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原子的结构与性质 新人教版优秀课件.ppt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原子的结构与性质 新人教版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原子的结构与性质 新人教版优秀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原子的结构与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第1页,本讲稿共41页第2页,本讲稿共41页第3页,本讲稿共41页知识结构网络典例解析方法考点能力突破基础知识梳理第4页,本讲稿共41页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整合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第5页,本讲稿共41页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整合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1)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原子轨道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ns、(n-2)d、(n-1)d、np)。(2)泡利不相
2、容原理: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3)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4)特例有少数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对于构造原理有1个电子的偏差。因为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如p6和d10)、半充满(如p3和d5)和全空(如p0和d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较低,原子较稳定。第6页,本讲稿共41页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整合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第7页,本讲稿共41页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整合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4)电子排布图每个方框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如硫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如图所示。第8页,本讲稿
3、共41页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整合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第9页,本讲稿共41页5.5.基态原子基态原子 激发态原子激发态原子 原子光谱原子光谱(1)(1)基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基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2)(2)激发态原子: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激发态原子: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3)(3)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其中从基谱仪摄取各种
4、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其中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产生吸收光谱,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发射光谱。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产生吸收光谱,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发射光谱。第10页,本讲稿共41页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整合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第11页,本讲稿共41页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整合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第12页,本讲稿共41页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整合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第13页,本讲稿共41页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整合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第14页,本讲稿共41页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整合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第15页,本讲稿共41页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整合考点能力突
5、破典例解析方法第16页,本讲稿共41页1.(1)1.(1)基态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 ,该能层具有的,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原子轨道数为 、电子数为、电子数为 。(2)(2)基态基态Fe原子有原子有 个未成对电子。个未成对电子。Fe3+3+的电子排布式为的电子排布式为 。(3)Cu(3)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4)Na(4)N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周期第 族;族;S的基态原子核外的基态原子核外有有 个未成对电子;个未成对电子;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5)(5
6、)铝原子核外电子云有铝原子核外电子云有 种不同的伸展方向,有种不同的伸展方向,有 种不同运动状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态的电子。第17页,本讲稿共41页解析:解析:(1)(1)最高能层就是该原子的最外能层;最高能层就是该原子的最外能层;(2)原子失去电原子失去电子时,先失去最外能层电子,同一能层时,先失去能量高子时,先失去最外能层电子,同一能层时,先失去能量高的能级上的电子;的能级上的电子;(4)铝原子核外电子云有铝原子核外电子云有s、p,分别有,分别有1、3种伸展方向,同一个原子里没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种伸展方向,同一个原子里没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所以有多少个电子,就有多少种不同的
7、运动状态。的电子,所以有多少个电子,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运动状态。答案:答案:(1)M 9 4(1)M 9 4(2)4 (2)4 Ar3d5 5(3)(3)Ar3d1010或或1s2 22s2s2 22p2p6 63s3s2 23p3p6 63d3d1010(4)(4)三三 IA 2 1sIA 2 1s2 22s2s2 22p2p6 63s3s2 23p3p2 2或或Ne 3s2 23p3p2 2 (5)4 13(5)4 13第18页,本讲稿共41页2.X2.X、Y、Z、Q、E五种元素中,五种元素中,X原子核外的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Y原原子核外的子核外的L层电子
8、数是层电子数是K层的两倍,层的两倍,Z是地壳内含量是地壳内含量(质量分数质量分数)最高的元最高的元素,素,Q的核电荷数是的核电荷数是X与与Z的核电荷数之和,的核电荷数之和,E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请回答下列问题:电负性最大。请回答下列问题:(1)X(1)X、Y的元素符号依次为的元素符号依次为 、。(2)XZ(2)XZ2 2与与YZ2 2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别是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别是 和和 ,相同条件,相同条件下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下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 (写分子式写分子式),理由是,理由是 。(3)Q(3)Q的元素符号是的元素符号是 ,它属于第,它属于第
9、 周期,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周期,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为 ,在形成化合物时它的最高化合价为,在形成化合物时它的最高化合价为 。(4)(4)用氢键表示式写出用氢键表示式写出E的氢化物溶液中存在的所有氢键的氢化物溶液中存在的所有氢键 。第19页,本讲稿共41页解析:解析:本本题题考考查查物物质结质结构与性构与性质质中中电电子排布、分子空子排布、分子空间结间结构、构、物物质质性性质质和和氢键氢键等知等知识识。X元素原子核外的元素原子核外的M层层中只有两中只有两对对成成对电对电子,可知其第三子,可知其第三层为层为最外最外层层,且有,且有6个个电电子,子,则为则为硫元素;硫元素;Y的的L层层有有4个个电电
10、子,子,为为碳元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碳元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为氧元素,氧元素,Z为为氧元素;氧元素;Q的核的核电电荷数荷数=16+8=24,为铬为铬元素;元素;电负电负性最大的是性最大的是F元素,元素,所以所以E为为氟元素。氟元素。(1)X、Y元素符号分元素符号分别为别为S、C。(2)SO2、CO2分子分子中前者有孤中前者有孤电电子子对对,后者没有,所以前者,后者没有,所以前者为为V形,后者形,后者为为直直线线形,根形,根据据“相似相溶相似相溶”原理,可知原理,可知SO2的溶解度的溶解度较较大。大。(3)Q为为Cr,由,由电电子子层结层结构可知,其最高化合价构可知,其最高化合价为为+
11、6价。价。(4)氢键氢键是是电负电负性大、半径性大、半径较较小小的原子的原子(如如F、O、N)与与氢氢原子之原子之间间的一种作用,用的一种作用,用“”表示表示氢键氢键。答案:答案:(1)SC (2)V形形 直直线线形形 SO2 因因为为CO2是非极性分子,是非极性分子,SO2和和H2O都是极性分子,根据都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相似相溶”原理,原理,SO2在在H2O中的溶解度中的溶解度较较大大(3)Cr 四四 1s22s22p63s23p63d54s1 +6 (4)FHF、FHO、OHF、OHO第20页,本讲稿共41页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整合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第21页,本讲稿共41页基
12、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整合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第22页,本讲稿共41页2.原子半径原子半径(1)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能能层层数:能数:能层层数越多,原子半径数越多,原子半径 ;核核电电荷数:核荷数:核电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荷数越大,原子半径 ;(2)变变化化规规律律元素周期表中的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元素周期表中的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渐 ;同主族元素从;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渐 。3.电电离能离能(1)含含义义第一第一电电离能:气离能:气态电态电中性基中性基态态原子失去一个原子失去一个电电子子转转化化为为气气态态基基态态正离子所正离子所需要
13、的需要的 ,符号,符号 ,单单位位 。(2)规规律律同周期:从左到右,越来越大。同周期:从左到右,越来越大。同族元素:从上至下第一同族元素:从上至下第一电电离能越来越小离能越来越小同种原子:逐同种原子:逐级电级电离能越来越大离能越来越大(即即I1I2I3)。(3)应应用用判断元素金属性的判断元素金属性的强强弱:弱:电电离能越小,金属原子越易失去离能越小,金属原子越易失去电电子,金属性越子,金属性越强强;反之越弱。;反之越弱。判断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元素的化合价(I1、I2表示各表示各级电级电离能离能):如果某元素的如果某元素的In+1 In,则该则该元素的常元素的常见见化合价化合价为为+n。如。如
14、钠钠元素元素I2 I1,所以,所以钠钠原子原子的最外的最外层电层电子数子数为为1,其化合价,其化合价为为+1。越大越大越小越小 减小减小增大增大最低能量最低能量IkJmol-1第23页,本讲稿共41页判断核外判断核外电电子的分子的分层层排布情况:排布情况:多多电电子原子中,元素的各子原子中,元素的各级电级电离能逐离能逐级级增大,当增大,当电电离能的离能的变变化出化出现现突突变时变时,电电子子层层数就可能数就可能发发生生变变化。化。判断原子的核外判断原子的核外电电子排布特点:子排布特点: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元素的第一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元素的第一电电离能并不是逐离能并不是逐渐渐增大的,当元素的核
15、外增大的,当元素的核外电电子子排布是全空、半充排布是全空、半充满满和全充和全充满满状状态时态时,第一,第一电电离能就会反常的大。离能就会反常的大。4.电负电负性性(1)含含义义: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键键合合电电子的能力的子的能力的标标度。元素的度。元素的电电负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键键合合电电子的能力越子的能力越强强。(2)标标准:以最活准:以最活泼泼的非金属氟的的非金属氟的电负电负性性为为4.0和和锂锂的的电负电负性性为为1.0作作为为相相对标对标准,准,计计算得出其他元素的算得出其他元素的电负电负性性(稀有气
16、体未稀有气体未计计)。(3)变变化化规规律律金属元素的金属元素的电负电负性一般性一般1.8,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元素的电负电负性一般性一般1.8,而位于非金属,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三角区边边界的界的“类类金属金属”(如如锗锗、锑锑等等)的的电负电负性性则则在在1.8左右,它左右,它们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金属性。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从左至右,元素的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从左至右,元素的电负电负性逐性逐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至下,增大,同主族从上至下,元素的元素的电负电负性逐性逐渐渐减小。减小。第24页,本讲稿共41页(4)(4)应用应用同一周期的元素,同一周期的元素,I1有反
17、常情况存在:有反常情况存在:A族大于族大于A族,族,A族大于族大于A族。族。稀有气体元素,有稀有气体元素,有电电离能数据,但没有离能数据,但没有电负电负性数据。性数据。第25页,本讲稿共41页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整合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第26页,本讲稿共41页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整合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第27页,本讲稿共41页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整合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第28页,本讲稿共41页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整合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解析:(1)由信息所给的图可以看出,同周期的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而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A的第一电离能,故NaAlMg。图中电离能最小的
18、应是碱金属元素Rb,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A族。(2)元素的电负性是元素的基本性质,且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变化。根据电负性的递变规律: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可知,在同周期中电负性NaMgAl,同主族BeMgCa,最小范围应为0.91.5。根据已知条件及表中数值:Li3N电负性差值为2.0,大于1.7形成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BeCl2、AlCl3、SiC电负性差值分别为1.5,1.5,0.7,均小于1.7,形成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答案:(1)Na Mg 五 A(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与原子半径一样呈周期性变化0.91.5 .A .BC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原子的结构与性质 新人教版优秀课件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原子 结构 性质 新人 优秀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