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二语文唐诗五首教案模板最新范文.docx
《2023年初二语文唐诗五首教案模板最新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二语文唐诗五首教案模板最新范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初二语文唐诗五首教案模板最新范文 唐代律诗,格律工整,情感真挚,感人至深。而“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烈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旧是情。以下是我整理的初二语文唐诗五首教案,希望可以供应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初二语文唐诗五首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第1课时野望黄鹤楼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情感,背诵诗篇。(重点) 2.品尝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难点) 3.明确写景手法的提问方式,积累写景手法的专业术语。(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家辈出,佳作迭现。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唐诗中,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 二、教学新
2、课 野望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疏通文义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老师教育:肯定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目标导学二:理解诗句,概括内容 提问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明确:描绘了诗人接近黄昏时徘徊在东皋之上,四处远眺,走走停停,不知止于何处,一副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待的画面。 提问2: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明确:两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更加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犹如
3、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愁闷和苦闷。 目标导学三:品尝分析,体会感情 提问3: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明确: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其次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提问4: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明确: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提问5: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
4、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黄鹤楼 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提问1:谈谈你所了解的江南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诗文? 明确:湖北: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王勃滕王阁序 目标导学二:朗读古诗,分析探究 提问2:读了这首诗,你最喜爱哪一句?为什么? 明确:生1:我喜爱?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因为这句对仗工整,用词美丽,我眼前似乎也出现这么一幅令人沉醉的画面。 生2:我也喜爱这一句。?历历?萋萋?两个叠词读起来流畅、舒缓,感觉特别安静。 生3:我喜爱?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句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它讲解并描述了
5、一个漂亮的传闻。 提问3:诗中引用神话传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提问4:诗人在最终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明确: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闻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远眺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密青翠;继而想起自己的家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提问5:第五、六句写看到的旺盛景象,而第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憧憬。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 学习目
6、标 1.朗读古诗,把握情感。(重点) 2.理解诗句,概括内容。(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故事,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这些有不少被写进了古人的诗篇之中,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教学新课 使至塞上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朗读诗歌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王维,字摩诘,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不仅是作诗的妙手,而且是绘画的行家,所以苏轼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浓郁的诗情画意是王维诗作的艺术特色。 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
7、逸,这事实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所写的就是这次出访的情景。 2.老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和韵律。 3.全体学生配乐齐读,并感知诗歌内容。 目标导学二:梳理诗意,概括内容 提问1:绽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颔联和颈联的画面。 明确:地上随处可见飘飞的蓬草,天空间或出现一队北归的大雁。只见灿黄无垠的大漠上,挺立着一柱直冲云霄的孤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落日显得异样浑圆、壮美。 提问2:这是一首律诗,你能分别简要概括每一联的内容吗? 明确:首联叙事,颔联写景且蕴含感情,颈联描绘出一幅经典的画面,尾联叙事。目标导学三:赏析诗句,把握情感 提问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8、日圆?被王国维赞美为?千古壮丽?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相识。 明确: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特别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涯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第三,色调丰富,广袤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渡荆门送别 目标导学一:译诗,解说内容 提问1:请结合文中注解自译全诗。 提示:
9、我驾轻舟一叶,顺流而下,始终远渡到荆门之外,来到楚地巡游。山峦从我的视野中一点点消逝,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袤的原野奔腾而去。明月映入水中,犹如飞下的天镜;云霞飘飞,犹如空中楼阁一般变化多姿。还是家乡的水好啊,它不远万里把我送到江汉平原。 目标导学二:评说,深化赏析 提问2: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明确: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提问3: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明确: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渐渐变换、推移,真实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淌感。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概的磅礴,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溢了喜
10、悦和昂扬的激情。 提问4:颈联的描写有何妙处?明确: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安静,以空中楼阁喻云之奇妙,以天上云彩构成空中楼阁衬托江岸的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非常剧烈。 提问5:本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清代诗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你有什么看法?明确:诗的尾联的妙处在于:诗人明明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纳拟人化手法,说?家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始终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采纳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辞家乡而不是送别挚友,诗中并无送别挚友的离情别绪。沈德潜认为
11、?送别?二字可删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钱塘湖春行 目标导学一: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正音正字。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3.学生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诗文大意。 目标导学二:感悟全诗,质疑释难 提问1: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看出来的?明确:早春。从水面初平、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浅草看出。 提问2: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欣赏景致?通过哪句诗看出的? 明确:骑马。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提问3: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
12、要细致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明确: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终湖东的白堤。 提问4:在全部的景物中,诗人最宠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尾两句) 明确: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相比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不禁赞美道:这才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啊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三、板书设计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云水生春意 游春 行贾公亭莺燕争春光 踪踪踪 白沙堤花草竞春荣 西湖早春图(最爱)诗人赞春情 教学反思 初二语文唐诗五首教案范文二 【学问与实力】 1.了解五首诗歌创作的不同背景和不同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
13、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品尝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育学生读诗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情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培育学生酷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尝和审美实力。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育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第1课时野望黄鹤楼 一、导入新课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起先,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唐诗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很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探讨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
14、意义和价值。今日,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诗五首。 二、野望 1.资料助读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唐代诗人。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注有老庄。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 王绩爱好广泛,最突出的成就在诗歌。他的山水田园诗朴实自然,意境浑厚,“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鸢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行多得也”。(【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王绩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扭转齐梁余风,为开创唐诗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的诗歌,也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2.基础学问 东皋(go)徙倚(xy)犊(d) 东皋:地名,诗人隐居
15、的地方。皋,水边高地。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薄,接近。 徙倚:徘徊。 犊:小牛。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相顾:相视;互看。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终饿死。后遂以“采薇”比方隐居不仕。 3.诗歌赏析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高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
16、色,在夕阳的余晖中更加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犹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安慰,所以最终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挚友了。 4.小结 全诗起句写傍晚在东皋伫望,次句写望后产生的孤独惘然心情。三、四句写晚景,用“树树”“山山”“皆”“唯”极写“秋色”“落晖”的浓重。五、六句通过人事活动,进一步写晚景。最终两句说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不相识。自己甘愿过“采薇而食”的隐居生活
17、,表现出作者不问世事的闲适思想。这首诗写景抒情朴实自然,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独具匠心。 三、黄鹤楼 1.资料助读 崔颢(h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美。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灵敏,其作品激扬豪放,气概雄伟,著有崔颢集。 2.基础学问 悠悠:飘漂浮荡的样子。 晴川:晴日里的平野。川,平野、平地。 历历:分明的样子。 萋萋:茂密的样子。 乡关:家乡。 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3.诗歌赏析 (1)昔
18、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妙向往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妙向往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慢慢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尝的名句。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笔锋一转,由写传闻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
19、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闻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楚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密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江上的雾蔼一片迷漫,眼底也生出浓浓的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诗作以一“愁”收篇,精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4.小结 此诗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登楼所
20、见,烘托思乡之情,视野开阔,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的绝唱。本诗描写在黄鹤楼上远眺所见壮美景色,借神话传闻黄鹤一去不返空留悠悠白云,表现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思想,抒写了作者怀家思乡的深情。全诗气象雄浑,意蕴深厚。 第2课时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 一、使至塞上 1.资料助读 王维(701-761),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21、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2.基础学问 使至塞上:奉命出访边塞。使,出访。 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访随从不多。 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访边塞的使者身份。 居延:地名。此处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征蓬: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长河:指黄河。 3.诗歌赏析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首联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宽阔。“欲问边”,是出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初 语文 唐诗 教案 模板 最新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