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混凝土结构.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水工混凝土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工混凝土结构.ppt(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 试 大 纲 熟练掌握基本设计规定与结构安全标准。熟练掌握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基本规定。熟练掌握结构耐久性要求和混凝土特性的一般要求。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掌握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设计构造要求。了解素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了解混凝土温控设计的内容和方法。第第二二章章 水水工工混混凝凝土土结结构构DL/T5057-19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SL/T191-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原则,以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SDJ20-78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采用极限状态设计
2、方法,单一安全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SL191-2008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替代 SDJ20-78和SL/T191-96 结构构件的安全度表达,在考虑荷载与材料强度的不同变异性的基础上,采用经多系数分析的安全系数K的表达方式。DL/T5057-2009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替代 DL/T5057-1996 仍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原则,以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结构重要性系数;设计状况系数;荷载分项系数;结构系数;材料强度系数。用标准组合代替短期组合,并取消长期组合。SL191-2008SL191-2008和和DL/T5057-2009DL/T5057-2009在如下几方面进行了修订并取得一致
3、:环境类别划分,耐久性要求;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性能指标;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大保护层厚度构件裂缝宽度计算公式;牛腿配筋、门槽、蜗壳、尾水管等设计构造。第一节第一节 水工混凝土设计规定水工混凝土设计规定与结构安全标准与结构安全标准一、混凝土 .混凝土应满足强度要求,并应根据建筑物的工作条件、地区气候等具体情况,分别满足抗渗、抗冻、抗侵蚀、抗冲刷等耐久性的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由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的立方体试件,在28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3.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应按表采用。构件设计时,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应按表采用。4.对防止温度裂缝有较高要求的大体
4、积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应对混凝土提出高延伸率和低热性要求,宜选用低热水泥或掺加合适的掺合料与外加剂。5.混凝土的重力密度(重度)应由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素混凝土可按24kN/,钢筋混凝土可按25kN/采用。6.龄期时混凝土受压或受拉弹性模量可按表采用。混凝土的泊松比可取为0.167。混凝土剪变模量可按表混凝土弹性模量的0.4倍采用。二、钢筋钢筋1.钢筋强度的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普通钢筋的强 度标准值应按表采用。2.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或及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或,应按表采用。三三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与安全标准结构设计基本规定与安全标准 1.设计原则和设计表达式 2.极限状态以及计算和验
5、算的内容 (1)承载能力及稳定 (2)变形验算 (3)抗裂或裂缝宽度 3.水工建筑物级别和结构的安全级别 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级别按表划分为三级。4.结构设计状况 5.作用(荷载)效应组合 6.温度作用 7.渗透压力 8.环境条件 水工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条件可分为四个类别 第二节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和正常使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和正常使用状态验算基本规定用状态验算基本规定一一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基本规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基本规定 1.1.基本组合的设计表达式基本组合的设计表达式 2.2.偶然组合的设计表达式偶然组合的设计表达式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基本规定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基本规定
6、 1.1.短期组合和长期组合设计表达式短期组合和长期组合设计表达式 2.2.裂缝控制验算裂缝控制验算 其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值不应超过表所规定的允许值其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值不应超过表所规定的允许值mmmm。3.3.受弯构件的挠度受弯构件的挠度 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效应的短期组合和长期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效应的短期组合和长期组合两种情况分别进行验算,其计算值不应超过表规定的组合两种情况分别进行验算,其计算值不应超过表规定的允许值允许值mmmm。结构重要性系数;设计状况系数;作用(荷载)分项系数;结构系数;材料强度系数 第三节结构耐久性要求及混凝土的一般要求第三节结构耐久性要求及混凝土的一般
7、要求1 1、结构耐久性依据结构耐久性依据2、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3、混凝土抗渗等级和抗冻等级 第四节素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素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极限状态计算一一、一般规定一般规定1.使用范围2.计算内容 (1)承载能力计算,包括结构稳定性验算;(2)承受局部荷载部位的局部受压计算。二二、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1.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1)不考虑混凝土受拉区作用,仅对受压区承载力进行计算;(2)考虑混凝土受拉区作用,对受拉区和受压区承载力同时进行计算 2.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公式 (1)当计算素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而不考虑混凝土受拉
8、区作用时,假定受压区的法向应力图形为矩形,其应力值等于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此时,轴向力作用点与受压区混凝土合力点相重合。(2)当计算素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考虑混凝 土受拉区的作用时,应对受拉区和受压区承载力分别进行计 算。三三、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四四、局部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局部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五五、素混凝土结构构造钢素混凝土结构构造钢(1)素混凝土结构在截面尺寸急剧变化处、孔口周围及遭受高速水流剧烈冲刷的表面应设置构造钢筋;(2)对于遭受剧烈气温或湿度变化作用的素混凝土结构表面,宜配置构造钢筋网,其主要受约束方向的钢筋数量可采用构件 截面面积的0
9、.04%,但每米内不多于1200mm2;钢筋以小直径的为宜,间距不宜大于250mm。第五节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一一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主要规定算的主要规定1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基本假定(1)截面应变保持平面;(2)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3)混凝土轴心受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为抛物线,其极限应变取0.002,相应的最大压应力取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4)钢筋应力取等于钢筋应变与其弹性模量的乘积,但不大于其强度设计值,受拉钢筋的允许极限拉应变取0.01。2等效矩形应力图3相对界限受压区
10、计算高度4钢筋应力二二、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1矩形和翼缘位于受拉区的T形截面的受弯构件2翼缘位于受压区的T形截面的受弯构件(1)当符合下列条件:(2)当不符合上述条件时,计算中应考虑截面腹板受压区混凝土的工作,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图2.4.2-2(b):3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应符合的要求三三、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1轴心受压构件2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3T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四四、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1轴心受拉构件2小偏心受拉构件3大偏心受拉构件五五、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
11、算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截面验算2斜截面的计算位置(1)支座边缘处的截面图2.4.5-1(a)、(b)截面1-1;(2)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截面图2-4-9(a)截面2-2、3-3;(3)箍筋数量或间距改变处的截面图2-4-9(b)截面4-4;(4)腹板宽度改变处的截面。3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当仅配有箍筋时,(2)当配有箍筋和弯起钢筋时,4剪力设计值的选用 (1)当计算第一排(对支座而言)弯起钢筋时,取用支座边缘处的 剪力设计值。对于仅承受直接作用在构件顶面的分布荷载的受弯 构件,也可改取为距离支座边缘为0.5 处的剪力设计值;(2)当计算以后的每一排弯起钢筋时,取用前
12、一排(对支座而言)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剪力设计值。5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第六节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正常使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正常使 用极限状态验算用极限状态验算 一一、正截面抗裂验算正截面抗裂验算(1)受弯构件(2)偏心受压构件(3)轴心受拉构件(4)偏心受拉构件二二、钢筋混凝土构件正截面裂缝宽度验算钢筋混凝土构件正截面裂缝宽度验算1.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2.最大裂缝宽度3.裂缝宽度计算中的受拉钢筋应力(1)受弯构件(2)大偏心受压构件(3)轴心受拉构件(4)偏心受拉构件(矩形截面)三三、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1.刚度和挠度允许值2.长期刚度 (1)对应于荷载效应的短期组合(并考
13、虑部分荷载的长期作用的影响)时,(2)对应于荷载效应的长期组合时,3.短期刚度(1)不出现裂缝的构件(2)出现裂缝的矩形、T形及工字形截面构件4.受弯构件的挠度计算第七节水工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构造水工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构造一一、一般构造规定一般构造规定1.永久缝和临时缝2.混凝土保护层3.钢筋的锚固4.钢筋的接头5.最小配筋率二二、结构构件的设计构造主要规定结构构件的设计构造主要规定 1.板(1)钢筋混凝土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 时,不应大于250mm;当时,不应大于300mm;时,不应大于并不大于400mm。当(2)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的分布钢筋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单位长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
14、(集中荷载时为25),且每米长度 内不少于3根,其直径不宜小于5mm。(3)如板边为部分嵌固,而在分析中没有考虑这种嵌固的影响,则在板的顶部沿板边需配置垂直板边的钢筋,其数量按承受跨中最大弯矩绝对值的1/4计算。钢筋应从支座边伸出至少为1/5跨度 的长度;若为单向板时,平行板跨方向的板边,其顶部垂直板边的钢筋可按构造适当配置。(4)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的肋部平行时,应沿梁肋方向每米长度内配置不少于5根与梁肋垂直的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小于6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板中单位长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伸入板中的长度从肋边算起每边不小于板计算跨度(5)简支板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
15、的长度不应小于5当采用焊接网配筋时,其末端至少应有一根横向钢筋配置在支座 边缘内(图2.6.2-2(a)。如不能符合上述要求时,应在受力钢筋末端制成弯钩(图2.6.2-2(b)或加焊附加的横向锚固钢筋(图(c)。;2.梁(1)梁的下部纵向钢筋的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上部纵向钢筋的净距不应小于1.5倍钢筋直径,同时均不小于30mm,也不应小于最大骨料粒径的1.5倍。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多于两层,当两层布置不开时,允许钢筋成束布置,但每束钢筋以2根为宜;受力钢筋多于两层时,第三层及以上的钢筋间距应增加一倍。(2)简支梁的下部受力钢筋伸入支座内的锚固长度(图)应符合下列条件。(3)钢筋混凝土梁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工 混凝土结构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