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优秀范文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优秀范文模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优秀范文模板 泼水节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的盛大节日,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这一天,傣族人民相互泼水,相互祝愿。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西双版纳的黎旺城,与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希望可以供应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范文一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人们的动作、表情等感受泼水节的快乐气氛。酷爱祖国多样的民族文化。 2、正确、规范地书写“吉、祥”两个字。 学习任务: 任务一:感受泼水节的快乐气氛 学习提示1:轻声读课文其次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人们泼水节前、泼水节时快乐心
2、情的词句画下来,和组内同学沟通你的感受,打算班级展示。 学习提示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用圆圈圈出泼水节里的其它活动,专心品读,感受人们的快乐。 任务二:正确规范地书写“吉、祥”两个字 学习提示:细致视察吉、祥两个字,留意字的结构、易错点、占格要求。 温馨提示: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沟通互学,打算班级展示。 检测工具: 在括号内填入恰当得动词。 ( )着桶 ( )香水 ( )着盆 ( )花瓣 ( )着歌 ( )龙舟 ( )着舞 ( )烟火 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课 上节课我们一同走进了迷人的西双版纳,初步感受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的感受吗? (学生自由说。快乐
3、、兴奋) 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透过语言文字感受泼水节的快乐,感受文字背后传达的浓浓的情感!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感受泼水节的快乐气氛 学习提示:1、轻声读课文其次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人们泼水节前、泼水节时快乐心情的词句画下来,和组内同学沟通你的感受,打算班级展示。 自主学习:自主读书批注,然后组内沟通。 展示沟通: A组: 1、沟通泼水节前的欢乐。 请大家随我看其次自然段的1句。从“早早、早已”两个词我体会到了人们(盼望已久、迫不及待、万分期盼)可见他们按耐不住的喜悦。 第2句:人们打算了清水,还滴上香水,撒上花瓣,可以看出泼水节在人们心中是多么美妙,多么隆重,多么讲究! 2、
4、体验泼水节的欢乐 (请大家随我看3句:) 我们小组想表演泼水节的活动,理解“相互追逐”“灌” “泼”。 瞧瞧,没有水的表演都是这么快乐,想看看真实的泼水节的情景吗?(播放泼水节图片。) 此时,你想用那些词形容泼水的情景? 你往我头上( ),我向你身上( ); 你往我衣领里( ),我向你脸上( ) 师:泼的多快乐!灌的多痛快! 同学们请随我看第四句。“人人脸上笑开了花,干脆写他们的快乐,”大家看图,瞧!他们多兴奋呢! 我们组想大快朵颐地读一读泼水的过程!(读) 学生质疑:老师,为什么他们身上湿淋淋的,人人脸上却笑开了花? 这个问题好,谁来帮助他? (学生自由说,老师适时点拨。) 导语:是啊!泼出
5、去的水越多,给人们带来的华蜜也越多;身上浇得越湿,得到得祝愿就越多。怪不得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都来了,这里面还有你的亲人、挚友、老师、同学,你最想把这象征着祥瑞如意的水泼在谁身上呢? 出示: 我想把祥瑞如意的清水泼在 身上,祝福 。 老师想把这祥瑞如意的清水泼向同学们,祝同学们学习进步,每天欢乐! 导语:感受着水的馨香,送出自己的祝愿,同时收到别人的祝愿!真是尽情尽兴!让我们随着快乐的音乐,再次美美地读读这一自然段。 (配乐齐读其次自然段。) 任务一:感受泼水节的快乐气氛 学习提示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用圆圈圈出泼水节里的其它活动,专心品读,感受人们的快乐。 1、沟通: B组:读了这一段,
6、我们组想通过朗读来表达我们的感受!(1读) C组:对B组进行评价,我们组情愿和他们PK。 D组:对C组进行评价,我们组的读信任大家更能体会到快乐! 老师评价:同学们真棒!你们的朗读仿佛把我们置身于傣家,亲历了泼水节,我们也停留在泼水节的快乐中,迟迟不愿离去此情此景,你能用词串来描述泼水节的活动吗? 那位小作家来? 2、说话训练。 3、拓展: 我们祖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风俗习惯,感爱好的同学课后可以查资料了解更多的民族风俗。) 任务二:正确规范地书写“吉、祥”两个字 学习提示:细致视察吉、祥两个字,留意字的结构、易
7、错点、占格要求。 温馨提示: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沟通互学,打算班级展示。 自主学习:自学 互学 展示沟通: 1、E组:沟通字的结构、易错点、占格要求。 2、师范写指导。 3、生描红临写。 板书设计: 快乐的泼水节 清水 祥瑞如意 华蜜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范文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华蜜和欢乐;积累一些重点词句,并能进行简洁的拓展运用。 2、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激情朗读,体会课文的文字之美,情感之浓。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肯定的相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
8、泼水节的华蜜和欢乐。 难点:体会人民和周总理心连心的感情。 【教学流程】 课前观赏云南傣族的民俗风情。 一、字词引领,巧入文本。 1、刚才,我们观赏了一组云南傣族的.图片。聪慧的孩子肯定知道,我们今日要接着学习课文难忘的泼水节。(齐读课题)把你想重读的词读重一点,再读一遍。 2、复习生字词。 出示词语:凤凰花 对襟白褂 咖啡色 踩着 端着 盛满 敲起鼓 蘸了水 他12岁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是共和国的第一位国家总理。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新中国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有他的心血;他的踪迹遍布全球,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都是他的挚友。他就是我们尊敬的总理。 你想相识他吗?1961年,傣族人民就有
9、幸见到了他,并且和他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泼水节!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1961年(板书:1961年),去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 二、逐段学文,体会“难忘”。 1、通读全文。 这篇课文充溢着喜悦与热忱,适合我们带着激情大声朗读。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读一遍课文。 2、分段学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谁想来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 你们见过凤凰花吗?咱们来相识一下(课件出示凤凰花图片)。凤凰花正好在每年的泼水节前后开放,开花时满树结花,远远看去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课文用了一个词“火红火红”,多么喜庆、热情的颜色啊,我们一起再读读这段话。 (2)学习第2
10、自然段。 引读:今年,傣族人民特殊兴奋,因为尊敬的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这里有个词“特殊”,可以换成什么词?把你这个词放进去读一读。全班一起读读这段话,把傣族人民特殊兴奋的心情读出来。 过渡:周总理要来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了,人们会怎样迎接他呢? (3)学习第3自然段。 (出示段落)请女生读读第3自然段。 傣族人民用了各种方式来迎接周总理,哪个场景让你印象最深?(随机出示) 句子1: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从“四面八方”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是“赶来了”而不是“走来了”或“来了”?(人们是多么急迫想要见到周总理啊!)快乐的象脚鼓敲起来了,人群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11、这场面可真(喧闹)再读这个句子。 句子2: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似乎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在什么状况下会铺红地毯?这里的“地毯”指的是什么?傣族人民用他们最宠爱的凤凰花铺成地毯来迎接周总理,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指名说)读出傣族人民的热忱。 句子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从“一条条”、“一串串”你知道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读读这个句子。 象脚鼓、凤凰花、龙船、花炮傣族人民用他们民族最高的礼节来迎接周总理。当总理到达的消息传来,人们欢呼着(引读)“周总理来了!” 想象一下,你是傣族村里的一个孩子,最先知道总理来了的消息。假如我是你的姐姐,见
12、到我你会说什么?假如我是你的奶奶,你会说什么?假如他是你邻居的大哥哥,见到他你会怎么说? 很快,总理到来的消息传遍了傣族的村寨,人们都在欢呼“周总理来了!” 让这欢呼声再洪亮一点!“周总理来了!” 过渡:是啊,周总理来了!你看 (4)学习第4自然段。 (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视察总理的衣着、神态,理解“笑容满面”,体会“周总理就像我们傣家人”的感受) 课文是这样描写的(出示段落,指名读)。 周总理是汉族人,却穿上了傣族的服装;他是国家总理,是人们眼中的“大官”,却和人民一起跳舞;而且这个总理一点都不肃穆,还“笑容满面”的,这样的总理你喜爱吗?傣族人民喜爱吗?喜爱,就让我们把他的
13、样子记住,一起读! 过渡:泼水节里最重要的活动起先了,(出示段落)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场景呢?请男生读读第5自然段。 (5)学习第5自然段。 (课件出示段落)透过这些文字,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里用了一个句式“一手一手”,谁能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说句话?(指名说)你还能听到声音吗?都有些什么声音?(指名说)泼水声、欢呼声、祝愿声 是啊,在傣族的传统里,水泼得越多,祝愿也就越多, 清清的水泼到白发的老爷爷身上,周总理睬祝愿他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范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促成的词。 2.看图学文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14、。 3.学习用“先人物后背景”的方法视察图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终4个自然段。 重组成的词语,会用“四面八方”、“笑容满面”造句。 2.通过点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一)、介绍相关学问,导入新课。 泼水节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的盛大节日,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这一天,傣族人民相互泼水,相互祝愿。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西双版纳的黎旺城,与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 此教学过程用课件难忘的泼水节中系列图片“泼水节”及视频“傣族的泼水节”协助完成。 (二
15、)、指导看图。 出示大课文插图或叫学生看课本插图。 (1).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用谁和谁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 (2).除人物之外,图上还画了什么?(除了人物之外,图上还有撒了满地的花瓣和盛开的鲜花。) (三)、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能直呼音节的,先拼读后直呼。 (3)指名中差生读课文,学生听后评议,订正读错的字音。 (4)指名认读生字,师生共同订正错误。 二、合作沟通 1、认读生字词语 2.读好长句。 (1)学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尝试读好长句。 (2)检查自然段标序号状况。 (3)指导读长句,让学生在课文中标出停顿符
16、号。 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来到了。/今年,/傣族人民特殊兴奋,/因为/尊敬的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水,/为人们祝愿。/ 3.读好感叹句。 (1)找出感叹句。 (2)指导读好感叹句,让学生在课文中标出重音符号。 4.读重点段。 (1)哪个自然段写周总理来到傣族人民中间?读一读。 (2)哪个自然段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相互泼水祝愿?读一读。 5.看课件的课文范读视频,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自读课本中27课绿色的竹楼,28课关怀。 其次课时 三、品读领悟 (一)、复习检查。 1
17、.指名朗读课文。 2.指名认读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细读课文。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1)火红火红,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火红火红特殊红;一年一度一年一次) (2)体会“火红”与“火红火红”有什么不同?(火红只是客观地描写凤凰花的颜色,而火红火红则倾注了作者特殊兴奋特殊激烈的感情。) (3)读第一自然段。先读“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再读“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体会作者的感情。 2.指名读其次自然段。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这段话的内容。(原句是先果后因,改句是先因后果,留意“他们”在什么地方用。) (1)先自由小声说。 (2)指名说。(今年,因为尊敬的周总理要和傣族
18、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所以他们特殊兴奋。) (3)齐读其次自然段。 3.自由小声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这段共几句?每句话写什么?这段话写了什么? (1)学生探讨。(共4句话,第1句写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第2句写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第3句话写人们赛龙船放花炮。第4句写人们热忱欢呼。这一段写傣族人民热忱欢迎周总理。) (2)四面八方、赶来是什么意思?(四面八方各处,范围很大。赶来急着按时到达,生怕来迟了。) 把“赶来”换成“走来”行不行?为什么? (3)“一条”和“一条条”,“一串”和“一串串”有什么不同?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人们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要按句子的依次有条理地说,理解了的词要
19、用自己的意思表达。) 4.齐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1句话,说这句话写什么?(周总理外貌) (2)找出这句话中描写颜色的词,用“”标出。 (3)笑容满面是什么意思?用“”标出这个词。 (4)看图,理解“咖啡色、水红色、笑容满面”等词语。 (5)比较读课文。先去掉“”标出的词读这句话,再加上“”标出的词读,体会哪样写好,说说为什么。 (6)自由小声读第2句,用“”标出表示周总理动作的词。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5.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1)祝愿、祝福是什么意思?(祝愿祝福人华蜜平安。祝福向人表示良好的愿望。) (2)想象周总理睬说什么?傣族人民会说什么? (
20、3)这段话共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共3句话,第1句泼水节起先,第2句周总理泼水向人民祝愿,第3句傣族人民泼水祝周总理健康长寿。) (4)看图理解:周总理端着银碗,向人民祝愿;傣族人民有的端着水碗,有的端着水盆,有的拿水瓶,有的打着象脚鼓,个个兴致勃勃,祝周总理健康长寿。 (5)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6)尝试背诵这一自然段。 6.学习第六、七、八自然段。 (1)“快乐”是什么意思?“令人难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傣族人民这么快乐?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令人难忘?(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六八自然段。 (3)熟读,尝试背诵第六八自然段。 (4
21、)背诵五八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背诵课文五八自然段。 四、巩固延长 (一)、学习生字。 1.指名认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2.分析记忆字形。 (1)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分析记忆字形。 泼炮鲜祝 泼,三点水右边加“发”字。 炮,火字旁右边加“包”字。 鲜,鱼字旁右边加“羊”字。 祝,示字旁右边加“兄”字。 (2)用替换部件的方法分析记忆字形。 瓣:辩字中间的“讠”换成“瓜”,就是瓣。 (3)用偏旁加部件的方法分析记忆字形。 敬节福驶毯幸 敬,左边草字头下加“句”字,右边是反文旁。节,草字头下面加单耳刀。 福,示字旁右边加“一”“口”“田”。 驶,马字旁右边是扁口,加一撇一捺。 毯,毛字旁,右上加两个火字。 幸,土字头,下面点、撇,一个“干”字。 (4)用数笔画的方法分析记忆字形。 3.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视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鲜,左右相等,鱼字的第8笔要写成提。 瓣,左中右相等,三部分都写窄一点,左边辛字的第7笔写成撇。 节,上小下大,单耳刀要写得宽短一些。 福,左窄右宽,右边的“一”“口”“田”写得紧凑些。 毯,半包围结构,毛字的第4笔要托住两个火字。老师边指导,边板书,学生跟着写一遍。 (2)学生自己练习,每字写3个,老师巡回指导。 (3)学生比照黑板自批自改,老师了解批改状况。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优秀范文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