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上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上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上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上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附目录)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6测量距离和时间一7运动物体的位置和快慢8运动与力9运动的形式10车来了6测量距离和时间【教材分析】测量距离和时间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 第一课时。本节课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距离和时间的问题,以探索测量距离和时间的为 主线,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活动中,经历观察、测量等科学探究的过程, 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在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交流。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要想知道两地之间有多远,有哪些 测量方法? ”,提示学生准备材料
2、:卷尺等。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思考的方向, 揭示探究主题;指导学生为课上探究活动准备相应的材料。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此部分包括 两个活动:活动一:量一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通过呈现分别用脚、用步、用鹿、用木棒、 用卷尺等方法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的图片。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并记录测量的结果,初步建立“距离”的概念。活动二:测一测跑一段距离需要多长时间。 呈现了三名学生测量跑一段距离需用多长时间的图片。指导学生使用电子停表来测量时间。 资料卡对电子停表的使用提供了方法指导。第三部分拓展活动:“了解精确测量距离的工具有哪些。指导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 测量距离的工具有很多
3、,大部分工具是比较粗放的,不能精确测量,提示让学生认识能精确 测量距离的有关工具,了解精确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本课遵循从生活入手,从常用的方法入手,结出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并熟练掌握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学生分析】【板书设计】运动物体的位置和快慢参照物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距离相同比时间 时间少的快时间相同 比距离 距离长的快速度=路程+时间运动得快慢的可以用速度大小来表示。速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小时、米/秒。8运动与力【教材分析】运动与力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物体
4、的运动单元的第三课 时。本节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为载体,指导学生观察、描述物体的不同运动状态;学 生尝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知道这是力作用的结果。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怎样让自行车动起来?怎样改变自 行车运动的快慢?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材料包出示学生需要准备的研究材 料,提示学生提前准备研究材料,便于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第二部分活动过程,由三部分 组成,通过图片展示不同运动状态的物体,:荡动的秋千、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引导学生明确 什么是运动状态的变化。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学生分别尝试改变风车、空易拉罐、 笔盒的运动状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改变物体的
5、运动状态,体会到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 要给物体施加力。通过现象推断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第三部分拓展活动,联系生活一 观察生活中运动的物体,了解它们的运动状态是怎样发生改变的。进一步感受到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需要给物体施加力。将探究延伸到课外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通过简单的观察和动手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倾听、表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什 么是运动状态的变化。体会到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 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学生分析】物体的运动必然是力作用的结果,学生在学习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时,对力已有了 初步的体验和感受。而且学生在日常的
6、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力的经验,如风的力量可 以推动风车转动,水力可以让小水轮转动,用力推桌子可以使桌子移动位置等。但在实际的 生活中,学生并没有注意到力的存在,不知道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的关联,进而寻找物体运 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从中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L能够举例说明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启动或停止; 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科学探究目标:1 .在教师引导下,能够依据证据运用推理的方法得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2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力的关联的探究表现出探究兴趣。3
7、 .愿意倾听,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了解运动与力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重 难 点】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给物体施加力。【器材准备】学生准备:纸风车、空易拉罐、矿泉水瓶、核桃教师准备:小球、小车、小铁锤【教学过程】一、导入1 .师:我们来上一节科学课,这节课有好多玩具,你喜欢玩吗?生:喜欢!PPT3出示师:出示纸风车。(拿出风车)这是风车,小组内玩一玩吧!想一想,是什 么让风车转起来的?要想让它转得更快,可以怎样做?学生分组玩风车。2师: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你的发现。是什么让风车转起来的?生:使劲吹气、用手扇风等。教师引导说出:用力;是力让风车转起来。师
8、:那我们想让风车转的更快,你是怎么办的?生:加大力量。PPT4出示怎样让风车转的更快?3 .师:对,看来,风车的转动与力有关。那么,其他物体的运动呢?是否也与力有关系 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运动与力。4 . PPT 5出示板书课题,同时课件出示课题。二、探究活动(一)观察物体的运动现象,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1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先到生活中看一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PPT6出示秋千和汽车的运动状态。然后描述一下这些物体的运动状态。PPT7出示教师播放荡秋千的视频。2 .学生小组讨论。3 .师生交流:荡秋千时,秋千开始时是静止的,推动秋千后,秋千开始运动,在运动过
9、 程中有时快,有时慢,最后会慢慢停下来。骑自行车时,自行车有时会快,有时慢,有时师: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这么多科学道理,那么你还能描述更多 物体的运动状态吗?生:汽车行驶时,有时快有时慢,有时生:扔铅球时,铅球生:工人叔叔拉车时4 .PPT 8出示师生小结: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快慢发生 改变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二)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 PPT 9出示师:同学们刚才描述的物体运动的状态都很好,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是 怎样改变的呢?生:荡秋千时,我们一推它,它就动了。生:跑在路上的汽车,一踩油门,车就跑快了。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么看
10、来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一种神秘的东西有关,这种东 西是什么呢?下面你们用手中的几种物品,自己试一试改变它们的运动状态,我看能不能找 出这种神秘的东西。师:请你们拿出纸风车、易拉罐、还有铅笔盒,你们想办法让这几种物品都动起来,看 看有什么发现。2、学生分别做实验,让这些物体动起来,改变它们的运动状态。3、学生汇报交流发现。师:通过活动,你们有什么发现?哪个小组给大家分享一下。生:纸风车静止时,我用嘴吹了一下,它就转起来了,我再用大力吹,它就转的快了。生:我用手推易拉罐,易拉罐就开始滚动,然后我用大力气推它,它就滚动的更快了, 最后我用手阻挡它,它就停下来了。生:铅笔盒师:那么你们找到这种神秘的东
11、西了吗?生:是力OPPT 10出示师:很棒!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通过这几个小活动我们真切 感受到了有力的存在才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4. PPT 11出示师生小结,课件出示结论: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三)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吗?师:当我们给静止的物体施加力之后,物体就运动了,那运动着的物体是否具有能量呢?生:我觉得应该有。师:说一下理由,可以举例说明。生:我看到落下的雨滴落到水里会溅起水花,说明向下落的雨滴有能量。生:被踢飞的足球砸到感到很疼,说明运动的足球也有能量。生:师:同学们先看一段视频,注意观察,这些一些运动的物体碰到其他物体后,其他物
12、体 有什么变化。1. PPT 12出示课件出示视频:人们扔出的保龄球,将球瓶撞到的场景;快速挥动的高 尔夫球杆将高尔夫球打飞很远的场景。师:同学们说说球瓶是怎么倒的?高尔夫球怎么飞出去的?生:保龄球滚过去后,就把球瓶砸倒了。生:挥动的杆子把高尔夫球打飞了。师:同学们观察的很好。下面我们也做几个游戏,看看有什么发现?1.学生分别做用小球砸矿泉水的游戏和砸核桃游戏。教师同时出示活动要 求。师:同学们,我看你们都玩的很尽兴,你们通过这几个游戏有什么发现?哪 个小组先给大家分享一下。生:我们发现扔出的小球,会把矿泉水瓶砸倒,说明扔出的小球是由能量的。生:我们将锤子举起来,向下砸去,核桃就碎了,说明锤子
13、这时是有能量的。师:看来同学们都有重大发现。3 .师生小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4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像我们刚才这样,依据事实,推出结论,这就是在推理。课件出示:依据运动的球能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能把核桃砸开等事实,推出运动的 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就是在推理。三、拓展活动PPT 13出示师:生活中,还有更多运动的现象,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观察生活中运动的 物体,说一说它们的运动状态是怎样发生改变的。【板书设计】运动与力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运动状态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9运动的形式【教材分析】运动的形式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四 课时。本课设计了观察小球的运动、观
14、察更多物体的运动、分析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形式等相 关内容作为学生探究主题,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物体有不同的运动形式。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科书再现了一个生活中常见到的活动场景, 即学生拿着纸风车奔跑,纸风车迎风转动的情景。根据这一情景,导语提出了本课将要探究 的方向:当拿着纸风车奔跑时,奔跑的人在做什么运动?纸风车在做什么运动?第二部分活 动过程。活动一让小球动起来,让学生用图示的方式,将小球的运动轨迹画出来;活动二让 更多的物体动起来,学生先想办法让物体运动起来,然后观察运动物体上标注点的相对位置 变化,再用图示的方式将标注点的位置变化情况画出来。活动三探究运动的物体包含哪
15、些运 动方式,让学生明确物体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彼此关 联的。第三部分拓展活动说一说运动的自行车包含哪些运动形式,通过对运动的自行车的观 察,更好地理解运动的形式。本课学习内容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形式, 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学生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物体的运动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运动的形式,但他 们对物体运动形式的认识却是肤浅的片面的,仅限于有限的生活经验,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 认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L能够列举并描述生活中物体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运动方式;2.通过比较不同的运动,举例说明各
16、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能够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 果。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物体不同运动形式和特征的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难点】1 .通过比较不同的运动,举例说明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2 .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器材准备】学生准备:搜集关于物体运动的形式相关资料。教师准备:小球、小木块、钢尺、风车、课件、记录表。【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 PPT 1出示课题运动的形式。2. PPT 3出示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玩具,看,这是什
17、么?(出示风车)你 知道怎么玩吗?(学生自由发言)3,请一名学生手持风车从教室前跑到教室后,让风车转起来。其他学生观察风车是怎么 运动的,手持风车的同学又是怎样运动的。(学生观察汇报。)4,小结: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是不同的,引出课题一一运动的形式。二、活动探究活动一:让小球动起来1 . PPT 4出示(出示小球)老师这还有一个好玩的玩具,请同学们按小组玩一下,在 玩的过程中画出它的运动路线。2 .学生活动:利用不同的玩法让小球动起来,并画出它的运动路线。玩小球记录单我们的玩法小球的运动路线3 .展示汇报。4 ,小结:小球可以进行直线运动,也可以进行曲线运动。活动二:让更多的物体动起来1
18、.PPT5出示教师出示木块、钢尺、风车,提出问题:怎么让它们也动起来?(学生小组讨论)2 .汇报实验方案(1)在桌面上推小木块。(2)将钢尺的一端按在桌面上,另一端露出桌面并用手拨动后释放。(3)用嘴吹风车或拿着风车跑动。3 .教师引导:为了便于记录它们的运动路线,在这些物体上标记两个点,用这两个点的 运动路线表示该物体的运动路线。4 .PPT6出示学生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我的方法运动路线木块钢尺风车5 .小组汇报。6,小结: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活动三:探究运动的物体包含哪些运动方式1 . PPT7出示教师出示购物车、电风扇、座钟等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物品工作时, 哪些
19、部位在运动?(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由发言).提问:这些部位在运动时、是哪种运动方式呢?小组探究运动的物体各部位的运动方式。物品名称运动部位运动形式购物车电风扇座钟3 .小组汇报。4.小结:一个运动的物体可能包含多种运动方式。三、拓展活动说一说运动的自行车包含哪些运动形式。【板书设计】运动的形式1 .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 .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0【记录表】玩小球记录单我们的玩法小球的运动路线我的方法运动路线木块钢尺系有细绳的螺帽风车10车来了教学目际:1 .知道列车快速通过时会带动气流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安全标线, 了解交通安全的常识,
20、掌握自我教护、避险与逃生基木技能。2 .能基于所学知识,对列车行驶中气流交 化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所学知识,制 订探究列车带动流变化的探究实验计划,并展开探究活动;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 过程及结论。3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4 .珍爱生命,具有自我保保护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重点知道列车快速通过时会带动气流 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认识生活中常见交难点通安全标线。重点难点:知道列车快速通过时会带动气流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认识生活中常见交通安全 标线。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火车并不陌生,但是并不知道为什么要离火车远一点,本节课的 教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体的运动 2022 小学 科学 青岛 五四 第二 单元 物体 运动 教学 设计 目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