:刘铁山,1951年到中南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后写成 合唱曲瑶族长鼓舞曲,1955年茅沅依据此曲改编成管弦组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庆祝节日时的歌舞场面,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旋律 美丽动听。教师介绍: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 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局部,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局部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 格外美丽动听,主题B强健活泼。现在我们先来学唱主题Ao 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唱歌,反复屡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3)欣赏乐曲的第一局部(大屏幕显示第一局部旋律)A、播放音乐,想象描绘了
5、怎样的场面。(生答)师:这一局部先有一个简短的引子,随即主题A屡次消灭,描写身着盛装的瑶族 姑娘们翩翩起舞,气氛渐渐吵闹。主题B进入后,速度加快,刚毅强健,描写小 伙子们也参加到歌舞的队伍中。B、随琴唱。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局部,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4)欣赏乐曲的其次局部A、播放音乐,想象描绘了怎样的场面。1生答)这一局部乐曲调性发生了转变,拍子也变成四三拍子,旋律清静,深情委婉,与 瑶族特有的美丽舞姿结合起来,很有诗情画意,仿佛是人们在亲切地交谈。B、随录音哼唱。(学生欣赏乐曲的其次局部,教师可用微小的指挥动作提示这是三拍子的轻柔舞曲。)(5)欣赏乐曲的第三局部A、播放音乐,想象描
6、绘了怎样的场面。(生沟通,简短答复)这一局部是第一局部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吵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 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到达高潮,全曲在吵闹欢畅的心情中完毕。B、随琴唱。(6)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教师可用指挥提示音乐心情的转换,也允许学生在欣赏时身体有所反响,甚至轻 声哼唱。3 .用主题A作声势练习(1)引导学生认真观看课本上的图示:跺脚、捻指、X拍手、摇手。(2)先随音乐练前8小节,只用跺脚(左脚和拍手两个动作。(3)再练后8小节。前4小节,学生在手腕上套上自制的手铃套需在课前预 备好)摇手,使手铃发出动听的响声。最终一小节是最难的,摇手、捻指与跺脚 三个动作同时消灭,其中
7、摇手要持续两拍的时间,但只要稍加练习,也就不难做 到了。(4)将整个练习连起来做几遍,其中也可穿插小组或个人做。4 .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1)再将主题A背唱几遍,在此根底上,学习演奏,留意调高要改成l=Co如 用口琴演奏可使用手震音的技法。(2)在屡次练习的根底上,由教师指挥,全体学生齐奏,力求节奏整齐、音色 美丽,使学生沉醉在自己演奏的音乐声中。(3)参加课堂打击乐器。(4)局部学生演奏,局部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局部学生做声势,气氛肯定很吵闹。5 .欣赏锦鸡出山.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美丽动听的瑶族舞曲,还亲自演奏了乐曲的主题, 信任这一美丽的主题将永久留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教学反思:第
8、三课时阿喽喽木鼓歌教学目标1 .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2 .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3,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4,欣赏木鼓歌。教学重难点重占,用舞蹈参与歌曲的表现,用演奏参与音乐欣赏。难点:在读谱教学中学习阿喽喽的歌谱。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 .导入这节课,我们要到贵州的彝乡去走一走了!贵州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彝族人民有不少居住在山区,那里有不少的梯田, 过去都是靠人力挑水或用水车来浇灌梯田,现在呢?大家看一看阿喽喽的歌 词,“流水上山坡”!流水为什么会上山坡呢?学生答复:用抽水机将低处的水 抽上来或是电力浇灌)。同学们说得很好,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建起了好多中 小型的水电站,山乡有
9、了电,就能引水上山了。今日我们要学唱的歌曲阿喽喽就 是从儿童们的角度唱歌这一山乡巨变的。2 .学唱歌曲阿喽喽(1)听赏范唱录音数遍,使学生对唱曲有初步的印象。(2)争辩歌词,理解歌词,特别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 中“我”字的含义,这个“我”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整个彝乡的人民。(3)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4)跟着伴奏带放声唱歌,要求唱出骄傲、热忱的感情,但要把握好声音, 防止喊唱。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指挥来提示速度和强弱。3 .学唱歌谱这是课本上的要求,在已经唱会歌词的根底上学习歌谱是不难的,教师既可 用琴声带着,也可承受教师大声唱谱学生轻声唱谱的方式,不管用何种方法,都 应
10、要求学生边唱谱边挥拍或击拍),以增加唱谱时理性的成分。这首歌曲的歌谱中有四处用了 3/4拍,课本中已经提示,肯定要引导学生 留意,如边唱边挥拍,这四个小节应用四三拍子的图式挥拍。4 .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这首歌曲活泼幽默,曲调也有丰富的变化和比照,这就为设计多种演唱形式供 给了可能,例如可将领唱(包括男声或女声领唱)、女齐、男齐、齐唱穿插起来 演唱。下面是方案之一,供参考,教师应启发学生设计出多种方案,通过比照演 唱,确定最正确方案。(齐)阿喽喽,阿喽喽,流水上山坡喽阿喽哩喽。女齐)它是谁指路哎?它听谁的话哎?(男领)哎,它是我指路,它听我 的话。(男齐你见过没有?你信不信?(女齐你信不信?(男
11、领)哎!(齐你 哟信不信啰?唱其次段歌词时,将男领改为女领,男齐与女齐对调,就会有一种 颖感了。5 .欣赏木鼓歌。6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又学会了一首格外好听的贵州彝族儿歌,期望课 后同学们能够自己了解欣赏跟多的民族歌曲。教学反思:第三单元唱大戏第一课时看大戏教学目标1 .学问与技能目标:在倾听、感受、模唱的音乐活动中,体会歌曲旋律与 豫剧唱腔的相像之处,并在歌曲演唱中初步表现豫剧唱腔的特点。2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了解豫剧的唱腔、流派、地方特色。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和体验戏曲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 验,激发对戏曲音乐的宠爱之情。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通过歌声表现
12、歌曲中豫剧的风格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师表演戏歌唱脸谱。师:同学们,刚刚教师演唱的是什么艺术种类?生:戏曲。师:刚刚的歌词中,你们都听到了哪些戏曲人物呢?学生自由答复)师:接下来,教师带着大家一起生疏这些脸谱。(师出示课件图片)课上到 现在,同学们会觉得惊异,以往的课都是唱歌呢,今日怎么唱戏了呢?今日呀, 教师就带着大家一起走进戏曲大世界,我们今日要学的歌曲名字叫看大戏。(出示课件)首先,大家来欣赏一遍,你听这首歌曲中有什么跟别的歌曲不同的地方呢?二、课教学2 .学生听音频范唱。3 .学生看视频其次次倾听。师:谁听到看大戏这首歌曲跟以往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呢?生:依据自己的感受
13、答复以下问题。4 .师一句一句教生跟唱。5 .师增加句子长度教生跟唱。6 .师完整大声唱,让生小声跟唱。7 .师伴奏,生唱。三、拓展延长1 .师:在刚刚的戏曲中,同学们都听到了哪些打击乐器的声音呢?师再次播放歌曲,让生区分。师出示课件,带着生生疏锣、鼓、钱等民族打击乐器。2 .师带着生了解经典豫剧曲目。师:同学们,你们都了解哪些豫剧曲目呢?咱们河南台有一个很经典的戏曲 节目,是什么呢?生自由答复师:对,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都是很知名的豫剧。3 .师带着生欣赏豫剧视频。4 .师带着生简洁学几句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师:同学们唱过之后,有没有觉察豫剧有什么特色?生自由答)师:豫剧比较粗
14、矿豪爽,曲谱中经常有上滑音和下滑音,那你们觉得这跟什 么有关呢?5 .仿照说河南话,感受河南方言同豫剧唱腔之间的联系。师:大家听一听“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这一句的旋律,它和河南话的音调 有什么联系呢?(生倾听思考)四、小结师:大家真像一群活泼得意的小戏迷。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首具有戏曲音 乐风格的歌曲,它是依据豫剧的唱腔风格创作出来的,让我们感到了它那活泼、欢快 和幽默的心情,我想大家肯定感受到了,戏曲音乐是音乐与语言最完善的结合。在 今后的音乐课上,教师还会为大家介绍其他的戏曲歌曲,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上到 这里。最终,就让我们用“河南话”说声“再见”吧!教学反思:其次课时花木兰家乡是北京教学
15、目标1 .通过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花木兰家乡是北京,对传统戏曲有初 步了解,启发学生宠爱祖国的传统文化。2 .通过欣赏乐曲花木兰家乡是北京,能够区分乐曲构造,感受乐曲 音乐形象。教学重、难点欣赏乐曲花木兰家乡是北京,感受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看大戏教师播放歌曲看大戏伴奏,学生进展复习演唱。师: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看大戏,这是一首具有河南豫剧风格的创作 歌曲。今日我们首先要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的器乐曲一一花木兰。二、欣赏乐曲花木兰1 .简介花木兰。2 .完整倾听乐曲。教师播放乐曲花木兰音频,在倾听前提出问题:(1)乐曲分成几个局部?(三个局部:ABA。)(2)乐
16、曲的那几个局部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 (A段昂扬有力、B段抒情 美丽、A欢快吵闹。)倾听以后,教师请学生谈谈初步感受。3 .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局部。(1)教师出示主题A,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E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2)这段音乐的心情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学生自由答复:音乐心情昂扬、有力,表现了木兰决心替父参军的决心及在 战场英勇杀敌的飒爽英姿(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A伴奏。(4)再次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局部。教师提示学生留意:主题A是由哪件民族乐器与管弦乐队演奏的?学生自由答复:由板胡与管弦乐队演奏。4 .欣赏乐曲花木兰其次局部。 教师出示主题B,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
17、哼唱(可改用降B或A调, 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 这段音乐的心情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学生自由答复:音乐心情抒情、美丽;表现了木兰及将士们对家乡、对亲人 的思念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B伴奏。5 .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三局部。提示学生留意:(1)这局部音乐与前面哪个局部根本一样?(与第一局部一样,是第一局 部的变化再现,完毕局部心情更为吵闹。)(2)乐曲第三局部表现了什么?(表现了木兰与将士们在战场英勇杀敌, 得胜后荣归故里,家乡父老吵闹欢送壮士凯旋的场景。)6 .完整欣赏乐曲花木兰,随音乐进展开放想象。三、欣赏家乡是北京1歌曲的体裁导入:歌曲的种类很多,有艺术歌曲、群众歌曲、少儿歌曲 现在请你听这首
18、是属哪一类?一一欣赏家乡是北京一一戏歌。 它是以戏曲 的素材写成的歌,听起来别有风味。7 再听一遍:作品与本课主题的联系。设问:为什么仆人翁到过很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 歌曲是怎样表达对家乡的爱?(从演唱的体裁“戏歌”及其歌词内容上对家乡的赞美,来表达对家乡的情。)其次课时驯鹿冬猎鸿雁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这三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 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 .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2 .介绍这三首作品的出处、作者。3 .欣赏驯鹿(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
19、什么乐器演奏 的?(2)呈现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 及表现手法。(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 体会音乐。(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XXXXX | X XX 0X X |的节 奏为A段音乐伴奏。4 .欣赏冬猎鸿雁(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 的?(2)呈现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 及表现手法。(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 会音乐。(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心情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3复听歌曲:请
20、大家从演唱的形式来品尝作品的意境。设问:歌曲演唱的形式?为什么承受这样的演唱形式?(独唱一一女高音独唱; 女高音独唱更显得亲切,在歌曲中有很多拖腔,用独唱形式能很细腻地表达出来。更 好地表达仆人翁对家乡的情意)O4小结:在外乡的游子,最爱的还是自己的家乡。请在课后,学唱一首赞 美自己家乡的歌,并把它抄下来,下次我们大家来沟通,也是各地音乐文化的大 汇展。四、课堂小结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西湖美教学目标:1、感受江南文化及越剧音乐的风格特点。2、学会由越剧填词的歌曲西湖美。教学重点在越剧欣赏中能学唱越剧调填词歌曲西湖美。教学难点能用越剧语言演唱歌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练声连
21、音练习模唱练习二、感受西湖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们说苏杭是哪里呢?学生答复。2有同学去过杭州西湖吗?请谈一谈对西湖的印象。学生沟通3、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观看课件(背景音乐西湖美)4、感觉怎样?你想说点什么?5、历代的文人雅士来到西湖禁不住诗兴大发,留下千古名句,让你又想到 了什么?(学生沟通有关西湖的诗句)6、配乐朗读西湖美歌词三、体验学唱1、初听范唱2、复听歌曲3、听旋律,留意间奏4、填词演唱5、重难点教唱6、集体演唱四、越剧欣赏1、怎样让歌曲唱出越剧的味道呢?同学们了解越剧吗?2、欣赏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3、学生沟通自己品出来越剧味道,师小结简洁介绍越剧特点。4、在
22、歌曲西湖美中找一找越剧的影子,从歌词的字数、间奏来体会歌 曲的戏曲特点,学生沟通。5、师生运用吴侬软语学唱歌曲,配伴奏音乐6、学生表演五、课堂小结学生谈收获,师小结。教学反思:第四单元影视音乐第一课时映山红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目标1、欣赏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映山红让我们荡起双桨,感受歌曲美 丽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的曲调,品尝音乐所表现的孩子们对抱负的执 着,对奇特将来的向往。2、在欣赏中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二声部童声合唱,并能听辨区分歌曲中两个 不同声部的旋律。3、学生在听、看、演、唱等活动中欣赏,在感受中理解乐曲的形象、主题 并且初步学会演唱歌曲主旋律。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二声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五 年级 音乐 下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