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十四五规划(1).doc
《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十四五规划(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十四五规划(1).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十四五规划一、发展基础与趋势“十三五”期间,市认真贯彻创新驱动发展策略,践行新发展理念,转变科技管理职能,落实住建部建设科技发展规划和我市科技创新规划相关任务,围绕城市提升、乡村振兴两个基本面,持续推进科技研发、创新体系建设和成果应用,在城市提升、乡村建设、住房发展、建筑产业转型、工程监管、智慧住建等领域加强科研开发和工程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全面发展,行业科技事业加速发展,发挥了科技支撑引领作用。(一)发展基础1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增强坚持把行业科技进步作为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核心动力,围绕支撑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在科技研发、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
2、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一是科技研发规模和成果稳步提升。立足住房城乡建设工作重心,聚焦行业发展、项目建设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多渠道、全方位组织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攻关。组织实施342项建设科技计划项目和多个国家、市级重大专项,投入建设科技计划项目资助经费4000余万元,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约9亿元,涌现了一大批建设科技创新优异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市科技进步奖61项。其中全球日均客流量最大(100万乘次)的跨座式单轨工程轨道交通3号线夺得2017年工程顶级大奖全球优秀工程项目奖;轨道交通6号线获得2016年年度杰出工程奖;“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引
3、领了我国高层混合结构建造技术的发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新区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等项目荣获建设科学技术奖。二是技术标准体系日臻完善。以服务行业发展为重点,持续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编制,开展了一系列符合特色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地方标准编制修订工作。修订发布市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在10大类专业领域的基础上,新增装配式建筑类、智慧住建类、轨道交通类等9大类城市重点建设领域,科学指导我市工程建设;组织我市相关单位主编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国家、行业标准17项,参编国家、行业标准65项,组织制订跨座式单轨交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智慧小区评价标准等具有特色的地方标准253项,
4、覆盖建设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各环节,内容涵盖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产业现代化、绿色建筑、智能建造、城市人居环境、乡村建设等多方面,其中山地建筑、轨道交通、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等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处于全国前列。完成了“轨道交通”等14大类标准体系、309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全覆盖复审,废止57项、修订57项,推进关键指标提档升级。同时,建立了以技术法规为统领、标准为配套、合规性判定为补充的技术支撑保障模式,修订发布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有效提升了我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水平。三是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成效明显。建立健全了“禁限”与“推广”双向并举的新技术推广工作机制,出台市建设领域新技术工程应用专项论
5、证实施办法(试行),规范了无相关技术标准或突破技术标准的新技术专项论证工作。编制发布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对99项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或高耗能落后技术产品提出禁限要求,包括施工技术及机具设备、保温及墙体材料等内容。认定推广53项建设新技术,促进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了工程质量安全水平。2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十三五”以来,我市坚持构建协同创新格局,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推进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扎实推动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不断迈上新台阶。一是科技研发机制不断完善。建立健全了市区、行业社团组织、科研院所、高校、骨干企业多层级的科研组织体系,在科技需求凝练、科研选题、项
6、目评审、项目管理等方面建立了多元主体分工协作的机制。初步建立了政府引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入融合的科技创新机制,通过主管部门计划布局一批科技研发项目,利用财政资金补助进行撬动,引导行业技术创新方向,带动区县、企事业单位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为相关政策、标准制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二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支持打造建设科技相关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3家,涵盖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为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撑。成立首家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研究院,由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7家单位共同发起,围绕建筑业绿色化、
7、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开展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孵化和产业化。支持互联网企业打造了腾讯微瓴、紫光天工等建筑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工程建造云服务,实现建筑材料、工程软件等建筑产品的在线推荐和采购,带动行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稳步发涨。三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科技队伍呈现出人才结构趋向合理、高端人才进一步集聚的良好态势。新增正高级工程师1000余人,副高级工程师4500余人,一级建造师2687人,注册监理工程师增加1802人,注册造价工程师增加1418人;3人当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0人当选市勘察设计大师。3重点领域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坚持以点带面、全面发展
8、的原则,通过科技攻关与试点示范相结合的策略,在基础设施建设、筑产业现代化、绿色建筑、人居环境改善、行业数字化、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建设行业和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成绩显著。围绕地形高差大、土地匮乏、地质条件较好等山地城市特点,持续强化技术攻关,突破穿山、跨江、深埋等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难点。编制形成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规范跨座式单轨交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标准等系列标准,形成“山地城市大断面浅埋立体交叉地下轨道交通建造关键技术与应用”等系列科技成果,推动建成全国跨径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专用斜拉桥(主跨340米),自主研发成功的爬坡能力
9、强、转弯半径小的山地城市轨道车辆As型列车已投入使用且运营良好,率先攻克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技术难关,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跨线直快列车载客试运营。依托科技成果,中心城区新增大桥3座、穿山隧道4座、城市道路通车里程2605公里、轨道线路通车168公里,建成地下综合管廊126.9公里,基本形成“五横六纵一环三联络”快速路网结构,促进了“多中心、组团式”空间发展格局形成。二是建筑产业现代化扎实推动。立足建设行业转型升级需求,建立了建筑产业现代化创新推广的政策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市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政策制度基本
10、完善。通过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围护体系、机电管线、工业化内装体系及相关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安装、质量检测等方面技术研究与创新应用,基本形成了涵盖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适用于低层、多层、高层建筑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编制发布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标准等30余项装配式建筑的地方标准、图集和技术文件。累计实施装配式建筑约1500万平方米,建成国家级产业基地6个、市级产业基地28个,预制构件年产能达255万立方米、钢结构构件年产能达241万吨、内隔墙部品达2425万方,年产值达1000亿元。三是绿色建筑发展成绩突出。大力推进绿色建筑能效提升、绿色建筑材料研发、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合同能
11、源管理等建筑节能绿色技术研究,形成了一批成熟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取得研发成果1200余项,获得专利近800项,形成了年产值约400亿元的产业集群,引导建材产业实现了升级换代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编制发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居住建筑节能6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等系列标准,研究形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提升技术”“水源热泵可再生能源建筑节能技术”“绿色建筑运维管理技术”等系列科技成果。新建城镇建筑设计阶段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比例达95.61%,竣工阶段绿色建筑比例达57.24%;实施高星级绿色建筑1730.72万平方米、绿色生态住宅小区5695.15万平方米,建成节能建筑约2.61
12、亿平方米;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574.52万平方米;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679万平方米,实现改造项目单位面积能耗下降20%以上的目标,显著改善建筑室内环境品质。四是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重点攻关海绵城市建设、滨水生态修复及品质提升、黑臭水体治理、老旧小区改造等关键技术,编制发布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技术标准既有建筑增设电梯技术标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评价标准滨江步道技术标准等系列标准,研究形成“面向功能完善和环境品质提升的山地类型老旧居住区更新改造策略与方法”等系列科技成果,开展试点示范,引领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建成海绵城市421平方公里、“清水绿岸”河段91.3公里、改造城镇污水管网1.2万公里,
13、全面完成黑臭水体治理。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77个、1434万平方米,15.5万户居民旧房换新颜,科技赋能加速推进住有所居。建成山城步道172公里,形成集“街巷步道、滨江步道、山林步道”为一体的山城步道网络,中心城区城市慢行环境进一步改善。景区有力推进、文化艺术湾区启动建设、十大公共空间项目加速实施,不断优化整合岸线业态功能,提升岸线休闲观光功能。五是行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围绕全过程BIM技术应用、工程项目数字化建造、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基础设施物联网建设、建筑业互联网平台培育、行业大数据应用、智能建造产业培育等方面,开展信息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研究。编制形成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
14、准城乡建设领域基础数据标准建设工程档案信息数据采集标准等系列标准,健全了行业数字化相关标准体系。以电子签名签章技术为基础,在全国率先开展工程项目数字化试点,培育了建筑业互联网平台。打造BIM项目管理平台、智慧工地、智慧小区、“智慧住建云服务平台”及行业大数据中心等系列智能化应用平台,推动BIM技术在1300多个项目中的应用,启动建设智慧工地3330余个、打造智慧小区244个、创建智慧物业小区756个,采集19万个项目、2万余家企业、200余万从业人员,各类数据约30亿条。六是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丰硕。坚持发挥科技创新支撑美丽乡村建设的作用,重点开展适宜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和地区的房屋安全鉴定、抗
15、震加固改造、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特色适宜技术推广等研究。编制发布市农村公共照明建设导则市美丽庭院创建导则等系列标准,研究形成“基于地域特色的装配式农房标准化设计与示范”等科技成果,支撑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拆除重建或维修加固等方式,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0.29万户名,整治提升农村旧房22.8万户,安装公共照明路灯或庭院灯35万盏,建设美丽宜居村庄300个,创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市级示范片50个(含22个深度贫困乡镇大美乡村示范片),培育特色小城镇35个,培训农村工匠1.3万余人,大力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4科技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以“引进来”和“走出去”为重点,积极开展与国内外政府机构、民间
16、团体和企业之间的双边或多边交流合作。成功举办“第21届中日住宅建筑交流会”、“山水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等重大国际交流会议,以及“建筑产业现代化高端学术论坛”、“智能建造暨建筑业大数据应用高端论坛”等区域性技术研讨会20余场次,100余位院士专家作了主旨演讲,传递了国内外建设科技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成功举办3届“智能产业博览会智能建造智慧居住专题展”、“第七届国际绿色低碳城市与城市建设成果博览会”等10余场国内大型展会,展示了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新技术、新成果,吸引40多个国家、数百家500强企业以及全国20多个省市的建设同行参与,累计参观人次1000多万。组织建造2035策略研究项目启动会暨院
17、士行系列活动,14名院士齐聚指导建设技术发展。与腾讯公司、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加强交流合作,切实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科技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基本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但与国家及行业发展要求相比,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创新意识不强,部分企业在获得现实利益的条件下,不愿在自主创新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存在“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的现象,主动创新意识不强;二是科技创新政策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政策激励力度不够,科技创新平台辐射范围有限。三是科技创新投入有待进一步提高,科研投入仍显不足,还未完全形
18、成科技投入与企业受益的良性循环,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缺乏动力,制约企业科技创新建设。四是建筑业生产方式仍较为粗放,支撑行业发展的创新内动力不强,对投资拉动、规模增长的依赖度仍较大。五是建设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仍存在差距,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力度不足,行业科技成果应用较少。(二)发展趋势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动经济带发展、大开发、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国家策略的实施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市城乡建设已由增量建设为主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培育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亟待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对行业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日趋重要,城乡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迫在眉睫;穿
19、山跨江、高低落差大、土地资源匮乏等典型山地城市特点,对行业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期住房城乡建设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支撑和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1“碳达峰”科技创新的新趋势建设领域的节能降碳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应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为统领,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程建设的全要素、全过程,在高质量绿色建筑与绿色城区、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建材、可再生能源技术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创新研究与应用,形成更多创新成果,以科技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在规定时间实现碳达峰目标,为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2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建筑业是拉动
20、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粗放式增长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亟需以建筑工业化为载体,数字经济、新材料、新技术等科技创新为新动能,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促进建筑信息模型(BIM)、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工程建造技术深度融合,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3住房城乡建设高品质生活的新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围绕轨道交通、道路缓堵保畅、城市更新、城市提升、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等民生工程,打造放心工程、惠民工程,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城市、区域、建筑以及
21、环境的功能和品质,补齐短板,推动宜居、宜业、宜文的高品质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4韧性城市建设的新要求公共突发事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也暴露出城市和建筑在应对气候变化、洪水、滑坡等突发事等城乡灾害风险上存在的短板,应以科技为手段,强化协同感知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完善城市建设应急保障技术,大力支持城市体检和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建立城市安全、应急管理和风险防范系统,提高城市灾害防控和风险管理能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
22、发展格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策略,探索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平台为基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激发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创新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和引领作用,助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二)基本原则1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山地城市地域特点,突出资源禀赋和民俗习惯,加强地区适宜性技术研究,契合我市气候条件、水文地理环境、文化经济技术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生态资源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推动建设科技工作落地实施。2坚持应用导向。坚持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应用示范为导向,聚焦行业热点、难点,服务行业需求
23、,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发挥示范工程引领作用,加大建设科技对工程项目的支撑引领作用,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产业竞争力和行业生产力。3坚持重点突破。立足推动项目建设,重点围绕绿色低碳转型、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城市水系统、基础设施、韧性城市建设、城市更新、乡村建设等方面开展攻关与推广应用,以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为龙头,促进建设行业整体技术进步。4坚持开放合作。加强创新驱动系统资源整合,加速多行业、多学科的融合,实施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协同创新。探索交流、深度合作新模式,支持和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等开放合作,激发对外开放新活力。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行业创新发展和产业链现代
24、化水平。(三)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科技要素的结构性配置。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形成一批高水平企业创新平台,孵化一批建设领域科创型企业,科技投入、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更上一个台阶,绿色建筑、智能建造、跨坐式单轨交通等领域技术继续保持领先水平,全市建设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引擎。2具体目标。到“十四五”末,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其中研发投入增长10%15%,开展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研究不少于300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较大突破,攻克重大关键技术不少于10项,推广应用新技术5060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住房 城乡建设 科技 十四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