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语文古诗春望教案最新范文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中语文古诗春望教案最新范文集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初中语文古诗春望教案最新范文集锦 春望写作于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排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以下是我整理的初中语文古诗春望教案,希望可以供应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初中语文古诗春望教案范文一 教学要点:朗读赏析探究拓展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情感 教学方法:活动性阅读教学法 课时支配: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作者简介; 2、回忆以前学过的杜甫的诗歌; 3、写作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
2、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排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其次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密,鸟语花香,长安城到处呈现出一派朝气。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加杜甫的苦痛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二、赏析活动(读懂诗意、品尝诗情) 1、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2、学生质疑,领悟全诗内容(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 三、探究活动 1、诗中常运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
3、的春望开头两句就运用了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喧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 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有才让草木丛生吗? 2、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课本的注解是:“感时花溅泪”-感伤国事,看到漂亮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恨别鸟惊心”-难过离别,听到宛转的鸟鸣都胆怯。其实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为:由于为国事而感到难过,为离别而感到缺憾,所以看到漂亮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宛转的鸟鸣都
4、胆怯。 四、朗读活动(读出诗韵) 1、给学生2分钟左右,自由朗读; 2、老师范读; 3、学生试读; 4、由男生和女生分联交织齐读全诗; 5、集体朗读。 五、拓展活动 比较阅读-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成功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2)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虽然一悲一喜,然而所表达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六、老师小结 七、作业 1、以“家书抵万金”为话题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2、依据老师教的赏析诗歌方法,自选
5、一首你最喜爱的写景抒情诗进行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春望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 学习春望及五律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在自读自悟,合作探讨中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精确流畅地背诵。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酷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妙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特点。 难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课时支配 1课时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建出不同的诗篇。今日就让我们来踏寻
6、古人的踪迹,推想名人心情,观赏名作之境界。 (二)学习第三首诗春望 1听配乐朗诵。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 国都残缺,山河照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每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 5学生齐读全诗。 6品尝全诗。 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据,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裂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
7、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山河照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惊慌,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
8、马乱的岁月,一封一般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宝贵啊! 诗的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微环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明确: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板书设计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簪 初中语文古诗春望教案范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春望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深切感受诗人酷爱国家,关切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妙情操。 3.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的关系,品尝
9、诗歌的意境。 一、导入 七年级我们所学的登岳阳楼的写作背景和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1.关于作者。他是唐代最宏大现实主义的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头。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2.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冬,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六月攻破潼关,玄宗奔蜀,长安陷落。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八月,杜甫从鄜(fu)州家中到灵武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捉住,带到长安。本诗写于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 三、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抵搔浑溅簪 师补充律诗的押韵问题。 四、听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节奏和语
10、调。 师提示:五言律诗的节奏一般是221式和212式。 五、学生个别朗诵、全班集体朗诵。 六、理解诗意 经过反复的朗读,你读懂诗歌的内容了吗?小组沟通,参照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1.学生小组沟通。 2.说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国破感时恨别抵搔 3.小组推举代表说出各句话的意思。 七、再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 1.本文题目为“春望”,作者在春天看到了哪些景物? 如:国破山河城春草木花鸟 2.看到这样的景色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用原诗或自我归纳的语句回答。 如:恨感搔更短不胜簪家书 3.作者通过春望这首诗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如:感时恨别忧国思家 八、赏析诗歌 参考角度:1.诗歌中
11、精彩的字词句;2.写作手法 学生思索回答,老师归纳总结: 首联对比反衬寓情于景颔联触景生情承上启下 颈联思家迫切引起共鸣尾联细微环节描写忧思之深 九、探究质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认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伤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说明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样看? (触景生情/移情于物) 十、拓展比较 诗人在本诗中反映了安史之乱带来的灾难,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当七年之后诗人听到官兵成功的消息后又会是怎么的呢?试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比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学生探讨并说出诗歌的大意。 2.思索下列问题: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两首诗表达的感情一悲一喜,然而却有着相同点,相同之处是什么? 板书设计: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 寓情于景感时忧国 城春草木 溅泪花 触景生情过渡 惊心鸟 产生共鸣烽火家书 恨别思家 细微环节描写搔更短不胜簪 2023初中语文古诗春望教案最新范文集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