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共10页).doc
《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摘 要 学科教学既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教师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在学科教学中设置科学合理的学科教学目标,充分挖掘利用各学科课程中潜藏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提高各学科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最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 渗透 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必不可少的教育任务。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门学科的任务,而应该渗透在所有学科教学中。学科渗透是教育
2、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心理学相关理论,提高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水平,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的教育活动。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第一,就教育目的而言,各学科教学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及身心的全面综合及和谐发展。第二,就教育载体而言,各学科课程本身及教育过程中就隐藏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教材作为教学的载体,其中包含的并非都是文字、数字、符号和插图,它还包含了丰富的心理信息。学校所开设的各类课程中都显性或隐性地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资
3、源可供开发利用。而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认识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亦是师生双方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表现和形成的过程。第三,就目前学校的教育现状而言,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已经相对稳固,单独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具有明显的人为操作痕迹,而如果以学科教学渗透的形式进行则可以在不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的条件下达到目标,符合经济实用的要求。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进入学校各学科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才算真正的实至名归。1 一、正确树立现代教学观和学生观 现代教学观明确提出要把学生看作学习活动的主体,注重“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树立现代教学观。一是要有正确的教学
4、目标观。传统教学把传授学科知识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这容易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现代教学观则把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更加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评价观。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侧重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了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而现代观念的教学评价则更加重视教学活动中的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更多地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开发学生的潜能,健全其人格的发展。 教师具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决定了教师对学生施以什么样的教育,直接影响教师对学生教育过程及其构成要素的认识,从而导致教师在教育
5、教学过程中教育认识、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的不同。一直以来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审美、道德生活和需要与权利,使教育教学活动脱离了学生生活本身,过于注重学生的未来生活而轻视了学生的现实需要,从而导致教育难以体现学生的全部意义和人生价值。现代学生观认为我们的教育是基于认识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和遵循学生独立的不同于我们成人生活为逻辑起点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必须珍视学生的世界和生活,把学生看作独立的个体,尊重其发展的需要和权利。 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树立了现代教学观和学生观,才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学生人生的真正
6、意义和价值。 二、合理设置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校学科教学顺利开展与进行的方向标,教学目标的设置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决定教学工作成败的重要环节,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只有同时反映学生的心理层面时才能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现代教学理论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一个涵盖知、情、意、行的多方面、多元化体系,一方面学科内容的传递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基础,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科内容心理学化;另一方面,学科内容的传递根植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和谐发展,强调的是以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过程和认识过程的双向统一。因此,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心理素质
7、的提高为总体目标,根据各学科教材具体实际和学生表现设定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学科教学中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体现科学性。第一,是各学科教学基本目标的内在要求。教材本身直接或间接蕴涵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而不是教师脱离教材实际和生活实际额外强加的。第二,是各学科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基本要求。各学科教学的目标不是单一外显的,而应是把知、情、意、行相结合,各目标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要具有整合性质。第三,各学科教学目标的差异性。由于学科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在制定各学科教学目标时要“因地制宜”地去设定。文科类性质的学科可借用学科内相关素材资料渗透对学生心理素养和心理品质的培育,而
8、理科类性质的学科则可以借用学科特点侧重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和良好学习态度及习惯的培养。 三、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潜藏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在学校各类学科教学过程中,它们都各自有其自身的教学内容,但也都不同程度地潜藏着各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语文、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等社会科学类学科都显性或隐性地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语文教材为学生认识社会和体验生活提供了载体,为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供了营养。在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和人格教育,还可以通过作文教学或指导学生写日记等形式来转移学生的消极情绪,克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悲观心理,升华学生的情感,进而促进学生心理的良好发展。在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科 教学 心理健康 教育 渗透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