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和运动学模型的建立.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和运动学模型的建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和运动学模型的建立.ppt(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器人控制概述及建模浙工大机器人控制概述v1.1 机器人发展现状及趋势v1.2 机器人控制技术1.1 机器人现状及趋势v发展史:第一代:示教再现型机器人 第二代:具有感觉的机器人 第三代:智能机器人v发展趋势:标准化、模块化、开放化、网络化v存在问题:1.驱动系统笨重 2.机械臂过重 3.移动机器人能源携带 4.计算机信息传输、处理能力不够快 1.2 机器人控制技术控制方式控制方式优点优点缺点缺点传统PID控制设计简单、各参数作用、意义明确,参数整定技术成熟,工作点附近,控制器性能有保证不适用于快速、高精度的控制,是渐近跟踪自适应控制 根据运行状态,在线估计未知参数,根据估计值随时修正控制策略
2、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主要适用于线性控制,对非线性较难变结构(滑块)控制模型可以不精确,可以估算不确定性的干扰作用,鲁棒性较强控制器的频繁切换使得跟踪误差在零点附近抖动,不能收敛于0鲁棒控制用一个结构和参数都是固定不变的控制器,来保证即使不确定性对系统的性能品质影响最恶劣的时候也能满足设计要求,鲁棒性较好无法完全适应非线性,智能渐近跟踪,设计过程繁琐,性能与PID相当智能控制对模型不确定,环境交互作用位置情况可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机器人模型的建立v2.1 机器人数学基础v2.2 机器人运动学模型v2.3 机器人动力学模型2.1 机器人数学基础v(1)位姿描述 1.位置的描述 刚体的位置可用它在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器人 动力学 模型 运动学 建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