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国际法课程如何设置.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民族高校国际法课程如何设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高校国际法课程如何设置.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民族高校国际法课程如何设置摘要由于适用余地小、实践接触少、司法考试分数占比小、学生接受实力有限,学习难度大等缘由,国际法课程在边远民族高校实际处于一种“边缘”地位。而从民族高校法学教化的人才培育目标定位及藏区法律工作特点对学生素养要求来看,双语法律人才首先应当具备的素养就是扎实的法学功底、坚固的法律信仰。国际法课程有助于培育学生完整的法律思维体系,是必不行少的课程。但从详细课程设置来看,基于现实缘由,边远民族高校将三门国际法课程合并,且侧重基础理论讲解与比较较为合理。一、国际法课程的一般地位介绍学术界通常在两个层面适用国际法一词。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国际法是我们俗称的“三国法”,即包含了国际公
2、法、国际私法及国际经济法三门课程。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国际法仅仅指国际公法。为称呼便利,本文将从广义的角度来运用国际法的概念。假如将国际法定义为“边缘”学科可能会存在争议。一般认为边缘学科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而在学科间的边缘地带形成的学科。国际经济法在产生之初由于其调整对象对国际公法的突破,而涉及到部分国际私法、国际商法以及各国的民商法、经济法等内容,从而被学者认为具有边缘性。这种观点是从学科的内容来定义学科的边缘性的。此外,还有学者从部门法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来定义学科的边缘性。但即便如此,国际法好像也不能被归类于边缘学科。因为根据教化部规定的法学16门专业主干课程里就包括了
3、国际法。国际法课程在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然而,由于偏远民族高校法学教化的特点,国际法课程在法学教化中的地位却远不如它的名字听起来那么“高大上”。二、国际法课程在民族高校法学教化的“边缘性”表现(一)用不上适用余地小、实践接触少为适用藏区法治实践工作的须要,四川民族学院法学院2023年开设藏汉双语法学专业,主要面对省内藏区招生,旨在培育“靠得住、下得去、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其中“下得去”是指学院所培育的人样能够深化藏区、扎根基层进行法制工作。从实际状况来看,四川民族学院法学院法学(藏汉双语)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的实际就业地点也的确就在甘孜州内。但由于甘孜州的地理位置处入中国大陆腹地
4、深处,地理位置偏远,工业、商业发展水平落后,这也就使得甘孜州内的基层法治工作重点集中在传统法律纠纷的解决。而国际法好像缺乏实践运用的余地。以甘孜巴塘县为例,依据笔者的调查,2023年,巴塘县法院受理各类刑事案件25件。集中在盗窃、诈骗、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等犯罪领域。2023年新收各类民事案件共19件,集中在离婚纠、民间借贷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等领域,无一案件涉及到国际法学问的运用。且可以预见的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法在甘孜州内基层法治工作中的适用余地仍旧会非常有限。因此,在学生眼里,国际法就成为了“无用”的“边缘性”学科了。此外,由于地理位置、法治发展
5、水平的影响,四川民族学院周边缺乏律所等司法资源,加之四川民族学院法学院的法学老师以应届毕业硕士生为主,老师本身缺乏实践阅历,因此法律诊所、模拟法庭等实践类课程更多停留在对教材案例的理论分析层面,而无法让学生切身实地地融入实践案例中。这更加深了学生坚信国际法无用的思想。(二)考不到司法考试分数占比小,学生无学习动力自国家司法改革以来,司法考试已经成为就业者进入法律行业所必需要迈过的一道门槛,即使在偏远的甘孜州也不例外。而通过司法考试也成了许多学生努力学习专业课程最干脆的动力。但从以往司法考试的实际状况来看,国际法的占比是比较低的。在总分为600分的司法考试中,近4年来国际法三门课程总分均未超过3
6、0分,占比不到5%,且呈现出比重逐年降低的趋势。而相比较而言,刑法一门课程分数占比就达到10%以上。明显学生更情愿花费精力来学好刑法这样的“重点”课程了。加之司法考试对国际法的考查学问点较为分散,这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畏难之心。(三)学不了学生接受实力有限,学习难度大由于民族地区政策的照看,四川民族学院法学院法学(藏汉双语)专业虽然是本科专业,但高考录用分数较低。因而造成的一个现象就是班级学生基础并不过硬,甚至部分同学在汉语的表达、书写和理解上都存在困难,更不用说用汉语来理解困难的法律了。而国际法课程又是一门和国内法课程思维方式迥然不同的学科,这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理解的难度。正是基于上述缘由,许多
7、学生缺乏学习国际法的动力。笔者曾经在一个法学(藏汉双语)班进行过简洁调研,在一个人数为60余人的班级,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认为没有开设国际课程的必要性。此外,从法学(藏汉双语)班的人才培育安排来看,2023级以前的班级并未开设过国际法相关课程。2023级藏汉双语法学在大三上学期分别开设了国际法与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各36个学时。2023级藏汉双语法学将在大二下学期开设国际法概论课程,共计36个学时。可见,学校对国际法课程在藏汉双语法学班级的课程体系中的定位还处于一个探究的阶段。那么,现阶段藏汉双语法学班原委该不该开设国际法相关课程呢?假如要开设的话,应当如何开设?放在哪个学期开设较为合适,设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族 高校 国际法 课程 如何 设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