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第四章下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社会学第四章下精.ppt(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社会学第四章下第1页,本讲稿共22页第一节第一节 学校中的失范行为学校中的失范行为一、学生失范行为一、学生失范行为学生失范行为包括越轨行为、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学生失范行为包括越轨行为、违法行为、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犯罪、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青少年犯罪)。二、教师失范行为二、教师失范行为 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师职业规范范畴内的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师职业规范范畴内的“非正常行非正常行为为”,不包括教师的违法、犯罪行为。,不包括教师的违法、犯罪行为。非正常行为:非正常行为:1.1.教师人际间的非正常行为教师人际间的非正常行为 2.2.教师的失职行为教师的失职行为 3.3.教师的挫折行为教师的挫折
2、行为 4.4.教师的焦虑行为教师的焦虑行为第2页,本讲稿共22页三、对学生失范行为界定时应注意的问题三、对学生失范行为界定时应注意的问题界定学生越轨行为应注意:普遍性、历界定学生越轨行为应注意:普遍性、历史性、经常性、被关注性等。史性、经常性、被关注性等。“在学校,常常有部分学生行为失范。表现为:不守规矩,在学校,常常有部分学生行为失范。表现为:不守规矩,张扬自己,求异求怪,喜欢做张扬自己,求异求怪,喜欢做出头鸟出头鸟,叛逆得很;过激,叛逆得很;过激,喜欢动粗,甚至不顾死活,视生命为儿戏;行为诡秘,敏感,喜欢动粗,甚至不顾死活,视生命为儿戏;行为诡秘,敏感,好想,喜欢沉默,情感过于细腻、缠绵而
3、难以自拔等等。我好想,喜欢沉默,情感过于细腻、缠绵而难以自拔等等。我们把这些学生称之为行为失范学生。们把这些学生称之为行为失范学生。”思考:下面的学生行为是失范行为吗?思考:下面的学生行为是失范行为吗?第3页,本讲稿共22页四、学生失范行为的类型四、学生失范行为的类型一切社会行为可划分为四种一切社会行为可划分为四种“理想类型理想类型”(韦伯):目的取向的理(韦伯):目的取向的理性行为、价值取向的理性行为、情感行为、传统行为。性行为、价值取向的理性行为、情感行为、传统行为。表表1 1、学生失范行为的类型及其特征、学生失范行为的类型及其特征失范行为类失范行为类型型行为目的行为目的行为特行为特征征行
4、为举例行为举例目的型失范目的型失范行为行为谋取个体或群体的谋取个体或群体的功利性利益功利性利益理性行理性行为为财产型违法犯罪,如财产型违法犯罪,如盗窃、抢劫、诈骗等盗窃、抢劫、诈骗等价值取向型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失范行为反对社会或学校主反对社会或学校主导目标、价值观导目标、价值观理性行理性行为为逃学、欺骗行为等逃学、欺骗行为等情感型失范情感型失范行为行为满足生理、心理、满足生理、心理、情感上的需求情感上的需求非理性非理性行为行为杀人、自杀等杀人、自杀等传统型失范传统型失范行为行为遵循传统习俗、维遵循传统习俗、维护传统秩序护传统秩序非理性非理性行为行为讲哥们义气,如打架讲哥们义气,如打架斗殴等斗殴
5、等第4页,本讲稿共22页第二节第二节 学生失范行为的表现学生失范行为的表现一、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一、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 从从20002000年以来,中国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年以来,中国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平均每年上升平均每年上升1313左右(左右(20072007年年9 9月月1919日新华网),而中国青少日新华网),而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资料更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全年犯罪研究会统计资料更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
6、罪案件总数的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70以上。以上。未成年人包括未成年人包括1818周岁以下的中小学生。周岁以下的中小学生。20042004年国家司法部的年国家司法部的权威说法:权威说法:“我国中小学生的犯罪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以下。我国中小学生的犯罪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以下。”我国有我国有2.42.4亿在校中小学生,千分之一,就是万分之十,这是一亿在校中小学生,千分之一,就是万分之十,这是一个惊人的个惊人的“犯罪率犯罪率”的上限。的上限。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团伙化、暴力化、低龄化、独生子女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团伙化、暴力化、低龄化、独生子女犯罪增多等特点。犯罪增多等特点。目前我国的未成年人
7、犯罪类型以抢劫、盗窃、伤害和性侵犯为主,并目前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类型以抢劫、盗窃、伤害和性侵犯为主,并出现了贩毒、杀人、绑架等新型犯罪。出现了贩毒、杀人、绑架等新型犯罪。第5页,本讲稿共22页二、校园暴力触目惊心二、校园暴力触目惊心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里,学生对老师、学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里,学生对老师、学生对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实施的,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生对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实施的,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的侵害行为。20102010年年4 4月月9 9日上午日上午,广东汕尾陆丰市甲东镇甲东中学一名广东汕尾陆丰市甲东镇甲东中学一名初二学生蔡某带着硫酸来到学校初二学生蔡某带着硫酸来到学校,向
8、同学身上泼洒向同学身上泼洒,造成造成1717名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学生不同程度受伤,重伤者烧伤面积达重伤者烧伤面积达19%,19%,蔡某也在泼洒硫酸蔡某也在泼洒硫酸的过程中手部受轻微伤。而蔡某此举的动机不过是因为与同的过程中手部受轻微伤。而蔡某此举的动机不过是因为与同学发生过口角。学发生过口角。事隔两周后的事隔两周后的4 4月月2323日日,在与甲东中学相距约在与甲东中学相距约5 5公里的陆丰公里的陆丰市甲子一中市甲子一中,语文教师范炳因为制止学生在考场捣乱语文教师范炳因为制止学生在考场捣乱,遭到遭到3 3名名初一学生及校外帮凶的围殴初一学生及校外帮凶的围殴,当场被打至昏迷当场被打至昏迷,左眼伤
9、势严重左眼伤势严重,差点儿失明。差点儿失明。第6页,本讲稿共22页第7页,本讲稿共22页第8页,本讲稿共22页第9页,本讲稿共22页現在不良http:/www.geocities.co.jp/Bookend-Kenji/4573/gang.html第10页,本讲稿共22页第11页,本讲稿共22页日本公立中小学日本公立中小学20042004年对教师暴力情况年对教师暴力情况第12页,本讲稿共22页日本公立中小学日本公立中小学20042004年学生间暴力行为年学生间暴力行为第13页,本讲稿共22页三、校园欺侮(三、校园欺侮(bullying)备受关注)备受关注校园欺侮是指学生遭受来自与其存在一定人际
10、关系者的校园欺侮是指学生遭受来自与其存在一定人际关系者的心理性、身体性的侵犯,从而造成精神痛苦的事情。心理性、身体性的侵犯,从而造成精神痛苦的事情。校园欺侮的特点:校园欺侮的特点:从性质上来看,校园欺侮行为属于侵犯行为或故意伤害行为,从性质上来看,校园欺侮行为属于侵犯行为或故意伤害行为,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欺侮行为的双方在力量上不均衡。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欺侮行为的双方在力量上不均衡。从形式上来看,校园欺侮行为包括身体上的(打人、踢人、抢从形式上来看,校园欺侮行为包括身体上的(打人、踢人、抢钱或物等),言语上的(起外号、冷嘲热讽、辱骂、威胁等),或钱或物等),言语上的(起外号、冷嘲热讽、辱骂、
11、威胁等),或者心理上的(社会交往上的排挤、孤立,散布恶毒的谣言等)。者心理上的(社会交往上的排挤、孤立,散布恶毒的谣言等)。从性别角度来看,男生成为欺侮者的可能性要大于女生。在从性别角度来看,男生成为欺侮者的可能性要大于女生。在女生之间发生的多是言语或心理上的欺负,而男生之间则更多女生之间发生的多是言语或心理上的欺负,而男生之间则更多的是身体欺侮。的是身体欺侮。第14页,本讲稿共22页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1010个省市,对个省市,对58465846名中小学生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侮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侮”的学生占到
12、的学生占到6.16.1,偶尔被欺侮的占到,偶尔被欺侮的占到32.532.5,男生较之女生更容易受到同学,男生较之女生更容易受到同学的欺侮。的欺侮。2006 2006年,对西部某地级市进行全市抽样调查发现,学校里有年,对西部某地级市进行全市抽样调查发现,学校里有“大大同学欺侮小同学同学欺侮小同学”现象的占到现象的占到51.351.3,“有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现象有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现象的的”占到占到36.336.3,有,有“有人勒索钱财现象有人勒索钱财现象”的占的占22.522.5。日本的中小學普遍存在日本的中小學普遍存在“欺負問題欺負問題”,這種現象由來已久。調,這種現象由來已久。調查顯示,查顯示,
13、16%16%的日本學生做過欺負別人的事,的日本學生做過欺負別人的事,35%35%的人被欺負過,既欺的人被欺負過,既欺負過別人又被別人欺負的佔負過別人又被別人欺負的佔38%38%,兩者都沒有的僅佔,兩者都沒有的僅佔12%12%。校園欺負問。校園欺負問題已成為日本一個嚴重的社會弊病。題已成為日本一個嚴重的社會弊病。第15页,本讲稿共22页日本公立中小学日本公立中小学20042004年年“欺侮欺侮”发生数发生数第16页,本讲稿共22页日本公立中小学日本公立中小学20042004年年“欺侮欺侮”内容内容第17页,本讲稿共22页四、学生逃学数量庞大四、学生逃学数量庞大 20072007年中学生心理信息采
14、集与分析中心围绕这一专题,对江苏省年中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围绕这一专题,对江苏省部分中学做了一次心理信息的采集,采集样本部分中学做了一次心理信息的采集,采集样本36743674份。调查结果显示份。调查结果显示53.38%53.38%的学生都不曾有过逃学的念头、的学生都不曾有过逃学的念头、67.5%67.5%的学生都不曾有过离家的学生都不曾有过离家出走的想法;出走的想法;88.9%88.9%的学生不曾有过逃学的行为、的学生不曾有过逃学的行为、94.7%94.7%的学生不曾有的学生不曾有过离家出走的行为。承认有过逃学经历的学生初一占过离家出走的行为。承认有过逃学经历的学生初一占1%1%、初二
15、占、初二占6%6%、初三占初三占6.4%6.4%、高一占、高一占11.6%11.6%、高二占、高二占17.5%17.5%、高三占、高三占18.5418.54,年级越高,年级越高所占比例越大。所占比例越大。问及问及“导致学生离家出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导致学生离家出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时,回答回答“学习压力太大学习压力太大”的有的有37.2%37.2%、“与父母的矛盾导致与父母的矛盾导致”的有的有36.9%36.9%、被老师批评的有、被老师批评的有9.45%9.45%、校外朋友影响的有、校外朋友影响的有5.7%5.7%。看来。看来学习上的压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是导致离家出走的主要学习上的压力
16、、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是导致离家出走的主要原因。原因。20032003年中国青年报报道,根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和调查获年中国青年报报道,根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和调查获取的比例,中国目前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不在学、无职业的闲取的比例,中国目前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不在学、无职业的闲散未成年人至少有约散未成年人至少有约10001000万。万。第18页,本讲稿共22页日本义务教育阶段逃学的学生数日本义务教育阶段逃学的学生数第19页,本讲稿共22页第三节第三节 学生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学生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结合所学理论及我国家庭、学校、结合所学理论及我国家庭、学校、社会的实际情况分析以下案例:社会的实际情况分
17、析以下案例:第20页,本讲稿共22页 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网20032003年年1 1月月8 8日报道:中国目前至少有约日报道:中国目前至少有约10001000万闲散未成万闲散未成年人,而这一群体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发源地。年人,而这一群体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发源地。在未成年犯中闲散未成年人比例高达在未成年犯中闲散未成年人比例高达61.2%61.2%,且多次犯罪比例,且多次犯罪比例高,有高,有3 3次以上犯罪经历的闲散未成年人达到次以上犯罪经历的闲散未成年人达到45.3%45.3%。从犯罪类型上。从犯罪类型上看,主要以财产犯罪为主,排在前看,主要以财产犯罪为主,排在前5 5位的犯罪类型依次是
18、:抢劫、位的犯罪类型依次是:抢劫、强奸、盗窃、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杀人。强奸、盗窃、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杀人。有有4 4个要素构成闲散未成年人犯罪以前的特征。一是多数有学个要素构成闲散未成年人犯罪以前的特征。一是多数有学业失败的经历,业失败的经历,57.1%57.1%的人学习成绩中下或根本跟不上,的人学习成绩中下或根本跟不上,50.3%50.3%表示表示很少或从未受过老师表扬。因此,闲散未成年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很少或从未受过老师表扬。因此,闲散未成年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文盲、小学和初中水平的占了文盲、小学和初中水平的占了97%97%。二是多数有多年的行为不良习。二是多数有多年的行为不良习性,尤其
19、在性,尤其在1414岁前后为高发年龄段。三是交友倾向于讲哥们儿义气,岁前后为高发年龄段。三是交友倾向于讲哥们儿义气,择友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四是犯罪前多数已处于家庭、学校、择友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四是犯罪前多数已处于家庭、学校、社会监管无力的状态,他们中的社会监管无力的状态,他们中的72.5%72.5%有离家出走经历,有有离家出走经历,有24.4%24.4%的的人不与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另外,有人不与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另外,有56.7%56.7%在学校期间经常逃学在学校期间经常逃学旷课。旷课。案例:中国少年犯多来自闲散未成年人案例:中国少年犯多来自闲散未成年人 第21页,本讲稿共22
20、页一、理想世界的错位一、理想世界的错位 家长、学校和社会通过某种不约而同的家长、学校和社会通过某种不约而同的“共谋共谋”,把一个,把一个“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为核心的为核心的理想世界灌输给学生,使他们无法从自己的个性、兴趣和才能出发来营造适合于自己的理想世理想世界灌输给学生,使他们无法从自己的个性、兴趣和才能出发来营造适合于自己的理想世界。界。(应试教育过程中应试教育过程中标签理论)标签理论)学业失败者,失去了校园、家庭中的快乐,逃学、辍学、离家出走学业失败者,失去了校园、家庭中的快乐,逃学、辍学、离家出走 学业失败者,为寻求心理的平衡和满足,校园暴力、欺侮弱小;趣味相投者走在学业失败者,为寻求
21、心理的平衡和满足,校园暴力、欺侮弱小;趣味相投者走在一起,强化了失范行为一起,强化了失范行为二、现实世界的无奈二、现实世界的无奈 尽管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生存意识、竞争意识和成功意识,但社会规范的尽管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生存意识、竞争意识和成功意识,但社会规范的缺失,目标与手段的不一致,使他们很难获得成功。缺失,目标与手段的不一致,使他们很难获得成功。现实世界的贫富差距、贪污腐败、假冒伪劣、诚信缺失,无情地摧毁了仅存的良知,违法现实世界的贫富差距、贪污腐败、假冒伪劣、诚信缺失,无情地摧毁了仅存的良知,违法犯罪。犯罪。网络使人迷乱,应试教育很少培养辨别、分析和处理信息能力。网络使人迷乱,应试教育很少培养辨别、分析和处理信息能力。三、家庭教育的缺失三、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角色结构;家庭关系;教养方式家庭角色结构;家庭关系;教养方式 对学生失范行为归因的思考:对学生失范行为归因的思考:第22页,本讲稿共22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