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异境与艺术的意境.docx
《浅谈异境与艺术的意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异境与艺术的意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异境与艺术的意境摘要“意境说的构建是中国现代美学最重要的一项成就。然而细究之下就会发觉,在几个最重要的奠基人那里,“意境概念事实上是消失的。王国维在意境和境界之间一度摇摆,最终抛弃了意境,朱光潜没有使用过意境,宗白华的意境一词的含义就是境界,或者说是艺术境界。因此,意境的意义要么没有被揭示出来过,要么被揭示出来的只不过是多余的。意境必需有其自身的意义,它使艺术作为一个独特的宇宙得以可能,它必需与外在世界是相异的,同时与作品再现对象也是相异的,也就是说,意境作为“异境而存在。事物进入艺术作品中,它们就脱离了日常世界,变成了异境,把实在变为非实在,化实境为虚境,把日常世界变为异境。艺术家通过剥
2、离,通过错置,通过放大和缩小,使熟识之物呈现异样感。异境不是超验之境,而是把我们熟识的世界变成异境。异境是在画面上打开的另一个空间,它并不是与日常世界完全切断联系的,而是使日常世界发生了变形。意境作为异境所要表达的就是意境产生于艺术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异质性裂缝之中。意境是意义的可能性空间,是一个可能性之境,它向全部的维度敞开,剩余的意义无限扩展的过程。在意境中,也就是在可能境界中,意义不再处于单一的指称中,它不再受到言说者的支配,而是处于无限的意指运动中,所以一幅绘画能够令人产生一种味之不尽的感觉。关键词异境;意境;境界;可能境界“意境说是中国现代美学的一项成就,甚至是最重要的成就,正是因为
3、现代美学创立了“意境说,才让大量现代学者回溯古代的意境概念,对此作一番历史的解释,虽然这些解释往往只是“以自己的理想把它换了一幅脸面1(P117-118)。因此有一些学者力图抛开现代“意境说,回到古代“意境的历史脉络中重新考察其涵义。刘卫林的博士论文中唐诗境说讨论考察“境一词的起源、转变,认为不能简洁地用“意境论去解释古代的诗境说。一方面王国维的“意境说受到西方美学的影响,与中唐的以“境论诗本不尽相同;另一方面“意境概念至今众说纷纭,那么将两者等同更易引起混乱2(P2-3)。萧驰先生的佛法与诗境同样对中唐诗论中的“境字做了考察和分析,认为古代的“境之内涵正好与今日的“意境内涵相反,中唐诗论中的
4、“境并不是涉及诗的整体,反而是局部性的、不连续的、静止的1(P140-142)。罗钢先生传统的幻象则是对现代“意境说的奠基者王国维的学说做出了颠覆性的讨论,认为它基本上就是德国诗学的翻版,而在古代则并不存在着连贯的、自成体系的意境说3(P291)。不过,或许颇为遗憾的是,这几位对“境界说下了如此大工夫的学者,却没有意识到意境和境界之间的差异,而是不言而喻地在两者间自由混用。这种混用早已在王国维、朱光潜和宗白华这些现代意境说的奠基者那里就出现了,同时人们在梳理意境范畴史的时候,觉察古代使用意境一词特别少见,就只能把“境及“境界都纳入到意境范畴中,更强化了两个概念的同一,因此甚至可以说这种同一是现
5、代意境说的基本共识。这样一来,不是把“意境变成一个重复、多余的概念,就是把意境的内涵变得混杂不清、指向不明。当然,不少学者也曾留意到“意境与“境界的不同之处,范宁在其关于境界说一文就已指出,“意境一词已经出如今王昌龄的诗格中,而且意境只是境界之一种,因此不能将“意境与“境或“境界等同4。叶朗认为“意境只能用于艺术作品,而“境界则不仅用于艺术作品,也可以指艺术家描写的对象5(P613)。夏昭炎指出意境和境界的意义是不同的,境界只能包括却不能替代意境,境界一词所隐含的空间指向使它经常和意境一词等用,但意境只是其涵义之一6(P4-5)。查找其中的区分极有可能就是在解构现代意境说,意境的内涵在某种意义
6、上就是在去掉境界的内容之后所剩下的东西。本文并不止于这种区分,而且试图进一步去挖掘意境的新的维度,就笔者所见,目前尚未有学者从“异境的角度去谈论艺术的意境问题,下文试论之。一、意境和艺术境界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无疑是现代“境界说谱系的开端,不过在他之前撰写的人间词乙稿序并没有使用“境界,而是用了“意境一词:原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出于观我者,意余于境;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然非物无以见我,而观我之时,又自有我在。故二者常相互错综,能有所偏重,而不能有所偏废也。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7(P682-683)王国维重视意境应当是受到清代词学家陈廷焯的影响,不过在
7、陈廷焯那里,意境是一个虚的概念,指的是诗词所创造的意味空间,这种空间是以深浅来评价,王国维吸收了这点,但他又增加了“有无这个标准,也就是说有没有意境是一种评价标准。“有意境就在于“能观,“能观直接来源于叔本华的“直观概念3(P68),直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所认识的是“理念,王国维说:“美术上之所表者,则非概念,又非个象,而以个象代表其物之一种之全体,即上所谓实念者是也,故在在得直观之,如建筑、雕刻、图画、音乐等,皆呈于吾人之耳目者。8(P62-63)叔本华把直观和理念亲密地关联在一起,事实上是符合柏拉图的“理念概念的,因为柏拉图的“理念就是来源于“看,所以我们看到西方学界已经开始用Form来
8、翻译柏拉图的Idea,中文学界则用“相替代了“理念。假如这些分析没有错的话,那么可以确定的是王国维用“意境,后来改为“境界一词替代了“理念,因为“境界一词不但与直观直接相关,它也与精神层次有关,能够直观理念的人就是精神到达肯定层次的人,比方“此境界唯观美时有,“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诗人之境界,惟诗人能感之而能写之,故读其诗者,亦高举远慕,有遗世之意9(P424),这里提到的境界都与理念相关。“境界一词除了同时包含直观和理念之外,还因为该词在唯识学中意味着心不离境,境不离心,这让王国维看到了这种非主非客的“境界概念与叔本华的学说之间的相像之处。在西方传统思维中,“观与“境界正好
9、是主客对立的,叔本华试图建立的是“观的本体论,这点被王国维加以继承,观即境界,境界即观,人间词话手稿第九十五则:“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诗人之眼,则通古今而观之。词人观物,须用诗人之眼,不行用政治家之眼。10(P519-520)政治家和诗人各有其观,也就是各有其境界。我觉得王国维要用“境界替代原来的“意境,不仅是因为看到了“境界可以同时表达理念和直观两个方面,而且,假如说“上焉者意与境浑,那么唯识学中的“境界恰好表达的就是非主非客、也就是意与境浑然一体的意思,这也是“观的本体论的最高层次。朱光潜先生继承了王国维认为境界必能观的观点,认为“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1
10、1(P45),“无论是观赏或是创造,都必需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11(P47)。诗的境界就是“情景融合:“情景相生而且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11(P50)宗白华先生应当是第一个明确使用“意境一词、并给予它现代意义的人,他在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一文中将“意境视为艺术的本质,这里的核心是情景交融,在另一段话中他对情与景的互动和融合,作了更细致的描述: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此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此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拓
11、了新境,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全部!这就是我的所谓“意境。12(P72)将意境定义为情景交融也得到了后来学者的认同,现代意境论的谱系也渐渐建立起来。李泽厚先生的“意境杂谈认为意境是生活形象的客观反应和艺术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中所反映出来的客观生活的本质真实13(P325-334)。袁行霈先生论意境认为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14(P26)。陈望衡先生说到:“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意境还有更为重要的构成引申,这就是:虚与实的统一,显与隐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15事实上,意境一词把意和境分裂开来,反而有违情景交融,而境界一词
12、则更合理地表达了情景交融的特点。王国维很有可能看到了这一点,才把“意境最终改为“境界,在唯识学中,境界一词是与心识关联在一起,甚至是心识所造,境界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主体和客体交融在一起,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中。现代学者运用“意境一词原来的目的是想强调意与境融合一体的观念,却反而强化了两者的分裂感,而且也去除了境界一词所具有的精神层次的含义。更为严重的是,这也抹去了意境一词原来的含义,即作为一个可能的境界。然而,可能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即使在宗白华那里,“意境的重点也并不就在“情景交融上。在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这篇文章中,宗白华对“意境作了特别清楚的定义:什么是意境?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
13、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12(P69-70)这段文字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意境就是境界的意思,本身没
14、有实质含义,是层次、范围或领域的意思;第二种,意境即艺术境界,指的是艺术所独有的充满美的意味的世界。本文倾向于第二种解释,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意境并没有被分解成意和境两个方面,虽然它确定包含了情与景,但更为重要的是意境指涉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分别的、艺术所独有的世界或“灵境:“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12(P70)“意境作为艺术境界,它是艺术的本质,因为意境是与现实世界相区分的,是艺术独有的,它是美的境界,是情景融合的境界。如上所述,王国维是在境界一
15、词的多种意义上敏捷地使用该词,既有诗境的直观性,也可以指现象学意义上境界,还可以指艺术独有的审美境界。由于他曾经使用过意境一词,所以让人感觉境界和意境是同一个意思,事实上他主要是从意与境的关系来对待该词的。朱光潜也是主要使用境界一词,很少使用意境,并且明确用情景交融来定义境界的意思。宗白华主要使用意境一词,重点不是在于情景交融,而是表示艺术独特的世界。因此,在几个最重要的现代“意境说的奠基人那里,意境却令人惊异地消失了,王国维在意境和境界之间一度摇摆,最终抛弃了意境,朱光潜没有使用过意境,宗白华的意境一词的含义就是境界,或者说是艺术境界。因此,真实的状况好像只能是:意境的意义要么没有被揭示出来
16、过,要么被揭示出来的只不过是多余的。那么意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二、作为异境的意境宗白华先生指出意境就是在艺术中涌现一个独特的宇宙,替世界开拓了新境,意境不是艺术的某个组构成分,而是作为艺术的独有世界,即艺术境界。不过宗先生可能没有留意的是,假如把意境化约为艺术境界就有可能把艺术境界等同于作品的主题或再现对象。意境必需有其自身的意义,它使艺术作为一个独特的宇宙得以可能,它必需与外在世界是相异的,同时与作品再现对象也是相异的,也就是说意境是作为“异境而存在。以绘画为例,我们在一幅呈现意境的山水画中看到了我们能够辨析的一草一木、一丘一壑,但是它们就是我们从自然世界中所看到的那些东西吗?假如是的话,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艺术 意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