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资治通鉴-李密之亡》(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资治通鉴-李密之亡》(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资治通鉴-李密之亡》(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资治通鉴李密之亡(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密之亡也,往依郝孝德,孝德不礼之;又入王薄,薄亦不之奇也,密困之, 至削树皮而食之,匿于淮阳村舍,变姓名,聚徒教授。郡县疑而捕之,密亡去, 抵其妹夫雍丘令丘君明。君明不敢舍,转寄密于游侠王秀才家,秀才以女妻之。 君明从侄怀义告其事,帝令怀义自赍敕书与梁郡通守杨汪相知收捕。汪遣兵国秀 才宅,适值密出外,由是获免。李密自雍州亡命,往来诸师间,说以取天下之策, 始皆不信。久之,稍以为然,相谓曰:“斯人公卿子弟,志气若是。今人人皆云 杨氏将灭,李氏将兴。吾闻王者不死,斯人再三获济,岂非其人乎!”由是渐敬 密。
2、密察诸师,唯翟让最强,乃因王伯当以见让,为让画策,往说诸小盗,皆下 之。让悦,稍亲近密,与之计事。会有李玄英者,自东都逃来,经历诸城,求访 李密,云:“斯人当代隋家J既与密通,遂委身事之。前宋城尉齐郡房玄藻,自 负其才,恨不为时用,预于杨玄感之谋,变姓名亡命,遇密于梁、宋之间,遂与 之俱游汉、沔,遍入诸贼,说其豪杰;还日,从者数百人,仍为游客,处于让营。 让见密为豪杰所归,欲从其计,犹豫未决,密因说让曰:“今四海糜沸,不得耕 耘,公士众虽多,食无仓康,唯资野掠,常苦不给。若旷日持久加以大敌临之必涣 然离散未若先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马肥充然后与人争利”让从之,于是破金堤关, 攻荥阳诸县,多下之。让
3、乃令密建牙,别统所部,号蒲山公营。密部分严整,凡 号令士卒,虽盛夏,皆如背负霜雪。躬服俭素,所得金宝,悉颁赐麾下,由是人 为之用。麾下士卒多为让士卒所陵辱,以威约有素,不敢报也。(选自资治通鉴隋纪)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若旷日持久/加以大敌临之/必涣然离散/未若先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马 肥充然/后与人争利/B.若旷日持久/加以大敌临之/必涣然离散/未若先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马 肥充/然后与人争利/C.若旷日持久/加以大敌/临之必涣然离散/未若先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马 肥充然/后与人争利/D.若旷日持久/加以大敌/临之必涣然离散/未若先取/荥阳休兵馆谷/待
4、士马 肥充/然后与人争利/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德不礼之”与“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两句中的“礼”字含义 相同。B.敕书,皇帝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的文书。用于敕任官员、敕谕臣民和谕 告外藩等。C. “说其豪杰”与“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两句中的“说”字含 义相同。D.四海,文中指国境内。古代以为中国四周皆有海,遂称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密受朝廷追捕,先后投奔郝孝德和王薄,都不受待见,结果很困顿, 到了剥树皮吃的地步,后来他改换姓名,以聚徒教书为生。B.各部首领开始都不信任李密,但时间长
5、了慢慢觉得他说的话十分正确, 还认为李密再三得以解脱逃命,能成大事,足以称王。C.房玄藻和李玄英都说李密可替代隋朝杨家坐拥天下,于是他们二人投靠 了李密,还跟随李密遍访各部首领,游说其中的豪杰之士。D.李密认为国内沸腾,百姓不得耕耘,翟让兵马虽多,但常供给不足,于 是建议其攻打荣阳,翟让采纳后,攻破了荣阳大多数县城。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明不敢舍,转寄密于游侠王秀才家,秀才以女妻之。译文:(2)麾下士卒多为让士卒所陵辱,以威约有素,不敢报也。译文:【答案】10. B11. C12. C13. (1)丘君明不敢留李密住下,就把李密转送到游侠王秀才家藏匿。王秀 才把自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治通鉴-李密之亡 高考 文言文 阅读 模拟 训练 资治通鉴 答案 解析 译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