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注册会计师-审计习题班讲义.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7注册会计师-审计习题班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注册会计师-审计习题班讲义.doc(8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 审计(前言)前言1.题型题量分析2.题目难度分析3.重点分布分析习题班的学习,考生应在比较熟悉教材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典型例题,熟悉考题答题的思路和技巧。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们不再详细解释知识点,只作一些简单的提示或归纳;如果对一些知识点不清楚,应进一步看书或听基础班、强化班的课程。 一、题型题量分析 近三年试题的题型题量为:单选题25题25分,多选题10题20分,简答题6题36分,综合题1题19分;总体上,客观题占45分,主观题占55分。 估计今年很可能与近两年基本持平。二、题目难度分析客观题大部分为基础知识题,所以,考生在复习应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基本概念、原理
2、和基本实务知识的把握。要想顺利通过考试,提高客观题的准确率是前提。主观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审计理论和实务的融会贯通,更能考查出一个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归纳整理能力。因此,考生必须要掌握好审计理论,注重审计实务,将理论灵活、熟练地运用到实务中去,站在一个注册会计师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能够形成正确的结论和意见。 三、重点分布分析 审计教材共八编二十三章,其中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章节如下: 重要程度 章 节 非常重要 第一章、第三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一章、第十三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三章 比较重要 第二章
3、、第四章、第六章、第十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二章 说明:未列示的章节属于一般重要的章节,一般以客观题形式考查。第一编审计基本原理一、考情分析从近年试题可以看出,本编属于考试的主要内容,所占分数较多,通常在20分以上。本编不仅直接侧重理论知识的考查,还会结合实务间接考查相关知识。从题型上看直接命题主要以客观题和简答题为主,但结合实务考查时,既可以是简答题,还可能涉及综合题。考生对本编应主要把握:认定及审计目标的确定;审计基本要求;审计重要性;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函证;分析程序;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中抽样的具体运用;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等。 二、相关知识点(一)合理保
4、证与有限保证 注意: 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业务的区别 (二)审计要素 1.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 (1)三方关系人: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2)三方关系 (3)管理层会成为预期使用者之一,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如果某业务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则不构成一项鉴证业务 (4)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第一,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第二,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第三,两者的关系。 2.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 3.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 (1)标准是用于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的基准; (2)适当标准的特征: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和可理解性; (3)财务
5、报表审计中的标准就是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分为通用目的和特殊目的编制基础。 4.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提供合理保证是建立在获取充分、适当证据的基础上。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相互关联。 5.审计报告 (三)审计目标 1.总体目标 2.认定及具体目标 (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及具体审计目标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及具体审计目标 (3)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及具体审计目标(四)审计基本要求1.遵守审计准则 2.遵守职业道德守则 3.保持职业怀疑【问题解答】(1)职业怀疑的内涵 (2)保持职业怀疑的作用 注意: 保持职业怀疑对于注册会计师发现舞弊、防止审计失败至关重要。 4.合
6、理运用职业判断 (1)职业判断的含义 (2)职业判断的运用 职业判断不仅贯穿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始终,而且涉及注册会计师执业中的各类决策。 (3)职业判断决策过程的步骤 (4)职业判断的评价 (五)审计风险 1.审计风险的含义 2.重大错报风险 (1)含义及性质; (2)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3.检查风险的含义及性质 4.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 5.审计的固有限制 (六)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1.基本内容 2.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特殊考虑 (1)考虑特定需要 (2)组成部分的审计 (3)连续审计 (4)审计业务约定条款的变更(七)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1.总体审计策略 2.具体审计计
7、划 3.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更改 4.指导、监督与复核(八)审计重要性【问题解答】1.重要性的含义2.重要性水平的确定(1)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2)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3)实际执行的重要性(4)审计过程中修改重要性3.错报(1)累积识别出的错报第一,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第二,事实错报、判断错报、推断错报(2)对审计过程识别出的错报的考虑(九)审计证据的特性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的含义2.充分性和适当性之间的关系3.对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评价时的特殊考虑(十)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1.检查;2.观察;3.询问;4.函证;5.重新计算;6.重新执行;7.分析程序。(十一
8、)函证【问题解答】1.函证决策2.函证的内容(1)应函证的账户和交易;(2)函证对象的选取;(3)函证的时间;(4)管理层阻挠函证时的处理。3.询证函的设计4.函证的实施与评价(1)对函证过程的控制第一,函证发出前的控制措施;第二,通过不同方式发出询证函时的控制措施;包括,邮寄方式和跟函方式。(2)积极式函证未收到回函时的处理(3)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时应考虑的因素(4)评价函证的可靠性第一,评价可靠性考虑的因素第二,不同函证方式回函的可靠性评价;包括,邮寄方式、跟函方式、电子形式、口头回复。第三,对回函限制性条款的考虑(5)对不符事项的处理(6)实施函证时需要关注的舞弊风险迹象及采取
9、的应对措施(十二)分析程序1.分析程序用于风险评估程序2.分析程序用于实质性程序3.分析程序用于总体复核(十三)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1.审计抽样的含义、特征及适用性2.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3.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4.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十四)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十五)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1.传统变量抽样(1)优缺点(2)均值法、比率法、差额法的运用2.货币单元抽样(1)含义及优缺点(2)货币单元抽样的具体运用3.非统计抽样的运用(十六)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1.评估信息技术的风险2.信息技术中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测试(1)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审计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包括程序开发、程序变更、程
10、序和数据访问及计算机运行。(2)信息技术应用控制审计第一,系统自动控制关注的要素包括:完整性、准确性、存在和发生。第二,信息技术应用控制审计关注点包括:系统自动生成报告;系统配置和科目映射;接口控制;访问和权限。(3)公司层面信息技术控制审计(4)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应用控制与公司层面控制三者之间的关系3.不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问题4.数据分析(十七)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十八)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注意: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重点掌握审计过程记录)(十九)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1.归档工作的性质2.归档的期限3.归档后的变动4.底稿的保存期限三、典型例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
11、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审计可以有效满足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需求B.审计的目的是增强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C.审计涉及为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如何利用相关信息提供建议D.财务报表审计的基础是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审计并不涉及为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利用相关的信息提供建议。2.下列有关审计业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则该项业务不属于审计业务B.审计业务的最终产品是审计报告和后附财务报表C.执行审计业务获取的审计证据大多数是结论性而非说服性的D.审计的目的是改善财务报表质量,因此审计可以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
12、责任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选项B,审计的最终产品是审计报告,不包括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由被审计单位编制的;选项C,执行审计业务获取的审计证据大多数是说服性的,而非结论性的;选项D,审计并不能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3.下列有关鉴证业务保证程度的提法中,恰当的是()。A.审阅业务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将业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B.审阅业务属于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将审阅业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C.合理保证业务是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D.有限保证业务是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选项AB,审阅业务是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将审阅业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选项D,有限保证业务以消极方式
13、提出结论。4.对于下列应收账款认定,通过实施函证程序,注册会计师认为最可能证实的是()。A.完整性B.分类C.存在D.披露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应收账款的函证可能实现的认定有存在、计价和分摊、权利和义务,但最可能证实的是存在认定。5.下列有关具体审计目标的提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财务报表中未将预付账款与应付账款分开列报,违反了准确性和计价目标B.如果已入账的销售交易是对确已发出商品、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交易的记录,但金额计算错误,违反了准确性目标,但没有违反发生目标C.如果财务报表中将低值易耗品列报为固定资产,违反了准确性和计价目标D.如果财务报表附注中没有分别对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存货成
14、本核算方法做出恰当的说明,违反了分类和可理解性目标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A,违反了分类和可理解性目标;选项C,违反了分类和可理解性目标;选项D,违反了准确性和计价目标。6.下列有关职业怀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注册会计师是否能够保持职业怀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胜任能力B.会计师事务所的业绩评价机制会削弱注册会计师对职业怀疑的保持程度C.保持独立性可以增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保持职业怀疑能力D.审计的时间安排和工作量要求有可能会阻碍注册会计师保持职业怀疑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会计师事务所的业绩评价机制会促进或削弱注册会计师对职业怀疑的保持程度,这取决于这些机制如何设计和执行。参考审计准则问题解答
15、第1号职业怀疑。7.下列有关职业判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注册会计师恰当记录与被审计单位相关决策结论进行沟通的方式和时间,有利于提高职业判断的可辩护性B.如果有关决策不被该业务的具体事实的情况所支持,职业判断并不能作为注册会计师作出不恰当决策的理由C.职业判断涉及与具体会计处理和审计程序相关的决策,但不涉及与遵守职业道德要求相关的决策D.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提高职业判断质量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职业判断涉及注册会计师执业中的各类决策,包括与具体会计处理相关的决策、与审计程序相关的决策,以及与遵守职业道德要求相关的决策。8.下列关于重大错报风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重大错报风险是
16、指如果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为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实施程序后没有发现的可能性B.重大错报风险包括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以及列报和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C.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可能影响多项认定,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D.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相关,且独立存在于财务报表的审计。选项A描述的是检查风险。9.如果是连续审计业务,在下列情况下,需要注册会计师提醒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关注或修
17、改现有业务的约定条款的是()。A.注册会计师对上期财务报表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报告B.注册会计师更换两名审计助理人员C.甲公司对上期财务报表作出重述D.甲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近期发生变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下列因素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修改审计业务约定条款或提醒被审计单位注意现有业务约定条款:(1)有迹象表明被审计单位误解审计目标和范围;(2)需要修改约定条款或增加特别条款;(3)被审计单位高级管理人员近期发生变动;(4)被审计单位所有权发生重大变动;(5)被审计单位业务的性质或规模发生重大变化;(6)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变化;(7)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发生变更;(8)其他报告要求发生变化。10
18、.下列有关审计计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定总体审计策略的过程通常在具体审计计划之前B.总体审计策略不受具体审计计划的影响C.制订审计计划的工作应当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之前完成D.具体审计计划的核心是确定审计的范围和审计方案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选项B,虽然制定总体审计策略的过程通常在具体审计计划之前,但这两项计划具有内在联系;选项C,具体审计计划制定的内容之一就是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审计计划会随着对被审计单位进一步的了解和审计程序的深入,会进行调查变化,而不是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前就完成,以后就不变了;选项D,确定审计的范围和审计方案是总体审计策略的核心。11.下列有关注册会计师在临
19、近审计结束时实施分析程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析程序的目的包括确定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一致B.实施分析程序所采用的手段与风险评估中使用的分析程序基本相同C.实施分析程序应当达到与实质性分析程序相同的保证水平D.如果通过实施分析程序识别出以前未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修改原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在总体复核阶段实施的分析程序达不到对特定账户余额和披露提供的实质性的保证水平。12.下列有关重要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注册会计师应当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考虑重要性B.注册会计师应当仅在制定具体审计计划时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C.注册会计师应
20、当在每个审计项目中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和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D.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时需要考虑重大错报风险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13.下列有关在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时选择基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应当选取税前利润作为基准B.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考虑被审单位的性质和重大错报风险,选取适当的基准C.基准可以是本期财务数据的预算和预测结果D.基准一经选定,需在各年度保持一致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选项A,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可能选取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
21、润作为基准;选项B,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不用考虑重大错报风险;选项D,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的变化,重要性水平的基准可以根据实际来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14.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策略时,应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B.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是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在认定层面的具体化C.注册会计师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D.在经常审计情况下,如果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多,项目总体风险较高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注册会计师 审计 习题 讲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