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概论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教育概论精.ppt(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特殊教育概论第1页,本讲稿共52页第一章第一章 特殊教育概述特殊教育概述第一节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第2页,本讲稿共52页第一节第一节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 p特殊儿童(exceptional child)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术语,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教育发展时期对于特殊儿童范围的理解和界定各有不同。“特殊教育”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多个范畴。一般而言,特殊教育的对象是特殊儿童。第3页,本讲稿共52页一、特殊儿童一、特殊儿童(一)定义(一)定义如前所述,特殊儿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术语,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它尚无统一解释,所以,
2、我们在了解特殊儿童的含义时,必须首先区分以下一些相关概念:残疾儿童(障碍儿童/缺陷儿童)、异常儿童(偏常儿童)、特殊儿童、特殊需要儿童、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学校处境不利儿童。第4页,本讲稿共52页狭义上讲,狭义上讲,特殊儿童即指残疾儿童;广广义义上上讲讲,从残疾儿童、特殊儿童到特殊需要儿童,反映了特殊教育对象在不断扩大,体现了全纳教育理念在特殊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第5页,本讲稿共52页讨论:标签化问题优:优:标签旨在诊断所需的特定处置为何;标签可增进非障碍者采取保护性的行为反应,以保护障碍同伴;标签便于研究人员沟通研究中的发现;特殊教育所需经费有赖特殊学生的分类;标签便于特定的团体推动特殊计划或
3、制定法律及政策;标签可彰显特殊儿童的需要,使大众易于看到这些人的需要。劣:劣:标签常令人注意到儿童的缺陷;标签使他人产生负面的态度反应;标签造成他人对特殊儿童行为表现的偏见;标签使人产生不当的自我概念;标签结果使同仁拒绝他们;一旦接受标签,学生心理将受到永久的创伤;标签使他们成为少数的族群,受到另眼看待;错误诊断时有发生,标签有其潜在的危险性。建议:建议:诊断要审慎和有根据;尽可能选用比较中性的名称;限制它的消极影响;认识分类和标签的有限作用,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比分类和标签更为重要;防止标签的“自证预言”作用和教师因分类标签而产生偏见或作为放弃教育的借口。第6页,本讲稿共52页(二)分类(二)
4、分类1.1.美美国国残残疾疾人人教教育育法法(IDEAIDEA,20042004)将将特特殊殊儿儿童童分分为为以以下下1313类类:学习障碍、言语或语言障碍、智力障碍、情绪障碍、多重障碍、听觉障碍、肢体障碍、其他健康障碍、视觉障碍、自闭症、聋-盲、外伤性脑损伤、发展迟缓。2.20062.2006年年“第第二二次次全全国国残残疾疾人人抽抽样样调调查查”的的残残疾疾类类别别为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七类,其中每类残疾按其程度分为1-4级。第7页,本讲稿共52页(三)个别差异个别差异包括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个体间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智力、能力、个性
5、、兴趣等心理特性方面的差异。个体内差异是指同一个体内部内在能力发展的不平衡。第8页,本讲稿共52页 二、特殊教育二、特殊教育(一)特殊教育与特殊教育学(一)特殊教育与特殊教育学特殊教育(Special education):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采用一般或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增强他们适应能力的一种教育。特殊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殊教育学(Special pedagogy):研究特殊教育现象和内在规律的科学。第9页,本讲稿共52页(二)特殊教育的对象(二)特殊教育的对象p两个方面:两个方面:
6、概念(Conceptual definition)理论上说,特殊教育的对象就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但世界各国对特殊教育对象的界定有差异。操作性标准(Operational criteria):狭义的特殊教育概念只把残疾儿童,甚至将残疾儿童中的一部分如盲、聋、哑弱智等列入特殊教育的对象。p三个维度:三个维度:统计医学社会常模第10页,本讲稿共52页p广义的特教概念认为,特殊教育的对象包括三类儿童:第一类是残疾儿童(Disabled children),其中包括盲、聋等感官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病残和多重残疾等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残疾;第二类是问题儿童,包括学习问题、行为问题、情绪问题等不同
7、类型的问题;第三类是超常儿童,包括有超常智力、能力和资赋优异的天才儿童。p狭义的特教概念,只把残疾儿童,甚至于将残疾儿童中的一部分如盲、聋、弱智等列入特殊教育的范围。第11页,本讲稿共52页(三)特殊教育的内容(三)特殊教育的内容p不同障碍类别、不同障碍程度的特殊教育对象所适合的教育内容是有所区别的。对教育内容的调整,通常有以下几种做法:替代性课程 调整原有的内容 补充必要的内容 第12页,本讲稿共52页(四)特殊教育的方法(四)特殊教育的方法p教育方法的选择应以儿童的个别化需求为依据,通常的做法如下:调整教育目标 调整教学方式调整教学过程 调整教学时间 调整评价方法第13页,本讲稿共52页(
8、五)特殊教育的原则(五)特殊教育的原则p早期教育原则 p补偿教育原则 p个别化教育原则 p系统教育原则 第14页,本讲稿共52页(六)特殊教育的过程(六)特殊教育的过程p预防 p诊断 p教育与训练 p就业培训第15页,本讲稿共52页(七)特殊教育的安置形式(七)特殊教育的安置形式p对不同的特殊儿童来说,所需要的适宜教育安置环境有所不同。p1970年,美国特殊教育专家迪诺(Eyelven Deno)提出了特殊儿童的“瀑布式安置体系”(cascade of services),即通过教育安置的改变或调整,以适应儿童的教育需求。经过多年的实践,这种安置观念已经被广泛地接受。p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大
9、陆地区已基本形成以随班就读和特殊教育班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安置体系。第16页,本讲稿共52页瀑布式安置体系瀑布式安置体系第17页,本讲稿共52页(八)特殊教育的从业人员及相关服务人员(八)特殊教育的从业人员及相关服务人员p为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特殊教育需要各个领域的人员共同介入。目前常见的人员有:特殊教育教师、教师助理、心理学家、听力学家、咨询师、诊断和评估人员、职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康复咨询师、学校社会工作者、言语病理学家等。第18页,本讲稿共52页(九)特殊教育的意义(九)特殊教育的意义p发展特殊教育,能更好地体现教育平等的权利;p发展特殊教育,能促进社会
10、文明程度的提高;p发展特殊教育,能使残疾儿童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p发展特殊教育,能更好地对儿童实行因材施教;p发展特殊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第19页,本讲稿共52页(十)特殊教育的学科基础(十)特殊教育的学科基础p普通教育学p心理学 p医学p社会学第20页,本讲稿共52页第二节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从历史上看,人们对待残疾儿童的态度有一个从野蛮消灭到完全平等的渐渐走向文明的过程,而特殊教育正随着人们对残疾儿童态度的变化而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重视到重视的过程。第21页,本讲稿共52页一、国外特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国外特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国外特殊教育的史前阶段国外特殊
11、教育的史前阶段是指特殊学校产生之前的历史时期,指的是特殊教育的发源地欧洲从原始社会晚期、奴隶社会早期大致到封建中世纪中期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之际这一阶段。第22页,本讲稿共52页1遗弃时代:在欧洲奴隶社会,以古希腊(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146年)为代表的奴隶制国家对残疾人采取的是遗弃、灭绝的态度和做法。斯巴达是古希腊最具代表性的奴隶制城邦国家。居于统治地位的斯巴达人为了对付奴隶们的反抗和暴动全都编入军队,这种社会状况决定了斯巴达教育的惟一目的是通过严酷的军事体育教育将本民族的贵族子弟训练成体格健壮的武士。因此,斯巴达的儿童一出生就受到严格挑选,凡是身体虚弱或有残疾的儿童即被抛人峡谷或弃之荒野,任其死
12、去。这一时代残疾儿童没有生存权,从肉体被消灭。第23页,本讲稿共52页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写的社会政治理论著作国家中所主张的“理想国家”也要弃除残疾幼婴及私生子。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在其著作政治中也大声疾呼“让那个不准养活任何一个残疾儿童的法律生效吧”。第24页,本讲稿共52页2嘲笑时代:从古代到中世纪在阶级的分化过程中认为残疾是:魔鬼缠身。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残疾人的生命权虽然未像奴隶社会那样被褫夺,但他们的社会权、发展权、教育权是被剥夺的。他们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许多人沦为贵族戏弄的对象。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创作的长
13、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描写的是中世纪封建社会善良无辜者受摧残和迫害的悲剧,其中,长相丑陋的卡西莫多就典型形象地反映出当时残疾人低下的社会地位和被封建贵族、教堂僧侣玩耍取笑的命运。第25页,本讲稿共52页3慈悲时代:中世纪宗教传教布道过程中,由于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教义的影响,救济弱者,收容残疾人也时有发生。例如在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圣经中描述了很多这样的故事。像新约、马太福音中“治好手臂枯萎的病人”、“治好两个瞎子”、“治好各种病人”的故事;马可福音中“耶稣治好瘫痪病人”、“治好伯赛大的瞎子”;路加福音中也有不少类似的记载。第26页,本讲稿共52页4国外特殊教育的萌芽阶段国外特殊教育的萌芽阶段大致指的是欧
14、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到特殊教育学校产生之前这一阶段。14世纪至17世纪初,这个时期所发生的深刻变革为特殊教育的产生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文艺复兴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兴资产阶级提出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倡导人性解放、自由、平等、博爱,讴歌“人是万物之灵”。人文主义的思想鼓舞人们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有所作为,大胆地追求和享受一切,这是对中世纪泯灭人性的神意神权的宗教思想和封建专制制度的直接挑战和冲击。这种新的世界观在教育上奠定了人人有受教育的平等权的观念,也迎来了特殊儿童的教育时代。第27页,本讲稿共52页(二)国外早期特殊教育思想的萌芽(二)国外早期特殊教育思想的萌芽1思想的解放英国人文主义者和
15、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莫尔莫尔(1478-1535)在他的代表作乌托邦一书中构想建立的社会“应该给所有儿童以良好的教育”。世界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夸美纽斯(15921670)的大教学论鲜明地体现出教育的民主性、公平性的思想。他在书中写道“所有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论富贵贫贱,都应该进学校”,并批驳了批驳儿童智力迟钝不易学习的观点。第28页,本讲稿共52页卢梭(17121778)在其1762年出版的名著爱弥尔中讲到了盲人的代偿强化特点。他说:“受有训练的触觉可代替视觉,为何不可在某种限度内代替听觉呢?因为发音体的波动也可以为触觉所感受。你把手放在琴上,勿经看或听,只有琴木的颤动和振动,便可只剩因为尖锐
16、或平板,最高或最低,触觉曾受有分辨这些差别的训练。我们无疑地能由手指而知琴所发的全部音调了。”第29页,本讲稿共52页2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身心缺陷产生的实质提供了客观条件。文艺复兴时期生理学、生物学开始建立起来,发现了人体的血液循环并提出了有关学说。解剖学的研究直接揭示了身体器官的生理构造和功能。瑞士医学教授菲普拉特杰尔(15371614)在1614年出版的观察和其去世后出版的医学实践中把精神病人与弱智人区别开来。法国医生皮内尔等人进一步明确了精神病人与智力落后者的区别。自然科学的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人们正确地理解身体器官功能缺陷的原因,正确认识残疾和残疾人,并且也
17、揭穿了中世纪神学所散布的缺陷是“魔鬼精神缠身”,将残疾人视为妖魔,剥夺其人权的邪恶学说的本质,为特殊教育的创立奠定了科学上的基础。第30页,本讲稿共52页3特殊教育的个案探索教育残疾人的实践揭示了残疾人受教育的可行性。正规的特殊教育学校产生于18世纪,但此前对残疾儿童的个别教育尝试在16世纪就有文字记载。第31页,本讲稿共52页(1 1)聋教育)聋教育:卡尔丹诺,卡尔丹诺,聋教育理论奠基人,意大利内科医生,著作:论精神。分析了耳聋的病因,并对其进行了较科学的分类,区分了程度;需要专门组织教学,采用书面语和骨导方式可以教会聋人发音和理解书面语;哑人通过阅读可以“听”到,通过书写可以“说”话。庞塞
18、庞塞(15201584),16世纪西班牙聋人教育先驱性人物,尝试教聋儿阅读和书写,同时让聋儿用手指出文字所代表的事物,并将书写和发音联系起来。第32页,本讲稿共52页博内特博内特:从教聋童书写开始,教字母语音的音值,强调唇和舌的正确位置对发音清晰的必要性。发明单手手指字母。撰写关于字母的变形和教聋哑人说话的艺术,书后附有手指字母表,这是最早公布的利用手指字最早公布的利用手指字母帮助聋母帮助聋人学习语言的论述。他还注意教学活动的直观性和具体化。阿曼:阿曼:荷兰人,在教聋人的实践中形成用口语方式教聋童说话的观点,强调口语教学对聋人的重要性和可能性。著作书话的聋人或先天聋人学会说话的途径,关于言语的
19、论文。第33页,本讲稿共52页(2 2)盲教育)盲教育盲人兄弟会盲人兄弟会:英国,教盲人定向行走的方法,利用盲人在无视觉条件下定向行走的优势求得独立生存的途径。第34页,本讲稿共52页(3 3)智力落后教育)智力落后教育皮内尔:皮内尔:法国精神科医生,最先将智力落后与精神病区分开,提出白痴、精神病、智力落后是不同的病。艾斯基罗尔:艾斯基罗尔:皮内尔学生,进一步把智力落后分为白痴、痴愚、愚鲁三类。伊塔德伊塔德(1775-1838):基于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是感觉。伊塔德从1799年开始对从巴黎郊外阿维龙森林发现的野孩子维克多进行了为期五年的教育实验。虽然伊塔德最终没有把维克多转变成完全正常的人,没
20、有学会语言,实验最终也未达到预想的效果,但是伊塔德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对后来智力落后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35页,本讲稿共52页1799年,一个小男孩,后来被命名为维克多,是在法国的树林中发现。这名男孩被认为是一个“野孩子”。很可能他智力迟钝以及环境剥夺。大多数人认为该案无望。但是伊塔尔相信教育的力量,能够教会维克多所有的东西。包括儿童在家庭和学校学习的任务。他用精心设计的技术教维克多说话,直立行走,使用器皿,以及与他人互动。伊塔德写下了他的技术和他的理论,以及维克多的进展的详细报告。这些技术仍然被许多现代特殊教育使用。(伊塔德,19621806)第36页,本讲稿共52页(三)国外早期特殊教
21、育的出现(三)国外早期特殊教育的出现(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1、1770年 法国莱佩 巴黎聋校手语教学法;莱佩(1712-1789),男,法国聋教育先驱,有“聋人教育界鼻祖”之称。1770年(还有多种说法,如1760,1775等)在巴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聋人学校,成为正式聋人教育的开端。第37页,本讲稿共52页2、1784年 法国 阿羽伊 巴黎盲校(路易布莱尔)阿羽伊阿羽伊:1745-1822,男,法国人。盲人学校教育的创始人。用浮雕字母对盲人进行教学实验。1784年在法国巴黎建立世界上第一所盲童学校。1786年著盲人教学经验(又译盲人教学笔字)。后赴德、俄等国协助建立盲人学校。因毕生对盲人
22、教育的奉献,在法国享有“盲人之父”的尊称。第38页,本讲稿共52页3、1837年 法国 巴黎 谢根智力落后儿童学校谢根:谢根:1812-1880,又译为塞甘。男,法国精神科医生。智力落后教育的奠基人之一。1837年在法国巴黎创办智力落后儿童学校,是世界上最早的此类学校之一。后移居美国,继续从事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工作。1876年被美国智力落后协会任命为第一届理事长。其教育观念是促进儿童在生理、智力和道德方面的和谐发展,但特别强调儿童的感官经验。著有白痴的精神治疗、卫生及教育、白痴及生理治疗法。第39页,本讲稿共52页(四)国外早期特殊教育有影响的人物(四)国外早期特殊教育有影响的人物1、路易布莱尔
23、(Louis Braille,18091852),男,法国人。6点制点字盲文体系的创造者。出身于手工业者家庭。幼年因外伤失明,就读于巴黎盲童学校,深感凸形字母无法书写且难辨认。在法国上尉巴比埃用一种凸点符号在夜间传递信息的方法启示下,1821年开始研究用凸点的排列组合代表字母,将点的总面积缩小在手指尖可触及范围内,确定以6个点为基础。1827年布莱尔毕业留校任助教。1829年首次公布6点制点字符号系统。1837年定稿并印制法国历史点字书,为盲人师生接受。1879年柏林国际盲人教师代表大会决定,各国盲校统一使用点字系统。至此,点字成为各国创造本国盲文体系的共同形式。为纪念他,国际上决定以他的名字
24、布莱尔作为点字盲文的通用名称。第40页,本讲稿共52页2、海尼克Samuel Heinicke,1727-1790,男,德国聋教育和纯口语教学法体系的创始人。1755年做私人教师时接收第一个聋生,并受到荷兰医生阿曼写的说话的聋人一书的影响。1769年再次以教聋童为职业。1778年应家乡选民要求,在莱比锡创办了德国第一所聋校(现名“塞缪尔海尼克聋校”)。在聋人教育理论和实践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张书面语教学。第二阶段认为书面语与口语可以并用,但强调以口语教学为主。第三阶段确立纯口语法体系。认为:口语是发展聋人抽象思维的必要基础;先教聋人书面语有害,书面语应在口语的基础上获得;手势、手语不是
25、语言,必须要以说话、读唇才能完整地沟通人的思想。坚持用口语教学,并形成一套帮助聋人发音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纯口语法并未达到其预期目的,后期其观点有所改变。由于全力推广口语教学法,后人便把口语教学法称之为“德国式教学法”。与同时代的手语法体系创始人法国人莱佩进行了长期争论。第41页,本讲稿共52页3、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意大利第一位获医学学位的妇女,著名的幼儿教育家。1896年她从罗马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后任精神病临床助理医师,接触到各种残疾儿童,开始研究残疾和低常及其他残疾儿童的心理和教育。经过实验使低常及其他残疾儿童通过了小学各科考试,引起意大利教育
26、当局的重视。1907年,在罗马举办“儿童之家”,招收3-6岁贫困儿童进行教育实验,力图以医学、生理学、心理学为基础,用直接观察的研究方法,建立关于正常教育的“科学的教育学”。认为新的教育应以了解儿童为基础,促进其全面发展;儿童有天赋的潜能,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环境,使其潜能得到自然的发展;强调儿童的感官训练和肌肉训练,设计出一整套感觉训练教具及发展动作的器械,使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按照严格的顺序使用和操作具体物体,进行自我教育。这些理论和方法在西方智力落后儿童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著作有蒙台梭利教学法、童年的秘密等。第42页,本讲稿共52页4、托马斯加劳德特Thom
27、as Hopkins Gallaudet,1787-1851,美国第一所聋校的创办人之一。1814年在教育一名9岁聋女孩时对聋教育发生了兴趣。1815年赴欧洲学习聋人教育方法。先到英国,想向当时著名的聋人教育家布雷德伍德(Braidwood)学习其口语教学法,但由于布雷德伍德保守不肯传授,便转赴法国,师从莱佩的继承人西卡尔神父(Abbe Sicard),学习法国式的手语教学法。1816年8月回国。1817年4月在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Hardford)创办了美国第一所聋人学校并任校长,至1830年辞职。1832-1833年间,被纽约大学任命为美国第一位教育哲学教授。曾编辑美国聋哑人年报杂志。其
28、最小的儿子爱德华加劳德特继承父业,成为世界上第一所聋人学院的首任院长。1894年后人为纪念托马斯加劳德特对学校的贡献,学院更名为“加劳德特学院”,后又改称“加劳德特大学”。至今它仍是世界上惟一的综合性的聋人高等学府。第43页,本讲稿共52页(五)国外早期特殊教育的特点(五)国外早期特殊教育的特点具有探究性质;主体为私立教育;教育者多为医生和神职人员;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不完善。第44页,本讲稿共52页二、二、中国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我国特殊教育的史前阶段(一)我国特殊教育的史前阶段 我国特殊教育的史前阶段是指从古代社会织锦缎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之前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1
29、我国历史上对残疾人的认识和态度 我国古人很早就对各类残疾现象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及解释。成书于公元前四百多年前的左传僖公四年中有“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的解释。五声指音阶上的五个音,古代称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行简谱的I、2、3、5、6。五色指青、赤、黄、白、黑,古代以此五色为正色。此句意为耳朵听不到低音和高音的组合就是耳聋,眼睛不能辨别五种颜色就是目盲。郑玄:“无目目关为之瞽,有目目关而无见谓之朦,有目无眸谓之瞍”。第45页,本讲稿共52页2 2我国历史上对残疾现象的解释我国历史上对残疾现象的解释 春秋时除盲外,有“聩”(生而聋曰聩)喑、瘸、驼、痴、癫等等。国语晋语四讲
30、“聋聩不可使听”,耳“聩”是指生而聋(天生耳聋)的状况。东汉许慎编的我国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解释“聋:无闻也”。“喑,吨然无声也”,喑哑合在一起指哑巴。吕氏春秋尽数中讲“轻水所多秃与瘿人。”瘿通痦,失音病。意思是讲缺碘的水喝得多会秃顶和成为不会说话的人。描述的是因缺碘而导致的智力落后的克汀病人的症状。“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礼记、社运;孙膑与司马迁。第46页,本讲稿共52页(二)我国特殊教育的萌芽和产生阶段(二)我国特殊教育的萌芽和产生阶段1 1我国特殊教育的产生我国特殊教育的产生(1 1)第一所盲校)第一所盲校:1874年,传教士穆威廉在北京创办“瞽叟通文馆”,后改名为“启明瞽目院”,即
31、现在的北京盲人学校。(2 2)第一所聋校:)第一所聋校:1887年,美国传教士查理米尔斯和安妮塔米尔斯夫妇在山东登州(今蓬莱市)创办“启瘖学馆”。1898年学校迁往烟台,改称“烟台启瘖学校”,即现在的烟台聋哑中心学校。(3 3)1912年,张骞在南通创办盲哑师范传习所,1916成立南通盲哑学校。(4 4)1927年,民国教育部南京市立盲哑学校,我国公办第一公办第一所特教学校所特教学校,又称“教育部特设盲哑学校”。第47页,本讲稿共52页2、我国早期特殊教育的特点 特教学校出现较晚;大多由外国人创办;发展速度慢、规模小,从1874到1949年间共有42所,学生2380人,教职员360人。第48页
32、,本讲稿共52页(三)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地区特殊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计,到2005年底,全国视觉、听觉、智力三类障碍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到80%,特殊学校发展到1662所,在校生达56万人,其中盲生6.3万人,聋生18万人,弱智生31.9万人。高中阶段教育迅速发展,其中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学校达到66所,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达到158所。第49页,本讲稿共52页 残疾人高等教育取得新进展,5年内达到普通高等院校录取分数线的人数累计为1.8万人。录取人数为1.6万人,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录取人数4067人。259.2万残疾人接受职业教
33、育与培训,提高了就业能力。第50页,本讲稿共52页推荐网站推荐网站中国特殊需要在中国特殊需要在线线 http:/http:/中国特殊教育网中国特殊教育网 http:/www.spe-http:/www.spe-中国残疾人中国残疾人联联合会合会 http:/http:/Council of Exceptional Children(美国特殊儿童委(美国特殊儿童委员员会)会)http:/www.cec.sped.org American Association on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美国智能和(美国智能和发发展障碍展障碍协协会)会)http:/www.aamr.org第51页,本讲稿共52页主要参考书目主要参考书目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汤盛钦.特殊教育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美Rud Turnbull(著),方俊明等(译).今日学校中的特殊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美William.l.Heward(著),肖非等(译).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第52页,本讲稿共52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