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总结.docx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总结.docx(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总结第1章组织学绪论1 .组织的概念和类型组织的概念:由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及细胞间质组 成的结构。组织的分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常用的石蜡切片技术:HE染色,嗜酸性,嗜碱性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H-E染色苏木精(碱性染料):将嗜碱性物质(本身酸性)染成紫 蓝色细胞核中的DNA、RNA,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伊红(酸性染料):将嗜酸性物质(本身碱性)染成红色细胞质、细胞外基质、膜性结构(线粒体、溶酶体、滑面内质网)这种用苏木精和伊红进行联合染色的方法称H-E染色嗜碱性:易于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可被苏木精染成紫 蓝色。嗜酸性:易于被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可被伊红染成
2、红色。第4章血液.血液的组成,血浆、血清及血细胞的概念血液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血浆(55%):是血液的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是水,其 余为血浆蛋白,脂蛋白,酶,激素,无机盐和多种营养代谢物质血清:血液凝固成血块后析出的淡黄色液体血细胞(45%):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 .红细胞数量、形态结构、大小、结构特点,血红细胞数 量及功能数量男(4.05.5x1012) /L女(3.55.0x1012) /L红细胞形态结构大小结构特点双凹圆盘状,周边厚,中央薄直径约为7.5pm无核,无细胞器,含大量血红蛋白男 120150g/L女 110140g/L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血红蛋白数量
3、功能3 .网织红细胞及其结构特点外周血中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蓝色细网或颗粒(残留的核糖体).白细胞的结构特点、数量及分类、各类白细胞的百分比结构特点数量分类无色,有核,球形细胞4.0-1 Ox 109/L有粒白细胞无粒白细胞.五种白细胞的光镜结构特点及功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光镜结构特点球形,核杆状或分25叶,胞质为极浅的粉红色,可见细小均匀的中性颗粒(大小一 致,分布均匀,细小中性) 球形,核不规则,呈分叶状或型,色浅,胞质可见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嗜碱性分 泌颗粒含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嗜碱 性强的颗粒,球形,核大而圆,色深,一侧 常有凹陷,胞质少,嗜碱性, 染天蓝色,内含大量游离核糖 体、少量嗜天
4、青颗粒(溶酶体) 以及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 体和线粒体体积最大的白细胞,核卵圆 形,肾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 胞质多,弱嗜碱性,染灰蓝色, 含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 功能变形运动和趋化性吞噬细菌,形成脓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50 70%0.5-3%0-1%20 30%38%嗜酸性粒细胞抗凝血参与过敏反应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NK淋巴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 单核细胞有变形运动能力和趋化性吞噬功能参与免疫应答分泌功能.血小板的数量、光镜结构特点及功能数量:(100300) X109/L结构特点:表面吸附有血浆蛋白,其中有多
5、种凝血因子功能:凝血,止血,参与内皮修复,合成前列腺素第5章软骨和骨1 .软骨组织的结构,软骨细胞的分布特点、光镜结构特点及功能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和软骨基质(纤维+无定形基质)构成。软骨细胞分布特点:周边部分的细胞较小,扁圆型,单个 分布;越靠近中央,细胞越成熟,体积逐渐增大,圆形或椭圆形,多为2-8个成群分布。光镜结构:成熟的软骨细胞,核小而圆,可见1-2个核仁, 胞质弱嗜碱性。功能:产生软骨基质.同源细胞群,软骨陷窝,软骨囊的概念同源细胞群:由一个幼稚软骨细胞分裂而来的2-8个成熟 软骨细胞成群分布在软骨中央形成的细胞群。软骨陷窝:软骨细胞包埋在软骨基质中所在的腔隙。软骨囊:紧靠软骨陷窝的
6、部位硫酸软骨素相对较多,故此 处呈强嗜碱性,于HE染色切片中,形似囊状包围软骨细胞。故此区域称软骨囊2 .透明软骨的特点.分布较广,包括肋软骨,关节软骨,呼吸道软骨等。1 .具有较强的抗压性,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较其他软骨 易断裂)。2 .成分主要是交织排列的胶原原纤维,由于纤维很细,且 折光率与基质接近,故HE染色无法分辨。3 .基质中含大量水分,这是透明软骨呈半透明的重要原因 之一。4 .骨组织四种细胞的分布、结构和功能骨祖细胞:是骨组织的干细胞,位于骨膜内。细胞呈梭形, 较小,胞质少,核椭圆形或细长形。骨祖细胞可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分布在骨组织表面,多呈矮柱状,通常单层
7、排列,分泌活跃的细胞可见其底部和侧面出现突起。细胞核呈圆形,位于远离骨表面的细 胞一端。胞质嗜碱性。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骨基质的有机成分。骨细胞:是一种多突起的细胞,单个分散在骨板之间或骨 板内。胞体所在的腔隙称骨陷窝,突起所在的腔隙称骨小管。刚转变的骨细胞和成骨 细胞相似,仍能产生少量类骨质。成熟的骨细胞胞体变小,呈扁椭圆形,细 胞器减少,突起延长,相邻骨细胞的突起以细缝连接。骨细胞具有一定的溶 骨和成骨作用,参与调节钙、磷平衡。破骨细胞:数量少,散在分布于骨细胞表面,是一种巨大 的多核细胞,一般认为由单核细胞融合而成。细胞形态不规则,核6-50个不等。胞质 嗜酸性强,细胞器丰富,尤以溶酶体和
8、线粒体居多。功能活跃的破骨细胞有明显的极性。在骨组织内,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相辅相成,共同参与骨的成长和改建。5.骨板的结构骨质的结构呈板层状,称骨板,成层排列的骨板犹如多层 木质胶合板。同一骨板内的纤维相互平行,相邻骨板的纤维则相互垂直,这种结构形式 有效地增加了骨的强度。6.骨单位的定义、组成、意义骨单位,又称哈弗斯系统,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 板围绕中央管构成,是长骨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多, 长筒状,其方向与骨干长轴一致。第6章肌组织.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光镜结构骨骼肌:骨骼肌纤维为长柱形的多核细胞。肌膜的外面有 基膜紧密贴附。骨骼肌细胞是多核细胞,一条
9、肌纤维内含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细胞核, 位于肌浆的周边即肌膜下方。核呈扁椭圆形,异染色质较少,染色较浅。在骨骼肌纤维与基膜之间有一种扁平有突起的细胞,称肌卫星细胞。在肌浆中有沿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呈细丝样。心肌:心肌纤维呈短柱状,多数有分支,相互连接成网状。 心肌纤维的连接处称闰盘,在HE染色体的标本中呈着色较深的横形或阶梯状粗线。心肌纤维的核呈卵圆形,位居中央,有的细胞含有双核。心肌纤维显示有横纹, 但其肌原纤维和横纹都不如骨骼肌纤维的明显。平滑肌: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无横纹。细胞核一个,呈 长椭圆形或杆状,位于中央,收缩时核可扭曲呈螺旋形,核两端的肌浆较丰富。1 .肌原纤维、明带、
10、暗带的概念肌原纤维:由上千条粗、细两种肌丝沿肌原纤维的长轴排 列组成的一种骨骼肌纤维。明带:肌原纤维中只含细肌丝的单折光带,又称I带暗带:肌原纤维中粗肌球蛋白丝所在的具有重折光性区段,又称A带。A带中央的浅色窄带称为H带,仅有粗肌丝,H带两侧 的暗带部分两种肌丝皆有。H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M线。I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Z线。2 .肌节的位置、结构及功能位置、结构:骨骼肌纤维中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 原纤维称为肌节,每个肌节由功能:肌节第次排列构成肌原纤维,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 功能的基本单位3 .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肌丝、横小管、肌浆网、三联 体的结构肌丝:粗肌丝位于肌节中部,两端游离,中央借M线
11、固 定。细肌丝位于肌节两侧,一端附着于Z线,一端伸至粗肌丝之间,与之平行走行, 其末端游离,止于H带的外侧。横小管:是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其走向与 肌纤维长轴垂直,位于明带和暗带的交界处肌浆网:是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 其中部纵行包绕一段肌原纤维,称纵小管,两端扩大呈扁囊状,称终池。第2章上皮组织.P9上皮特点细胞多、间质少极性无血管分布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1 . P9表格单层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变移上皮上皮类型单层扁平上皮主要分布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 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5.闰盘的
12、光、电镜结构与功能(EM:横中桥,纵门健)心肌纤维显示闰盘是心肌细胞胞之间的界限,在该处相邻 两细胞膜凹凸镶嵌,细胞膜特殊分化,紧密连接或缝隙连接,闰盘对兴奋传导有重要作 用闰盘位于Z线水平,由相邻两个肌纤维的分支处伸出许 多短突相互嵌合而成,常呈阶梯状,在连接的横位部分,有中间连接和桥粒,起牢固的连接作用,在连接的纵位部分,有缝隙连接,便于细胞间化学信息的交流和电冲动的传导, 这对心肌纤维整体活动的同步化是十分重要的第7章神经组织1 .神经细胞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尼氏体与神经原纤维。 树突和轴突的概念、结构神经元由胞体,树突,轴突组成。胞体细胞核位于胞体中央,大而圆,核被膜明显,常染色质多
13、,故着色浅,核仁大而圆。细胞质含有较发达的 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微丝、神经丝和微管以及高尔基复合体等。光镜下特征结构 为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尼氏体:在光镜下呈嗜碱性颗粒或小块。电镜下,由发达 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具有活跃的蛋白质合成功能,主要合成更新细胞器所 需的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需的酶类以及肽类的神经递质。神经原纤维:在镀银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交错排 列成网,并伸入树突和轴突。电镜下由微观和微丝构成。树突:神经细胞伸出的树枝状细胞突起。每个神经元有一 至多个树突,形如树枝状,即从树突干发出许多分支。在树突分支上常见许多棘状的小 突起,称树突棘。轴突:神经细胞长的突起
14、。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通 常自胞体发出。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常呈圆锥形,称轴丘,光镜下此区无尼氏体,染色淡。轴突表面的细胞膜称轴膜,内含的胞质称轴质,轴质内有大量微管和神经丝。2 .神经细胞按突起数量分类及按功能分类,反射弧按数量分类:多极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双极神经元有两个突起,一个是树突,另一个是轴突;假单极神经元,从胞体发出一个突起,距胞体不远又呈形分为周围突和中枢突。按功能分类:感觉神经元或称传入神经元多为假单极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脑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的末梢分布在皮肤和肌肉等处,接受刺激, 将刺激传向中枢。运动神经元或称传出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脑、脊髓和植
15、物神经节内,它把神经冲动传给肌肉或腺体,产生效应。中间神经元,介于 前两种神经元之间,多为多极神经元。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3 .突触的概念、结构、分类、化学突触与电突触的超微结构概念: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 递信息的结构称突触。结构:突触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三部分 构成。分类:突触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化学突触以神经递质 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是一般所说的突触。电突触实际是缝隙连接。超微结构:电镜下,可以见到突触前、后成分彼此相对的 胞膜,分别称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突触前成分一般是神经元的
16、轴突终末,呈球状膨 大,在镀银染色的切片呈棕黑色的圆形颗粒,称突触小体,内含许多突触小 泡,还有线粒体、微丝和微管等。4 .神经胶质细胞分类与功能分类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功能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和多种生长因子,分化形成胶质瘢痕。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转变为巨噬细胞,吞噬死亡细胞的碎屑产生脑脊液,保护和营养5 .有髓神经纤维的光镜结构,神经膜与髓鞘的形成及其超 微结构光镜结构:HE染色一网状,饿酸染色一黑色。神经膜与髓鞘的形成:在有髓神经纤维发生中,伴随轴突 一起生长的施万细胞表面凹陷成一纵沟,轴突位于纵沟内,沟缘的胞膜相贴形成轴突系 膜。轴突系膜不断伸长并反复包卷轴突,
17、把胞质挤至细胞的内、外边缘及两端(即靠近 郎氏结处),从而形成许多同心圆的螺旋膜板层,即为髓鞘。超微结构:长卷筒状的施万细胞细胞膜延长成同心圆包在轴突外。中央为轴突,外周包裹有髓鞘,髓鞘形成细胞为施万细胞。髓鞘分为许多节段。 髓鞘节段间较细的部分叫郎飞节,相邻两个郎飞节之间的一段神经纤维称结间体。神 经膜外有基膜。6 .神经末梢的分类及其功能分类感觉神经末梢游离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环层小体肌梭运动神经末梢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内脏运动神经末梢参与产生触觉参与产生压觉和振动觉本体感受器,感受骨骼肌伸缩变化支配肌细胞的收缩调节腺细胞的分泌功能参与形成冷、热、轻触和痛的感觉7 .运动终板的结构与功能结构:有髓
18、神经纤维抵达骨骼肌时失去髓鞘,其轴突反复分支,每一分支形成葡萄状终末与一条骨骼肌纤维建立突触连接,此连接区域呈椭圆形 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或神经肌连接。功能:运动终板处的肌纤维含丰富的肌浆,有较多的细胞 核和线粒体,肌纤维表面凹陷成浅糟,突终末嵌入浅糟内。糟底肌膜即突触后膜,它又 凹陷成许多深沟和皱褶,使突触后膜的表面积增大。第8章神经系统1.血-脑屏障:组胚学屏障的共同结构,毛细血管内皮和 基膜血-脑屏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神经胶质膜构成。 脑和脊髓的毛细血管属连续型,其内皮细胞之间以紧密连接封闭第9章眼和耳.眼球壁的三层结构眼球壁由外至内依次分为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三层。角膜从前至
19、后分为5层:角膜上皮,前界层,角膜基质, 后界层,角膜内皮。角膜透明,成分的规则排列、富含水分、无血管和黑素细 胞存在。巩膜呈瓷白色,主要由大量粗大的胶原纤维交织而成,质 地坚韧,是眼球壁的重要保护层。角膜缘是角膜与巩膜的带状移行区域,内侧有环形的巩膜 静脉窦,巩膜静脉窦内侧有小梁和小梁间隙构成的小梁网。血管膜:从前向后依次为虹膜基质、睫状体基质、脉络膜。虹膜内重要结构有瞳孔括约肌,瞳孔开大肌,分别控制瞳 孔缩小和开大。睫状体由睫状肌、基质和上皮组成。睫状肌为平滑肌,有 纵向、放射状和环形三种走向。基质为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的结缔组织。上皮由立方形色素上皮细胞的外层和 素细胞和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
20、。视网膜:由外向内依次是色素上皮层、视细胞层、双极细 胞层、节细胞层。色素上皮层由色素上皮细胞构成,含大量粗大的黑素颗粒 和吞噬体。可防止强光对视细胞的损害。色素上皮及其紧密连接对视网膜的内 环境稳定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视细胞层有视细胞,又称感光细胞,分为胞体、外突(树 突)、内突(轴突)组成。外突中段的缩窄将分为内节和外节,内节是合成感 光蛋白的部位,感光物质经缩窄处到达外节。外节是感光部位,有大量有能感 光的镶嵌蛋白。视杆细胞:数量多,内含视紫红质,感受弱光,膜盘不断 更新。视锥细胞:数量少,内含视色素,感受强光和颜色,膜盘 不脱落双极细胞层中的双极细胞是连接视细胞和节细胞的纵向中间神经元
21、。节细胞层中的节细胞是具有长轴突的多极神经元,树突主 要与双极细胞形成突触,轴突穿出眼球壁构成视神经。视网膜中有各种神经胶质细胞,如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 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还有一种特有的放射状胶质细胞,又称米勒细胞,具有营 养、支持、绝缘和保护等作用重要结构:黄斑,中央凹,视盘等.视网膜视部的四层结构和各层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功能视网膜视部包括色素上皮层,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节 细胞层。细胞结构及功能见13.黄斑、中央凹和视盘的概念和 特点。黄斑是视网膜后极的一浅黄色区域,正对视轴处,呈横向 椭圆形,直径l-3mm中央凹是黄斑中央的一个浅凹,为视网膜最薄的部分,只 有色素上皮和视锥细胞。视盘又
22、称视神经乳头,位于黄斑鼻侧,圆盘状,呈乳头状 隆起,中央略凹。此处无感光细胞,为胜生理盲点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其他:肺泡和肾小囊肾小管等胃,肠,胆囊,子宫等呼吸管道等未角化的:口腔、食管和阴道角化的:皮肤表皮眼睑结膜、男性尿道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3. P10杯状细胞的分布、光 镜特点和功能位置:肠道单层柱状上皮、呼吸道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形态:似高脚酒杯,底部狭窄,含深染的核,顶部膨大, 充满粘原颗粒功能:分泌粘蛋白,与水结合成黏液,润滑和保护上皮4 . P10内皮与间皮的概念和光镜特点内皮:衬贴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间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心包膜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3、细胞呈多边形,胞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垂直观:细胞扁平,中央有核处较厚,其余部分胞质很薄5 .被覆上皮的分类及各类上皮的结构特点4.内耳感受器的名称、结构特点和功能。包括耳蜗(螺旋器)、前庭(位觉斑)、半规管(壶腹 崎)。耳蜗外形如蜗牛壳,骨蜗管和套嵌在其内的膜蜗管围绕中 央锥形的蜗轴盘旋约两周半。骨蜗管上部为前庭阶,下部为鼓室阶,两者通过蜗孔相通。 骨蜗管横切面呈三角形,上壁为菲薄的前庭膜,外侧壁为血管纹(含毛细血管的复层 上皮),上皮下方为螺旋韧带,下壁由骨螺旋板和基底膜共同构成。基底膜面向鼓室阶的 上皮为单层扁平状,面板膜蜗管的上皮为单层柱状,并局部增厚形成螺旋器。螺旋器由 支持细胞和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组织学 胚胎学 重点 知识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