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进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将进酒.邓浩教学目标:1.基础学问目标:李白诗意;2.思想教化目标:李白的品质;3.实力培育目标:诵读、鉴赏。教学重点:诗意。教学难点:诗意。教学类型:鉴赏。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教学过程与步骤:出示诗歌全唐诗卷162_8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孤独,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子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2、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一、诵读提示(先范读;再指导;再范读;再生读) 这首诗的旨趣跟蜀道难不同,它着力刻画的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是借劝酒为名吐胸中块垒。全诗的基调是豪放的,但思想感情却非常困难。诵读时应当伴随着诗人感情的发展改变,适当地变换声调和节奏,力求再现诗人的形象。指导诵读的要点如下: 1.开头两联均用“君不见”领出,“君”,揭岑夫子、丹丘生。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一联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即用眼前景物起兴而又具有比方的作用,诵读时头脑中须有黄河奔流的视象。“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联系承“不复回”而
3、来,说及人生。“悲白发”,犹言人生易老,叹意极浓,“悲”字当重读,再用“朝如”句补足其意。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当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2.以下节奏渐渐加快。“人生”一联为人题语,重音当落在“尽欢”和“空对月”上。“天生”一联说明“须尽欢”的理由,显示了诗人对将来的信念,应当读得掷地有声;读后宜作一顿(这里的潜台词是“既如此,那就”),为诗中策一个高潮蓄势。第一个高潮在“会当一饮三百杯”这句上,应当读得豪气十足,要用升调读,“三百杯”一语尤当着力加以渲染;为突出这一句,上句“烹羊宰牛且为乐”宜轻读。 以上是诗的铺垫部分,读后可作稍长停顿。 3.“岑夫子”以下六句
4、为诗意转换处,亦可视为下面劝酒歌的引语,应当读得亲切,节奏渐渐加快,重者依次落在“将”“莫停”“歌”“倾耳听”请字上,突出拆请之意。读完,稍作停顿。 4“钟鼓”一句至结尾为诗的主体部分,诗人借此尽吐胸中块垒,必需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特性。 “钟鼓”二句是这支劝酒歌的主题,也是全诗主旨所在。诗人说这话时,其愤激之情必当见于辞色,应当读得从容。“不足贵”“不复醒”二语当用极强音读,以见其憎恶、鄙弃之深。其下“古来”二句是以抒情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亦可见诗人盖世之气和狂放之态。两句之中,上句为宾,宜轻读,略示“风歌笑孔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之意;下句为主,宜重读,要表现出十足的
5、自信。 “陈王”二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为例,可用叙述调读而略带感情色调。重音当落在“恣欢谑”三字上,但欢中有悲,因为诗人说陈王,其实又是说自己,不过是明珠暗投借酒消愁而已。其下两句也是有主有宾:“主子”句为宾,宜轻读;“径须”句为主,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豪放之态如见,直重读。读后应稍作停顿,为结尾的抒情高潮蓄势。 结尾前三句当快读,至“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再用夸张语调读最终三字,“古”“愁”之后皆当有延长音这是全诗的高潮,须有强大的声势,才能显示诗人的飘逸的风格,不是一般的儿女愁情。 二整体感知 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古代的歌辞,有以饮酒放歌为言的,有以濡首荒志为戒的。李白这首诗虽
6、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肯定程度上给予这个历来被很多诗人歌颂过的诗题以主动的内容,这是值得重视的。要点有两个: 首先要看到“钟鼓”两句是一种特别的艺术概括方式,是当时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黑暗现象在诗人心灵中的折光反映。这首诗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所以才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事实上是对当权者和豪门贵族的否定;但他又无力变更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方法进行抗拒,因而又写道:“但愿长醉不复醒。”这
7、种概括方式,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寻他表现不事权贵的意志的写法颇为相像。 其次,“古来”二句从某种意义上看,也是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古来圣贤”,至高至大莫若孔子、孟子,他们为宣扬自己的政治主见而奔跑于各诸侯国之间,辛苦备至,可有谁听他们呢?真是“孤独”得很!诗人着穿了这一点,对统治者不再抱有幻想,决心逃于酒乡,所以接着就说:“唯有饮者留其名。” 这首诗也流露出诗人思想上的冲突:一方面,他有用世的想法,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另一方面,他又想用饮酒的方法使自己从明珠暗投的苦闷中解脱出来。他崇拜曹植,赞扬他“斗酒十千恣欢谑”的做法,也证明白他这个思想冲突的存在。 李白的狂歌痛饮终归是一种
8、消极行为,但这是他的傲世看法和豪放不羁的特性所使然,是无法变更的。杜甫在结识他之初就看出了这一点,曾试图劝服他,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杜甫这个指责是正确的,但我们也不行忽视李白的饮酒诗中仍包含着主动的内容。 三鉴赏要点 1.感情上大起大落 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改变极快,可分四个层次: 开头四句写悲。 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这是非同寻常的。诗人写黄河,颇能显示它的雄伟气魄和浩大声势,如“黄河如丝天际来”“洪波奔流射东海”(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等,其基调是壮;这次则不同一诗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巅,顷刻间就
9、着遍了它的万里流程,因有“不复回”之叹,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其基调却是悲。由此联想人生,诗人头脑中便出现了这样一幅图景: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真是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间一样短促啊!至此,诗人的悲意更浓了。 “人生”以下六句写欢。 但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马上转悲为欢。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挚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兴奋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信任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于是连呼“烹羊宰牛”,打算像东汉高校者郑玄那样“一饮三百杯”。诗人这
10、种快乐感情是真实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因为他说出了“尽欢”的正值理由。 “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 待到酒宴起先,诗人举杯劝饮,他的感情突然由快乐转为愤激,这是因为他要借此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渲泄出来。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复醒”一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地表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但这又不仅是为了一己遭受,他还想到了“古来圣贤”(其中也许有孔子、孟子一类人,也有屈原、贾生一类人),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者所用。诗人说他们“孤独”,不是否定他们,而是为他们惋惜
11、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这是他非常景仰的人,他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明珠暗投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为结尾说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 “主子”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这一层写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极点。这是可信的,因为上文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2.夸张的写法 诗中的有些夸张写法是凭借数字来表现的,例如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
12、“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葛成雪”极言人生短促。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诗人横放杰出,用辞大胆,他人莫及,也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答题一这首诗比较简单成诵,所以这道题要求在课堂上完成。可以分两步走:(1)练习背诵,达到基本成诵;(2)参考上文“诵读提示”,逐句指导学生诵读,能读出诗人的感情。 在前一阶段,试读之后最好大致疏通文义,指出韵脚,并划分层次。本诗韵脚依次是:来、回;发、雪、月;来、杯;生、停、听、醒(这里作子声)、名;乐、滤。酌;裘、愁。划分层次当以诗意的发展改变为准,不要按换韵与否。 在后一阶段,老师应作示范诵读,必要也可以逐句领读。 二这道题是为鉴赏这
13、首诗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而设计的。诗中可鉴赏的地方许多,如比兴的写法、用典等等,这些只宜略为道及。以下四小题都是鉴赏的重点: 1.基调,指的是一篇作品整体上的感情色调或氛围。基调经常可以凭直观被感知,但只有经过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例如这首诗,初读一两遍,会觉得它豪气十足,但弄清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以后,就会看出诗人的愤激之情是占主导地位的。准确地说,豪放只是它的外壳,而内核则是愤激。因此,这道题中的两问是有亲密联系的,不要把它们割裂开来;至于先问哪一问,老师可以敏捷驾驭。 第一问答案:愤激。 其次问答案:详见“诵读提示”和“鉴赏要点”中的第1点。 2.这道题是为鉴赏这首诗的基本内容设计的,也
14、有加深理解诗的基调的作用。古代长诗的主旨往往集中在一两个诗句上表现出来,但若不统观诗的全局就很难发觉它们。这首诗中“钟鼓”二句就是这样的诗句,以此为题,正是为了探究诗的全局,这叫做“反其道而行之”。至于拿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二句来比较,只是一种启发方式而已,着眼点其实不在这上面,能说出多少异同之处都无关紧要。 答案要点:详见“整体感知”。 补充:内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看法;所不同的是,前者所谓“快乐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谓“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总起来说,前者于愤激中略见昂扬,后者于愤激中略见低沉。 在表达形式上二者的不同是很明显的。前者是直
15、白,锋芒直指“权贵”;后者是曲达,以“钟鼓撰工”借代权贵。 之所以有上述不同,可能跟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和所选用的题材有关。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初离长安之时,诗人余恨末消,又以游仙为题材,而“安能”二句有卒章显志的作用,不能不直截了当地说出诗人心中的意愿;而将进酒作于此后约七年光景,又值挚友团聚饮酒,尽吐胸中块垒,也要跟饮酒合在一起说,因而只能采纳曲达。 3.首先要正确理解“古来”二句的意思;“圣贤”,不是单指孔孟,也包括全部“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饮者”,决非一般酒徒,而是“圣贤”中逃之于醉乡的人。说圣贤“孤独”,并非贬抑,不过是“千秋万岁名,孤独身后事”之意;说饮者“留名”,固属偏激之辞
16、,表现了诗人的狂放,但既在酒宴上,自然要强调饮酒的意义,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样来说明这两句,则诗人以曹植为例的意图就昭然若揭了。 答案要点: 曹植很有才能,但遭兄、侄猜忌,终不得用。李白敬佩他的才能,怜悯他的遭受,借以自况,故用为例证。 4二夸张的运用是李白诗歌的重要特色之一。设计此题的目的是启发学生对此作一点比较深化的分析,从诗人的思想性格、气质修养等方面了解这种写法的实质。 答案(举三例,供选用): 例一:“朝如青丝春成雪”:这种感受是很多老年人都有的,但由诗人说出,其意义却非同寻常,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政治上的失落感。诗人在25岁上“辞亲去国,仅剑远游”,是“以当世之务自负”的,欲以布衣取卿相
17、之位。如今,25年过去了,他已满头白发,功业上却毫无成就。回首往事,难免有人生短促之叹,也表达了明珠暗投的苦闷。 例二:“会须一饮三百杯”:“一饮三百杯”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详见“补充注释”),李白仰慕古人的大度,有效法之意。在襄阳歌里他曾写道:“鸿鹦村,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这里是重申其意。这种夸张,跟有意张大其辞是有区分的。 例三:“与尔同销万古愁”:愁若止于一身,那是毫无意义的。诗人叹“古来圣贤皆孤独”,为陈思王曹植的遭受抱不平,都表现了愁的深广。用历史的眼光看,“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古代有,今日有,则将来肯定还有这样的愁情唯“万古愁”一语足以当之。这种夸张,也不是有意张大其辞,可以使人信眼。三李白的“痛饮狂歌”是他的局限性的表现,学生对此可能有各种不同的见解,让他们说出来比不说好。老师可以有选择地看几篇,做一个小结,帮助学生相识诗人局限性之所在,以消退负面影响。作业:背诵该诗; 完成练习册该课内容;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