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
《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一、医疗机构疫情防控总体方案1.医疗机构关口前移,全面落实三级防控措施。科学设置预检分诊点。把好医院入口、门急诊及病区三道防线。所有人员须规范佩戴口罩方可进入医院。2.压实发热门诊“前哨”责任,做到发热门诊六不出门(预检、诊疗、检查检验、取药、CT、留观),确保闭环管理。严格要求发热病人核酸应检尽检,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措施。3.全面推行预约挂号、预约检查、分时段就诊。患者等待间隔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应积极推广互联网诊疗。4.严格规范入院管理。入院患者须经严格筛查,原则上排除新冠后收治。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在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时,在做好个人防
2、护情况忑,进行抢拉治疗。5.强化落实病区管理。按要求设置过渡病房。严格执行门禁管理,实施“非必要不陪护”制度,严格陪人筛查。实施护工“定人定岗”,严禁探视,鼓励视频探视。6加强患者院内诊疗管理。对于可疑患者尽可能设备专用,合理规划路线,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及额外防护。7落实环境物表清洁消毒制度。加强物业保洁人员清洁消毒培训及考核,对环境清洁消毒工作有监管与监测。8科学做好个人防护。既杜绝防护不足,又避免过度防护。强化全员培训,确保人人过关。9.做好全员健康监测。按要求落实核酸检测、体温监测、行程追踪等。加强重点岗位人员管理。10.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切实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员先锋模范作用。二、
3、发热门诊、急诊、门诊患者就诊防控方案(一)医院入口疫情防控方案1、合理规划和管理医院出入口医院应统筹规划人员出入口,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医院入口处设置1个或数个预检分诊点;加强车辆管理,确保所有进入医院的人员经过体温测量及健康码查验。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人员聚集;开放式医院建议在疫情期间设置围档和清晰醒目的警示标识。2、合理设置工作人员出入口的查验功能工作人员须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后进入院区。工作人员凡出现发热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或健康码异常,按照第四条进行。3、全面加强患者(陪护人员)出入口的防控管理根据医院情况设置患者出入口及预检分诊点,可设住院患者及家属出入口和或门急诊患者出入口;住院及急诊
4、出入口应24小时开放,门诊患者出入口可根据门诊时间设定。对进入患者测量体温、检查健康码,必要时进行流行病学史调查。入口处工作人员按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4、患者及家属入口预检分诊流程(1)有发热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患者,由预检分诊工作人员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血常规检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胸部CT检查(方舱)等。(2)无发热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患者,健康码为绿色,门诊患者经门诊二级分诊处分诊,无流行病学史的患者可正常就诊,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按黄码人员管理流程进行。急诊患者经急诊预检分诊后进入就诊。如患者病情危重,可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由急诊预检分诊处工作人员安排患者进入隔离
5、抢救病房救治,同时做好新冠病毒感染排查工作。(3)无发热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健康码为黄色,由预检分诊工作人员引导至发热门诊,进行详细流行病史学调查及核酸检测,必要时行血常规及胸部CT检查(方舱)等。患者无相关流行病学史,且核酸检测阴性,由发热门诊医生诊治。如需住院或手术治疗的非急症患者,应转运至黄码定点医疗机构;病情稳定、不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节,告知其应进行居家医学观察,并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告。(4)无发热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患者,健康码为红色,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并上报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由预检分诊工作人员将患者引导至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进行隔离,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血常规检查、核酸检
6、测、胸部CT检查(方舱)等,相关工作人员根据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如专家组会诊判断为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则由专用运送车辆转运至定点医院治疗;暂时排除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如病情需要进一步治疗,尽量安排在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进行治疗;如需住院或手术治疗,应严格按照指定路线转运,并安置在过渡病房治疗,杜绝与其他人员产生人流、物流及空气流的交叉;病情稳定、不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通知辖区疾控中心,转运至定点隔离机构进行隔离。(5)无发热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如无健康码,由预检分诊工作人员详细询问病史等信息并让患者填写省医疗机构预检分诊操作表。如确定患者来自中高风险区患者,处理方法参照黄码人员。5、
7、医院入口工作人员应经培训后开展工作医院入口处工作人员由医院统筹安排,预检分诊工作人员必须体温正常、健康码绿码、无流行病学史,并按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二)发热门诊诊治流程1、发热门诊处理流程(1)发热门诊由医生、护士、挂号收费人员组成团队提供一站式服务。(2)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对进入发热门诊的患者进行初步筛查,书写病历并签署疫情期间防疫告知书。(3)发热门诊接诊标准:门急诊患者有发热,或出现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腹泻、肌痛等症状,有流行病学史。健康码异常患者,或存在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的无健康码患者。(4)发热门诊接诊流程如下:1)患者从发热门
8、诊患者通道进入,经经过分诊进入诊室。2)患者应进入诊呈接受病史询问及流行病学史调查。3)如患者有发热等症状,不论是否有流行病学史,必查血常规胸部CT和核酸检测三项、排除新冠肺炎可能的患者按照门诊流程就诊。可疑轻症患者在发热门诊留观等待检测结果,重症患者在发热门诊内的抢救室诊治或联系发热门诊负责人转隔离(或相对独立房间)抢救室救治。4)高度可疑的患者应报告发热门诊负责人,请医院内专家组会诊后决定诊疗方案及去向。(5)发热门诊留观处理流程1)患者单间隔离留观标准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1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符合临床表现3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符合临床表现2条,同时新冠抗体Ig
9、M阳性。健康码为黄码,有流行病学史或临床表现。2)留观期间诊治流程必查项目:2次新冠核酸检测(间隔至少24小时),依据病情特点可增加相关检查项目,如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降钙素原、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损伤标记物等。如患者为轻症,则依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予以对症处理(详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车案(试行第八版)。如患者为重症在发热门诊内抢救室单间提供短期支持治疗,可联系专科协助诊治;由发热门诊负责人决定,必要时转急诊独立抢救室救治。患者如并发其他系统疾病,可请相关科室会诊,必要时请会诊医师到场协助诊治。发热门诊留观满员时,应依据病情及核酸结果进行分流。留观患者不得擅自离开发热门诊。3)解除留观标
10、准健康码为绿码,解除标准:核酸筛查至少2次,间隔至少24小时,结果皆为阴性;如胸部CT高度疑似,需行经院新冠肺炎专家组会诊后。健康码为黄码,解除标准:治疗期间转绿码者,可转急诊或专科治疗,按照各医院流程上报。4)转诊标准核酸检测阳性患者,2小时内上报并转至定点医院治疗。隔离点转诊患者,在病情稳定后,联系疾控中心,送往集中隔离点。2、环境消毒(1)发热门诊定期进行空气、物表消毒。(2)对于疑似及确诊患者转出后,所处的空间进行终末消毒。(四)急诊危重患者就诊疫情防控方案1.急诊危重患者(I、I级,参照急诊预检分诊分级标准)无发热,健康码为绿码、无流行病学史,分流至抢救室就诊。患者和家属按照医院要求
11、进行核酸检测,医护人员一级防护。2.急诊危重患者(I、II级)有发热,健康码为绿码、无流行病学史,分流至特殊诊疗室就诊。医护人员二级防护,如需气管插管等侵入操作实行三级防护,同时对患者进行核酸检测。如患者核酸检测阳性,通过专用救护车转运至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救治。3.急诊危重患者(I、II级)健康码显示红色或黄色,有发热,显示有高中风险地区,符合以上流行病学史中的一条及以上,将患者安置在隔离抢救室进行救治。医护人员二级防护,如需气管插管等侵入操作实行三级防护。如患者核酸检测阳性,通过专用救护车转运至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救治。4急诊患者(III、IV级)预检分诊无发热,健康码为绿码、无流行病学史,经过预
12、检分诊后引导患者挂号至急诊各科室就诊;如有发热等相关症状,或健康码红色或黄色,由专人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五)普通门诊患者就诊疫情防控方案1.全面推行分时预约挂号、预约检查、分时段就诊。2.患者应完成测体温(患者/陪人)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无异常方可进入门诊区域。3患者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覆盖口鼻。4.应对患者详细进行流行病学史调查(包括中高风险区旅居史、所有口岸旅居史等)。所有患者须填写省医疗机构预检分诊操作表,有流行病学史的,应立即由专人引导至发热门诊进行诊治。5.候诊区管理:严格控制候诊区人员数量,候诊区人员间隔就坐,非必要陪人不得进入诊区及检查区。指导患者分时段就诊。6.诊室管理:实行
13、“一医一患一诊室”,导诊人员加强巡诊,接诊医生需再次查验健康码,询问有无新冠相关症状及详细流行病学史,并记录于门诊病例中。7.自助或人工窗口缴费、检查、检验、取药等,需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8每日巡查,及时疏导,避免聚集。9疫情期间,门诊特殊检查(如胃镜、喉镜、支气管镜等)治疗(五官科、口腔科部分治疗等),需提供48小时内(自采样时间计算)核酸阴性报告。10.健康码黄码或绿码伴发热的门诊患者在医院入口由专人引导至发热门诊。发热门诊医生根据核酸、CT等检测结果和病情评估情况,进行处置。三、住院患者诊疗防控方案(一)疫情期间住院患者收治指导意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机构应在病区设置一
14、定数量的隔离区域或过渡病室,用于收治暂无核酸检测结果的急诊患者或者隔离排查可疑的住院患者,并实行单间隔离。1.患者收治(1)确保48小时内(从采样时间计算)核酸阴性结果。(2)血常规、CT阴性结果。(3)无流行病学史。(4)持“健康码”绿码及“行程码”安全码办理住院手续。(5)如为中高风险区域附加建议确需进行急诊手术救治的患者。按照省市疫情防控要求完善相关检查的同时,严格做好防护,并及时安排急诊手术,不得延误。需进行限期手术治疗的患者(如肿瘤患者等),根据病情情况综合判断是否收治。需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建议暂缓收治,对于暑期学生多发的病种,如脊柱侧弯、先天性耳聋、先天性心脏病等,建议根据病情情
15、况和患者实际需求综合判断是否收治。对于病情危重,确需住院治疗,按照省市疫情防控要求完善相关检查的同时,严格做好防护,及时收治入院,不得延误。对于病情相对平稳,但潜在进展风险大,需严密监测的患者,根据目前疫情防控要求按流程正常收治。对于患者病情允许,可以在门诊治疗的,尽量在门诊完成诊疗。(6)黄码患者,至隔离观察人员定点救治医院治疗,收住条件参考中高风险区域附加建议。(7)遇有红码患者,须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对患者实施隔离,做好人员防护,并上报疫情防控指挥机构。2.住院准备事项住院患者入院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体温正常;(2)健康码绿码;(3)最新流调结果无异常;(4)48小时(采样时间)以
16、内核酸阴性报告;(5)7日内CT阴性结果。(二)住院病区疫情防控方案1.普通病区管理(1)封闭式管理: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不探视、不陪护。非定点医疗机构非必要不陪护、不探视,鼓励有条件的非定点医疗机构实行无陪护管理,采取视频等方式进行探视。特殊情况确需陪护的,陪护人员应当相对固定;除外出检查等特殊情况,患者及陪护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病区。(2)做好患者感染的监测、报告、控制和管理。陪护人员应做好健康状况和基本信息登记,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严格限制行进路线和活动范围。(3)病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改善并保障患者营养膳食。护士增强主动服务和人文关怀意识,关注患者的合理诉求,及时为患者提供帮助
17、。(4)根据省市疫情防控要求,定期进行核酸检测,陪护与患者一致。如我省从2021.12.29起新入病区第2日起每日检测。连测3天,之后每周检测三次,直至患者出院或取消陪护。(5)工作人员(包括本院员工、进修生、实习生、研究生、住培生、第三方工作人员等)根据其健康码状态(绿码、黄码、红码)采取相应的措施。健康码为绿码的工作人员,可正常上班,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健康码为红、黄码的工作人员,应主动上报至职工保健科。健康码为黄码的工作人员、居家隔离并主动上报社区。健康码为红码的工作人员应和相应社区联系,至集中隔离点隔离。进修生、实习生、研究生、住培生同时上报至教育处,第三方工作人员同时上报至相应管理部门
18、。2.封闭隔离病区管理封闭隔离病区是指病区意外暴露于新冠肺炎患者或其密切接触者,经疾控部门认定,病区内存在较多的密切接触者和/或次级密切接触者,为避免可能的疫情扩散,而采取临时封闭隔离管理的病区。(1)科室行政主任为擦第一责任人,病区主任为本病区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负责人。需根封闭隔离病区实际情况,建立人员管控、卫生防疫、登地统计、请示报告等制度及流程,对病区人员的管理作出明确规定,确保封闭隔离期间人员闭环管理(患者及陪护就地隔离、工作人员可在病区划定的清洁区休息或集中住宿点休息)。(2)如病区内存在密切接触者,应第一时间将其隔离于单间,并立即向辖区疾控部门报告,尽快将密接者转运至集中隔离点。病
19、区解封时间一般以密接者脱离病区环境的时间开始计算,7天内如病区内未发现新增感染者、密接者、次级密接者,可解除病区的封闭管理。(3)封闭隔离病区所有人员(包括医务人员、患者、陪护及工勤人员等)无特殊情况严禁外出。如因需要必须离开,应提前报告,确定外出路线,严格做好防护措施。由病区专人记录外出人员姓名、外出时间、外出地点、返回病区时间等。如工作人员私自外出或报告虚假信息,严肃问责。(4)如患者因病情变化、确需外出检查时,应做好二级防护(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工作帽、防渗隔离衣、一次性乳胶手套),在病区医护人员(防护同级)陪护下,尽快完成检查,减少在外逗留时间。功能检查科室如条件允许,应有专用检查间和
20、专用设备为封闭隔离病区患者使用,检查结束立即实施清洁消毒。(5)原则上不对封闭隔离期间患者进行手术,医务人员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因病情原因必须开展的手术,由病区医生与手术室沟通,安排专用手术间内进行。手术医生、护士、麻醉师等人员均采取二级防护措施。手术结束后,手术间立即进行清洁消毒。(6)封闭隔离病区的患者,经主管医疗组评估,达到出院条件,但仍需继续隔离的,由医生停止医嘱,仅保留床位费及伙食费。(7)陪护人员或工作人员如有不适,需及时汇报至病区医护人员,由病区医生先行接诊。如病情超出病区诊疗范围,由医务处协调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在病区医生陪同下优先至急诊就诊。(8)病区消毒隔离措施等可参考发热
21、门诊。(9)隔离区医生原则上不参与会诊、急诊手术等医疗活动,特殊情况需跟医务处报备。四、工作人员管理规定(一)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管理规定1.全院干部职工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严格执行疫情期间各项防控要求,做好患者救治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2.医务人员每日如实填报个人健康、行程、健康码等信息,上报职工保健科。核酸阴性、体温正常、健康码绿码方可上班。如遇特殊情况必须第一时间按要求报告。3.医务人员认真落实医疗核心制度,贯彻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遵盾标准预防原则,根据暴露风险因素做好科学防护。全员参与感控知识培训,严防院内感染,坚决遏制疫情发生
22、与扩散。4所有职工外出必须严格履行请假审批手续,审批通过后将纸质请假审批单向职工保健科报备。无特殊情况,不得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出行期间发生任何疫情接触或暴露等情况,必须立即报告。5.所有职工应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非必要不去人员密集场所,保持安全社交距离。6.职工健康码出现黄码或红码应第一时间向科室部门负责人、职工保健科和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告,积极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风险评估,严格执行健康管理与隔离等相关措施。解除隔离后无异常情况且健康码转为绿码后方可返岗。7.医务人员家属或同住人员健康码黄码或红码时,或出现高危暴露等特殊情况,应立即上报。8退休返聘职工实行门诊病房专科一体化管理,由返聘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机构 疫情 工作方案
限制150内