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式传感器 (3)精.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感式传感器 (3)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感式传感器 (3)精.ppt(18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感式传感器(3)1第1页,本讲稿共187页第3章 电感式传感器第一节 工作原理及电气参数分析 一、线圈电感 L 二、铜损电阻 Rc 三、涡流损耗电阻Re 四、磁滞损耗电阻Rh 五、总损耗因数D与品质因数Q 六、并联寄生电容C 的影响电感式传感器原理传感器原理642第2页,本讲稿共187页 第二节 自感式传感器*一、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二、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 三、螺管式自感传感器 四、差动式自感传感器 五、自感式传感器的误差 六、测量电路电感式 第三节 互感式传感器*一、互感式传感器的类型 二、互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举例-电远传转子流量计传感器原理传感器原理643第3页,本讲稿共187页第四
2、节 电涡流式传感器 一、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二、涡流传感器的参数计算和分析 三、电涡流式传感器的结构类型 四、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第五节 压磁式传感器 一、压磁效应 二、压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三、影响压磁传感器特性的因素 四、压磁式测力传感器的结构电感式第六节 同步感应器传感器原理传感器原理644第4页,本讲稿共187页第3章 电感式传感器(变磁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线圈电感(自感或互感)的变化实现非电量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线圈电感(自感或互感)的变化实现非电量测量的传感器。测量的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的核心部分是电感(绕组线圈)电感式传感器的核心部分是电感(绕组线圈)在测量时,一
3、般以在测量时,一般以磁场磁场作为媒介、利用作为媒介、利用磁路磁阻磁路磁阻的变化引起传感的变化引起传感器线圈电感(自感或互感)变化的现象,将被测量转换成可变自器线圈电感(自感或互感)变化的现象,将被测量转换成可变自感或可变互感。感或可变互感。5第5页,本讲稿共187页电感式传感器具有以下优点电感式传感器具有以下缺点结构简单结构简单输出功率大输出功率大输出阻抗小输出阻抗小抗干扰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对工作环境要求不高对工作环境要求不高分辨率较高(如在测量长度时一般可达分辨率较高(如在测量长度时一般可达0.1m)示值误差一般为示值的示值误差一般为示值的0.1%-0.5%、稳定性好、稳定性好工作频率低工作
4、频率低不宜用于快速测量不宜用于快速测量6第6页,本讲稿共187页电感式传感器的应用电感式传感器的种类常用来检测常用来检测位移位移振动振动力力应变应变流量流量比重等物理量比重等物理量在计量技术、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得到应用在计量技术、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得到应用 有利用电感原理的自感式和互感式传感器有利用电感原理的自感式和互感式传感器 利用电涡流原理的电涡流式传感器利用电涡流原理的电涡流式传感器 利用压磁原理的压磁式传感器利用压磁原理的压磁式传感器 利用平面绕组互感原理的感应同步器等利用平面绕组互感原理的感应同步器等7第7页,本讲稿共187页 第一节 工作原理及电气参数分析 一、线圈电感 L
5、 二、铜损电阻 Rc 三、涡流损耗电阻Re 四、磁滞损耗电阻Rh 五、总损耗因数D与品质因数Q 六、并联寄生电容C 的影响8第8页,本讲稿共187页第一节第一节 工作原理及电气参数分析工作原理及电气参数分析自感式传感器主要由自感式传感器主要由线圈线圈、铁心铁心和和衔铁衔铁组成。组成。下图为三种(下图为三种(气隙型、螺管型、截面型)气隙型、螺管型、截面型)自感式传感器结构图。自感式传感器结构图。线圈衔铁螺管型衔铁移动方向自感式传感器结构图自感式传感器结构图衔铁移动方向线圈衔铁铁心气隙型线圈衔铁铁心截面型衔铁移动方向9第9页,本讲稿共187页=IW/RmRm=WI/Rm=l/SL=W2/Rm气隙型
6、:当衔铁随被测量上下移动时,铁心与衔铁间气隙变化气隙型:当衔铁随被测量上下移动时,铁心与衔铁间气隙变化可变可变磁路气隙变化磁路气隙变化引起(线圈)电感引起(线圈)电感L变化变化式中:I 激磁电流L 线圈电感(H 亨)W 线圈匝数Rm 磁路磁阻(RM=WI/)铁心磁路磁通S 铁心横截面积 磁导率线圈衔铁铁心截面型衔铁移动方向线圈衔铁铁心气隙型衔铁移动方向I电流W线圈匝数L线圈电感铁心磁路磁通截面型:当衔铁随被测量上下移动时,磁路磁通截面型:当衔铁随被测量上下移动时,磁路磁通的有效面积变化的有效面积变化可变可变磁路截面积磁路截面积变化引起(线圈)电感变化引起(线圈)电感L变化变化实际均可使磁路磁阻
7、实际均可使磁路磁阻Rm变化变化引起线圈电感量引起线圈电感量L变化变化线圈电感量线圈电感量L变化,反映的是衔铁相对于铁心的变化,反映的是衔铁相对于铁心的相对位移相对位移10第10页,本讲稿共187页为了本节课程的学习,首先分析铁心线圈的电气参数对线圈特性为了本节课程的学习,首先分析铁心线圈的电气参数对线圈特性(主要是电感)的影响。(主要是电感)的影响。为了分析方便,将电感传感器线圈等效成下图电路,并对电路参为了分析方便,将电感传感器线圈等效成下图电路,并对电路参数及其影响一一进行讨论。数及其影响一一进行讨论。电感传感器线圈的等效电路LCRcReRh(f)L 线圈电感Re 铁心涡流损耗Rc 线圈铜
8、损电阻Rh(f)磁滞损耗电阻 (是频率的函数)C 线圈寄生电容线圈衔铁铁心气隙型衔铁移动方向11第11页,本讲稿共187页在在交变电流的激励交变电流的激励下所产生下所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会在会在铁铁心心中造成涡流和涡流损耗,该电阻与电感线中造成涡流和涡流损耗,该电阻与电感线圈并联圈并联电感传感器线圈的等效电路LCRcReRh(f)L 线圈电感Re 铁心涡流损耗电阻Rc 线圈铜损电阻Rh(f)磁滞损耗电阻 (是频率的函数)C 线圈寄生电容线圈导线中的电阻,该电阻与电感线圈串联线圈导线中的电阻,该电阻与电感线圈串联磁性材料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产磁性材料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产生磁化时,磁畴(磁分子)来生磁化
9、时,磁畴(磁分子)来回翻转,在此过程中,要克服回翻转,在此过程中,要克服磁畴剩磁的阻力,这一损耗称磁畴剩磁的阻力,这一损耗称为磁滞损耗。该电阻与电感线为磁滞损耗。该电阻与电感线圈并联圈并联由线圈绕组的固有电容与电由线圈绕组的固有电容与电缆分布电容所构成缆分布电容所构成Rc 线圈铜损电阻Re 铁心涡流损耗电阻Rh(f)磁滞损耗电阻 C 线圈寄生电容线圈衔铁铁心气隙型衔铁移动方向12第12页,本讲稿共187页一、一、线圈电感线圈电感 L线圈电感线圈电感L为:为:式中:L 线圈电感(H 亨)W 线圈匝数Rm 磁路磁阻(Rm=WI/=l/S)当线圈磁路具有闭合磁路时,当线圈磁路具有闭合磁路时,线圈电感
10、线圈电感L为:为:式中:RF 导磁体总磁阻(式(式3-1)(式(式3-2)(式(式3-3)当线圈磁路具有较小气隙时,当线圈磁路具有较小气隙时,线圈电感线圈电感L为:为:式中:R 气隙总磁阻由电工学基础知识可知线圈衔铁铁心气隙型衔铁移动方向13第13页,本讲稿共187页磁阻磁阻reluctance磁阻磁阻Rm为磁路中的磁动势为磁路中的磁动势WI与它所激发的磁通量与它所激发的磁通量之比之比即:即:Rm=WI/对于横截面积均匀的一段磁路其磁阻对于横截面积均匀的一段磁路其磁阻Rm与磁路的长度与磁路的长度l 成正比成正比与磁路横截面积与磁路横截面积S成反比成反比与磁导率(或磁阻率)与磁导率(或磁阻率)=
11、r0成反比成反比即:即:Rm=l/S=IW/RmRm=WI/Rm=l/SL=W2/Rm式中:I 激磁电流L 线圈电感(H 亨)W 线圈匝数 铁心磁路磁通Rm 磁路磁阻(RM=WI/)S 铁心磁路有效横截面积 磁导率I电流W线圈匝数L线圈电感铁心磁路磁通某物质的磁导率某物质的磁导率与真空磁导率与真空磁导率0的比值,的比值,即:即:r=/0相对磁导率相对磁导率r14第14页,本讲稿共187页为了分析方便,将各种形式线圈的电感为了分析方便,将各种形式线圈的电感L用统一的式子表达。用统一的式子表达。为此进行理想化处理,为此进行理想化处理,即将即将线圈等效为一封闭铁心线圈,其磁路中的铁心、衔铁、气隙的线
12、圈等效为一封闭铁心线圈,其磁路中的铁心、衔铁、气隙的相对磁导率为等效相对磁导率相对磁导率为等效相对磁导率e,磁路截面积为,磁路截面积为S,磁路长度为,磁路长度为l,于是(式于是(式3-1)线圈电感)线圈电感L为:为:(式(式3-4)式中:S 铁心有效磁路截面积(m2 米2)l 磁路长度(m 米)e 磁路的等效相对磁导率(H/m 亨/米)(等效相对磁导率为铁心、衔铁、气隙的相对磁导率等效为e)0 真空磁导率,0=410-7(H/m 亨/米)0 e磁路的磁导率电感电感L 是磁路截面积是磁路截面积S 和磁路长度和磁路长度l 的函数的函数(即与(即与S成正比、与成正比、与l 成反比)成反比)结论:线圈
13、衔铁铁心气隙型衔铁移动方向I电流W线圈匝数 磁通L线圈电感铁心、衔铁、气隙磁路15第15页,本讲稿共187页二、二、铜损电阻铜损电阻Rc设:设:线圈导线直径为线圈导线直径为d线圈导线电阻率为线圈导线电阻率为c线圈匝数为线圈匝数为W线圈平均匝长为线圈平均匝长为lav(忽略一些次要因素)线圈导线中的电阻为:(忽略一些次要因素)线圈导线中的电阻为:(式(式3-5)铜损电阻主要是线圈导线中的电阻,该电阻对线圈品质因数造成铜损电阻主要是线圈导线中的电阻,该电阻对线圈品质因数造成一定影响。一定影响。分析如下:分析如下:LCRcReRh传感器线圈的等效电路L 线圈电感Re 铁心涡流损耗电阻Rh 磁滞损耗电阻
14、Rc 线圈铜损电阻C 线圈寄生电容16第16页,本讲稿共187页品质因数品质因数qualityfactorQ=无功功率无功功率/有功功率有功功率LCRcReRh传感器线圈的等效电路L 线圈电感Re 铁心涡流损耗电阻Rh 磁滞损耗电阻Rc 线圈铜损电阻C 线圈寄生电容D=1/Q通常情况下,希望电路的耗散因数越小越好。通常情况下,希望电路的耗散因数越小越好。品质因数是电学和磁学的量。品质因数是电学和磁学的量。是表征是表征RLC(储能器件:电感线圈(储能器件:电感线圈L、电容、电容C,耗能器件:电阻,耗能器件:电阻R)所构成的谐振电路,在电路谐振时,电路储存的能量同每一)所构成的谐振电路,在电路谐振
15、时,电路储存的能量同每一个周期内损耗的能量之比。个周期内损耗的能量之比。是一种质量指标。是一种质量指标。RL串联谐振电路电串联谐振电路电Q=L/RRL并联谐振电路电并联谐振电路电Q=R/L元件的元件的Q值愈大,用该元件组成的电路或网值愈大,用该元件组成的电路或网络的选择性愈佳。络的选择性愈佳。通常情况下,希望电路的品质因数越大越好。通常情况下,希望电路的品质因数越大越好。耗散因数耗散因数dissipationfactor17第17页,本讲稿共187页(式(式3-6)(式(式3-7)式中:Cc=2lc lav/(W2d20eS)与线圈材料、形状等有关的系数 流过线圈电流的角频率,=2f 线圈品质
16、因数线圈品质因数Qc为:为:铜损电阻铜损电阻Rc所造成的线圈耗散因数所造成的线圈耗散因数Dc为为:在线圈电感的等效电路中,铜损电阻在线圈电感的等效电路中,铜损电阻Rc与电感与电感L串联,此时串联,此时LCRcReRh传感器线圈的等效电路L 线圈电感Re 铁心涡流损耗电阻Rh 磁滞损耗电阻Rc 线圈铜损电阻C 线圈寄生电容线圈铜损电阻Rc 对电感线圈品质因数的影响18第18页,本讲稿共187页铜损电阻铜损电阻Rc所造成的线圈耗散因数所造成的线圈耗散因数Dc为为:LCRcReRh传感器线圈的等效电路L 线圈电感Re 铁心涡流损耗电阻Rh 磁滞损耗电阻Rc 线圈铜损电阻C 线圈寄生电容由(式由(式3
17、-7)可见,为)可见,为降低线圈铜损电阻损耗降低线圈铜损电阻损耗Dc增大激励(工作)电流的频率增大激励(工作)电流的频率f 提高铁心铁磁材料磁导率提高铁心铁磁材料磁导率e增大电感线圈的匝数增大电感线圈的匝数W、电感线圈导线截面积、电感线圈导线截面积S减小电感线圈导线材料电阻率减小电感线圈导线材料电阻率c结论:线圈衔铁铁心气隙型衔铁移动方向19第19页,本讲稿共187页三、三、涡流损耗电阻涡流损耗电阻Re在在交变电流的激励交变电流的激励下所产生下所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会在会在铁心铁心中造成涡流和涡流损中造成涡流和涡流损耗(涡流所产生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起着阻碍、抵消原磁场耗(涡流所产生的磁场
18、与原磁场方向相反,起着阻碍、抵消原磁场的作用)。涡流是一种磁电现象。的作用)。涡流是一种磁电现象。在导磁体均匀磁化,且磁导率为常数的情况下,在导磁体均匀磁化,且磁导率为常数的情况下,根据涡流损耗计算公式,根据涡流损耗计算公式,涡流产生损耗的平均功率为:涡流产生损耗的平均功率为:式中:f 激励(工作)电流的频率 h 对叠片式铁心,为单片厚度;对圆柱形铁心,为直径 Hm 磁感应强度的幅值V 铁心的体积 k 与铁心形状有关的系数,叠片式 k=6;圆柱形 k=16 i 铁磁材料的电阻率 (式(式3-8)LCRcReRh传感器线圈的等效电路L 线圈电感Re 铁心涡流损耗电阻Rh 磁滞损耗电阻Rc 线圈铜
19、损电阻C 线圈寄生电容线圈衔铁铁心气隙型衔铁移动方向下面计算涡流损耗电阻下面计算涡流损耗电阻Re20第20页,本讲稿共187页由于在等效电路中涡流损耗电阻由于在等效电路中涡流损耗电阻Re与电感与电感L并联并联,故涡流损耗电,故涡流损耗电阻阻Re产生的功率(还可以表达成)为:产生的功率(还可以表达成)为:(式(式3-9)式中:UL 电感(线圈)两端的电压IL 流过电感(线圈)的电流L 线圈电感(式(式3-10)由(式由(式3-8)、(式)、(式3-9)得)得涡流损耗电阻涡流损耗电阻Re 为:为:LCRcReRh传感器线圈的等效电路L 线圈电感Re 铁心涡流损耗电阻Rh 磁滞损耗电阻Rc 线圈铜损
20、电阻C 线圈寄生电容21第21页,本讲稿共187页线圈品质因数线圈品质因数Qe为:为:涡流损耗电阻涡流损耗电阻Re所造成的线圈耗散因数所造成的线圈耗散因数De为:为:将将L、Re、Bm、Hl=ILW代入上式,可得代入上式,可得式中:Ce 与铁心材料、结构等有关的系数 对叠片式Ce=h2 oe/(12i),对圆柱Ce=h2oe/(32i)k 与铁心形状有关的系数(叠片式 k=6;圆柱形 k=16)(式(式3-11)在等效电路中,涡流损耗电阻在等效电路中,涡流损耗电阻Re与电感与电感L并联,并联,此时此时Hl=Rm =ILW/Rm Hl=ILWH 磁路中磁场强度磁路中磁场强度l 磁路长度磁路长度
21、磁通量磁通量LCRcReRh传感器线圈的等效电路L 线圈电感Re 铁心涡流损耗电阻Rh 磁滞损耗电阻Rc 线圈铜损电阻C 线圈寄生电容线圈涡流损耗电阻线圈涡流损耗电阻Re对电感线圈品质因数的影响对电感线圈品质因数的影响22第22页,本讲稿共187页由(式由(式3-11)可见,为)可见,为降低线圈涡流损耗电阻损耗降低线圈涡流损耗电阻损耗De减小激励(工作)电流的频率减小激励(工作)电流的频率f 降低铁心铁磁材料磁导率降低铁心铁磁材料磁导率e减薄叠片式铁心的片厚度减薄叠片式铁心的片厚度 h 提高铁心铁磁材料电阻率提高铁心铁磁材料电阻率i结论:LCRcReRh传感器线圈的等效电路L 线圈电感Re 铁
22、心涡流损耗电阻Rh 磁滞损耗电阻Rc 线圈铜损电阻C 线圈寄生电容涡流损耗电阻涡流损耗电阻Re所造成的线圈耗散因数所造成的线圈耗散因数De为:为:线圈衔铁铁心气隙型衔铁移动方向23第23页,本讲稿共187页四、四、磁滞损耗电阻磁滞损耗电阻Rh铁心的磁滞损耗计算很繁杂,一般用经验公式铁心的磁滞损耗计算很繁杂,一般用经验公式近似计算。近似计算。由于传感器通常工作在小激励电流与弱磁场状由于传感器通常工作在小激励电流与弱磁场状态,磁滞损耗功率可按下式计算:态,磁滞损耗功率可按下式计算:(式(式3-12)式中:f 激励(工作)电流的频率 与材料有关的系数Hm 磁场强度幅值S 铁心有效磁路截面积(m2)l
23、 铁心磁路的长度(m)磁滞损耗:磁滞损耗:磁性材料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产生磁化时,磁畴磁性材料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产生磁化时,磁畴(磁分子)来回翻转,在此过程中,要克服磁畴(磁分子)来回翻转,在此过程中,要克服磁畴剩磁的阻力,这一损耗称为磁滞损耗。剩磁的阻力,这一损耗称为磁滞损耗。LCRcReRh(f)传感器线圈的等效电路L 线圈电感Re 铁心涡流损耗电阻Rh 磁滞损耗电阻Rc 线圈铜损电阻C 线圈寄生电容下面计算磁滞损耗电阻下面计算磁滞损耗电阻Rh线圈衔铁铁心气隙型衔铁移动方向24第24页,本讲稿共187页可见可见磁滞损耗电阻磁滞损耗电阻Rh与激磁电流频率与激磁电流频率f 成正比。成正比。减小磁滞损
24、耗电阻应降低激励电流频率减小磁滞损耗电阻应降低激励电流频率f。由于由于Rh不是常数(是频率不是常数(是频率f的变量),故等的变量),故等效电路中用效电路中用Rh(f)表示。表示。LCRcReRh(f)传感器线圈的等效电路L 线圈电感Re 铁心涡流损耗电阻Rh 磁滞损耗电阻Rc 线圈铜损电阻C 线圈寄生电容由于等效电路中磁滞损耗电阻由于等效电路中磁滞损耗电阻Rh与电感与电感L并联并联,故磁滞损耗电,故磁滞损耗电阻阻Rh的功率(还可以表达成)为:的功率(还可以表达成)为:由上式和(式由上式和(式3-12)得)得磁滞损耗电阻磁滞损耗电阻Rh 为:为:25第25页,本讲稿共187页磁滞损耗电阻磁滞损耗
25、电阻Rh所造成的线圈耗散因数所造成的线圈耗散因数Dh为:为:(推导过程有忽略)(推导过程有忽略)磁滞损耗磁滞损耗Dh是与频率是与频率f无关的常数无关的常数在弱磁场情况下,在弱磁场情况下,Dh、与、与De、Dc相比很小,计算时可忽略。相比很小,计算时可忽略。磁滞损耗电阻磁滞损耗电阻Rh所造成的线圈品质因数所造成的线圈品质因数Qh为:为:Qh=Rh/L结论:LCRcReRh(f)传感器线圈的等效电路L 线圈电感Re 铁心涡流损耗电阻Rh 磁滞损耗电阻Rc 线圈铜损电阻C 线圈寄生电容线圈磁滞损耗电阻线圈磁滞损耗电阻Rh对电感线圈品质因数的影响对电感线圈品质因数的影响26第26页,本讲稿共187页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感式传感器 3精 电感 传感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