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的故事演讲稿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团结的故事演讲稿范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民族团结的故事演讲稿范文民族团结,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走向旺盛强大的精神动力。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几篇民族团结的故事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帮到你哟。民族团结的故事演讲稿范文篇一各位领导、挚友们,大家好:前不久,与一位内地的挚友打电话闲聊,询问我这儿的状况,我告知她,我们这儿很好,国泰民安,蒸蒸而上,她有些惊诧。接着问,“去年出了那样的事,你们现在胆怯吗?”我说,“不胆怯!”她更为惊异!于是,我跟她讲在我们新疆这个多民族地区,这很多年来民汉之间所建立起来的血浓于水的鱼水深情,又岂能是一些别有专心,处心积虑的民族分裂分子,用一些小伎俩,小阴谋所能撕裂,分割!
2、当我跟她讲解并描述马背上的医生吴登云的故事,全国道德模范夏忠惠的事迹时,挚友也充溢了感动,唏嘘不已。无论挚友是否能完全理解,我都坚信,事实胜于雄辩,时间能证明一切!就似乎去了桂林,看山水云雾缭绕写意,我读懂了什么叫大象无形,游了卧龙,听清风在竹林中舞动穿梭,我明白了什么叫大音无声,只有,生活在我们这样多民族聚居的人们,深刻感受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汉深情,才能真正领悟什么叫大爱无疆!母亲就不止一次地跟我们说过,多年前她曾亲身经验的一件事。那是30多年前的一个寒冷冬天,天空阴沉沉的。可母亲的心情更阴沉。母亲从老家探亲回来,下了火车,又搭汽车往家赶。可汽车停站的地方,离家还有7、8公里远。看着地
3、上堆的七七八八的香油、花生、芝麻等土特产,母亲犯了难。那时通讯困难,家里人只知道母亲最近回来,详细什么时候却不得而知,等人接是不行能了。母亲咬咬牙,将一大堆物件后背前挎,左拎右提,摇摇摆晃往家走。没走几步,就听到“得得”的驴蹄声。到了母亲身边时,竟停下了。母亲惊诧地抬头看,是一对维族老夫妇正赶着驴车。维族老大爷坐在赶车的地方笑眯眯地看着母亲,而坐在车厢里的维族大妈连说带比划,示意母亲上车,还在母亲愣怔的时候,维族大妈已下车将母亲和东西让到了车上。路上,怕母亲刚发了汗,再凉着,维族大爷硬是将自己裹腿的毡子给母亲披上。起初,母亲以为与他们顺路,直到了家门口,母亲一再邀请两位
4、老人到家里坐坐,被老人拒绝,母亲又拿出土特产送与他们,依旧被拒绝,直到在母亲和一家人感谢的眼神目送下,老人调转驴车,往来时的方向赶去,母亲才明白,他们竟送了她整整一路。母亲在家门口望了很久,此时她的心情已不再阴郁,她的心被涨得满满的,我想,那是一种叫暖和和爱的东西。对于吐尼沙汗其人,在坐的或许并不生疏,起初对她的了解,我也与大家一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维吾尔族孤寡老人,连续收养了三个弃婴,其中两个汉族孩子,一个重度小儿麻痹,一个脑瘫,而这一养就是十几年。她的故事经常让我感慨万分。而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与老人零距离地接触,老人人性中的光辉,不由地让人对她再次肃然起敬!那是20xx年的三月,我有幸参与了
5、地区英模宣讲团,作为宣讲员与特邀嘉宾吐尼沙汗老人一道随团宣讲。老人跟传闻中的一样,和善慈爱坚毅。而随后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感到震撼!在我们随团宣讲的第七天,晚饭后,大家在一起闲聊,有人给了老人一颗巧克力糖,老人把糖放在嘴边,咬下一半,把另一半细致包好,放进了怀中。大家怀疑不解,问老人。老人淡淡一笑说,她的小儿子最喜爱吃这种口味的糖了,全部的人都缄默了,全部的人都为之动容。我的心震颤了很久,为这个扶着银色年轮的老人,那份感动天,感动地,跨越了民族,超越了血脉亲情的无私大爱。我恒久地登记了这个故事,我将把它讲给我的家人,孩子,学生,一遍,一遍…7.5事务后,人们的心灵在经验了猛烈痛楚
6、后,如今也充溢了温馨,那一幕幕民汉共度难关的场景,让我们坚信民汉团结一家亲的接力赛没有终点。前两天,我去买东西,就亲眼目睹了这样一幕。当我在一家商铺挑东西时,有两个中年妇女也在买东西,一道与摊主讨价还价,热火朝天。看背影,我以为她们是姐妹。待她们转过身时,我愣住了,她们一个汉族,一个维吾尔族,明显,不是姐妹。可很快,我知道我又错了,因为她们密切的神情告知我,她们不是姐妹,胜似姐妹,她们就是跨越民族界限的亲姐妹!民族的不同,只是让我们拥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习俗,可我们头顶同一片蓝天,脚踏同一方沃土,心中充溢同一个字眼,“爱!”就让我们各民族心连着心,手牵着手,共同唱响那首
7、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民族团结的故事演讲稿范文篇二敬重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敬爱的挚友们:我叫XXX,来自新疆有色地勘局;今日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滴滴雨露滋润心田。五月的新疆,微风拂面,细雨润物,到处充溢了无限朝气与活力,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活跃着这样一支地质勘探队伍,那就是新疆有色地勘局。它下属的地质队,分布于全疆各地,找矿的踪迹遍布天山南北。50多年来,新疆有色地勘人发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光荣传统,各族职工团结和谐,
8、共谋发展,谱写出一曲曲民族团结的感人乐章,那份民族情、那份民族爱,如滴滴雨露,滋润了各族职工的心田。在我们有色地勘局,每个地质队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日常生活中你帮我助,这都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了。在这里我要给大家讲解并描述的是这样几个故事。 20xx年2月,位于新疆库车县的705队来了一个汉族队长,他的名字叫陈智;在有着三百多职工家属的705队,只有他一个汉族。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语言不通,生活习俗不同,一个个贫困的家庭,一个个失学的孩子,各种困难摆在他的眼前。为了从根本上变更单位的困难局面,上任之初,他跑市场、找项目,建产业、抓发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和为职工群众的服务中。去年6月,库车县连
9、降暴雨,屋外 的滂沱大雨顷刻间汇成洪水四处横流,他顾不上自己的屋子正在漏雨,扛起铁锹向单位 200米 防洪坝冲去,暴雨冲垮了防洪坝,水已淹进了十几户居民家。在暴雨中隐隐听到妇女和孩子的哭声,他寻着声音奔了过去,雨中他看到维吾尔大妈搂着两个小孩在无助的哭喊,他顾不上脱鞋,跳进水里,帮助大妈清除流进屋子的泥水;随后,又带领纷纷赶来的职工,冒着暴雨投入到加固堤坝的工作中。事后,维吾尔族老大妈拉着他的手,流着眼泪说:“你真是我们的好巴郎,”朴实的话语道出浓浓的民族情。20XX年的一个晚上,他正在办公室值班,退休职工麻木提的老伴哭着进了办公室,哽咽着说:“麻木提快不行
10、了,儿女又不在身边我怎么办?”陈智一边劝慰着急的老人,一边打电话叫来另一位同志,两人一起把70多岁瘫痪卧床的麻木提架到车上,送到了县人民医院。当交住院押金时,麻木提的老伴低下了头,陈智心里清晰她没钱交住院费,便将身上仅有的1500多元钱交给了医院。在医院里,他忙前忙后,挂号、联系病房、找医生,推麻木提做各项检查,看着眼前近似父子关系的民汉两家人,感动了当晚全部值班医生。当做完这一切已是深夜,他拖着乏累的身影消逝在夜色中。这样的事还有许多,在705队工作的两年里,队就是他的家,职工群众就是他的亲人。职工遗孀生活困难,他慷慨解囊;下岗职工自谋职业缺乏资金,他鼎力相助;职工子女找不到工作
11、,他四处联络;邻里之间发生纠纷,他主动调解。这两年,他帮助了多少人?掏出去多少钱?调解了多少冲突?他早已不记得了。他静默无闻地做着这一切,是因为他珍视这份难能珍贵的民族情,更因为是责任,对党的事业、群众的冷暖剧烈的责任感。他用一点一滴的言行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酷爱,对民族情意的珍视。如今的705队无论是经济状况、民生改善、庭院建设、职工面貌、还是团结稳定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提起这个汉族队长,全队维吾尔族职工群众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他们越来越离不开这个他们眼中的“少数民族”队长。在局属701队,一提起地勘院的 “助学帮困”活动,各
12、族职工群众无不交口赞扬。自 20xx年起,701队地勘院发起了一项由职工自愿捐款,成立助学帮困基金会,对家庭困难的民族职工“助学帮困”的活动。几年来,“助学帮困”活动已捐助少数民族学生36人次,古努尔是701队退休职工,丈夫去世,每月的退休工资仅有千元,家里有三个孩子,20xx年,已上了两年卫校的大女儿,因交不起学费中途辍学,当女儿离快乐爱的学校时,难受的泣不成声,做母亲的也泪流满面,她又何尝不想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化呢,做一个白衣天使是女儿的幻想啊,可她实在无力供给三个孩子上学,去年九月,二女儿中学毕业考上高校,眼看要重蹈大女儿的覆辙,她心如刀绞
13、;地勘院助学帮困基金会得知这一状况后,如刚好雨般将助学资金送到这个困难家庭的手中,将资助孩子完成学业,直至高校毕业。当这个饱经风霜的母亲自捧助学资金时,她热泪盈眶。是啊!她捧着的是一颗颗滚烫的心,一颗颗期望能以学问变更贫困面貌的爱心。701队各族职工在多年互帮互助的相处中,建立了割舍不断的浓浓民族情。有色地勘局各族职工间的情意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旺盛发展的氛围中愈加深厚,就像天山峰顶七月的阳光,火热、绚丽……在你的身边,在我的身边,到处都有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它们或许不是震天动地,但却暖和人心,如同那涓涓细流,却能汇成爱的海洋!滴滴雨露,滋润心田!民族团结的故事演讲
14、稿范文篇三敬重的老师敬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年纪xx班的xxx。我今日演讲的题目是: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原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美绚丽。而我们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众,更能深深体会到各民族一家人的亲情。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我们身边有许多少数民族同学和老师,大家和谐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学习。我们的汉族同学,谁没有几个少数民族挚友?我们的少数民族同学,谁没有几个汉族伙伴?彼此的信任与默契,构建了我们的和谐校内,真正体
15、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休戚与共,同舟共济的新型民族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县城,和少数民族作邻居的家庭比比皆是。假如让我们的同学讲讲邻里关系,热忱好客,彼此敬重肯定是大家共有的话题。民族团结的故事平常而又温馨,多的讲也讲不完。爱浓与血,在新疆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大爱无处不在。24岁的陶辉是新疆军区某步卒团一营机枪连的副连职排长。从一个孤儿成长为一名人民解放军军官,他的命运与一户维吾尔族家庭紧密相连。上世纪80年头,陶辉的生父从安徽老家来疆打工,结了婚并生了陶辉,但是陶辉一岁半时母亲患病去世了,陶辉两岁那年父亲带着 陶辉四处打工,来到托克逊县夏乡巴扎村,租住在村民哈里克.买买提
16、家。哈力克·买买提是一名复员老兵。回乡后靠卖羊肉为生。他与妻子再乃提汗.艾买提哺育了三个孩子,生活并不富有。但他们却始终竭尽所能地帮助陶辉父子,也从未催要过拖欠很久的房租。那时,陶辉的父亲在建筑工地打工,每天早出晚归,根本顾不上照看年幼的儿子。活儿多的时候,甚至一连几天回不了家。他经常买上整箱的便利面,让慢慢长大的陶辉自己用开水泡着吃。又是便利面吃完了,小陶辉不得不挨饿。哈力克·买买提夫妇很心疼这个孤寂的小男孩。陶辉衣服脏了,再乃提汗.艾买提就拿去一起玩,一起吃饭,一起在炕上睡觉。有一次,小陶辉到父亲的工地上万,不当心将左臂摔伤,疼得直哭。再乃提汗.艾买提心疼的落泪
17、,抓紧抱起小陶辉去看病。20xx年11月,陶辉你的父亲又不幸离世。成了孤儿的陶辉起先变得缄默寡言。20xx年寒假,全部同学都回家了,陶辉无处可去,一个人躲在宿舍里流泪。正在陶辉孤寂无助的时候,哈利克.买买提来到了他的宿舍:“傻孩子,放假了干嘛不回家?”一句话瞬间暖和了陶辉冰冷的心。从今,哈利克买买提一家正式收养了陶辉,还给他起了一个维吾尔名字“托和塔洪”,汉语是“留下来”的意思。陶辉在这个新家里排行老二,哥哥,弟弟妹妹跟他情同手足,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再乃提汗妈妈往往你给陶辉多留一点儿。20xx年,陶辉参与高考,哈利克买买
18、提放下手里的活儿,整整两天站在考场外等候,她想给这个儿子更多地爱和激励。陶辉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不就就接到了新疆高校的录用通知书,成了一名另人艳羡的国防生。那一天,哈利克买买提家特别喧闹,邻居们都提前来庆贺。20xx年1月,陶辉高校毕业后费裴到新疆军区某步卒团一营机枪连任副连职排长。拿到第一个月工资,他全部寄给了买买提爸爸。从那以后他每个月都回给家里寄钱寄物。他还注定担当妹妹上学的全部费用。20xx年的冬天,陶辉又一段时间没回来探家了,再乃提汗艾买提妈妈想儿子了,确定去部队看看。她早上9点出门,一路打听,几经转车,下午4点才最终找到陶辉部队的驻地。见到陶辉时,妈妈一下子抱住儿子,冰天雪地里母子
19、相拥。陶辉大声喊道:“阿帕(妈妈)!”母子俩忍不住流下了热泪。从小经验磨难的陶辉懂得知恩图报,不仅回报父母的哺育之恩还竭尽所能帮助身边须要帮助的人。20xx年探亲期间,他得知贫困学生巴合迪力和夏提古利米吉提面临辍学,当即资助美人1000元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在部队,陶辉用自己熟识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英语的优势主动帮助战友辅导功课,在他的帮助下两名少数民族战友最终圆了“军校梦”。陶辉乐于助人事情许多,质朴的感情在陶辉的生父和养父买买提之间产生,并在陶辉身上持续。陶辉把这份爱传递给更多的人,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让大爱暖和人间,让团结之花永驻人间。再来想想,我们多么幸运,因为诞生在这样一个旺盛富足和平美妙的时代;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和许很多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创建着共同的将来!民族团结,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民族团结,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团结,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走向旺盛强大的精神动力;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最宏大的不朽的灵魂!民族团结一家亲,让我们共同建设美妙的家园!感谢大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