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生物田间调查.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有害生物田间调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害生物田间调查.ppt(1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有害生物田间调查有害生物田间调查与预测预报与预测预报3.1 有害生物的田间调查有害生物的田间调查3.2 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3.3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3.4 植物病害的流行植物病害的流行3.1 有害生物的田间调查有害生物的田间调查田间调查的意义与原则田间调查的意义与原则意义:病虫害防治常需掌握病虫发生的时期,发生意义:病虫害防治常需掌握病虫发生的时期,发生的数量、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及防治效果等,这的数量、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及防治效果等,这些都必须进行田间调查。通过调查,获得准确的些都必须进行田间调查。通过调查,获得准确的数据资料,
2、经过分析,做出正确判断,为制订防数据资料,经过分析,做出正确判断,为制订防治工作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同时,调查积累治工作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同时,调查积累的资料,也可以为植保工作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的资料,也可以为植保工作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制定防治规划及长期预测预报提供参考。制定防治规划及长期预测预报提供参考。原则:明确任务、对象和目的,根据病虫发原则:明确任务、对象和目的,根据病虫发生特点和调查内容,写出调查计划;调查生特点和调查内容,写出调查计划;调查时要实事求是,防止主观片面、弄虚作假,时要实事求是,防止主观片面、弄虚作假,必须正确反映客观实际,弄清病虫害发生必须正确反映客观实际,
3、弄清病虫害发生的具体情况。的具体情况。3.1.2 有害生物田间调查方法有害生物田间调查方法3.1.2.1 调查时期和次数调查时期和次数调查时期依目的而定调查时期依目的而定 对于病虫害一般发生和为害情况的调查,对于病虫害一般发生和为害情况的调查,可在作物不同生育期或规定适当时期进行调查;可在作物不同生育期或规定适当时期进行调查;对某一病虫发生危害程度的调查,应在病虫发对某一病虫发生危害程度的调查,应在病虫发生盛期进行;生盛期进行;对对对对某种病虫发生规律某种病虫发生规律某种病虫发生规律某种病虫发生规律调查,必须调查,必须调查,必须调查,必须从播种到收获,定从播种到收获,定从播种到收获,定从播种到
4、收获,定点定期进行系统调查,点定期进行系统调查,点定期进行系统调查,点定期进行系统调查,一般每隔一般每隔一般每隔一般每隔3-53-5天调查一次;天调查一次;天调查一次;天调查一次;对对对对储藏期发生储藏期发生储藏期发生储藏期发生的病虫,的病虫,的病虫,的病虫,定期取样观察定期取样观察定期取样观察定期取样观察,或结合查仓,或结合查仓,或结合查仓,或结合查仓查窖进行检查;查窖进行检查;查窖进行检查;查窖进行检查;调查药剂防治的效果调查药剂防治的效果调查药剂防治的效果调查药剂防治的效果,则应事先确定处理区和对照,则应事先确定处理区和对照,则应事先确定处理区和对照,则应事先确定处理区和对照区,在施药前
5、和放药后的一定间隔期进行调查,区,在施药前和放药后的一定间隔期进行调查,区,在施药前和放药后的一定间隔期进行调查,区,在施药前和放药后的一定间隔期进行调查,最后测产,确定防治效果。最后测产,确定防治效果。最后测产,确定防治效果。最后测产,确定防治效果。n n3.1.2.2 调查取样方法调查取样方法n n田间取样常用方法:大五点式、对角线式、田间取样常用方法:大五点式、对角线式、棋盘式、平行线式和棋盘式、平行线式和Z字形取样。字形取样。n n 前三者适用于病虫田间分布均匀情况,前三者适用于病虫田间分布均匀情况,后两者在边行发生较严重或点片发生的病虫后两者在边行发生较严重或点片发生的病虫多有采用。
6、多有采用。n n3.1.2.3 3.1.2.3 取样单位和数量取样单位和数量取样单位和数量取样单位和数量n n取样单位依据作物种类和病虫发生特点而定取样单位依据作物种类和病虫发生特点而定取样单位依据作物种类和病虫发生特点而定取样单位依据作物种类和病虫发生特点而定n n(1 1)面积单位:调查土壤害虫和密植作物的病虫害)面积单位:调查土壤害虫和密植作物的病虫害)面积单位:调查土壤害虫和密植作物的病虫害)面积单位:调查土壤害虫和密植作物的病虫害n n(2 2)长度单位:生长密集的条播作物)长度单位:生长密集的条播作物)长度单位:生长密集的条播作物)长度单位:生长密集的条播作物n n(3 3)植株或
7、植株的一部分:全株性病虫以株为单位,)植株或植株的一部分:全株性病虫以株为单位,)植株或植株的一部分:全株性病虫以株为单位,)植株或植株的一部分:全株性病虫以株为单位,叶部病害以叶片为单位。叶部病害以叶片为单位。叶部病害以叶片为单位。叶部病害以叶片为单位。n n(4 4)诱集物为单位)诱集物为单位)诱集物为单位)诱集物为单位n n(5 5)网捕单位:活动性大的害虫)网捕单位:活动性大的害虫)网捕单位:活动性大的害虫)网捕单位:活动性大的害虫3.1.2.4 病虫调查数据记载方法病虫调查数据记载方法表表表表3-1 3-1 棉田蚜虫调查表棉田蚜虫调查表棉田蚜虫调查表棉田蚜虫调查表调调查查日日期期调调
8、查查地地点点棉棉田田类类型型棉棉株株生生育育期期调调查查株株数数有有蚜蚜株株数数卷卷叶叶株株数数有有翅翅成成蚜蚜数数有有翅翅若若蚜蚜数数无无翅翅蚜蚜数数总总蚜蚜数数百百株株蚜蚜量量防防治治情情况况气气象象要要素素备备注注n n对田间植株发病程度不一致的病害,除记对田间植株发病程度不一致的病害,除记载调查总样本数及有病样本数外,还应该载调查总样本数及有病样本数外,还应该根据发病程度的轻重将样本分级加以记载,根据发病程度的轻重将样本分级加以记载,计算病情指数,以表明其发病程度。计算病情指数,以表明其发病程度。表表3-2 纹枯病病情调查表纹枯病病情调查表调调查查日日期期调调查查地地点点稻稻田田类类型
9、型生生育育阶阶段段调调查查丛丛数数病丛病丛调调查查总总株株数数病株病株丛丛数数丛丛率率株株数数株株率率严重度严重度病病情情指指数数肥肥水水管管理理备备注注0 0 1 1 2 2 3 3 4 43.1.3 调查数据的计算调查数据的计算 一般调查资料用被害率、虫口密度、病一般调查资料用被害率、虫口密度、病情指数及损失率等项目的计算结果来表示情指数及损失率等项目的计算结果来表示3.1.3.1 被害率的计算被害率的计算被害率主要反映病虫危害程度。根据不同调被害率主要反映病虫危害程度。根据不同调查对象,采取不同的取样单位。查对象,采取不同的取样单位。对于病害,有病株率、病果率、病叶率;对于病害,有病株率
10、、病果率、病叶率;对于虫害,有被害率和有虫株率、白穗率、对于虫害,有被害率和有虫株率、白穗率、卷叶率等。卷叶率等。n n计算公式:计算公式:n n被害率被害率=被害株(叶或果)数被害株(叶或果)数100%调查总株(叶或果)数调查总株(叶或果)数发病率发病率=病叶(株或穗)数病叶(株或穗)数100%调查总叶(株或穗)数调查总叶(株或穗)数n n3.1.3.2 虫口密度的计算虫口密度的计算n n 虫口密度表示一定数量植株上或面积虫口密度表示一定数量植株上或面积内的害虫数量,一般用百株虫数或每亩虫内的害虫数量,一般用百株虫数或每亩虫数表示。数表示。计算公式计算公式百株虫口数百株虫口数=查得总活虫数查
11、得总活虫数100%调查总株数调查总株数亩虫数(以面积计算)亩虫数(以面积计算)亩虫数(以面积计算)亩虫数(以面积计算)=查得总活虫数查得总活虫数查得总活虫数查得总活虫数667m667m2 2 调查面积调查面积亩虫数(以稻丛计算)亩虫数(以稻丛计算)亩虫数(以稻丛计算)亩虫数(以稻丛计算)=查得总活虫数查得总活虫数查得总活虫数查得总活虫数亩稻丛总数亩稻丛总数亩稻丛总数亩稻丛总数 调查总丛数调查总丛数病情指数的计算病情指数的计算首先按病情轻重定出分级标准,每一级用一个数字首先按病情轻重定出分级标准,每一级用一个数字表示,一般分表示,一般分4或或5级。级。以以5级为例,级为例,04,0级代表无病,级
12、代表无病,4级代表最严级代表最严重的发病程度,代入病情指数公式,即可算出病重的发病程度,代入病情指数公式,即可算出病情指数。情指数。病情指数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株)数各级病叶(株)数各级病叶(株)数各级病叶(株)数该级级数该级级数该级级数该级级数 100%100%调查总叶(株)数调查总叶(株)数调查总叶(株)数调查总叶(株)数最高级级数最高级级数最高级级数最高级级数n n例:稻瘟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以叶片为单位,分为:例:稻瘟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以叶片为单位,分为:例:稻瘟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以叶片为单位,分为:例:稻瘟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以叶片为单位,分为:n n0 0级:无病级:无病级:无
13、病级:无病n n1 1级:叶片病斑少(少于级:叶片病斑少(少于级:叶片病斑少(少于级:叶片病斑少(少于5 5个)而小(小于个)而小(小于个)而小(小于个)而小(小于1cm1cm)n n2 2级:叶片病斑小而多(多于级:叶片病斑小而多(多于级:叶片病斑小而多(多于级:叶片病斑小而多(多于5 5个)或大(大于个)或大(大于个)或大(大于个)或大(大于1cm1cm)而少而少而少而少n n3 3级:全叶病斑大而多级:全叶病斑大而多级:全叶病斑大而多级:全叶病斑大而多n n4 4级:全叶枯死级:全叶枯死级:全叶枯死级:全叶枯死n n害虫方面也可用此分级记录统计计算危害指数,害虫方面也可用此分级记录统计计
14、算危害指数,危害指数一般用在总结经验、制定防治指标、危害指数一般用在总结经验、制定防治指标、比较不同品种的抗虫性等方面。比较不同品种的抗虫性等方面。n n危害指数危害指数=该级虫害数该级虫害数该级虫害数该级虫害数该级级数该级级数该级级数该级级数 100%100%调查总数调查总数虫害最高级数虫害最高级数3.1.3.4 损失率计算损失率计算一般病虫用病情指数和被害率都不能完全说明一般病虫用病情指数和被害率都不能完全说明损失程度,损失主要表现在产量或经济收益损失程度,损失主要表现在产量或经济收益的减少,即指的减少,即指用生产水平相同的受害田和未用生产水平相同的受害田和未受害田的产量或经济总产值的对比
15、来计算,受害田的产量或经济总产值的对比来计算,也可用防治区与未防治区的产量或经济总产也可用防治区与未防治区的产量或经济总产值的对比来计算值的对比来计算。n n(1 1)通过调查)通过调查)通过调查)通过调查 (2 2)通过试验:进行田间试验,采用防治与不防)通过试验:进行田间试验,采用防治与不防)通过试验:进行田间试验,采用防治与不防)通过试验:进行田间试验,采用防治与不防治两种处理。治两种处理。治两种处理。治两种处理。(3 3)通过产品比较:因病虫害导致作物产品品质)通过产品比较:因病虫害导致作物产品品质)通过产品比较:因病虫害导致作物产品品质)通过产品比较:因病虫害导致作物产品品质下降也是
16、一种损失,以经济价值衡量。下降也是一种损失,以经济价值衡量。下降也是一种损失,以经济价值衡量。下降也是一种损失,以经济价值衡量。(4 4)采用调查分级法)采用调查分级法)采用调查分级法)采用调查分级法 将受害植株先行分级,定出各级将受害植株先行分级,定出各级将受害植株先行分级,定出各级将受害植株先行分级,定出各级损失率,然后再计算。损失率,然后再计算。损失率,然后再计算。损失率,然后再计算。如水稻穗颈瘟的分级标准是:如水稻穗颈瘟的分级标准是:如水稻穗颈瘟的分级标准是:如水稻穗颈瘟的分级标准是:0 0级:无病级:无病级:无病级:无病1 1级:每穗损失级:每穗损失级:每穗损失级:每穗损失5%5%以
17、下(个别枝梗发病)以下(个别枝梗发病)以下(个别枝梗发病)以下(个别枝梗发病)2 2级:每穗损失级:每穗损失级:每穗损失级:每穗损失20%20%左右(左右(左右(左右(1/31/3左右枝梗发病)左右枝梗发病)左右枝梗发病)左右枝梗发病)3 3级:每穗损失级:每穗损失级:每穗损失级:每穗损失50%50%左右(穗颈或主轴发病)左右(穗颈或主轴发病)左右(穗颈或主轴发病)左右(穗颈或主轴发病)4 4级:每穗损失级:每穗损失级:每穗损失级:每穗损失70%70%左右(穗颈发病,大部瘪谷)左右(穗颈发病,大部瘪谷)左右(穗颈发病,大部瘪谷)左右(穗颈发病,大部瘪谷)5 5级:每穗损失级:每穗损失级:每穗损
18、失级:每穗损失90%90%左右(穗颈发病,造成白穗)左右(穗颈发病,造成白穗)左右(穗颈发病,造成白穗)左右(穗颈发病,造成白穗)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药剂试验结果的计算药剂试验结果的计算药剂试验结果的计算药剂试验结果的计算(1 1)杀虫剂药效试验结果计算)杀虫剂药效试验结果计算)杀虫剂药效试验结果计算)杀虫剂药效试验结果计算 一般用虫口减退一般用虫口减退一般用虫口减退一般用虫口减退率来表示。率来表示。率来表示。率来表示。以此式计算的害虫死亡数包括药剂作用死亡数和自然以此式计算的害虫死亡数包括药剂作用死亡数和自然以此式计算的害虫死亡数包括药剂作用死亡数和自然以此式计算的害虫死
19、亡数包括药剂作用死亡数和自然死亡数,一般情况下,自然死亡数很少,此式基本死亡数,一般情况下,自然死亡数很少,此式基本死亡数,一般情况下,自然死亡数很少,此式基本死亡数,一般情况下,自然死亡数很少,此式基本上反应出正常药剂效果;但是当自然死亡数较高上反应出正常药剂效果;但是当自然死亡数较高上反应出正常药剂效果;但是当自然死亡数较高上反应出正常药剂效果;但是当自然死亡数较高时,此式反应不实,应用校正计算,即设不施药时,此式反应不实,应用校正计算,即设不施药时,此式反应不实,应用校正计算,即设不施药时,此式反应不实,应用校正计算,即设不施药处理作对照,从而计算出校正死亡率或校正虫处理作对照,从而计算
20、出校正死亡率或校正虫处理作对照,从而计算出校正死亡率或校正虫处理作对照,从而计算出校正死亡率或校正虫口减退率,公式:口减退率,公式:口减退率,公式:口减退率,公式:对于蚜虫和螨类,有时候还应考虑它们在为害对于蚜虫和螨类,有时候还应考虑它们在为害期间繁殖力很强,施药后,如果药剂的作用期间繁殖力很强,施药后,如果药剂的作用缓慢或较差,则害虫还可能繁殖,对照区蚜缓慢或较差,则害虫还可能繁殖,对照区蚜虫数在处理后要比处理前增加。有些药剂对虫数在处理后要比处理前增加。有些药剂对害虫无杀卵作用,施药后卵继续孵化为幼螨,害虫无杀卵作用,施药后卵继续孵化为幼螨,不仅对照区螨的数量比防治前增加,处理区不仅对照区
21、螨的数量比防治前增加,处理区数量也可能增加,此时药效计算:数量也可能增加,此时药效计算:(2)杀菌剂药效试验结果的计算)杀菌剂药效试验结果的计算 应根据应根据病害种类、为害性质而异。病害种类、为害性质而异。如:防治苗期立枯病,可取样,检查一定数如:防治苗期立枯病,可取样,检查一定数量苗株内的病株或死株数,计算发病率,量苗株内的病株或死株数,计算发病率,根据防治前、后发病率,计算病害减退率根据防治前、后发病率,计算病害减退率或防治效果。或防治效果。防治花生叶斑病等病害时,可分别检查药剂防防治花生叶斑病等病害时,可分别检查药剂防治区和未施药对照区的各级病叶数,计算防治区和未施药对照区的各级病叶数,
22、计算防治区和对照区的病情指数,再用病情指数来治区和对照区的病情指数,再用病情指数来计算防治效果:计算防治效果:除草剂药效试验结果的计算除草剂药效试验结果的计算 施药后,在药效施药后,在药效高峰期分别在对照区和处理区,以对角线取高峰期分别在对照区和处理区,以对角线取样,各取样,各取3-5点,每点面积点,每点面积1平米,统计各点平米,统计各点内杂草株数,平均后按下面公式统计除草效内杂草株数,平均后按下面公式统计除草效果:果:3.1.4 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为了反映不同年份或不同条件下病虫情况变为了反映不同年份或不同条件下病虫情况变化,可以列成比较表。化,可以列成比较表。例:在多
23、次调查不同类型棉田第二代棉铃虫例:在多次调查不同类型棉田第二代棉铃虫的卵量和虫量后,把调查资料整理成表:的卵量和虫量后,把调查资料整理成表:不同类型棉田棉铃虫调查表不同类型棉田棉铃虫调查表棉田类型棉田类型调查地块调查地块每株平均每株平均蕾花数蕾花数有卵株率有卵株率/%/%有虫株有虫株率率/%/%一类田一类田8 812.712.746.046.017.617.6二类田二类田9 96.46.419.219.211.311.3三类田三类田9 90.50.512.112.10.90.9通过比较,越是长势好、发育早、蕾花多的通过比较,越是长势好、发育早、蕾花多的田块,棉铃虫的卵和虫数也就越多。田块,棉铃
24、虫的卵和虫数也就越多。3.2 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有害生物预测预报是根据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规律,有害生物预测预报是根据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生物的物候、气象预报等资料,进行全面以及生物的物候、气象预报等资料,进行全面分析,作出其未来的发生期、发生量、危害程分析,作出其未来的发生期、发生量、危害程度等估计,预测有害生物未来的发生动态,并度等估计,预测有害生物未来的发生动态,并提前向有关领导、植物保护部门、植保工作人提前向有关领导、植物保护部门、植保工作人员等提供虫情、苗情报告。员等提供虫情、苗情报告。3.2.1 预测预报的类别预测预报的类别按预测内容分:按预测内容分:发生期预测
25、:预测发生期预测:预测病虫发生时间病虫发生时间发生量预测:预测发生量预测:预测病虫发生数量病虫发生数量扩散蔓延预测:预测扩散蔓延预测:预测病虫扩散蔓延情况病虫扩散蔓延情况灾害程度预测及损失估计:预测灾害程度预测及损失估计:预测病虫发生程病虫发生程度(可能造成的产量损失)度(可能造成的产量损失)3.2.1.2 按预测时间长短分按预测时间长短分短期预测:期限大约在短期预测:期限大约在20d以内,从上一虫态预以内,从上一虫态预测下一虫态的发生情况。测下一虫态的发生情况。中期预测:中期预测:20d到一个季度,从上一世代预测下到一个季度,从上一世代预测下一个世代的发生情况。一个世代的发生情况。长期预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害生物 田间 调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