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课件精.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旅游心理学课件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心理学课件精.ppt(1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页,本讲稿共172页第一节 心理与心理学一、心理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现象和反映。心理学也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心理现象:第2页,本讲稿共172页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状态:振奋、沮丧、注意、灵感、激情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心理,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和经常的特征。第3页,本讲稿共172页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从哲学的心理学到科学的心理学(二)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实验心理学2、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弗洛依德3、行为主义心理学第4页,
2、本讲稿共172页20世纪初美国华生 否定传统的心理学我们能够将我国的一切心理学问题及其解决。都纳于刺激和反应的范畴。斯金纳 强化理论 不在于什么刺激引起什么反应而在于为什么有的能够巩固下来,而有的却不行。4、人体主义心理学马斯洛 潜能本能第5页,本讲稿共172页潜能是最本质和珍贵的,但比本能要弱,只有良好的环境,潜在的可能性才能变为现实。基本原则,“心理学应该关心人的尊严和人的提高”三、普通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一)心理动力第6页,本讲稿共172页心理动力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二)心理过程、认知、
3、情感和意志过程(三)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第7页,本讲稿共172页(四)心理特征心理特征人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定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第8页,本讲稿共172页第二节 旅游心理学与相关学科一、社会心理学一、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与完整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具有独特的文化与完整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出的反应。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出的反应。(一)社会化(一)社会化(二)社会认知(二)社会认知(三)社会动机(三)社会动机
4、人的社会行为的驱动力人的社会行为的驱动力(四)社会沟通(四)社会沟通第9页,本讲稿共172页人类整个社会的互动过程人类整个社会的互动过程语言沟通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相互理解相互理解=语调(语调(38%38%)+表情(表情(55%55%)+语言(语言(7%7%)空间距离空间距离公众区(公众区(8英尺以上)英尺以上)社会区(社会区(4.484.48英尺)个人区英尺)个人区(3232英寸3636英寸)亲昵区(英寸)亲昵区(3 3英寸英寸1212英寸)第10页,本讲稿共172页(五)社会态度行为倾向的评价(六)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二、管理心理学(一)个体心理1、内容型理论第11页,本
5、讲稿共172页 ERGERG理论奥德弗生存交往发展发展成就需要激励论成就需要激励论权力、友谊、成就权力、友谊、成就赫次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赫次伯格的双因素理论2、行为改造型理论强化理论归因论归因论第12页,本讲稿共172页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努力程度 能力大小任务难度和运气机会挫折论挫折论积极:知耻而后勇积极:知耻而后勇消极:对搞、沉沦、攻击、冷漠、幻想、退化、消极:对搞、沉沦、攻击、冷漠、幻想、退化、忧虑、固执忧虑、固执3 3、过程型理论、过程型理论期望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公平理论第13页
6、,本讲稿共172页(二)群体心理1、群体的内聚力影响因素:领导成员的构成和领导方式群体的成就和声誉,员工参与管理,群体外部力量的威胁,群体的规模和成员的稳定性。第14页,本讲稿共172页2、群体规范和压力从众 激励和助长3、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三、消费者行为研究需要、欲望、动机、行为第15页,本讲稿共172页第三节第三节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一)旅游者心理(一)旅游者心理旅游知觉、游泳动机、旅游者的人格、学习、态度、情绪和情感、旅游审美心理等。(二)旅游服务心理(二)旅游服务心理导游与风景区服务心理、餐饮服务、住宿服务、交通导游与风景区服务
7、心理、餐饮服务、住宿服务、交通服务,购物服务、娱乐服务心理。服务,购物服务、娱乐服务心理。第16页,本讲稿共172页(三)旅游企业管理心理(三)旅游企业管理心理游泳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员工的心理保健、员工劳动心理游泳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员工的心理保健、员工劳动心理等等二、意义二、意义(一)意义有助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旅游服务质量的(一)意义有助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提高(二)意义有助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二)意义有助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三)意义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和安排旅游(三)意义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和安排旅游设施。设施。三、研究方法三、研究方法
8、第17页,本讲稿共172页第二章第二章 旅游者的感知觉旅游者的感知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18页,本讲稿共172页第一节第一节 旅游者的感觉旅游者的感觉一、含义一、含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认识的起点别属性的反映,是认识的起点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内部感觉内部感觉 运动觉运动觉 平衡觉、机体觉平衡觉、机体觉内部感觉反映机体的位置、运动和内部器官不同状内部感觉反映机体的位置、运动和内部器官不同状态的感觉态的
9、感觉第19页,本讲稿共172页二、特征二、特征(一)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觉阀限:能够引起感觉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绝对阀限:能够引起感觉持续一定时间的最小刺绝对阀限:能够引起感觉持续一定时间的最小刺激量激量差别阀限:能觉察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K=韦伯分数视觉视觉1/60 动觉动觉1/50 1/50 痛觉痛觉1/30听觉1/10 1/10 触觉触觉 1/7 嗅觉1/4 1/4 味觉味觉1/3第20页,本讲稿共172页(二)适应性 刺激性连续不断地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顺应的变化,使感觉阀限升高或降低。(三)补偿性 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它感觉会予以补偿(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四)联
10、觉:一种激刺能引起多种感觉的心理现象第21页,本讲稿共172页。三、在旅游业中的运用三、在旅游业中的运用给旅游业的启示:重视重视商品外观、包装、橱窗陈列、商品外观、包装、橱窗陈列、企业员工的仪表、企业形象企业员工的仪表、企业形象,重视对外的营销活动。,重视对外的营销活动。第22页,本讲稿共172页第二节 旅游者的知觉一、含义一、含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和部分的整体反映二、特征(一)整体性(一)整体性整体性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的过程。第23页,本讲稿共172页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连续律:封闭律:(二)
11、理解性(二)理解性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说明的组织加工的过程。第24页,本讲稿共172页(三)选择性(三)选择性选择性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具有吸收、整理、选择和加的功能(四)恒常性(四)恒常性经常性是指人能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经常性是指人能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变,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的过程。的过程。三、种类(一)空间知觉(一)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空间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间特性的知觉第25页,本讲稿共17
12、2页(二)时间知觉(二)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即对事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即对事物运动过程的先后和长短的知觉。物运动过程的先后和长短的知觉。(三)运动知觉(三)运动知觉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四)错觉(四)错觉1 1、几何图形错觉、几何图形错觉(1 1)垂直水平)垂直水平(2 2)缪勒)缪勒莱依尔错觉莱依尔错觉(3 3)线条的影响)线条的影响第26页,本讲稿共172页2、形重错觉、形重错觉3、大小错觉、大小错觉4 4、方位错觉、方位错觉5 5、运动错觉四、影响因素四、影响因素(一)客观因素
13、(一)客观因素1 1、具有较强特性的对象2 2、反复出现的对象、反复出现的对象3 3、运动变化的对象、运动变化的对象第27页,本讲稿共172页(二)主观因素1、兴趣、兴趣2 2、需要与动机3、个性4 4、情绪5、经验6、社会阶层、社会阶层第三节 对旅游条件的知觉一、对旅游点的知觉一、对旅游点的知觉第28页,本讲稿共172页二、对旅游距离的知觉二、对旅游距离的知觉1 1、阻止作用2、激励作用三、对交通条件的知觉四、对娱乐服务的知觉第29页,本讲稿共172页第四节第四节 旅游者的社会知觉和风险知觉旅游者的社会知觉和风险知觉一、社会知觉一、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它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活动
14、效果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对人的知觉,人际知觉和自我知觉。影响社会知觉的心理因素影响社会知觉的心理因素第30页,本讲稿共172页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心理作用心理作用 先入为主先入为主 扩散扩散2 2、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光环效应由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总体特征,从而产由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总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现象。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现象。3 3、刻板印象、刻板印象 定型化效应定型化效应4 4、移情效应、移情效应5 5、互相吸引效应、互相吸引效应态度相似性吸引态度相似性吸引 需求互补性吸引需求互补性吸引情感互悦性吸引情感互悦性吸引 强迫性吸应强迫性吸应 邻近性吸引邻近性吸引第3
15、1页,本讲稿共172页6、心理定势 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7 7、期望效应 指生活中人们的真心期望会变成现实的现象。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8 8、假定相似性偏见、假定相似性偏见二、风险知觉二、风险知觉(一)类型1 1、功能风险、功能风险2 2、资金风险3、社会风险、社会风险4 4、心理风险、心理风险5、安全风险、安全风险 6 6、时间风险、时间风险第32页,本讲稿共172页(二)产生的原因1、目标不明确2、缺乏经验 3、信息不定分4、相关群体的影响(三)消除方法1、广泛搜集信息2、认真衡量比较3、寻求高价格4、购买名牌旅游产品第33页,本讲稿共172页第三章第三章 旅游需要和动
16、机旅游需要和动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34页,本讲稿共172页第一节 旅游需要一、需要概述(一)含义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的头脑中的反应,是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内驱力,通俗讲,是对一定事物的需求和追求。第35页,本讲稿共172页(二)特点1、对象性特点 2、选择性3、周期性4、紧张性5、发展性(永不满足)(三)产生的过程第36页,本讲稿共172页新的需求需要满足紧张解 除行为活动动机心理紧张需求刺激第37页,本讲稿共172页(四)分类(四)分类1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的需要层
17、次论2 2、单一性需要与复杂性需要二、旅游需要二、旅游需要(一)产生条件1 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2 2、时间因素、时间因素3 3、社会因素第38页,本讲稿共172页(二)内容天然需要 衣食住行 交通安全精神需要 艺术道德、宗教信仰社会需要 探亲访友 故地重游 结交朋友探索需要 好奇 探险第39页,本讲稿共172页第二节第二节 旅游动机旅游动机一、动机概述(一)含义就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就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引起动机的条件内在条件:需要外部条件:诱因外部条件:诱因第40页,本讲稿共172页(二)作用
18、1、引发功能 2、指引功能3、激励功能(三)特征1、内隐性 2、强弱性3、冲突性 4、模糊性5、逆反性(四)类型1、根据性质分生理性动机 社会性动机第41页,本讲稿共172页2 2、作用、作用主导动机、辅助动作主导动机、辅助动作二、旅游动机二、旅游动机1、健康娱乐的动机 2 2、好奇探索的动机、好奇探索的动机3 3、审美的动机 4 4、宗教信仰的动机、宗教信仰的动机5 5、社会交往的动机、社会交往的动机 6、购物的动机、购物的动机7 7、商务动机、商务动机 8 8、求平衡动机、求平衡动机第42页,本讲稿共172页三、旅游动机的激发(一)努力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一)努力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1、
19、要以自然为本2 2、突出旅游资源的个性、突出旅游资源的个性3、突出民族特色、突出民族特色(二)加强旅游企业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二)加强旅游企业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三)加强旅游宣传,为旅游者提供信息(三)加强旅游宣传,为旅游者提供信息第43页,本讲稿共172页第三节第三节 旅游兴趣旅游兴趣一、含义是人们积极探索,认识和掌握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来源于对于事物的特殊认识,具有明显的稳定的指向和趋向的特征。好奇心:人类和其它高等动物在向对新奇、陌生、好奇心:人类和其它高等动物在向对新奇、陌生、怪诞或复杂剌激时所产生的一种趋近、探索和操弄,怪诞或复杂剌激时所产生的一种趋近、探索和操弄,以求明
20、白、理解和掌握的心理倾向。以求明白、理解和掌握的心理倾向。第44页,本讲稿共172页二、特点广度特点、广泛程度倾向特点,是指兴趣所指向的对象和具体的活动内容。稳定特点,指兴趣的持续时间效能特点,指兴趣对活动产生的效果而言第45页,本讲稿共172页三、旅游兴趣三、旅游兴趣(一)特点(一)特点1 1、精神兴趣的主导性特点、精神兴趣的主导性特点2 2、持续性和发展性3 3、波动性和变化性4 4、短暂性和爆发性、短暂性和爆发性(二)旅游兴趣的个别与差异(二)旅游兴趣的个别与差异直接与间接、广泛与狭隘、稳定与易变直接与间接、广泛与狭隘、稳定与易变(三)旅游兴趣的调节与疏导(三)旅游兴趣的调节与疏导引导、
21、优化、培养、激励引导、优化、培养、激励第46页,本讲稿共172页第四章第四章 旅游者的态度旅游者的态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47页,本讲稿共172页第一节 态度概述一、含义及构成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为倾向,是行为的准备阶段。它包括三部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向成分(一)认知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信念。第48页,本讲稿共172页(二)情感成分是指人们所作出的情感判断,是态度的核心。(三)意向成分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阶段三种成分的一致性与非一致性影响一致性的因素:
22、第49页,本讲稿共172页1 1、一种积极的态度要有一种需要或动机才能转变、一种积极的态度要有一种需要或动机才能转变或具体的实际行动。或具体的实际行动。2、将积极的信念和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需要一、将积极的信念和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需要一定的能力。定的能力。3、人们的认知和情感成分都有较强的情境性,情、人们的认知和情感成分都有较强的情境性,情境发生了改变,态度也会改变。境发生了改变,态度也会改变。二、特点1、对象性2、社会性、社会性3 3、内隐性4 4、稳定性与可变性(调整性)、稳定性与可变性(调整性)第50页,本讲稿共172页a、态度的结构、态度的结构b、态度的因果关系c、态度的一致性,因一致而
23、加强5 5、价值性态度的核心是价值,价值是指作为态度的态度的核心是价值,价值是指作为态度的对象对人所具有的意义。对象对人所具有的意义。三、态度的形成过程三、态度的形成过程第51页,本讲稿共172页(一)服从(一)服从是指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是指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顺从行为取的表面顺从行为(二)同化(二)同化人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人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相一致。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相一致。(三)内化(三)内化人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接受他人的观点,而改变自人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接受他人的观点,
24、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并自觉知道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己的态度,并自觉知道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第52页,本讲稿共172页四、态度的改变四、态度的改变1 1、改变认知成分、改变认知成分(1 1)改变信念)改变信念 (2)改变权重)改变权重(3 3)增加新信息)增加新信息 (4 4)改变理想)改变理想2 2、改变情感成分(1 1)建立经典性条件反射)建立经典性条件反射(2)激发对广告本身的积极情感。(3 3)增加接触的次数)增加接触的次数3 3、改变行为成分、改变行为成分第53页,本讲稿共172页第二节第二节 态度与旅游决策态度与旅游决策一、态度与旅游决策一、态度与旅游决策态度偏好行为信息认知情感意向社会因
25、素第54页,本讲稿共172页态度与旅游决策过程二、态度与旅游偏好是指人们趋向于某一旅游目标的心理倾向(一)影响旅游偏好的因素态度是旅游偏好的形成基础,自然它是影响偏好态度是旅游偏好的形成基础,自然它是影响偏好的关键因素。的关键因素。1、态度的强度、态度的强度指态度的强烈程度,与突出属性相关2、态度的复杂性第55页,本讲稿共172页(二)旅游偏好的形成(二)旅游偏好的形成吸引力吸引力=个体获得利益的相对重要性个体获得利益的相对重要性个体感觉到的个体感觉到的目的提供利益的能力目的提供利益的能力三、旅游者态度的改变(一)影响因素1、旅游者本身的因素。、旅游者本身的因素。2 2、态度的特点、态度的特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心理学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