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诗歌特点比较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诗歌特点比较优秀PPT.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西诗歌特点比较第1页,本讲稿共21页“诗诗”与与“poem”poem”中国古代对“诗”的经典论述是“诗言志”。“诗”就是作者本人内心本性的外在显现。中国以抒情短诗开场,并且形成强大的抒情诗传统。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传统,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经过楚辞、离骚、汉魏乐府、唐诗、宋词直到元曲等,甚至像红楼梦这样的小说,也有很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西方,根据“poem”一词的希腊词源,我们得到“poem is poem is something made”something made”的说法。西方以史诗开头,形成强大的叙事诗传统。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世纪的四大史诗和但丁的神曲、17世纪的失乐园、18世
2、纪拜伦的唐璜、等都是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叙事诗,关系到一个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的命运,其主人公不是神灵,就是英雄。第2页,本讲稿共21页 中国与实用结合的抒情的传统,西方与神话结合的叙事诗传统,带来中西诗歌的许多差异:题材上,中国诗则凡俗日常,西方诗大多超越凡俗。内容上,中国诗表现个人经验(但与群体联在一起),西方诗努力表现“客体的全部。风格上,国诗尚虚、重神、主情,但显得委婉含蓄、淡雅空灵,西方诗尚直率、铺陈、情感浓烈,追求深刻。形式上,西方诗歌较中国诗歌篇幅长得多。第3页,本讲稿共21页中国诗歌的形式优势中国诗歌的形式优势语法含混第4页,本讲稿共21页人称代词的省略,最著名的例子是孟浩然的春
3、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全诗没有使用一个人称代词,但是我们在读诗过程中则进入了睡眠者半睡半醒、久睡欲醒的意识状态,或者说因为刚刚醒来,他的脑海中的一切还是含混不清的。“假使一位拙劣的译者,考虑到明晰的要求,运用一种指称语言,使之明确化,比如这样翻译:当我在春日睡去,在我周围,我听见,我记起,于是我心想,那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全醒来的作者,他已经走出了这一非常幸福的状态,正在从外部评论他的感觉。第5页,本讲稿共21页介词的省略。比如常建的破山寺后禅院中的一句诗“潭影空人心”,由于动词空没有被介词限定,它至少可以有三种解释,即“在潭影中人心倾空”、“潭影在人心中倾空
4、”和“潭影使人心倾空”。而原句之所以佳妙,也正是因为其高浓度地凝结了多种意含。第6页,本讲稿共21页然后是时间状语的问题。因为汉语的动词不具备时态变化,所以诗人们很容易创造一种模糊的时间状态,通过取消指示时间的成分(或将不同的时间并置在一起)来打破线性逻辑。如锦瑟中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人同时置身于经历这段爱情的时刻(第一句)和他认为在记忆中重新找回这段爱情的时刻(第二句),而他正思量,这段爱情是否真的发生过。第7页,本讲稿共21页再然后是省略表示比较的词和动词。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在“浮云”与“游子意”、“落日”与“故人情”之间省略了“像”、“若”、
5、“仿佛”之类的词,同时也可认为是省略了一个动词。“第一句诗既可以读作:游子的心性如同浮云,也可以读作:浮云拥有游子的心性。在第二种解释中,大自然不只是隐喻意象的提供者,它和人被包含在同一出悲剧中。”第8页,本讲稿共21页最后就是代替动词的虚词的用法。如王维的送丘为落第归江东中的“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又如李商隐风雨中的“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岁时。”“仍”、“自”、“何”、“且”几字,即是起动词作用的虚词。第9页,本讲稿共21页总的来说,中国诗歌语法的“灵活性让字与读者之间建立一种自由的关系,读者在字与字之间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解读活动,而在西方诗歌的发展历程中,受自身语言特质的影响,即使也具
6、有含混的意味,但其语法从没有像中国古诗那样含混灵活。庞德领军的意象派,受中国古诗影响,曾做过消除语法桎梏的尝试,如Canto64:Prayer:handsupliftedSolitude:aperson,anurse如果要硬译,可以译为:祈祷:举起手孤单:一个人,一个护士作者似乎想模仿“枯藤老树昏鸦”和“小桥流水人家”通过罗列名词来创造意境,但是西方语言中那些标点和连词仍然不可避免地破坏了整体效果。第10页,本讲稿共21页西方诗歌的形式优势西方诗歌的形式优势自由的结构自由的结构西方诗歌是建立在表音语言系统上的一种艺术形式,和汉字相比,它们没有五言、七言一类的字数限制,虽然有时也有押韵的要求,但
7、比起中文诗词的平仄、韵脚等严格限制,显然宽松许多。第11页,本讲稿共21页每种语言的诗歌写作,其形式优势体现在其不可译的品质上,即翻译过程中无法保存的那一部分特性。如e.e.cummings的名为l(a的诗:l(aleaffalls)oneliness他将四个英文词拆开,将aleaffalls(一片落叶)加括号夹在了loneliness(寂寞)之间,有人尝试着用拆开的汉字偏旁部首重组原诗形式,但是“仿造”出来的汉语诗是只能看不能读的。英文就不同了,即使将单词拆开,每个字母仍可读。第12页,本讲稿共21页又如EugenGomringer的“图像诗”:WWdinnnididW他摆出了英文单词“wi
8、nd(风)”被风吹散的样子。这类诗歌旨在忠实模仿和再现现实中的某种声响或图像,在中国诗歌传统中多半将此类作品视为游戏甚或胡闹,但是在西方诗歌史中,它们便是可以称得上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名诗了。这些当然是过于极端的例子,在西方诗歌中也并非主流,但是这些例子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西方诗歌中不可译的那一部分特质。总的来说就是结构的多变松散和较强的语音感。这种语音感在某些看似可译的,但是硬译之后,原诗的形式和内容都会遭受巨大的损伤。第13页,本讲稿共21页多林布鲁克斯的我们真酷:We real cool.WeLeft School.WeLurk late.WeStrike straight.WeSing
9、 sin.WeThin gin.WeJazz June.WeDie soon.这首诗的单词非常简单,但倘若将这些简单的单词全翻译成中文词,那么原诗的韵律则全无。在这首诗中,韵脚的使用重于其表达的内容,因为其模仿出的20世纪中期美国青年语气比其真正说出的话更能表现“我们真酷”这一主题。随便一个初学者都可以准确翻译出原诗的内容,但是用汉语根本不可能翻译出原诗的语气,因为译作汉语的内容在英文中完全可以用另一种一本正经的语气重说一遍。第14页,本讲稿共21页如果以为原诗的精妙处仅是单词的罗列,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可以细心地如果以为原诗的精妙处仅是单词的罗列,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可以细心地发现组成原诗的
10、发现组成原诗的2626个单词的其首字母,是按照按个单词的其首字母,是按照按2626字母表的顺序严格排字母表的顺序严格排列,列,第一句第一句“Any body can die,evidently.FewAny body can die,evidently.Few是是A-FA-F。由此可见西方诗歌建立在拼音语言文字系统之上的诗歌艺术的灵活、松散。由此可见西方诗歌建立在拼音语言文字系统之上的诗歌艺术的灵活、松散结构这一形式优势。结构这一形式优势。再如名诗ABC:Anybodycandie,evidently.FewGohappily,irradiatingjoy,Knowledge,love.Man
11、yNeedoblivion,painkillers,Quickestrespite.Sweettimeunafflicted,Variousworld:X=yourzenith.这首诗看似可译为:谁都得死,显而易见。极少数谁都得死,显而易见。极少数幸福地离开,闪耀着喜悦、幸福地离开,闪耀着喜悦、智慧、爱情。多数人智慧、爱情。多数人需要遗忘、止疼片、需要遗忘、止疼片、立刻休息。立刻休息。甜美的时光驱散了疼痛,甜美的时光驱散了疼痛,另一个世界:另一个世界:X=X=你的极限。你的极限。第15页,本讲稿共21页东西诗歌审美差异的基础东西诗歌审美差异的基础 造成两种语言、文化及文学差异的,实际上是建立在
12、双方语言基础上的哲学思维方式。简单的说,就是“道”与“逻各斯”的差别。中国诗歌传统注重言外的心意传递,同时其写出的作品也是作者的心象;西方诗歌传统侧重穷尽作为纯粹的形式(能指)的作品所能传递的内容(所指),作品被认为是作者生产出的一个语音产品。第16页,本讲稿共21页在中国审美传统中,诗歌的写作与道家的语言观脱不开关系。所以中国诗歌往往通过沉默与不言来追求、传达韵外之旨”。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从字面上看,杜甫没有用那些可能引起悲伤的词,也没有问“我们何时再相会?”但不说犹胜说了,这里就造成了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第17页
13、,本讲稿共21页v在以逻各斯中心主义为基础的西方语言中,词语都具有严格的词性划分,如主、谓、宾等。他们产生了对语言、对“定义”的热望“希望把词语的意义固定下来,以便控制词语。”v所以西方的诗歌写作者们总是试图将自己要表达的东西说清说明说尽说完,他们认为自己制作出来的作品像他们严格的语法一样构成了先验逻辑的自洽系统。第18页,本讲稿共21页中西诗歌的二元对立西方诗歌中国诗歌主客二分天人合一重自然研究重精神探讨重认识重人生求真求善重现象、实在之别重本末、体用之辨重推理分析重直觉顿悟重功利重义轻利重宗教淡宗教重外向开拓重内向探求模仿感兴再现表现第19页,本讲稿共21页中国文学家作诗旨在“言志”、“载道”、“缘情”,文学与人生、与天地没有完全割裂,其文其诗是其文心的自然流露;西方文学家以驾驭语言的能力而自得,他们努力强行控制意义与符号。第20页,本讲稿共21页最后,不论有多少差异,我们都应看到,“东西方诗歌,都是要求达到人的自我觉醒、人的自我解放,也即达到自由为其最高的灵境。”第21页,本讲稿共21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