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与反思.docx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与反思.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4少年闰土教学目标1 .会写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 .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背诵第1自然段。3 .能抓住关键词句,借助资料,体会“我”的内心世界。【语文 要素】4 .学习抓住人物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 象,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教学重难点1 .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2 .能抓住关键词句,借助资料,体会“我”对自己那“只看见院 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生活环境的不满,以及对农村生活的向 往。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 会写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 .体会闺土在“我”心中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
2、朗读课 文,背诵第1自然段。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2)引导学生观察云锦图片上交织的图案,理解“错综二(3)引导学生抓住“万颗奔星”“飞动” “展开”“无穷”等词语 体会梦境变幻无穷、绵延不断的特点。(4)学生齐读句子。乌柏,新禾,野花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大红花和斑 红花也都浮动着。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发出水银色焰。(1)练读句子,引导质疑。(2)交流解惑。预设1:为什么作者把这些景物写得纷繁复杂,几乎没有规律可 言?(这恰恰表现了梦境的变幻无常。)预设2:这些景物都来自江南水乡,为什么鲁迅会梦到这些景物?(鲁迅的家乡在绍兴,这些景物都是他童年熟悉的美的人和美的事。)
3、预设3: “我”的梦境中为什么都是水中的倒影?(寓意美的人 和美的事只是在梦中、在水中的虚幻场景,还没有实现。)(3)指导朗读。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 去。(1)师生合作读句子。(2)想象说话:用“()织入()中”的句式来说说梦中还会出现怎样的景象。3 .小结:作者强烈地追求美的人和美的事,把它们比作好的故事, 描绘得“美丽,幽雅,有趣二三、升华主题1 .学生再读第5、7自然段。2 .过渡:这梦是如此美丽、幽雅、有趣,可它终究是一场梦,当 他骤然醒来时,心中却满是不舍。3 .学生齐读第11、12自然段。4 .追问:此时此刻,这梦中“好的故事”与眼前的“昏沉的夜” 形
4、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鲁迅先生的心中,这梦只是一场普通的梦,这 夜也只是寻常的夜吗?5 .学生默读“阅读链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完成图示。6 .小结:好的故事不仅是在写一场梦,更表达了鲁迅对美好 事物的憧憬和对黑暗现实的失望。(板书:美好憧憬黑暗现实) 四、阅读资料,深化理解1 .资料引入,了解野草。(课件出示野草相关资料)读完 这段资料,请再次默读课文,把你对文章新的理解批注在旁边。2 .资料引入,感受对比和象征的表达手法。野草在艺术上最 鲜明的特点就是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材料, 想一想:“梦境”和“昏沉的夜”象征着什么,作者说“真爱这一篇 好的故事”想表达什么情感?
5、预设:“梦境”象征美好的理想,“昏沉的夜”象征黑暗的社会现状,作者说“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3 .资料引入,走近鲁迅。师:生活在如此黑暗的社会中,却仍然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 求。鲁迅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我们来看一下别人对他的评价。(课 件出示资料)(1)读资料。(2)讨论交流。4 .课后,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读一读野草中的其他散文诗, 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和父母、老师交流,也可以主动查一查资料。 五、回顾总结,梳理学法1 .回顾: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借助了哪些资料?2 .今后我们在阅读某一位作家的文学作品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 可以查阅哪些资料呢?预设:关于
6、作者生活经历的资料,关于创作背景的资料,别人对 作品以及作者的评价等。教学板书25好的故事(理想)梦境:好的故事一一美好憧憬(美丽、幽雅、有趣)(社会)现实:昏沉的夜一一黑喑社会教学反思鲁迅先生的文章素以“难教”出名,尤其是本课这种寓意有些隐 晦的文章。若单单把它当成一篇描写梦境的文章来教授,对于六年级 的学生来说不太适合,他们从字里行间,如“昏沉的夜”,定能感受 出这不单单是一篇描写梦境景物的文章;若深究鲁迅先生写作这篇文 章时的时代背景,文中寓意的种种复杂情感,又超出了六年级学生的 理解能力。如何平衡这两个方面,是我这堂课着重解决的问题。教学 本课,我还是把重点放在了体会梦境的特点上。鲁迅
7、先生的这篇文章 文字非常优美,意境也很深远,朗读几遍后,就仿佛有一幅幅画面随 着小船的行进慢慢展开,这对于学生体验文字之美是一个非常好的素 材。我找出关键点,引领学生找出体现梦境“美丽,幽雅,有趣”的 句子,一步步推进,学生真的沉浸在这个优美的梦境之中了。当然, 只欣赏这些美还是不够的。我让学生阅读“阅读链接”中的文字,又 出示了一些资料,让学生简单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创作时的心 态,也就是知人论世,再在此基础上阅读全文,交流感受。对于作者 寄寓其中的情感,本就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我没有出示给学生一个标 准答案,而是让他们自由讨论,自由抒发,我的角色只是适当引领。 课后,我还要指导学生多阅读
8、一些鲁迅先生的文章,这样才能更加走 近这位伟人的内心世界。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目标1 .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中所写的 关于鲁迅的几件事。2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 物品质的方法。3 .能借助课文及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能借助课文及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教学课时1课时一、揭示课题,简介写作背景L导入:同学们,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 些了解。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不幸病逝。在鲁迅逝 世九周年之际,他的侄女周晔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写了一篇回 忆文章一一我的伯
9、父鲁迅先生,记录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 .师:题中“我”指谁?(生答,周晔)鲁迅是她的伯父,她为 何还称他为先生?(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5 .师:受人尊敬的鲁迅先生走了,周晔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至爱 关怀了,这怎能不令人万分悲痛呢?(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指名读, 体会周晔的感受。6 .师:站在伯父的灵柩前,周晔可能会想起什么呢?这节课,就 让我们一起走进周晔的回忆。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 .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思考:课文主要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你能试着给 每件事加个小标题吗?2 .师:大家发现本课在行文上有什么
10、特点吗?(隔行分段,一些 长文用隔行分成几部分,使文章条理更清楚。)3 .用最简单凝练的语言给五件事加小标题。(1)学生自由加小标题,并交流。(2)教师小结:谈水浒传、笑谈“碰壁”、燃放花筒、救助 车夫、关心女佣(板书)4 .过渡:这几件事情说明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用文中 的一句话说一说。(他总是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三、感受人物形象1 .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伯父,你是从哪里 感受到的?找出相关的句子,结合相关资料思考,在文中做批注。2 .学习“谈水浒传”这部分。(1)课件出示:伯父摸着胡子我还保存着。(2)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鲁迅的风趣幽默)(3)
11、你听懂了 “我”的伯父的话了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4)送给“我”两本书,又说明了什么?(勉励作者要认真读 书)小结:伯父委婉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我”两本书,让“我”感受到伯父关心晚辈,善于启发、教育晚辈。3 .学习“笑谈碰壁这部分。(1)引导学生理解“把鼻子碰扁了” “几次”“四周黑洞洞的” 等重难点词句。(2)引导体会鲁迅不怕挫折,顽强的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 精神。4 .学习“燃放花筒”这件事。课件出示:我突然注意到他脸上是我从来没看见过的。引导学生聚焦神态描写的句子,体会伯父的慈祥。这是一位慈祥、真性情的伯父,因为伯父买了许多爆竹和花筒给 “我们”,他放花筒时神情是那样自然而和
12、谐。5,学习“救助车夫”这部分。(1)学生自由读第五部分。(2)课件出示插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图上的内容。(3)结合资料,理解鲁迅的身份;对照插图,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自由交流)6 .学习“关心女佣”这部分。(1)指名读,思考:阿三回忆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交流明确: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7 .留疑:鲁迅在其他人眼里又是怎样的形象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第27课有的人一一纪念鲁迅有感。教学板书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首先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掌握后,以鲁迅先生 的追悼会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周晔的悲痛心情,再带领学生走进 周晔的回忆中。接下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行
13、文特点,并给文章中叙 述的几件事加小标题,让学生对文章的行文思路更加清晰。最后通过 交流探讨,让学生对人物品质有更深刻的体会。不足之处在于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今后,我要着力于课堂模式的 多样化,多引导学生根据阅读自己发现问题,找出答案,学生之间最 大限度地展开互说互评。答案模式也可以多样化,拓宽多样化思维, 不必拘泥于标准答案。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 .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3 .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语 文要素】教学重难点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教学课时1课时一、谈
14、话导入,揭示新课师:同学们,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些了 解。鲁迅走了,但他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很多,有怀念,更有深深的思 考。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纪念鲁迅的文章,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 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经典诗篇有的人。(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自读诗歌,将诗歌读流畅。2.再读诗歌,要求:把握诗歌主要 内容,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明确:第1小节写了哪两种人;第24小节写出了这两种人对待 人民的不同态度;第57小节写出了人民对这两种人的不同态度。3 .教师指导学生划分朗读节奏(课件出示),指导读好停顿和重 音。(教师示范第1小节,指名轮流读第24小节,自由读第5
15、-7小 节。)4 .自由朗读。三、对比品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L默读诗歌,思考: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明确:对比的写法。第24小节对比的是有的人对人民的不同态 度;第57小节对比的是人民对有的人的不同态度。这两部分内容之 间又是一一对照的,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结局。5 .(课件出示插图和文字)小组对比朗读,交流探讨:(1)“有的人”指的是哪两种人?这两种人本质的不同是什么?(虽生犹死,虽死犹生)(2)对这两种人,你认为作者的态度一样吗?你对这两类人的 态度呢?(学生自由说一说)小结:是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人民更爱戴、敬仰、怀 念损害人民利益的人,人民更痛恨、鄙视、憎恶 四、借助资料,
16、自主探究,感受鲁迅形象1 .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3篇课文及课外资料,围绕“诗题叫有 的人,如果没有副标题和学习提示,你能借助资料,读出其中一种 人就是指鲁迅先生这样的人吗?从哪里读出来的”这一问题展开学习。2 .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推选代表汇总。预设:(1)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借助鲁迅自嘲一诗 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及其名言“我好像一头牛, 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来理解,感受鲁迅一心为民,甘愿 为民牺牲的精神。)(2)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借助鲁迅的散文 诗集名字一一野草来理解)(3)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借助前面所学课文
17、及他人对鲁迅的评价来理解,感受鲁迅关心劳苦大众、为别人想得多 而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4)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借助前面所学课文及 随文补充的资料来理解,结合其逝世当天的情景,体会“人民永远记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1 .师: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 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一”字你们知道他 是谁吗?(鲁迅)2 .(课件出示鲁迅简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节选自鲁迅的短 篇小说故乡。(板书课题:少年闰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词语,读通句子。2 .默读课文,思考:“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 “我们”之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上册 语文 第八 单元 教案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